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庙的七十二位名将中,有一位陈朝的名将,他就是南陈的第一名将吴明彻!可是,吴明彻的结局却十分尴尬,他在人生中的最后一场大战中,不仅没能取得胜利,反而兵败被俘,最后“气疾暴增,奄然宾馆”,忧郁而死。那么,历史上的吴明彻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善于用兵的他又为何兵败被俘呢?
一、战功卓著吴明彻出生在一个武将世家,他的祖父做过南齐的南谯太守,父亲在梁朝担任右军将军。吴明彻“早见兵书,遍知剑术”,他读过书史经传,跟随汝南的周弘正学天文、孤虚、遁甲之术,“颇以英雄自许”,可是吴明彻的仕途却不太顺利。直到554年,吴明彻遇到了陈霸先,两人一见如故,陈霸先封他为戎昭将军、安州刺史。此后,吴明彻为陈霸先征战沙场。555年,他率军征讨杜龛、张彪等反对陈霸先的势力,并且取得了胜利。556年,吴明彻跟随陈霸先大破北齐的军队。陈朝建立后,吴明彻历仕四朝,先后为陈武帝、陈文帝、陈废帝、陈宣帝效力,对外与北周、北齐、西梁作战,对内平定各地的叛乱势力,可是说是一位功勋卓著的老将。
二、太建北伐太建五年(573年)三月,北齐不断爆发内乱,国力衰弱,因此陈宣帝打算派兵北伐,收复江北失地。在讨论主将人选时,尚书左仆射徐陵力荐吴明彻,并且说道:“吴明彻家在淮左,悉彼风俗,将略人才,当今亦无过者。”都官尚书裴忌也支持徐陵。于是,陈宣帝下旨,“诏明彻为大都督,令忌监军事”,统率十万大军讨伐北齐。吴明彻出兵后,“缘江城镇,相续降款,军至秦郡,克其水栅”。北齐闻讯后,派大将尉破胡率领五万人马来援。吴明彻大破北齐军队,“斩获不可胜计”。之后,吴明彻向北进军,包围了重镇寿阳。此时,北齐又调来十几万援军,驻扎在距离寿春三十里远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吴明彻身先士卒,对寿阳发起进攻,最终将其攻克,“遂克淮南数十州之地”。
三、兵败吕梁通过吴明彻的“太建北伐”,陈朝一举收复了淮南地区,因此对淮北也产生了想法。577年十月,陈宣帝得知北齐遭到北周的围攻,他也想浑水摸鱼,于是让吴明彻领兵继续北伐。吴明彻抵达徐州,遭到了北周的徐州总管梁士彦的抵抗。吴明彻“环列舟舰于城下,攻之甚急”,可就在这个时候,北周的援军赶到了。北周的上大将军王轨没有直接支援徐州,而是“自清水入淮口,横流竖木,以铁锁贯车轮”。切断了陈朝军队的退路。原来,陈朝的军队大多是步兵,此次北伐是乘船而行的。于是,吴明彻决定让萧摩诃率领数千马军先行撤退,他打算“自决其堰,乘水势以退军”。但是他没想到水势甚微,“舟舰并不得渡”。就在此时,北周大军赶到,陈军溃散,吴明彻以及他麾下的三万将士全部被俘。一年后,吴明彻忧郁而死。参考资料:1.《陈书》;2.《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