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陶渊明:素朴寡欲,神静心自远

陶渊明:素朴寡欲,神静心自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循迹故事汇 访问量:3510 更新时间:2024/5/19 22:30:57

人生只为欲字所累,便如马如牛,听人羁络;为鹰为犬,任物鞭笞。若果一念清明,淡然无欲,天地也不能转动我,鬼神也不能役使我,况一切区区事物乎!

——《菜根谭》

孔子在《论语》里面提到“无欲则刚”,一个真正强大的人是"没有欲望" 的——因为没有 "欲望",所以オ不会患得患失,自在自若。人如果能少一点贪欲,多一点自制与满足,自然也就不会论落为任内心无边的欲望“宰割”的羔羊。

人若无欲品自高,就是说,人若没有私欲,品格自然高尚、不染尘泥。无欲无求,心神安静,就会不受外界诱惑、干扰,把握住自己心中真正想要的人生。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南朝时期的著名田园诗人,他家所在的村子叫上京里,家中的房舍庭院,取名“归园田居”。陶渊明自幼随母亲住在园田居,青少年时候的陶渊明,一边务农,一边学习。田里有活就干活,没活就刻苦读书。

公元371年,陶渊明19岁,他的叔父陶夔给他一笔钱,叫他到京城里去游学求官,见见世面。陶渊明游学京城,确实增长了见识,但是也看到了朝廷的无能,社会的黑暗,京城里的名门望族天天纵酒豪饮,放荡形骸,醉生梦死。

陶渊明游学三年,回到上京里村园田居,过了三年亦耕亦读的生活。公元376年,他移居浔阳县城,当了教书先生。教了几年书后,陶渊明的文学天赋才显露出来,他的成名作《闲情赋》,被友人传抄开来。

“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并因触类,广其辞义。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之意乎。”

当时的江州刺史王凝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看了陶渊明的《闲情赋》后,非常欣赏,决定聘任陶渊明为别驾祭酒。陶渊明担任的别驾祭酒,要管一个州的武器督造,地方治安,钱粮储调,户口田赋,农田水利,军服供应等等。他什么都要管,又什么都管不了。王凝之一心痴迷炼丹念咒,修炼“五斗米道”,天天修炼,拜神拜鬼,无意过问民间疾苦,当然听不进陶渊明的建议。陶渊明读的是儒家书籍,知道忠君报国大济苍生的道理,现实使他非常失望。他告退了王凝之,回到住处,摘掉官帽,脱下官服,卷起行李就回家了。

回家后,他又当起了教书先生。

陶渊明觉得饮酒是件很舒服的事,小饮小舒服,大饮大舒服,饮多了就醉过去了。在家闲居的时候,陶渊明逗逗孩子,自饮自酌,把名利之心都忘到九霄云外。

东晋时,人的平均寿命不到50岁,多少王公贵族,三四十岁就已完命。陶渊明45岁的时候,他想到自己说不定哪一天就会倒下,但是他不信命,觉得生死都是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这一年,他为自己写下了《自挽歌辞三首》。

第一首是: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第二首是:

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旁。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

第三首是: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在东晋的时候,能像陶渊明这样把生死看得很透,能提出“有生必有死”这样的命题,是很可贵的。不像有些人炼丹念咒,幻想得道成仙,长生不老。陶渊明意识到,人死后一了百了,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是非功过,荣辱得失,谁能评说!不如在世的时候多喝几杯酒。

陶渊明人格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超出了欲望的需求而追求品德的完善。一个人做到无欲的时候,就是放弃了心中的杂念,就是清空了世俗生活积存下来的枯枝败叶。清空了心灵,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生命的自由、独立。

如果一个人的生命中已经填满了各种各样的私心杂念,他也就失去了人生目标。因此,一个人要想使自己的智慧清明起来,必须先放下ー切、使自己真正 "空" 起来,才能拥有自在悠然的心境。

更多文章

  • 陶渊明:最高妙的文学境界是自然

    历史解密编辑:新京报书评周刊标签:陶渊明,谢灵运,诗歌,李白,王维,文学

    诗是最注重语言本身的文体。正因如此,用语言去描述诗成了一件相当微妙的事。我国有深厚的崇古传统,浩如烟海的笺注、考释,足以将最博学诗人的最晦涩作品安排得明明白白。然而,这一切手段在魏晋南北朝时代最伟大的诗人——陶渊明面前失效了。他让人无从下手,言不及义地通过文献和历史的途径接近他,只能得到或寡淡、或牵

  • 陶渊明:胸怀济世抱负,心有悠然之乐

    历史解密编辑:大道知行知行堂标签:陶渊明,苏轼,庄子,诗文,诗人

    陶渊明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可不少人对他真正的思想性格却又感到陌生,所闻所知仅停留在标签化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桃花源”“田园诗人”“饮酒采菊”等内容。萧统《陶渊明传》说他:“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的确,陶渊明“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主张“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是中国历

  • 吾爱陶渊明!司马光、文天祥等宋元诗人为啥都这么喜欢陶渊明?

    历史解密编辑:以史为鉴标签:陶渊明,司马光,文天祥,宋元

    中国的古代诗词都是遣词造句,千辛万苦“推敲”得来,因此每一首流传下来的名句都是经过千锤百炼后的名句。但是你可见过,古代诗人一首诗开篇就直呼“我爱陶渊明”这样的大白话诗句?而且不是一次两次,是很多次。本期 @以史为鉴 就跟大家聊聊宋元时期的诗人为啥都这么喜欢陶渊明!宋代曾经写出千古名篇《资治通鉴》的大

  • 陶渊明的精神归依

    历史解密编辑:诗刊标签:杜甫,诗人,晋朝,陶渊明,谢灵运,南北朝,千古名句

    作者 II 蔡世连在《谈艺录》中,陶渊明似是一座精神坐标,寓示着某种艺术价值取向,故着墨较多。除《陶渊明诗显晦》一文详细介绍了陶诗传播史之外,《随园论诗中理趣》一文中,对陶渊明的评论也可独立成文,题目可拟为《陶渊明的精神取向》。此文作为一个统一的大文本的次文本或二级文本,本是为论证儒家也以怡情山水为

  • 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全诗写饮酒却无一酒字,第三句乃千古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陶渊明,饮酒其五,饮酒诗,苏轼,采菊,诗人

    陶渊明一生一共创作了二十首《饮酒诗》,其中最出名的是《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有细心的读者发现,这一首诗名为“饮酒”,全诗却没有一字提到酒。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一首诗中的“酒”,就隐藏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个“见”字的中间。传说陶渊明的这首诗,还有另一个版本。在那一版中“悠然见南山”中的

  • 陶渊明:这么多人喜欢我 还不是因为我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意外艺术标签:桓玄,陶侃,晋朝,诗人,陶渊明,王羲之,南北朝,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千古名句,五柳先生传

    你有过制订好计划,苦苦追求,却无法达到的目标吗?有的人小时候的梦想是当科学家。有的人说自己一定要考上北大。有的人立志在三十岁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等到年近三十,回头看看,谁还不是个普普通通的打工人。没有走到最初的目的地,怎么办?摆烂摸鱼?其实在《桃花源记》里,渔人的遭遇就和我们的经历很像。▲ 明

  • 岳云鹏饰演陶渊明,起初觉得很荒唐,看完《斯文江南》才明白用意

    历史解密编辑:马庆云的影音娱标签:诗歌,诗人,晋朝,岳云鹏,陶渊明,曹可凡,斯文江南,中国传统音乐

    4月14日晚间,《斯文江南》第二季首期的节目,在东方卫视播出。《斯文江南》首季播出的时候,观众们的口碑反馈非常不错,很多人对这档文化类的节目给出了五星好评。不过,第二季尚未播出,便有海报放出,岳云鹏竟然要在《斯文江南》第二季当中饰演陶渊明。陶渊明是观众们心目当中最为重要的田园诗人,显然是耕读文化的重

  • 陶渊明:辞官归农,抚琴畅饮,潦倒汉为何坚持回归田园?名士风流

    历史解密编辑:木棉小故事标签:李白,名士,魏晋,风骨,抚琴,晋朝,诗人,陶渊明,南北朝,千古名句

    陶渊明:辞官归农,抚琴畅饮,潦倒汉为何坚持回归田园?名士风流春秋是出圣贤的时代,而魏晋是出君子的时代。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魏晋时代的名士榜单熠熠生辉,但无论这些团体多么璀璨,都掩盖不了一个人的光芒——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晨兴

  • 陶渊明的书法,真正的魏晋风流!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陶渊明,书法,沈约,诗文,跋文

    该内容为陶渊明《拟古九首帖》拓本。纵观整件作品,通篇用笔精熟,使转流畅,笔势呼应相通,一气呵成。字迹疏朗飘逸,灵动秀美,有文人之风韵,足可以窥到晋代的“尚韵”书风。武则天在跋文中这样写道:“知晋代风标朝野,一致如陶潜者,世徒谓其文咏可念,不知运笔静秀,楚楚涓涓,如深谷芝兰,无人自媚,洵可玩重,永炳千

  • 此花开尽更无花,重阳节中的陶渊明情结

    历史解密编辑:奇轮文化标签:陶渊明,菊花,赏菊,四君子,高洁

    “苇间好,重九雨霏霏。古寺客穿红叶出,小舟人载菊花归。酒熟蟹螯肥。”这句极具秋意的诗句,出自清代扬州八怪边寿民的作品《忆江南·苇间好》。从诗词之中,我们能清晰的感受到诗人对恬静美好的家乡那份发自内心的热爱,此外,也生动形象的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九九重阳的晚秋物候之美。重阳节,最是撩人情思之时,西风萧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