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诗词课堂】乐昌公主:一段“破镜重圆”的佳话『明月几时有』(159)

【诗词课堂】乐昌公主:一段“破镜重圆”的佳话『明月几时有』(159)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们的太空 访问量:3652 更新时间:2023/12/17 3:15:57

今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第1852期】

乐昌公主,南朝陈宣帝之女,南陈后主陈叔宝之妹。作为从小生长在皇宫里的金枝玉叶,乐昌公主却有着温婉娴淑的性情和深厚的才学,再加上生得端庄秀美、清丽脱俗,在陈宣帝的41位皇子、24位皇女中,绝对算得上是非常出众的一位。

这样一位“才色冠绝”的公主,自然是王侯公卿之家竞相追逐的对象,陈宣帝千挑万选,最后选中了宰相徐陵孙子、太子舍人徐德言。二人婚后琴瑟和鸣,夫唱妇随,成了一对当时人人羡慕的天成佳偶。

可惜,即使对普通人来说,小家的命运也永远与国家的兴衰相连,更何况她还是一位公主。风雨飘摇的南陈,给了她尊贵的身份,却不能给她一个安稳的生活。后主陈叔宝继承帝位后,信用谄佞、荒废政事,每日里跟一帮无耻文人喝花酒、写艳诗,丝毫不把国家安危放在心上。

公元588年底,隋文帝以次子杨广为主帅南下伐陈,以摧枯拉朽之势击溃陈军,仅用了百天时间便攻陷建康、俘虏了陈后主。徐德言沦为亡国奴,乐昌公主与其他皇族一道被虏北上,解往隋国国都长安。

眼看就要与自己的丈夫分离,国恨家仇交织,乐昌公主悲痛欲绝。为了给双方留下重逢的希望,乐昌公主把梳妆台上的一面铜镜摔成两半,一半留给夫君,一半自己收在怀中。她与徐德言约定:以后每年的正月十五日,就在长安街市上沿街叫卖铜镜,直至找到对方的下落,以期破镜重圆。

到达长安后,乐昌公主被赐给丞相杨素作妾,杨素对她十分宠爱,专门建造了别院给她居住。乐昌公主在杨府过着强颜欢笑的生活,但她的内心底却从未放弃跟丈夫团圆的想法。

一年正月十五,乐昌公主命贴身女仆拿着自己一直珍藏在身边的半面铜镜沿街求售,开价却高得离谱,自然无人问津。如此过了几年,事情出现了转机。一天,女仆回来后,对乐昌公主说:“今天有个年轻人来问了我的铜镜,询问了你的情况。我如实相告,他痛哭不止,也拿出了一半铜镜,与你这半刚好能合起来。他留下了地址,还留了一首诗给你,然后就离开了。”

乐昌公主端详着两半铜镜,果然是丝毫不差地契合在一起。女仆带来的纸笺上,一首字迹熟悉的五言诗映入眼帘:

镜与人俱去,镜归人未归。

无复姮娥影,空留明月辉。

乐昌公主悲喜交加,抱着铜镜放声大哭。杨素也是个性情中人,知道了这件事后,唏嘘不已,感慨于二人情比金坚,决定让二人见一面。

这天,丞相府中摆下了丰盛的筵席,徐德言心事重重地如约赴宴。一个亡国之臣,布衣芒鞋来到威严的丞相府中,当朝丞相以贵宾之礼相待,旧妻乐昌公主却以主人宠妾的身份陪侍在侧,对徐德言来说,那一定是无比难堪的场面。寒暄之后,宾主落座,乐昌公主望着已显苍老的旧日丈夫不知说什么好,于是默默无言地写下了一首诗:

今日何迁次,新官对旧官。

笑啼俱不敢,方验作人难。

这场宴席,不知道究竟是如何继续下去的,宾主三人,各有所难,苦笑不是,左右为难。不过这顿饭,算是让杨素明白了,乐昌公主绝对不是见异思迁的人,她的心里,深爱着这位过去的丈夫。杨素本就是位性情中人,这份感情,让他决定干脆好人做到底,成全这对夫妻。

乐昌公主喜极而泣,再三感谢杨素,然后与徐德言回到江南,回到了那片曾经生养他们的土地。二人从此隐居了起来,过上了平平静静的生活。

这段佳话,为后人留下了一个“破镜重圆”的典故,用来指夫妻离散后重新相聚。尤其在与南陈有这类似遭遇的宋朝,文人们总是格外容易想起这个典故。朱敦儒《临江仙》写道:

直自凤凰城破后, 擘钗破镜分飞。

天涯海角信音稀。

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

今春还听杜鹃啼。

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苏轼《蝶恋花》写道:

一颗樱桃樊素口。

不爱黄金,只爱人长久。

学画鸦儿犹未就。

眉尖已作伤春皱。

扑蝶西园随伴走。

花落花开,渐解相思瘦。

破镜重圆人在否。

章台折尽青青柳。

只可惜,能够重圆的破镜,终究是少数。在一个战火纷飞的国家里,又有多少夫妻,能像乐昌公主一样,实现这个简简单单的心愿?

来源 | 我们的太空(ID:ourspace0424)

作者 |靳舒馨

编辑 | 彭钰

校对| 芦恬莹

邮箱 | ourspace0424@163.com

更多文章

  • 农资人江总的经销路

    历史解密编辑:功效牛标签:农产品,水溶肥

    已是寒冬腊月,却还能看到一个身影穿梭在乡间村头。江总一大早就忙着给零售商、种植户送肥,天明到天黑,他总是热情洋溢,仿佛从未在他的脸上发现过一丝疲惫。江总做农资经销有14年了,今天我们来听一听他的故事。“我早些年在部队当兵,转业回来看中了农业的发展前景,就决定干农资,刚开始怕自己做着没经验,就找了朋友

  • 萧统:红豆树下编写昭明文选的好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萧统,昭明文选,红豆,文选,陶渊明,萧衍

    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旧时有“文选烂,秀才半”一说,这文选指的是《昭明文选》,是由南北朝时的萧统编撰的文选,可见其在旧时文人心目中地位之崇高,但由于离我们现在的时间实在是太远久,其实并不太适合现代人阅读。 我读这《昭明文选》那还是刚改革开放不久得到的一个选本,光那他写的那一个序就把我读得来头大,里

  • “昭明太子”萧统:君是人间惆怅客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人工厂标签:萧统,明太子,萧绎,陶渊明,昭明文选,李白

    1、近年来,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把《古诗十九首》翻出来读一遍,犹如在暮春或晚秋,与落叶飞花说说话,虽然矫情,但多少可得一点安慰。这《古诗十九首》,兀自横在《诗经》和唐诗之间,作者全部佚名,多亏了昭明太子萧统,以大敏感和大慈悲搜罗了它们,像把最伤心的叶子扫在了一处,相互有了依傍。作为虔诚的佛教徒,萧统

  • 萧统:比李煜还要悲情的皇室诗人

    历史解密编辑:全世界 原全历史标签:萧统,李煜,梁武帝,昭明文选,萧衍,文选

    502年12月23日,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萧衍正式册立2岁长子萧统为太子,史称“昭明太子”。提起昭明太子,人们最先想到的是他主编的一部奇书《昭明文选》。这部书最早打破了先秦以来文史哲不分的现象,是后来唐宋科举士子们的必读书目和必考内容。李白就是在通读此书基础上,逐步修炼成“诗仙”的;大诗人杜甫也告诫自

  • 《琅琊榜》太子萧景宣和南朝梁太子:史官无限怜惜的南梁太子萧统

    历史解密编辑:庞九林律师标签:萧景,萧统,萧景宣,高祖,东宫,南朝梁

    《琅琊榜》太子萧景宣和南朝梁太子:史官无限怜惜的梁太子萧统《琅琊榜》里的太子,和史书里的太子,完全是两个人。《琅琊榜》里的太子萧景宣,为保储位不择手段,贪图享乐追求奢华,国丧期间竟然声色犬马,太子被废。南朝梁朝,总共只有56年,且只有武帝萧衍一人为帝,其他的几个时间很短,且都是傀儡。梁没有出现过萧景

  • 萧统:南朝繁华和萧条的缩影

    历史解密编辑:全世界 原全历史标签:萧统,陶渊明,梁武帝,李煜,文选,宋徽宗

    公元531年5月31日,南梁昭明太子萧统去世。萧统是中国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因主持编纂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文选》而知名当时和后世,他以一己之力为南梁这个偏安一隅的政权,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文墨风流的一笔。和李煜、宋徽宗相似,萧统也是皇族人物,但和李煜、宋徽宗不同的是,他在三十一岁时英年早逝,

  • 内心深处的独白——宋宗爱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杂烩标签:画家,美术,艺术,双年展,宋宗爱,湖南水彩画邀请展

    宋宗爱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水彩画学会理事、永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2015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任职于湖南科技学院美术系。主要从事水彩画专业教学与创作研究,2016年水彩画城中村系列主题创作获国家艺术基金青年项目立项,2018年获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项目立项,水彩画作品入选“第十二

  • 一番话让丐帮帮主龙心大悦,北齐皇族杀手刘桃枝因此被封为王?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刘桃枝,高纬,皇族,后主,宫女,胡皇后

    按照《北史》和《资治通鉴》的记载,北齐永安王高浚、简平王高涣、平秦王高归彦、琅琊王高俨,都是死在同一个杀手的刀矛之下,北齐太尉、长乐郡公斛律光应该是死于此人投手格斗中的“裸绞”:“刘桃枝自后拉而杀之。”因为杀了太多王公贵族,这个刘桃枝获得了“北齐第一杀手”、“北齐皇族克星”的称号。其实刘桃枝在北齐未

  • 名将斛律光:58岁进宫朝拜,被刘桃枝刺死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斛律光,刘桃枝,宇文邕,高纬,韦孝宽,斛律

    572年,58岁的斛律光进宫朝拜,刘桃枝手持大刀,从背后杀来,砍伤了斛律光手臂。作为百战名将,斛律光没有被吓到,他转身与刘桃枝战斗,一手接过对方刀柄,将其摁在地上。此时,三位壮士冲出来,用利器敲击斛律光头部,然后将其勒死。斛律光被杀,北齐皇帝高纬自毁长城,4年后被周武帝宇文邕处死。斛律光,高车族人,

  • 陶弘景,道士被好佛的皇帝尊为山中宰相,霸业成逝水,名山犹姓陶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陶弘景,皇帝,萧衍,隐士,沈约,梁武帝,书法家,艺术家,南北朝,医学家

    陶弘景:霸业成逝水,名山犹姓陶据《南史·陶弘景传 》记载:“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这也是“山中宰相”典故的出处。一直为陶弘景的身份感到困惑,官方给出的定义有一堆,但都没有给出政治家一项,但这个典故太有名了,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隐于深山的高士或权臣,以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