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岳飞“迎二圣”谣传:其实最希望的是高宗赵构

揭秘岳飞“迎二圣”谣传:其实最希望的是高宗赵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564 更新时间:2024/1/8 13:19:19

问题一:“迎二圣”赵构只是说说而已。

答:绝非说说而已,而是一直在行动,跟金国谈判,迎回二圣。宋金两次议和,南宋开出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迎回二圣。第一次和议,这事还谈成了,金国同意归还二圣(此时徽宗已死,归还棺椁)。岳飞在议和成功后,曾写过一道辞职奏折《乞解军务札子》,说:“现在和约已经签定,陛下的两宫亲戚们(注意:岳飞不称之为‘二圣’,只称之为‘天眷’,这差别大了)就要回来了,我这个时候辞职养病,不会有人说我逃避工作。”(“臣顷以多病易衰,仰瀆宸听,乞退处邱壠,以便养疴……今讲好已定,两宫天眷不日可还,偃武修兵,可期岁月,臣之所请,无避事之谤。”)

但是金国一直拖着不放人,一年后,金国发生政变,主战派上台,紧接着毁约南侵,二圣回宋之事,也就作罢。赵构的讨伐诏书《金人叛盟兀术再犯河南令诸路进讨诏》,说:“这刚说好的,让我爹梓棺、我妈、我哥回来,我为尽孝悌屈己忍耻,可是金人说话不算数,这叫我情何以堪?”((“昨者金国许归河南诸路,及还梓棺、母、兄。朕念为人子弟,当申孝弟之义……是以不惮屈己……所遣信使,有被扣留,有遭拒却,皆忍耻不问……又遭侵扰,朕尽然伤痛,何以为怀?”)之后宋金再次交战。

问题二:二圣回来了,赵构就得退位。

答:错!徽宗早在1135年去世,回来的时候已是一付棺材。钦宗根基很浅,做皇帝仅一年多就被掳往金国,同时被掳的还有他的满朝大臣,几乎一锅端。而南宋的武大臣全都是赵构一手任命和提拔,包括岳飞。没有人会吃饱撑的舍赵构而去支持钦宗。钦宗对金人下降书,亡国之君,已经失去了法统上的支持。赵构又通过原哲宗皇后孟太后,为他办了退位手续。同样也是通过孟太后,正式把皇位传给他。赵构就是正统。作为国家耻辱代名词的钦宗,士心、军心、民心尽失,无论哪方面,都不能与赵构抗衡,作死才跟赵构争皇位。若他回来,就看赵构想怎么处置他了,最好的是过锦衣玉食的软禁生活,最坏的话,死了都不知怎么回事。

问题三:为什么赵构要迎二圣?

答:首先面子上好看,接回来了,就是尽了孝悌,满朝大臣就不用老提醒他勿忘“迎二圣”了。但这只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二圣不回来,会对赵构的统治造成威胁。因为金人多次恫吓赵构,要把钦宗送到中原,扶植为傀儡皇帝,跟赵构形成南北朝对立,这是赵构绝对不能坐视不理的。宋金第二次议和之后(为这次议和赵构不惜杀岳飞,因金人提出议和条件:“必杀飞,始可和。”),赵构依然跟金人作了多次谈判,想让钦宗回来。但是无论赵构如何请求,金国就是不肯放人。金兀术的遗嘱《临终遗行府四帅书》道破他们的如意算盘:“若宋朝大军北伐,打得过便打,打不过就把钦宗放到汴京称帝,赵构没理由跟他哥打(“若制御所不能”,“遣天水郡公桓安坐汴京,其礼无有弟与兄争”)。

所以钦宗终身被扣金国,成为金人对付赵构的一张牌。钦宗死后,金人对赵构瞒了五年,他的儿孙也继续做人质,金世宗说得明白:“赵氏养济之事,乃国之美政,不可罢。”

综合以上,钦宗被捏在金人手里,对赵构来说,始终是个隐患,如果钦宗真的被金人放到中原立为皇帝,那将比金人立的刘氏伪齐更具威胁。这也就可以解释,没有人比他更希望钦宗回来,控制在自己手中,这样才能真正解除威胁。而他也一直这样做:谈判!包括以与金交战的战绩作为谈判筹码。

问题四:岳飞对二圣的态度。

答:岳飞绝非谣传中的“二圣脑残粉”,口口声声迎二圣。相反,他是最早停止喊这个口号的大臣之一,也是最早把“二圣”改称“天眷”的,就是“陛下的亲戚”,直接降级,都没“旧皇帝”这层意思了。

岳飞是赵构还是康时就一路追随的嫡系武将,是赵构一手提拨,除了早几年跟着赵构喊过几次“迎二圣”,他对那个两亡国之君实在没有多大热情。岳飞身后留下数百道奏文,在他的奏折里,从绍兴六年开始,到绍兴十一年被害,整整五年间,都没有再提到过“二圣”字样。岳飞更多次在金人操控钦宗父子对赵构进行政治威胁时,坚决站在赵构一边。

所以,所谓赵构不愿“迎二圣”,所谓岳飞执意“迎二圣”,以及赵构因“迎二圣”杀岳飞,都是歪曲史实的谣传。岳飞也绝非某些人口中的“没政治头脑自找死”。写此文,惟请尊重史实,尊重岳飞。

标签: 岳飞赵构

更多文章

  • 千古谜题:一代战神霍去病为何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霍去病

    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任大司马骠骑将军。好骑射,善于长途奔袭。霍去病多次率军与匈奴交战,在他的带领下,匈奴被汉军杀得节节败退,霍去病也留下了“封狼居胥”的佳话。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怎么死的?霍去病为什么24岁就死了?如果霍去病是非正常死亡,那么是谁杀了他?为什么要杀他?朝廷又为什么要掩饰?两千多年过

  • 明朝抗清大将袁崇焕:遭奸臣陷害最终含冤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朝,袁崇焕

    广东东莞县人(一说广西藤县人)生于万历十二年(1584)35岁中进士,官授福建邵武知县。袁崇焕为官清廉闲暇,潜心研读兵事,常与人评论兵法战例,一些辽东校卒退伍日归县,亲自拜访虚心讨教辽东山川地理,风士人情,敌我态势,对辽东战事了如指掌。以守为战巩固辽东万历登基,国势頽败上下糜烂,朝中官员结党营私,党

  • 窦皇后:竟因太监弄巧成拙 最后成为太皇太后!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窦皇后,汉朝

    大汉开国,刘邦做了皇帝,他的妻子吕雉就自然而然当了皇后。这吕后不仅为人颇有心机,而且政治欲望强烈。为了实现自己登上历史舞台的愿望,她用宫中的美女去收买刘邦的所有被封为王的儿子。当然,吕后担心分配不公,反而会引起这些儿子们的反对,弄巧成拙,因此,她给这些为王的儿子每人均送去五名美女,以显得母后对儿子们

  • 东晋名将陶侃:为官清廉一生 为国鞠躬尽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陶侃,名将,东晋名将,东晋

    “王府索盗”、“搬砖励志”等故事千古流传其母与岳飞之母同被尊奉为母教典范在今鄱阳县城东牛岗咀,有一座沉睡了1600多年的古墓,墓主人为中国“四大贤母”中唯一有正史立传的一代贤母—陶侃之母湛氏。湛氏深明大义,贤德善良,教子有方,与孟轲之母仉氏、岳飞之母姚氏、欧阳修之母郑氏一起被尊奉为母教典范。在她的言

  • 解密:秦昭王害得秦始皇嬴政母亲赵姬家被灭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始皇,赵豹,赵姬,

    长平之战白起谎报战功,说把赵军45万全部歼灭,秦昭王一时上当,下令五大夫王陵攻邯郸,意欲一举灭赵,以洗脱自己在位近50年,竟未灭一诸侯国的耻辱。然而事与愿违,邯郸久攻不下,牵累孙子嬴子楚被赵国人追杀,幸亏吕不韦有钱能使磨推鬼,花了六百镒黄金贿赂赵国官吏,这才逃出邯郸,逃得一命。然而,细究嬴子楚被追杀

  • 戚家军太威武了!就连戚继光夫人都如此了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戚家军,戚继光,夫人,台州大捷,倭寇

    “戚家军在一个月的战斗中,彻底歼灭了侵犯台州的倭寇。而自己每战只损失数人,几乎是零伤亡。这在冷兵器时代简直是一个奇迹”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戚继光被改任为台金严参将,负责台州、金华、严州三府的防务。他加紧训练义乌兵,并加强了海防建设。嘉靖四十年(1561年)四月,倭寇一两万人乘坐数百艘船大举入

  • 晋国的产生竟是因一个玩笑 曾雄霸中原近六百余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晋国,司马昭,司马炎,司马睿

    中国历史上,有个国家是开玩笑开出来的。它雄霸中原六百余年,独特得很。这在世界历史上也是少见的——就是喜欢幽默的欧洲民族,也非常稀罕的吧。史料说,周武王打下江山,建立了周王朝后不久就去世了,年纪尚小的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继承了王位。有一个叫“唐”的地方发生叛乱,辅佐成王的大臣姬旦,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周公,

  • 唐朝唐宣宗李忱因立储纠结带来的严重后果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唐宣宗,皇帝

    唐宣宗这位被史家誉为“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的“小太宗”,却在晚期的宫庭生活与册立储君的问题上留下了人生最大的遗憾。在宫庭生活方面,为了长生与纵欲,不惜大量服食丹药而送命;在册立储君的问题上,因为立储太过纠结,以至延宕时日,临终储君尚未正式确定。加上弥留之际,

  • 康熙:只因得过天花而继承皇位且开创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皇帝,康熙

    清朝有一种病,几乎所有的八旗子弟都怕,就连皇室也怕。那就是天花,在当时是很难治愈的,十有八九就死了。顺治帝爱心觉罗福临最宠爱的董鄂妃就是死于天花。康熙也得过天花,但是奇迹般的好了,因此留下了一脸的麻子。爱新觉罗玄烨本来没什么机会被立为储君的。顺治帝24岁病逝前,想不遵祖制,以从兄弟为继承人。但他的愿

  • 天妒英才:三国史上三大英年早逝的统帅级将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周瑜,庞统,曹昂

    三国是个时代大舞台,文臣武将都在这个舞台上展现着各自的才华,只要是有能力,就不愁英雄无用武之地。尤其是在鼎足之立之前,三国更是人才辈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各领风骚。然而,也有一句话叫做“天妒英才”,就有那么几个当时名人,由于他们英年早逝,不仅使他们自己的才能不能得到完全的发挥,也使他们所在的集团遭受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