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羲之传世墨宝《洛神赋》

王羲之传世墨宝《洛神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国际艺术大观 访问量:266 更新时间:2024/1/21 6:25:40

传 播 艺 术,播 种 幸 福 。

国内、外艺术名家 | 艺术品收藏 | 学 | 音乐 | 视觉

羲之是书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书法艺术集大成者,被历朝书坛尊为“书圣”,无人可与王羲之书艺比肩。王羲之作品被历代视如墨宝,从皇家帝王到社会百姓无不寻觅珍藏,王羲之书帖历经约1700年的历史岁月,传世当代几无可能,文博史学界普遍认为王羲之真迹无存,对民间发现有王羲之书帖一概斥之为假。

王羲之《洛神赋》澄心堂本,行书。《南唐澄心堂拓右军洛神赋全文》民国27年珂罗版书刊。

世传《洛神赋》多为王献之书,且只有十三行,此《洛神赋》为王羲之书,但也有专家认为是赵孟頫伪造。此帖虽未必是王羲之之书,但颇有王字韵味,确有可观之处。

【 国际艺术大观 】

王羲之传世墨宝《洛神赋》

【版权声明】

我们尊重原创。《国际艺术大观》所推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 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合作、投稿:i8art@sina.com

国际艺术大观 ID:gvi-art

更多文章

  • 王羲之书法字帖,一网打尽!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王羲之,草书,行书,书法,兰亭序,十七帖

    说起书法,不能不说王羲之;说起王羲之,几乎是家喻户晓,说不定还能说出几个有关他的故事,这也算是中国独特的书法文化现象。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

  • 他的草书,连王羲之都争着学!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王羲之,草书,章草,隶书,书谱,钟繇

    书法史很有意思,有一个书圣,没有楷圣和行圣,草圣却有至少两个。“张旭三杯草圣传”,因为杜甫诗,我们都知道张旭是草圣,可在张旭之前数百年,草圣的称号属于张芝。孙过庭的《书谱》开篇便说,自古写字最好的,汉张芝、魏钟繇最牛。王羲之说自己比钟繇强,但可以跟张芝并列。关于张芝,最有名的一个传说就是临池学书,池

  • 王羲之是怎样成为千古“书圣”的?

    历史解密编辑:文艺天下标签:王羲之,兰亭序,书法,钟繇,王献之,章草

    “圣”字的意思是旧时对人格最高尚的、智慧最高超人的称谓,比如画圣吴道子,诗圣杜甫,武圣关羽,对于书法,王羲之作为“书圣”的地位有着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历史。若论书法技艺和成就,可以说王羲之只是百家中的一家,甚至最初处于劣势,书法“不胜庾翼、郗愔”。直到身后百年,才声名鹊起,成为“书圣”。那么,王羲之是怎

  • 王羲之3种最神秘技法,强大地位不可撼动!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小教程标签:王羲之,书法,二谢帖,行草书

    魏晋书法处于书法发展史的巅峰,王羲之是以后历朝历代书法学习者膜拜崇敬的大神。虽然受到如此推崇,但是魏晋的神韵和技巧还是没有很好的传承,从宋代开始,就不断有人说魏晋笔法断绝了,王羲之的神妙技巧失传了。宋姜夔说:唐人下笔,无复魏晋飘逸之势。今天所有喜欢书法的人都知道王羲之,但王羲之究竟好在哪里?被称为书

  • 王羲之父子书论精华30条,值得收藏!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王羲之,王献之,行书,草书,章草,钟繇

    1、王献之,晋中书令,善隶,骨势不及父,而媚趣过之。——南朝·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2、 献之始学父书,正体乃不相似。至于绝笔章草,殊相拟类,笔迹流怿,宛转妍媚,乃欲过之。羲之书,在始未有奇殊,不胜庾翼、迨其末年,乃造其极。——南朝·宋虞《论书表》3、宋明帝《文章志》曰:‘献之善隶书,变右军法为今体

  • 王羲之绝美小楷,比兰亭序早五年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临池标签:小楷,晋朝,王羲之,乐毅论,王献之,褚遂良,黄庭经,兰亭序,书法家,书法作品

    王羲之小楷《乐毅论》四十四行,褚遂良《晋右军王羲之书目》列为第一。梁陶弘景说:“右军名迹,合有数首:《黄庭经》、《曹娥碑》、《乐毅论》是也。”真迹早已不存,一说真迹战乱时为咸阳老妪投于灶火;一说唐太宗所收右军书皆有真迹,惟此帖只有石刻。现存世刻本有多种,以《秘阁本》和《越州石氏本》最佳。《乐毅论》小

  • 王羲之《转佳帖》

    历史解密编辑:京师书苑标签:王羲之,转佳帖,草书,绛帖

    王羲之草书拓本《转佳帖》 在王羲之诸多尺牍中,特别是问疾、自况的尺牍中,屡屡察见所陈服食之事,病害之苦。此帖所谓“不去人间,而欲求分外,此或速弊”,正是王羲之所患诸多病害肇端於服食的自状。“欲求分外”是指王羲之服食以求养生长寿的欲念。此帖亦收刻于《大观帖》、《绛帖》、《宝晋斋法帖》、《二王帖》、《澄

  • 《中国书法史》, 王羲之的行书

    历史解密编辑:弘扬讲体育标签:行书,草书,晋朝,王羲之,兰亭序,书法家,书法作品,中国书法史

    对于日常应用来说,行书是最具实用价值的书体,因此,如果钻研书法,又关注王羲之的话(学书法而不关注王羲之的人太少了),一定要关注王羲之的行书。王羲之的早期行书王羲之早期写的作品,有一件《姨母帖》传世,帖中前两行笔画粗重朴拙,虽作行书结构,笔势却并不连贯,运笔也较为迟缓,具有浓郁的隶意。如图:释文:十一

  • 唐代虞世南楷书此帖,得王羲之真传!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王羲之,虞世南,书法,薛稷,楷书,欧阳询

    虞世南(558年-638年),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书法家"。虞世南拜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为师,深得王羲之书法真传。其书法笔致圆融,外柔内刚,几无一点雕饰或火气,自成“虞体”。《宣和书谱》以为虞世南晚年正书与王羲之相后先,又以欧、虞相论曰:“虞则内含刚柔,欧则外露筋骨,君子藏器,以虞为优

  • 王羲之行书集字《弟子规》,不得不服!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小教程标签:王羲之,弟子规,集字,书法,行书

    《弟子规》中说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意思是书法是人的心理表现写字的人是以线条来表达抒发情感心绪的所以,写字先正心当书家“模范”王羲之“亲笔书写”典雅中正的《弟子规》会有怎么的火花呢?一起欣赏王羲之集字《弟子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