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乐昌公主破镜重圆的故事

乐昌公主破镜重圆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史坛典故 访问量:478 更新时间:2024/1/21 12:37:40

乐昌公主破镜重圆的故事

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非多的有意思的人物,其中有一个人物人们现在经常说的一个成语破镜重圆就是有她她的丈夫的故事演变而来的,这个人的名字就叫做乐昌公主。乐昌公主简介中提到她是陈宣帝的女儿,同时也是南朝后主陈叔宝的妹妹。

乐昌公主从小就是一个非常乖巧的孩子,不管在什么方面她总是能够非常积极的为别人着想,她是人们都非常尊敬的一位中国古代人物。乐昌公主简介中介绍到乐昌公主从下就出生在皇室家族里面,但是这并没有让她变成一个嚣跋扈的公主,从小她就非常喜欢琴棋书画,在各个方面的修养都非常高,所以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她的父亲还有母亲都非常的喜欢她,一直到她长大之后到了可以嫁人的年纪她的父母依然是给她绝对的自主权,因此经过非常严格的选拔乐昌公主依据自己的喜好以及一些好朋友的评价终于做出了决定,她嫁给了德言。

但是两人结婚之后乐昌公主的国家就灭亡了,为了能够和自己的丈夫早点团圆,乐昌公主在自己的寝宫内打碎了自己常用的镜子,一半给自己的丈夫一半给自己,终于三四年之后他们又再次相见了,虽然那个时候乐昌公主已经是别人的小妾了,但是由于她当时的丈夫人很好,又把她还给了徐德言,两人才最终团聚,从此乐昌公主就归隐江湖了。其实乐昌公主和徐德言是一对非常受到当时社会的尊敬和羡慕的神仙眷侣,他们两个人的故事到现在为止都还有非常多的人在讲述,现在人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破镜重圆这一个成语,在最开始就是描述的乐昌公主和徐德言。

他们两人的婚姻实际上可以说是乐昌公主自己决定的,她在世上的千千万万的人中选中了徐德言作为自己的丈夫,两人成亲之后也是非常的恩爱。但是一直到了乐昌公主的家园被占领,乐昌公主不得不跟随很多人一起到达另一个地方,在离开之前他在自己的房间里将夫妻二人曾经一起照过的镜子摔成了两半,一半给了自己的丈夫另一半自己收留着,告诉徐德言到每年的正月十五就到长安街上叫卖铜镜,这样两人就能够见面,一直到三年之后两个人终于见面了。但是那时个时候乐昌公主已经是别人的妻子了,所以徐德言也只能有苦不能说,但是乐昌公主当时的丈夫看到他们两个人的感情这么深厚,于是就感到非常的感动,思量再三决定成全他们,就这样乐昌公主和徐德言终于过上了平凡而又幸福的生活。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事情可以用破镜重圆这个成语来描述,那么到底破镜重圆说的是谁,又是指的什么事呢?实际上破镜重圆指的就是乐昌公主还有她的丈夫徐德言之间的爱情故事。说起他们的故事又不得不说乐昌公主卖铜镜的这个故事,那么乐昌公主到底哪一天卖铜镜呢?

据史料记载,乐昌公主卖铜镜的具体时间是在每年的正月十五,话说那一天乐昌公主在接受了审判之后回到家中她感到非常的痛苦,看着眼前的镜子,感觉这一面镜子中还有

自己和丈夫徐德言的身影。于是乐昌公主便把这面镜子砸成了两半,一半给自己的丈夫另一半给自己留着,并且告诉自己的丈夫两个人分别之后,以后每一年的正月十五都要到长安街去叫卖铜镜,这样两个人就能够重新在一起了。至于为什们乐昌公主会将卖铜镜的日子定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其实有很多的人都要感到非常的困惑,原因很简单,中国古代都非常的喜欢月亮,不管是在诗句中还是在词句中,中国的诗人大部分都把圆圆的月亮比做团圆的意思。

而当时的乐昌公主又是非常喜欢写诗作词的人,所以选择在正月十五月亮分外圆的时候叫卖铜镜。综上所述,关于乐昌公主哪一天卖铜镜这个问题就显而易见了。为了能够早点和自己的丈夫团圆,乐昌公主将每年的正月十五定为卖铜镜的时间。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标签: 乐昌陈叔宝后主陈宣帝铜镜徐德言

更多文章

  • “破镜重圆”后的乐昌公主,写下一首诗,道尽了自己的尴尬和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一袭素衣标签:南北朝,乐昌公主

    “破镜重圆”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写的是陈叔宝的妹妹乐昌公主,因为陈国被灭,她被迫和丈夫徐德言分开,后来又凭着一面被分为两半的镜子,重新团聚的故事。这个非常美丽的爱情故事,历来为人称道,然而,在这个故事的背后,其实也隐藏着乐昌公主最大的尴尬和无奈。当年,陈国岌岌可危,徐德言和乐昌公主分开之前,他和妻

  • 【诗词课堂】乐昌公主:一段“破镜重圆”的佳话『明月几时有』(159)

    历史解密编辑:我们的太空标签:杨素,丞相,杨坚,陈后主,陈叔宝,战争片,犯罪片,南北朝,破镜重圆,诗词课堂,乐昌公主,明月几时有

    今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第1852期】 乐昌公主,南朝陈宣帝之女,南陈后主陈叔宝之妹。作为从小生长在皇宫里的金枝玉叶,乐昌公主却有着温婉娴淑的性情和深厚的才学,再加上生得端庄秀美、清丽脱俗,在陈宣帝的41位皇子、24位皇女中,绝对算得上是非常出众的一位。 这样一位“才色冠绝”的公主,自然是王侯公卿之

  • 农资人江总的经销路

    历史解密编辑:功效牛标签:农产品,水溶肥

    已是寒冬腊月,却还能看到一个身影穿梭在乡间村头。江总一大早就忙着给零售商、种植户送肥,天明到天黑,他总是热情洋溢,仿佛从未在他的脸上发现过一丝疲惫。江总做农资经销有14年了,今天我们来听一听他的故事。“我早些年在部队当兵,转业回来看中了农业的发展前景,就决定干农资,刚开始怕自己做着没经验,就找了朋友

  • 萧统:红豆树下编写昭明文选的好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萧统,昭明文选,红豆,文选,陶渊明,萧衍

    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旧时有“文选烂,秀才半”一说,这文选指的是《昭明文选》,是由南北朝时的萧统编撰的文选,可见其在旧时文人心目中地位之崇高,但由于离我们现在的时间实在是太远久,其实并不太适合现代人阅读。 我读这《昭明文选》那还是刚改革开放不久得到的一个选本,光那他写的那一个序就把我读得来头大,里

  • “昭明太子”萧统:君是人间惆怅客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人工厂标签:萧统,明太子,萧绎,陶渊明,昭明文选,李白

    1、近年来,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把《古诗十九首》翻出来读一遍,犹如在暮春或晚秋,与落叶飞花说说话,虽然矫情,但多少可得一点安慰。这《古诗十九首》,兀自横在《诗经》和唐诗之间,作者全部佚名,多亏了昭明太子萧统,以大敏感和大慈悲搜罗了它们,像把最伤心的叶子扫在了一处,相互有了依傍。作为虔诚的佛教徒,萧统

  • 萧统:比李煜还要悲情的皇室诗人

    历史解密编辑:全世界 原全历史标签:萧统,李煜,梁武帝,昭明文选,萧衍,文选

    502年12月23日,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萧衍正式册立2岁长子萧统为太子,史称“昭明太子”。提起昭明太子,人们最先想到的是他主编的一部奇书《昭明文选》。这部书最早打破了先秦以来文史哲不分的现象,是后来唐宋科举士子们的必读书目和必考内容。李白就是在通读此书基础上,逐步修炼成“诗仙”的;大诗人杜甫也告诫自

  • 《琅琊榜》太子萧景宣和南朝梁太子:史官无限怜惜的南梁太子萧统

    历史解密编辑:庞九林律师标签:萧景,萧统,萧景宣,高祖,东宫,南朝梁

    《琅琊榜》太子萧景宣和南朝梁太子:史官无限怜惜的梁太子萧统《琅琊榜》里的太子,和史书里的太子,完全是两个人。《琅琊榜》里的太子萧景宣,为保储位不择手段,贪图享乐追求奢华,国丧期间竟然声色犬马,太子被废。南朝梁朝,总共只有56年,且只有武帝萧衍一人为帝,其他的几个时间很短,且都是傀儡。梁没有出现过萧景

  • 萧统:南朝繁华和萧条的缩影

    历史解密编辑:全世界 原全历史标签:萧统,陶渊明,梁武帝,李煜,文选,宋徽宗

    公元531年5月31日,南梁昭明太子萧统去世。萧统是中国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因主持编纂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文选》而知名当时和后世,他以一己之力为南梁这个偏安一隅的政权,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文墨风流的一笔。和李煜、宋徽宗相似,萧统也是皇族人物,但和李煜、宋徽宗不同的是,他在三十一岁时英年早逝,

  • 内心深处的独白——宋宗爱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杂烩标签:画家,美术,艺术,双年展,宋宗爱,湖南水彩画邀请展

    宋宗爱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水彩画学会理事、永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2015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任职于湖南科技学院美术系。主要从事水彩画专业教学与创作研究,2016年水彩画城中村系列主题创作获国家艺术基金青年项目立项,2018年获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项目立项,水彩画作品入选“第十二

  • 一番话让丐帮帮主龙心大悦,北齐皇族杀手刘桃枝因此被封为王?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刘桃枝,高纬,皇族,后主,宫女,胡皇后

    按照《北史》和《资治通鉴》的记载,北齐永安王高浚、简平王高涣、平秦王高归彦、琅琊王高俨,都是死在同一个杀手的刀矛之下,北齐太尉、长乐郡公斛律光应该是死于此人投手格斗中的“裸绞”:“刘桃枝自后拉而杀之。”因为杀了太多王公贵族,这个刘桃枝获得了“北齐第一杀手”、“北齐皇族克星”的称号。其实刘桃枝在北齐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