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羲之私藏的“书法秘笈”,被褚遂良真正“救活”,这字赢了大半个书坛

王羲之私藏的“书法秘笈”,被褚遂良真正“救活”,这字赢了大半个书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书法网 访问量:2530 更新时间:2024/1/17 5:26:26

我们都知道古代社会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技艺的传承就像武侠故事中一般,多由师徒或家族之中口口相传,以及手把手教学。

书法也是如此,笔法技艺就如同“武术秘笈”一样,不随意给外人观看,大多都在内部流传,例如“书圣”王羲之的琅琊王氏就是如此。

根据唐代书论家张怀瑾《书断》记载,王羲之的父亲曾把笔法秘诀藏于枕头之中,只为日后传授给他,后来王羲之也“私藏”了一本“书法秘笈”,打算日后传给王献之

这本“秘笈”就是小楷《乐毅论》,史料曾记载,他传授时曾说:“今书《乐毅论》一本及《笔势论》一篇,贻尔臧之,勿播于外,缄之秘之,不可示诸友”。

这句话主要告诉王献之,让他好好学习这两幅作品的内容,不要随意传于他人,足以见其中包含了多少王羲之“精髓”。

《乐毅论》在唐朝时藏于内府之中,被唐太宗视为“重宝”,褚遂良更是评价此作是王羲之“正书第一”。

可惜的是,徐浩在《古迹记》中记载,《乐毅论》曾传到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手中,但是后来被一位老妪盗走,并丢于火盆之中,彻底焚烧损毁。

于是此作便于世间消失,但好在唐代书法家褚遂良临摹过此作,他的这一版本也是整个书法史上最好的一版,曾被刻于石碑之上。

褚遂良身为李世民的“鉴书官”,见过诸多的王羲之真迹,甚至传闻他鉴别王羲之书作,只要一眼便可辨认,生平从未出过差错。

而且他的书法曾受世南的教导,虞世南是“二王”笔法的正统传承人,因此褚遂良颇得晋人笔法,这卷《乐毅论》共有47行,共计750多字。

单字大小在2厘米左右,字字都有晋人气韵,用笔稳健老辣,刚柔并济,提笔空,运笔灵,字里行间充满空灵之感,点画圆润劲健,字体多含欹侧之姿。

转折处以圆润为主,藏锋于内,更显作品的婉约秀丽,整体气韵高古飘逸,将王羲之书法神韵描摹的生动至极,可谓将此真正的“救活”。

张怀瓘曾评价其字:“若瑶台青琐,窅映春林:美人婵娟,似不任乎罗绮,铅华绰约,欧虞谢之” 。

褚遂良的书法代表了“唐楷”巅峰,这幅书作在婉约之美,与学法晋人上都远超“欧虞”二人。

而且他不仅超过了“欧虞”二人,他在《乐毅论》中展现出的,对于王羲之笔法的领悟与理解,远超米芾、赵子昂等人,足以赢过大半个书坛。

可时常临摹此作,提升控笔之力,学习正宗的唐代楷书,增强自我书作的美感,慢慢感受王羲之的笔法特点,体会其中的晋人气韵。

原碑被西安碑林博物馆收藏,经多方努力我们对褚遂良的《乐毅论》进行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超高清微喷复刻工艺。

对比原作进行1:1还原,墨色、纹理等细节处都与原作毫无二致,见此品如见原作,若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

更多文章

  • 明成祖:他是我朝王羲之!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小教程标签:王羲之,楷书,董其昌,米芾,沈度

    沈度《敬斋箴册》 楷书,纵23.8cm,横49.4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沈度,字民则,号自乐。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善写各体,其书婉丽飘逸,雍容矩度, 董其昌对二沈颇推崇,称“文(徵明)、祝(允明)二家,一时之标,然欲突过二沈,未能也。”明太宗尤重度书,李绍《皇朝世说新语》载:“太宗徵善书者试而官之

  • 王羲之是怎么当上“书圣”的?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之海标签:王羲之,书法,兰亭序,行草书

    王羲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被后世推崇为书圣。那么,作为书圣的王羲之,究竟“圣”在哪里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他是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王羲之高尚的道德品格,主要表现在:1、忠君爱国。《世说新语》记载:“王右军与谢太傅共登冶城,谢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王谓谢曰:‘夏禹勤王,手足胼胝;

  • 日本藤原行成临王羲之书法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王羲之,藤原行成,书法,兰亭序,日本,书法作品

    在日本有一位十分有名的书法家,他的名字就叫做藤原行成(972-1028),不仅是一个艺术家,还是日本有名望的朝臣。他正是右少将藤原义孝的儿子,藤原伊尹之孙。官居正二位,也算是位高权重了。在日本,只要提及他的名字,基本都能知道,说是家喻户晓不为过。他的书法后世称之为“权迹”(取“权大纳言的笔迹”之意)

  • 王羲之的“下沉”技术,赵字优雅的重要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小教程标签:王羲之,赵字优雅,赵孟頫,下沉,圣教序,书法

    此文较长,心血总结,请耐心看完并收藏。前段时间看了于钟华老师的书,提到魏晋书法的一个招术,叫“有胃下垂”,深有感触,遂出此文。大家知道,李北海的字是重心比较低的,赵孟頫学了李北海,也搞的重心很低,这是赵字优雅的重要原因。翻看圣教序和王羲之的唐人临摹本,发现王羲之的下沉技术是无所不在,而重心低只是“下

  • 王羲之《二谢帖》高清单字,这么看才爽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小教程标签:二谢帖,王羲之,中医,老师

    王羲之《二谢帖》跟着倪海厦老师,学习中医每天免费订阅中医知识!

  • 王羲之的浙江缘,七子一女,后裔分布各地

    历史解密编辑:颖之星语标签:谢安,后裔,晋朝,王羲之,王献之,浙江缘,书法家,兰亭集序

    东晋时期,除了司马氏皇族之外,王家和谢家则是最显赫的权臣家族,因此有“王谢共天下”之说。唐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说的就是东晋王、谢两家堂前的燕子。谢家,指的是谢安、谢玄等谢氏家族。王家,则是王羲之家族,原属山东琅琊王氏。王羲之的祖父王正,官至尚书郎,其父王旷,历任丹杨太守、淮南内史、

  • 除了《兰亭序》,王羲之还有40多幅名作传世

    历史解密编辑:三生标签:王羲之,行书,兰亭序,传世,书法,快雪时晴帖

    《兰亭序》是“书圣”王羲之的代表作,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这是晋代以来书法界公认的、无可争议的定论。《兰亭序》作为中国书法史上的行书巅峰之作,是历代书法名家和书法爱好者学习行书必选的临摹范本,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除了《兰亭序》, 王羲之还有那些行书名作传世呢?笔者翻阅史料,收集了《快

  • 简单“竖笔”,米芾的“刷”终究也不是王羲之对手!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小教程标签:王羲之,米芾,王献之,兰亭序,蜀素帖,行书

    竦輕軀以鶴立曹植《洛神赋》有句云:“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文学文本中洛神的绝世风华即便在画中圣手顾恺之的无上神品《洛神赋图》中也难以曲尽其妙,“竦轻躯以鹤立”的仙姿逸态又如何画得出呢?想想鹤立的样子,一条细劲的腿,硬挺挺地支撑起整个身躯,鹤足是那么坚实地扣着地面,稳如泰山,坚如磐石,却又是极

  • 王羲之《远宦帖》,遒逸跌宕!

    历史解密编辑:三生标签:草书,章草,今草,晋朝,王羲之,远宦帖,书法家,书法作品

    王羲之草书《远宦帖》(摹本)纵24.8厘米,横21.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远宦帖》亦名《省别帖》是王羲之草书的代表作品墨迹本,无款,为唐人摹本书六行五十三字,字字精妙卷首有徽宗赵佶瘦金书签王羲之《远宦帖》,此帖亦称〈省别帖〉,为双钩廓填本,先以墨线勾勒轮廓后加以填墨,是古代法书复制中最逼真的方式,

  • 王羲之草书《其书帖》临本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之海标签:王羲之,其书帖,草书,罗振玉,敦煌,晋朝,书法家,艺术家

    王羲之《其书帖》临本,纸本。3行,24字。草书。此帖为近代罗振玉收录于《贞松堂藏历代名人法书》,为敦煌文书中所见‘晋人尺牍’中的一件。释文:其书,遂不得付使人,想知之。然其有书,数载何以如此断绝耶。—版权声明—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为传播而发,若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