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高欢临死逼反侯景,慕容绍宗平定侯景,侯景转投南梁萧衍

高欢临死逼反侯景,慕容绍宗平定侯景,侯景转投南梁萧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史唠客 访问量:1504 更新时间:2023/12/12 18:32:53

晚年全心全意吃斋念佛的萧衍,没能善加利用陈庆之这把利刃,错失了在他统治期间北伐从而统一中国的最好时机。不过对他来说其实也无所谓,不统一日子还是照过。

但有一个人却让他的日子过不下去了。这个人就是侯景

侯景,字万景,北魏怀朔镇,鲜卑化的羯族人。

羯族早在“五胡乱华”之初,就开始祸乱中原,后来被武悼天王冉闵杀得几乎灭了族,剩下的羯族人被其他民族慢慢同化才得以留存下来。

怀朔镇乃是六镇之一,侯景在六镇起义中投奔到尔朱荣军下。其人天生骁勇好战,善于骑马射箭,这对他来说非常不容易,因为他左脚天生长了一个肉瘤,走路都一瘸一拐,是一个跛子。不过他虽然脚残但脑子却非常灵光。

刚到尔朱荣那里报到时,侯景就跟尔朱荣的部将慕容绍宗请教兵法,很快请教问题就变成讨论问题,讨论问题又变成了被请教问题,其学习能力可见一斑。在尔朱荣讨伐葛荣之战时,侯景更亲手擒获了葛荣,立下大功,那是文武双全。

就这样,崭露头角的侯景,慢慢地在尔朱荣的部队里脱颖而出,成为其手下的重要武将,与宇文泰高欢都是同事。

在尔朱荣被元子攸谋杀,宇文泰和高欢瓜分北魏之后,侯景选择投入当时力量远比宇文泰强大的高欢麾下,拥兵十万一统河南。

此时的侯景还是一个身残志坚的励志榜样。但他是一个非常有野心的人,他在高欢手下效力不是因为他忠于高欢,而是高欢比他更强,候景这样的人,注定不会久居人下。

高欢深知这一点,在他临终之前跟儿子高澄嘱咐,说在他死后侯景必不能为其所用,应该尽早除掉,随即诏令侯景入朝。

俩人多年的同事,高欢这么了解侯景,侯景又怎么可能不了解高欢呢?一看到诏令,候景就明白是什么意思。

这要是去了还能有好么,还是找个新老板,赶紧跑路吧。侯景找的第一个人就是宇文泰。

得知侯景要跑的消息后,高澄决定立即动手,收拾掉这个祸害,那边侯景刚收拾好包裹准备跑路,这边高澄的追兵就杀过来了。

而高澄派的追兵,是他的老同事兼老师——慕容绍宗。

慕容绍宗确实是解决侯景的不二人选,经过几个月的拉锯战,绍宗击败了侯景。

被逼得走投无路的侯景,派人送给慕容绍宗一个意味深长的口信,“我要是被抓住了,留着你还有什么用?”

慕容绍宗本是高欢的死敌尔朱兆的部下,直到尔朱兆兵败自杀之后,才投降的高欢。而高欢留慕容绍宗,就是为了以后有一天,用他制住尾大不掉的侯景。

以慕容绍宗的聪明自然知道“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所以他放了侯景一条生路。

可惜放了侯景之后,慕容绍宗第二年就战死颍川,而他给了侯景一条生路,却把南梁几十万人逼上了死路,这个又是为何呢?请看下期内容,候景入南梁。

标签: 高欢侯景萧衍慕容绍宗南梁

更多文章

  • 刘裕遗诏不到两年就被谢晦之叛所打破,政局再次陷入混乱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刘裕,谢晦,檀道济,刘义康,徐羡之,文帝

    刘裕遗诏,荆州委“诸子次第居之”,这一策略在他死后两年就被打破,这与当时的政治形势密切相关。永初三年五月刘裕病逝,太子刘义符即位,录尚书事徐羡之、中书令傅亮、领军将军谢晦、镇北将军檀道济共为顾命大臣,辅佐少帝掌朝政。刘裕经过深思熟虑后选择的顾命集团,皆是与刘宋新王朝利害关系紧密相关者,其良苦用心可见

  • 不善养晦的谢晦

    历史解密编辑:素意花开标签:谢晦,檀道济,徐羡之,文帝

    宋高祖刘裕临终前,任命司空徐羡之、中书令傅亮、领军将军谢晦、镇北将军檀道济为顾命大臣,辅佐太子。太子即位后,却亲近左右小人游戏无度。不是在宮中操练兵马,便是在皇家花园华林园中设立市场,与左右侍臣和嫔妃假扮商贩和行人,自己亲自做起小买卖。大臣多次上书劝谏,这位少年天子却置若罔闻,我行我素,谢晦和徐羡之

  • 西方学者:冉闵复仇之战,才是匈奴摧毁西罗马帝国的起因!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冉永曾,罗马帝国,匈奴人,匈奴,窦宪

    作为欧亚大草原上的强悍民族,匈奴人创造了无数传奇,但也留下了无数谜团,其中一个是:摧毁西罗马帝国的匈奴人,到底有何来源?公元374年,一支自称“匈人”,不知来自何方,由剽悍、强大的骑兵部队组成的大军如神兵天降,突然出现在欧洲东部,以雷霆万钧之力,横扫东、西哥特人,随即又击败东罗马帝国,然后屯兵中欧匈

  • 生不逢时的5位名将:庞涓、赵括、龙且、冉闵、王保保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庞涓,赵括,龙且,冉永曾,王保保

    1、庞涓VS孙膑。两人都是鬼谷子的学生,他们熟读兵书,足智多谋,是不可多得的帅才。魏惠王时,庞涓被任命为大将,率魏军击败赵国、韩国、卫国,夺取城池数十座,并攻破赵国都城邯郸,战功显赫。谁知,庞涓遇上了孙膑,在桂陵之战、马陵之战被击败。桂陵之战,庞涓中了“围魏救赵”之计,成为齐军的俘虏。马陵之战,庞涓

  • 甘肃出土一国宝,学者看后感叹:汉人得救并非靠冉闵,而是靠此物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石勒,国宝,祖逖,刘渊,北魏,胡人,冉闵,冉永曾,甘肃省,五胡十六国

    最近几年,虽然一系列网文的炮制出炉,一向被历代学者忽略的冉闵成了新的网红。使他从一个邺城城主,被推崇为从胡人手中拯救汉民族的大英雄。有些历史发明家甚至煞有介事地说:“没有冉闵,北方汉人就要被羯胡、鲜卑灭绝了”。读到这些网文,稍微读过些正史的朋友都会哑然失笑。诚然,冉闵在铲除羯胡暴政方面发挥过一些作用

  • 有人说,冉闵和吴三桂都是汉奸,这个说法站不站得住脚呢?

    历史解密编辑:啦啦萌小宠标签:冉永曾,吴三桂,石勒,石虎,汉奸

    吴三桂和冉闵本来就没有太多的可比性,有人硬生生地把他们相提并论,分明就是想向世人宣布:冉闵是一个潜伏了多年、却被大众所忽视了的大汉奸。可惜,他们的这个宣布,注定不会被认同的。吴三桂的汉奸地位是不可动摇的。过去有人尝试过给他洗白,说明亡后,他作为大顺与大清之外的第三方势力,在夹缝中难以生存,只能在大顺

  • 历史打假第9集:朱元璋火烧庆功楼一个不留,冉闵杀胡令拯救汉人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徐达,冉闵,胡令,元朝,朱元璋,冉永曾,庆功楼,历史打假,北魏孝文帝,五胡十六国,金庸笔下角色

    昊童斗胆猜测,看到这个标题估计会有一大帮冉闵粉丝来喷我,不过无所谓,小编就是干这个的。大家好,我是昊童,一个专注中国古代史的90后小编今天为大家打假的历史发生在明朝和东晋,传播率很高。篇幅较长,请见谅。朱元璋火烧庆功楼谣言:朱元璋登上皇位后总是害怕那些跟随自己打江山的开国功臣们想要谋害自己,于是建了

  • “武悼天王”冉闵的后代,如今,疑似已经融入一支少数民族

    历史解密编辑:潍水仙儿标签:冉永曾,石勒,石虎,李渊,唐高祖

    凡是熟悉南北朝历史的人,肯定对冉闵这个人不陌生。他就是曾经将北方五胡搅得天翻地覆的——武悼天王。关于对冉闵的评价,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说多了容易引起大家的争论,我在这里就不再做过多的阐述,反正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过,在看完冉闵的悲壮故事后,我对冉闵后代的去向产生了兴趣。今天就来看一看吧。

  • 冉闵到底是民族英雄还是屠夫?拨开云雾,原来真相如此残忍

    历史解密编辑:斟北斗标签:冉永曾,石勒,屠夫,石虎,冉魏

    十六国后赵末期,中原出现了一个争议很大的历史人物——冉闵,他曾颁布“杀胡令”,因而被许多“大汉主义”者视为民族英雄。但是他的所做所为又严重破坏了北方经济,因而被人称为“屠夫”。那么冉闵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回到当时的历史中来了解。一,中原大背景:石虎的残暴统治冉闵,原名石闵,是后赵皇帝石虎的养

  • 如何公正地评价冉闵?此人到底为何会引起网络上的激烈讨论?

    历史解密编辑:白日萌硕标签:冉永曾,祖逖,宣昭皇帝,石虎,石勒,冉闵,五胡十六国

    冉闵这个人被炒起来,完全是因为网络上的某些极端网民。要定义冉闵是不是民族英雄,那要看冉闵的所作所为究竟如何,以及他的所作所为是否真的拯救了一个民族。首先,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个人。此人一开始并不叫冉闵,而是叫石闵。石闵的父亲,本身叫做冉良,十二岁的时候被后赵皇帝石勒的儿子石虎收为养子。所以,石闵在出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