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渊有4个儿子, 把他们的名字连起来, 暴露了李渊的野心

李渊有4个儿子, 把他们的名字连起来, 暴露了李渊的野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杨会说体育 访问量:3399 更新时间:2024/2/7 2:40:58

“颠覆了天下,贪一夜浮华,人生只不过,一场厮杀。”《隋唐英雄传》的主题曲里的这句歌词,用来形容李渊再合适不过。作为大唐盛世的奠基者,李氏王朝的开国君主,李渊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而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养育了四个异常优秀的儿子。在历史上盛极一时的唐朝就是凭借着他们父子五人的努力建立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李渊的四个儿子名字连起来读,恰恰暴露了李渊的野心。

出身贵族,生育四子

李渊出身士族,家族势力非常显赫。祖上出过开国皇帝,祖父和父亲是西魏和北周朝堂里举足轻重的肱骨之臣,母亲还是隋朝开国帝后独孤伽罗的姐姐。可以说,李渊完全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

七岁时,由于父亲病故,李渊不得不小小年纪就接任了家族世袭的唐国公爵位,所幸独孤伽罗疼爱侄子,一直让李渊呆在隋文帝杨坚身边亲自教导直到长大。

成年后,因为是表亲的缘故,再加上李渊能力出众,所以杨坚非常器重李渊,安排他做了三州刺史。要知道刺史的职位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这个岗位很能锻炼人,李渊的管理能力就是在这个时候训练而成的。

这时候,可以称得上是青年才俊的李渊被北周长公主看上了,二话不说就找人提亲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李渊。

李渊对长公主的女儿也非常满意,两人在婚后琴瑟和鸣,恩爱非常。

几年后,李渊的四个儿子相继出生,分别取名为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

四个儿子当中,老大李建成温厚和善,是李渊信赖的嫡长子;老二李世民文武双全,最让李渊得意,老三天生大力,老四赤诚热情,都是李渊宠爱的麒麟儿。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李渊格外注意对四个儿子因材施教:老大注定了要继承爵位,老二是老大的好帮手,老三老四各凭喜好发展,不添乱就行。

可是,谁也没有料到,隋朝居然会和秦朝一样,二世而亡。

忍辱负重,太原起兵

亡国的起因,是隋炀帝杨广费尽心思从废太子杨勇手里夺得皇位却不珍惜,贪图享乐,害天下民不聊生。

而自古以来,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所以农民起义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起初,李渊恪守君臣之道,尽心尽力地协助杨广平定叛乱,竭尽全力想要保住隋朝的江山。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才发现,杨广已经无药可救了,隋朝颠覆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偏偏杨广这时候又听信了小人的谗言,觉得李渊图谋不轨,就明里暗里地羞辱李渊。李渊无奈,只能忍辱负重。幸运的是,李世民胆识过人,他一边假意地装出一副任人欺凌的懦弱模样,一边在全国范围内网络人才,礼贤下士。

眼看着隋朝气数将尽,李世民用计让李渊认清了天下大势,父子二人揭竿而起。

因为李渊以前做官时积累了不少的好名声,各路的英雄豪杰都愿意跟着李家父子平定天下。

李氏大军势如破竹,一路西行成功攻占了洛阳,杨广身亡,大唐顺利建立。

做了开国皇帝,李渊自然是得意洋洋。而此时,有心人一琢磨才发现:原来李渊的野心早就昭然若揭,看他为儿子们取的名字就一目了然!

老大的名字是建成,意为建功立业,老二的名字暗含济世安民之意,老三的名字有宏图霸业的意思,老四则是吉祥如意,合起来不就是建功立业,济世安民,宏图霸业都能顺心顺意嘛!

心怀忌惮,黯然退场

做了皇帝以后,李渊先是大肆地册封了父母宗族,父亲母亲分别追封了皇帝皇后;然后又为儿子和功臣们论功行赏,李建成以嫡长子的身份顺利获封太子,李世民封为秦王,李玄霸早逝,追封为怀王,李元吉封为齐王。

由于皇帝需要管理国家,所以李渊在登基之后就很少带兵出征了,有什么战事都交给了李建成和李世民去打。又因为在教育李建成时李渊对他着重培养的是管理能力,所以论带兵打仗李建成根本比不过李世民。久而久之,李世民就承担了军队全部的管理权。

大家都知道,古代最能建功立业的方法就是带兵打仗。李世民又骁勇善战,常常带着唐朝大军出生入死地打仗,所以功劳日积月累到达了一个非常庞大的数目。

就在这个时候,眼看着李世民建功立业,李渊和李建成都急了。李渊忌惮自己的儿子功绩斐然,在天下人和军队里的声望越来越高,直逼他这个皇帝;李建成嫉妒自己的弟弟拥有一大波贤臣良将,战功赫赫,无论是朝廷还是军队的话语权都高过他这个太子。

为了除掉李世民这个眼中钉肉中刺,李建成伙同李元吉先发制人,主动发起了玄武门之变。李渊则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冷眼看着李建成置李世民于死地。

幸亏李世民的下属察觉到了李建成的奸计,及时救了李世民一命,然后君臣合谋,破解了困局。而李世民也不愧是天生的领导者,抓住了时机一箭将李建成射落马下,成功取代了太子的位置。

得知李世民反败为胜,李渊再没了任何办法,他深知有能力继任皇位的儿子只剩下李世民一个,所以只能将皇位乖乖传给李世民,灰溜溜地去做了太上皇。

自从,李渊的时代彻底落下帷幕,大唐在李世民的带领下正式地步入盛世。

结语

李渊有能力有野心,却唯独输在了气量上。倘若他当时能妥善处理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的关系,也不至于让李世民兄弟三人走到兄弟阋墙,手足相残的地步。

可见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必须拥有合理调节下属关系的能力和容人的气量,否则导致的结果就是同室操戈,甚至多年心血毁于一旦。

更多文章

  • 李渊有四个儿子,把他们的名字连起来,暴露了李渊的野心

    历史解密编辑:丹宝说文史标签:李渊,李世民,李建成,隋炀帝,皇帝,李元吉,国防政策,唐朝,军事制度,军事政策

    “颠覆了天下,贪一夜浮华,人生只不过,一场厮杀。”《隋唐英雄传》的主题曲里的这句歌词,用来形容李渊再合适不过。作为大唐盛世的奠基者,李氏王朝的开国君主,李渊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养育了四个异常优秀的儿子。在历史上盛极一时的唐朝就是凭借着他们父子五人的努力建立的。但是很少

  • 被李世民逼退位后,李渊真的不闻不问,只顾与妃子生孩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李世民,李渊,尉迟恭,李建成,长孙无忌,李元吉

    准确地说,李渊被迫退休后,他只能两耳不闻窗外事,并且于64岁高龄还生了几个娃。这里要说的,便是玄武门之变后面的故事了。话说李世民的大哥和四弟,也就是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这两人成天琢磨着挤兑李世民,害得李渊对李世民心生嫌隙,李世民忍无可忍,于公元626年7月2日发动玄武门兵变。玄武门外厮杀一片,血流成

  • 李渊有四个儿子,把他们的名字连起来,就知道李渊的野心有多大了

    历史解密编辑:茶小姐说历史标签:李渊,李世民,李建成,杨坚,皇位,军事政策,军事制度,国防政策,唐朝

    李渊是唐朝的第一位皇帝,当然了许多人认为他的存在感极弱,完全是可有可无的人,实事真就如此吗?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开创了盛世,大唐一扫前朝民不聊生、天下疲敝的局面,因此李渊早些退位更加被人视为正确之事了。其实大唐基业的创立完全离不开李渊前期的运筹帷幄,没有他在前期主持大局大事难成。李渊在大势已成的局面下选

  • 李渊起兵后闪击长安,家仆忽然来报:小姐已经扫平半个关中了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李渊,平阳公主,李世民,长安,李建成,柴绍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趣事:唐高祖李渊自太原起兵之后,好不容易募集到三万士兵,然后带着这支军队,一路向千里之外的长安进攻。然而就在李渊一路过关斩将,好不容易渡过黄河之后,却忽然来了一个李家的家臣。这位家臣找到李渊之后,很开心地向李渊报告说:恭喜老爷,小姐组织了十几万大军,现在正等着您去接收

  • 李渊:历史上所有朝代,为何李渊统一天下最快,李渊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李渊,王世充,窦建德,李世民,李密

    公元618年五月,随着唐高祖李渊在长安登基,唐朝正式开国。唐朝长达289年的历史,由此开始。不过,李渊刚登基的时候,形势其实并不是很乐观。因为当时的天下,正处于极度混乱的状态。就在李渊登基两个月之前,杨广刚刚被麾下的禁军发动兵变,亲手干掉。随着杨广身死,各地群雄并起,整个中原瞬间分崩离析。而李渊登基

  • 李渊的四个儿子,把他们的名字连起来,李渊的野心昭然若揭

    历史解密编辑:珺瑶婉史标签:李渊,李世民,杨坚,隋炀帝,李建成,皇帝,国防政策,唐朝,军事制度,军事政策

    说起“唐朝”,人气榜排名最高的?不是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女皇“武则天”!而作为唐朝开国皇帝的“李渊”,属实是没有什么存在感!在历史的长河里,李渊一直是被人遗忘的。可如果没有李渊?哪里会有李世民呢?毕竟是李渊一手建立的“唐朝”。李渊,作为“关陇贵族”的一份子,在隋朝有着不可小看的地位。李渊的爷爷在西

  • 杨广和李渊有多大仇?身为表哥的李渊,对得起杨广对他的器重吗?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摆渡标签:隋炀帝,李渊

    大业九年,李渊从殿内少监,转任卫尉少卿。可以说,这是李渊改变命运的一次调动。这一年李渊48岁。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是从文官到武将的一次转型。殿内少监,说实话就是负责隋炀帝生活起居的一个官员,虽说和皇帝靠得近,只能由亲信担任,但这妥妥的是一名文官。而卫尉少卿,虽说是个管武器库的从四品军官,可好歹是跨

  • 李渊在处理几个儿子之间的争端时过于感性,只因缺少一人的提醒?

    历史解密编辑:学幻帝国标签:李渊,杨坚,皇位,高祖,唐朝,隋炀帝,李世民,独孤皇后,宋太祖赵匡胤

    唐朝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时发生的“玄武门事变”是改变唐朝历史走向的一次政治事件,事变发生后,唐高祖李渊黯然走下权力舞台。关于这次事变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各方面的解读,有相当多的分析文章,其中,李渊个人的感性发挥是很重要的因素。“玄武门事变”的发生,从政治家的角度来看,李渊肯定要承担相当的责任,他

  • 李世民争夺皇位,依靠的是秦王府集团,李渊为何容忍该势力壮大?

    历史解密编辑:文古至尊宝标签:李渊,皇帝,隋朝,唐朝,李世民,李建成,唐高祖,唐太宗,书法家,秦王府集团,女皇武则天

    唐朝武德九年(公元626年)9月,唐高祖李渊让位于皇太子李世民,未来的“天可汗”李世民以皇帝的身份闪亮登场,是为唐太宗。坐在皇帝宝座上的李世民看着跪拜的满朝文武,特别是为其登上帝位立下大功的出自秦王府集团的一干臣子,自然是志得意满。李世民清楚,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虽然是主干,但成就大事离不开诸多围绕在身

  • 密结盟友、重点打击和“据险养威”的战略是李渊争霸天下的保证

    历史解密编辑:纵哼四海标签:李渊,李密,唐军,隋军,突厥,薛举,唐朝

    在隋末众多的起义军及贵族官吏割据势力中,李渊军在初期的声势并不显赫,比之李密、窦建德、杜伏威等起义军来说,李渊军是势单力薄的,加之北方的隋军势力尚强,这就迫使李渊在战略上必须采取广结盟友,重点打击的谋略。即使在唐王朝建立,唐军力量大增的情况下,李渊仍然坚定不移地贯彻了这一策略。这是唐军能够先后战胜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