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煜42岁生日写下一首词,宋太宗听后直接将他赐死,最后一句至今无人超越

李煜42岁生日写下一首词,宋太宗听后直接将他赐死,最后一句至今无人超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诗词世界 访问量:3274 更新时间:2024/2/15 6:27:03

躯干胸藏文墨怀如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开宝八年(875年)12月,寒风刺骨,万物萧条。

在一片肃穆中,上万宋军严阵以待,注视着缓缓开的金陵城门。

南唐后主李煜赤裸着上身,率领一众家眷亲信,肉袒出降。

自此,南唐灭亡。

他的身上也多了一个撕不掉的标签——亡国之君。

这是李煜人生中最耻辱的一天,一首《破阵子》,道出了他的心声: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

生活了三十八年的故土,温柔缠绵的江南,他终究还是永久地失去了。

曾几何时,他沉迷在歌舞升平的假象中无法自拔,一朝梦醒,现实依旧残酷。

悔恨、恐惧、哀恸,只化作无声的眼泪,洒满去往汴京的路上。

他明白,以泪洗面的日子,才刚刚开始。

李煜一行人到了汴京之后,宋太祖赵匡胤为了显示自己的宽仁,便封他为左千牛卫将军,实则只是一个虚职罢了。

除此之外,他还赐了李煜一个极具侮辱性的头衔——违命侯。

某次宋太祖设宴,席间让李煜吟诗助兴,他推辞不过,便念了一首自己的旧作:

“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

宋太祖不懂诗,但自此之后,每逢碰到李煜,便会对李煜说:“好一个翰林学士。”

他是在取笑李煜只会吟诗作画,却不配做君主。

而这种“附庸风雅”的事,是最为宋太祖所不屑的。

这样类似的戏码,几乎天天都在上演。

杀人莫过于诛心。

衣食无忧的李煜,实际上过着比囚徒还难堪的生活。

宋太祖驾崩之后,宋太宗赵光义即位。

他比自己的哥哥猜忌心更重,李煜的日子也更加艰难。

在写给金陵旧人的书信中,李煜曾哭诉道:此种旦夕只以眼泪洗面。

国家不幸诗家幸,这句话在李煜身上再次得到了验证。

在这期间,李煜写下了许多响彻千古的名作: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

而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美人》。

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可谓绝唱,难以超越。

但令他怎么也想不到的是,这首词会成为他的催命符。

时间来到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的七夕节。

这一天是李煜42岁的生日,转眼间,他已经过了三年屈辱的亡国生活。

因为这一天的特殊性,宋太宗也破例让李煜与几位南唐旧臣小聚。

在他被幽禁的小院中,旧日君臣相对,惟有泪千行。

酒过三巡之后,李煜思绪飞扬,他将自己所有悔恨与痛苦,融入笔墨中,写下了一首《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样的日子,究竟何时才是尽头?

每每夜不能寐之时,披衣登楼,月华如水。

但故国的明月却不会再有了,它是那样皎洁而温柔。

旧日的金陵城中,雕梁画栋,玉阶飞檐,应当都还在吧?

物是,人已非。

你若问我的心中有多少愁苦,不妨去看看那奔流而去的春水。

那绵延不绝又波涛汹涌的,便是我心中的愁。

李煜写下这首词后,还觉不够尽兴,便现场唤来歌伎,奏乐鼓笙,将这首词唱了出来。

丝竹声传到院外监视的人耳中,他们便急忙将此呈报给宋太宗。

宋太宗听后勃然大怒,认为李煜词中所表达出来的,是复国之心,可谓“人在而心不死”。

其实,这已经不是李煜第一次触碰宋太宗的“雷区”了。

宋太宗曾派南唐旧臣徐铉拜见李煜,李煜对亡国颇有恨意,两人抱头痛哭,宋太宗知道后,就对李煜非常不满。

如今李煜又公然抒发对于故国的眷恋,更坚定了他的杀心。

于是,宋太宗也给李煜送上了一样生日礼物——一杯含有牵机药的毒酒。

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毫无反抗之力的李煜,死在了他42岁生日那天。

而这首《虞美人》,也成为了他的绝命词。

据说,服用牵机药者,会全身抽搐,最后头部与足部相接而死,就像有人用绳子在拉扯着躯干一样。

不难想象,李煜死前遭受了多大的折磨。

三年隐忍,却换来一场痛苦的死亡。

也许,这一切在李煜被推上帝位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

陆游曾评价他:“虽仁爱足以感其遗民,而卒不能保社稷。”

他不是一个昏君,更不是一个暴君,也不是一个明君。

在李煜14年的统治生涯中,他是将百姓装在心中的,也推行过很多良政。

倘若在太平盛世,他也许能够做上一辈子皇帝。

但生逢乱世,国力衰微,他的仁爱,远远不足以捍卫一个国家。

所以当危机来临时,他下意识地选择退让,逃避,沉迷于声色之中,得过且过。

最终酿成了他的悲剧,也酿成了南唐百姓的悲剧。

有人说,李煜是被当皇帝耽误了的词人。

若他出生在一个平凡家庭,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写出更多好词。

但在诗词君看来,却不尽然。

若他不是南唐后主,便没有“雕栏玉砌”,也没有“春殿嫔娥”。

若他没有经受亡国之痛,便没有“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

他的词,是用记忆,经历,泪与别,爱与恨滋养出来的。

若没有这些,也许就没有我们所钟爱的李煜。

命运是公平的,它总要拿走些什么,再赋予我们些什么。

做平凡的甲乙丙丁,是一种幸福;

做不平凡的李煜,也是一种幸福。

而难以否认的是,在文学的世界中,从苦难里开出的花,往往才是最动人的。

你知道吗?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世界原创发布。作者:胡子雯。诗词世界出品、魏无忌主创图书《满堂花醉三千客》《笑死了!刷了1400年的大唐诗人朋友圈》全网热销中,欢迎购买。转载本文详见本号菜单联系方式。文中图片来自版权网站,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标签: 李煜虞美人宋太祖宋太宗

更多文章

  • 多才多艺南唐后主李煜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李煜,韩熙载,宋太祖,宋太宗,后主

    李煜(937-978),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祖籍彭城,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原名李从嘉,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封安定郡公,累迁诸卫大将军、副元帅,封郑王。李煜善诗文、工书画,丰额骈齿、一目双瞳,因貌有奇表遭长兄太子李弘冀猜忌。李煜为避祸,醉心经籍、不问政事,自号“钟隐”、“钟峰隐者”、“莲峰居士”

  • 李煜沦为阶下囚后,写《破阵子》怀念故国,道出无限的留恋和悔恨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李煜,破阵子,陈后主,沈约,隋炀帝,陈叔宝,艺术家,五代十国,声乐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这首词,是南唐后主李煜生命中最后几年,追忆往事之作。对于李煜的词,王国维作《人间词话》提到:“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有人认为,这首词写于南唐灭亡,李煜“辞宫”之际,于是误以为王国维所谓“眼界始大”,指的就是从这首词以后“眼界始大”,可是事实上绝非如此。其实这首词是

  • 南唐二陵,竟有第三座陵墓!里面埋葬着李煜最爱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标签:李煜,陵墓,皇帝,顺陵,诗人,宋朝,唐玄宗,杨玉环,古典乐,南唐二陵,宋太祖赵匡胤

    探寻南唐二陵,就不得不提南唐的第三位皇帝——千古词帝李煜。只可惜,这里没有他任何的历史遗影。对比在这里沉浮千年的李昪墓和李璟墓,一东一西,遥相对望,绘卷着整个南唐王朝的“前半生”。而作为南唐的最后一位君主,李煜没葬在这里,必然充满遗憾的。倘若,李煜死在亡国前,那么一定会葬在这里,补上南唐的“后半生”

  • 李煜:被皇帝耽误的艺术家,写下一首《虞美人》,被誉为千古绝唱

    历史解密编辑:小话诗词标签:李煜,皇帝,词作,宋朝,古典乐,五代十国,虞美人(词牌)

    李煜,被皇帝耽误的艺术家,他一生最失败的事是没有做好本职工作(当皇帝),最成功的事是将兼职(艺术人生)做到了极致。他的一生发差感太大,以至于名垂青史,以至于他的故事被人们一说再说。李煜是五代十国时南唐的“末代帝王”,也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李煜多才多艺,工书善画,能诗擅词,通音晓律,原创乐曲《念家山

  • 李煜最清新的一首词,没有风花雪月,没有儿女情长,却美到灵魂里

    历史解密编辑:古典文学和诗词标签:李煜,渔父词,苏轼,辛弃疾,纳兰容若,赵孟頫

    问:哪一种职业最受诗人们的欢迎?答:渔翁。苏轼写过渔父:渔父醒,春江午,梦断落花飞絮。辛弃疾写渔父:别浦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赵孟頫写渔父:盟鸥鹭,傲王侯,管甚鲈鱼不上钩。纳兰性德写渔父:收却纶竿落照红,秋风宁为剪芙蓉。诗人羡慕渔父,而身为皇帝的李煜也羡慕渔父。他曾写下一组清新的渔父词,没有风花雪

  • 南唐旧臣徐铉为故主李煜写墓志铭:此事危险,处理不好,我命休矣

    历史解密编辑:晴朗文史阁标签:徐铉,李煜,南唐,宋朝,墓志铭,宋太祖,宋太宗,古典乐

    978年,南唐后主李煜被宋太宗赵光义赐死,和李煜一起降宋的南唐旧臣徐铉接到紧急任务:为李煜撰写墓志铭。徐铉顿时倒吸一口凉气,对家人说:“此事危险,一旦处理不好,我命休矣!”为故主撰写墓志铭,为何是危险之事?徐铉又是如何逃过此劫的?1徐铉是南唐著名的才子,从小便聪明伶俐,文采了得,与南唐名臣,《韩熙载

  • 李煜最牛的一首词,随便拿出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千年来从未被超越……

    历史解密编辑:品读红楼梦标签:李煜,虞美人,后主,故国

    在古代,古人们非常的推崇吟诗作赋,甚至于若是诗写的好还能够得到官职,因此,特别是在唐朝宋朝时期,诗人众多,几乎遍地皆是,其中也出现了不少写诗高手。而有一个人相当的特殊,他除了有诗人的身份之外,还有一个让所有人都向往的职业——皇帝。说到这里,相信你已经知道我指的人是谁了,没错就是南唐后主李煜。左图:郑

  • 李煜写一首《相见欢》,七百年间无人能出其右,唯有纳兰尚可一战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李煜,纳兰容若,相见欢,辛弃疾,苏轼,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南唐后主李煜擅长写“亡国词”,词风别具一格,乃是“南唐派”的代表,与当时非常流行的“花间派”齐名。“花间”和“南唐”两个流派,在宋初逐渐演变成了“婉约派”。原本以为“花间派”就此失传,但是没想到过了七百年的时间,“花间”一派在世上依然还有传人,这个人就是素有“清初第一词人”之称的纳兰性德。纳兰性德在

  • 李煜的《长相思》无人可及,纳兰容若仿作一首,全词直接碾压李煜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档案笔记标签:李煜,清朝,长相思,纳兰容若,纳兰性德,五代十国

    李煜的《长相思》无人可及,纳兰容若仿作一首,全词直接碾压李煜引言:“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也是他的绝命之词。纵观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王朝不断更迭交替,帝王数不胜数,而对艺术颇有造诣的帝王更是不计其数。其中,南唐后主李煜绝对可以称得上帝王界的顶尖艺术家。

  • 李煜生命最后的哀歌,从问天问人到问己,千年后还被费玉清唱火了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李煜,宋太宗,宋太祖,后主,小周后

    台湾著名的抒情男高音歌唱家费玉清,嗓音珠圆玉润、清亮动人,最适合演唱《一剪梅》、《梦驼铃》和《在水一方》这一类深情婉转的曲子。他曾经在十多年前,替电视剧《问君能有几多愁》配唱片尾曲《几多愁》。这首曲子的歌词,即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绝命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费玉清的嗓音与剧中吴奇隆李后主的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