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成祖:他是我朝王羲之!

明成祖:他是我朝王羲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书法小教程 访问量:4459 更新时间:2024/1/25 1:08:26

沈度《敬斋箴册》 楷书,纵23.8cm,横49.4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沈度,字民则,号自乐。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善写各体,其书婉丽飘逸,雍容矩度, 董其昌对二沈颇推崇,称“文(徵明)、祝(允明)二家,一时之标,然欲突过二沈,未能也。”明太宗尤重度书,李绍《皇朝世说新语》载:“太宗徵善书者试而官之,最喜云间二沈学士,尤重度书,每称曰:我朝王羲之。” 官至侍讲学士。与其弟粲名重一时,并称“二沈先生”、“大小学士”。

当时朝廷很多金版玉册、重要制诰都出自他的手笔,又因为当时八股科举,读书人纷纷效仿,成为流行一时的“台阁体”。明清两代提倡馆阁体,束缚和扼杀过书法创作的自由精神。然而,这也是书法史上“尚法”精神的一次复兴。馆阁体崇尚法度谨严,功底扎实,丝丝入扣,清秀美观,简洁实用。

《楷书四箴页》 纸本 纵29cm 横14.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四箴”是宋代理学大师程颐根据孔子《论语·颜渊第十二》中“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发展而成的道德戒律。朱熹《近思录》卷五《克治》载:“伊川先生曰颜渊问克己复礼之目。夫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四者身之用也,由乎中而应乎外,制于外所以养其中也。颜渊请事斯语,所以进于圣人。后之学圣人者,宜服膺而勿失也。因箴以自警。”

作品以乌丝界栏,楷法紧结遒丽,具唐人法度,又不过分甜润,是沈度“台阁体”书法的代表作。

《石渠宝笈·初编》著录。此帖曾经清代乾隆、嘉庆、宣统御府鉴藏。1922年,末代皇帝溥仪将其“赏溥杰”,遂被携出皇宫。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所编《故宫已佚书籍书画目录四种》对此事有所记载。1965年由故宫博物院出资购回。

释文:

言箴:人心之动,因言以宣,发禁躁妄,内斯静专,矧是枢机,兴戎出好,吉凶荣辱,惟其所召,伤易则诞,伤烦则支,己肆物忤,出悖来违,非法不道,钦哉训辞。

动箴:哲人知几,诚之于思,志士励行,守之于为,顺理则裕,从欲惟危,造次克念,战兢自持。习与性成,圣贤同归。

视箴:心兮本虚,应物无迹,操之有要,视为之则。蔽交于前,其中则迁。制之于外,以安其内。克己复礼,久而诚矣。

听箴:人有秉彝,本子天性,知诱物化,遂亡其正,卓彼先觉,知止有定,闲邪存诚,非礼勿听。

《隶书七律诗》 纸本 纵23.2cm 横34.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沈度擅长隶书,但传世作品稀少。此帖结体方整,用笔少波磔与回转,体势笔法更接近楷书,具有唐隶的特征,但略显厚重呆板。

释文: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宫。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乾。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行书七律诗》 纸本 纵24.5cm 横29.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帖笔法仍以“台阁体”为基调,端妍润丽,亦仿米芾笔意,结字欹斜,遂成紧劲清健之势。

释文:

伯也驰驻历岁年,阿咸来省意何专。儒林共说多才艺, 乡里从知有俊贤。舟舣石城青嶂月,帆开杨子白沤天。到家已是春将半,应念当时蜡凤圆。云间沈度

——END——

(图文来源网络,如涉及原作者权益,请联系小编删除)

跟着倪海厦老师,学习中医

标签: 王羲之楷书董其昌米芾沈度

更多文章

  • 王羲之是怎么当上“书圣”的?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之海标签:王羲之,书法,兰亭序,行草书

    王羲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被后世推崇为书圣。那么,作为书圣的王羲之,究竟“圣”在哪里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他是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王羲之高尚的道德品格,主要表现在:1、忠君爱国。《世说新语》记载:“王右军与谢太傅共登冶城,谢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王谓谢曰:‘夏禹勤王,手足胼胝;

  • 日本藤原行成临王羲之书法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王羲之,藤原行成,书法,兰亭序,日本,书法作品

    在日本有一位十分有名的书法家,他的名字就叫做藤原行成(972-1028),不仅是一个艺术家,还是日本有名望的朝臣。他正是右少将藤原义孝的儿子,藤原伊尹之孙。官居正二位,也算是位高权重了。在日本,只要提及他的名字,基本都能知道,说是家喻户晓不为过。他的书法后世称之为“权迹”(取“权大纳言的笔迹”之意)

  • 王羲之的“下沉”技术,赵字优雅的重要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小教程标签:王羲之,赵字优雅,赵孟頫,下沉,圣教序,书法

    此文较长,心血总结,请耐心看完并收藏。前段时间看了于钟华老师的书,提到魏晋书法的一个招术,叫“有胃下垂”,深有感触,遂出此文。大家知道,李北海的字是重心比较低的,赵孟頫学了李北海,也搞的重心很低,这是赵字优雅的重要原因。翻看圣教序和王羲之的唐人临摹本,发现王羲之的下沉技术是无所不在,而重心低只是“下

  • 王羲之《二谢帖》高清单字,这么看才爽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小教程标签:二谢帖,王羲之,中医,老师

    王羲之《二谢帖》跟着倪海厦老师,学习中医每天免费订阅中医知识!

  • 王羲之的浙江缘,七子一女,后裔分布各地

    历史解密编辑:颖之星语标签:谢安,后裔,晋朝,王羲之,王献之,浙江缘,书法家,兰亭集序

    东晋时期,除了司马氏皇族之外,王家和谢家则是最显赫的权臣家族,因此有“王谢共天下”之说。唐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说的就是东晋王、谢两家堂前的燕子。谢家,指的是谢安、谢玄等谢氏家族。王家,则是王羲之家族,原属山东琅琊王氏。王羲之的祖父王正,官至尚书郎,其父王旷,历任丹杨太守、淮南内史、

  • 除了《兰亭序》,王羲之还有40多幅名作传世

    历史解密编辑:三生标签:王羲之,行书,兰亭序,传世,书法,快雪时晴帖

    《兰亭序》是“书圣”王羲之的代表作,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这是晋代以来书法界公认的、无可争议的定论。《兰亭序》作为中国书法史上的行书巅峰之作,是历代书法名家和书法爱好者学习行书必选的临摹范本,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除了《兰亭序》, 王羲之还有那些行书名作传世呢?笔者翻阅史料,收集了《快

  • 简单“竖笔”,米芾的“刷”终究也不是王羲之对手!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小教程标签:王羲之,米芾,王献之,兰亭序,蜀素帖,行书

    竦輕軀以鶴立曹植《洛神赋》有句云:“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文学文本中洛神的绝世风华即便在画中圣手顾恺之的无上神品《洛神赋图》中也难以曲尽其妙,“竦轻躯以鹤立”的仙姿逸态又如何画得出呢?想想鹤立的样子,一条细劲的腿,硬挺挺地支撑起整个身躯,鹤足是那么坚实地扣着地面,稳如泰山,坚如磐石,却又是极

  • 王羲之《远宦帖》,遒逸跌宕!

    历史解密编辑:三生标签:草书,章草,今草,晋朝,王羲之,远宦帖,书法家,书法作品

    王羲之草书《远宦帖》(摹本)纵24.8厘米,横21.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远宦帖》亦名《省别帖》是王羲之草书的代表作品墨迹本,无款,为唐人摹本书六行五十三字,字字精妙卷首有徽宗赵佶瘦金书签王羲之《远宦帖》,此帖亦称〈省别帖〉,为双钩廓填本,先以墨线勾勒轮廓后加以填墨,是古代法书复制中最逼真的方式,

  • 王羲之草书《其书帖》临本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之海标签:王羲之,其书帖,草书,罗振玉,敦煌,晋朝,书法家,艺术家

    王羲之《其书帖》临本,纸本。3行,24字。草书。此帖为近代罗振玉收录于《贞松堂藏历代名人法书》,为敦煌文书中所见‘晋人尺牍’中的一件。释文:其书,遂不得付使人,想知之。然其有书,数载何以如此断绝耶。—版权声明—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为传播而发,若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 王羲之传世墨宝《洛神赋》

    历史解密编辑:国际艺术大观标签:王羲之,洛神赋,传世,王献之,赵孟頫

    传 播 艺 术,播 种 幸 福 。国内、外艺术名家 | 艺术品收藏 | 文学 | 音乐 | 视觉王羲之是书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书法艺术集大成者,被历朝书坛尊为“书圣”,无人可与王羲之书艺比肩。王羲之作品被历代视如墨宝,从皇家帝王到社会百姓无不寻觅珍藏,王羲之书帖历经约1700年的历史岁月,传世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