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渊赐给蕃将三个侍女,是因为他跟秦琼打过架,还是有功于唐朝?

李渊赐给蕃将三个侍女,是因为他跟秦琼打过架,还是有功于唐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叶秋故事专刊 访问量:4596 更新时间:2023/12/14 8:41:03

大唐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朝代,即使大唐开国名将,也有不少来自域外,他们对大唐王朝的忠诚,一点也不比秦琼程咬金尉迟敬德差,唐太宗李世民驾崩,哭着喊着要追随于地下的,恰恰是两个蕃将。在《新唐书》中,有一列传专门记载“诸夷蕃将”:唐初四大蕃将官爵与秦琼同等(均为国公、诸卫大将军),为首者还得到了皇帝钦赐的三个侍女。

那位唐朝开国四大蕃将之首,据说跟秦琼打过架,最后却成了结义兄弟。大家只知道此人外号大肚子天王,是贾家楼四十六友之一,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在《诸夷蕃将列传》中,是排在第一位的。至于李渊赐给这位蕃将三个侍女,是因为他跟秦琼打过架,还是有功于唐朝,咱们还是用正史来说话吧。

唐朝开国蕃将中,阿史那社尔突厥处罗可汗之次子;契苾何力是铁勒哥论易勿施莫贺可汗之孙;黑齿常之是百济西部人。这三位后来都成了唐军高级将领:,阿史那社尔生前的官爵是右卫大将军、毕国公,追赠辅国大将军、并州都督,秦琼得到的特殊待遇是陵墓前有石人石马,而阿史那杜尔得到的待遇是“治冢象葱山”,在昭陵找别人不好找,但是阿史那杜尔十分好找。

契苾何力被诓到薛延陀部逼降,他割耳明治,表示生是大唐人死是大唐鬼,闻讯后的李世民,感动得热泪盈眶。契苾何力官居左骁卫大将军,封郕国公。此人追赠的官号跟阿史那杜尔一样,唯一不同的是没有特别规制的陵墓。

黑齿常之的牙不黑,心也不黑,他就是叫这么个怪名字。大唐名将苏烈苏定方消灭百济的时候,黑齿常之率部归降,从此成了大唐一悍将,特别是对吐蕃和突厥作战中,神勇无比:他对战吐蕃,以五百人的敢死队偷袭敌营,“杀掠数百人,贼酋跋地设弃军走。”

突厥进犯,黑齿常之率兵迎战,“贼骑三千方擐甲,常之见其嚣,以二百骑突之,贼皆弃甲去。”从这段记载我们能看得出来,当时的铠甲很重,以至于在临战之前才往身上穿,突然遇袭,穿不上盔甲作战等于送死(夏侯渊好像就是这样被黄忠砍了),于是只好丢盔弃甲而逃。

只可惜燕国公黑齿常之没赶上好时候,或者是他活的太久了,最后遇到了酷吏周兴,被诬告而投缳自尽。

这三位唐初蕃将战功赫赫,但却排在了另一位蕃将之后,这位排在唐初诸夷蕃将第一位的叫史大奈——此人原本不姓史,一开始是跟着隋炀帝杨广混的:“本西突厥特勒也,与处罗可汗入隋,事炀帝。从伐辽,积劳为金紫光禄大夫。”

在隋朝,金紫光禄大夫位居正三品,跟武职左右千牛卫大将军平级,而且跟宰相也相差无几:侍中、中书令、吏部尚书也都是正三品。

而在演义小说中,史大奈是幽州罗艺部下:“这位爷姓史,双名大奈,原是蕃将,迷失在中原。近日谋干在幽州罗老爷标下,授旗牌官。罗老爷选中了史爷人材,不知胸中实授本领,发在我们顺义村,打三个月擂台;三个月没有敌手,实授旗牌官。”

眼看摆擂三个月未逢敌手,旗牌官唾手可得,不巧正遇上充军发配的秦琼,在“神拳太保”秦琼的拳头下,“手脚都乱了,打不过这个人”,眼看着到手的官帽要丢,张公瑾出面拉架,史大奈也跟秦琼成了朋友。后来史大奈张公瑾一同去给秦琼母亲祝寿,贾家楼四十六友结拜,史大奈排行第十一。

在袁阔成先生的评书中,史大奈力大无穷,手使金顶排耙木(也作耙排木,冷兵器一种),是一个搞笑程度不下于程咬金的憨直汉子。

但是看了正史我们就知道,史大奈是不可能跟秦琼结拜为兄弟的,因为史大奈比秦琼官职高了太多:史大奈在隋炀帝家前是正三品金紫光禄大夫,而秦琼则是正六品建节尉。

史大奈虽是蕃将,但是却很有眼光,李渊刚在太原起兵,他就带着自己的部下投奔过来了。但是李渊麾下还没有秦琼程咬金这样的悍将,所以屡建战功的是史大奈:“桑显和战饮马泉,诸军却,大奈以劲骑数百背击显和,破之,军遂振。授光禄大夫。从平长安,以多,赏帛五千匹,赐姓史。”这时候我们叫他史大奈才合情合理,只是他原名叫什么,史料没有记载,我们也就无从考证了。

秦琼得到了唐高祖李渊的格外敬重,恨不得割下自己的肉给秦琼吃,就连秦琼喝酒用的金酒壶,也是李渊送的。但是李渊对史大奈也不差,他居然送了三个侍女:“从秦王平薛举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功殊等,积前后赐侍女三、杂彩万段。”

由此可见,秦琼参加的战斗,史大奈一场也没落下,得到的赏赐黄金和财帛比秦琼少——秦琼有详细记载的是得到了黄金二百斤,彩缎布帛一万四千段。我们看唐史的时候也替开国功臣们发愁:金子好办,弄个箱子就装起来了,这上万匹绸缎布帛,得盖多大一个仓库才能装下?做衣服还不得穿几百辈子?

其实真正发愁的是史大奈:唐高祖李渊一下子赐了三个侍女,这些人可不是来给史大奈端茶倒水的,起码他要有一个“次妻”“平妻”甚至“正妻”的名分。史大奈这个蕃将,得到三个侍女,当然也不能红袖添香夜读书,总得干点别的,也真难为史大奈后来还有精力为大唐建功立业。

唐高祖李渊送给史大奈三个侍女,我们不能说他不对,因为史大奈是当时精英中的精英,他对大唐开国居功至伟,就是赏赐三十个侍女也不过分。如果是遣唐使寸功未立就得到了三个侍女,那就得说道说道了……

更多文章

  • 李渊有4个儿子, 把他们的名字连起来, 暴露了李渊的野心

    历史解密编辑:杨会说体育标签:李渊,皇帝,唐朝,李世民,李建成,隋炀帝,李元吉

    “颠覆了天下,贪一夜浮华,人生只不过,一场厮杀。”《隋唐英雄传》的主题曲里的这句歌词,用来形容李渊再合适不过。作为大唐盛世的奠基者,李氏王朝的开国君主,李渊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养育了四个异常优秀的儿子。在历史上盛极一时的唐朝就是凭借着他们父子五人的努力建立的。但是很少

  • 李渊有四个儿子,把他们的名字连起来,暴露了李渊的野心

    历史解密编辑:丹宝说文史标签:李渊,李世民,李建成,隋炀帝,皇帝,李元吉,国防政策,唐朝,军事制度,军事政策

    “颠覆了天下,贪一夜浮华,人生只不过,一场厮杀。”《隋唐英雄传》的主题曲里的这句歌词,用来形容李渊再合适不过。作为大唐盛世的奠基者,李氏王朝的开国君主,李渊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养育了四个异常优秀的儿子。在历史上盛极一时的唐朝就是凭借着他们父子五人的努力建立的。但是很少

  • 被李世民逼退位后,李渊真的不闻不问,只顾与妃子生孩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李世民,李渊,尉迟恭,李建成,长孙无忌,李元吉

    准确地说,李渊被迫退休后,他只能两耳不闻窗外事,并且于64岁高龄还生了几个娃。这里要说的,便是玄武门之变后面的故事了。话说李世民的大哥和四弟,也就是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这两人成天琢磨着挤兑李世民,害得李渊对李世民心生嫌隙,李世民忍无可忍,于公元626年7月2日发动玄武门兵变。玄武门外厮杀一片,血流成

  • 李渊有四个儿子,把他们的名字连起来,就知道李渊的野心有多大了

    历史解密编辑:茶小姐说历史标签:李渊,李世民,李建成,杨坚,皇位,军事政策,军事制度,国防政策,唐朝

    李渊是唐朝的第一位皇帝,当然了许多人认为他的存在感极弱,完全是可有可无的人,实事真就如此吗?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开创了盛世,大唐一扫前朝民不聊生、天下疲敝的局面,因此李渊早些退位更加被人视为正确之事了。其实大唐基业的创立完全离不开李渊前期的运筹帷幄,没有他在前期主持大局大事难成。李渊在大势已成的局面下选

  • 李渊起兵后闪击长安,家仆忽然来报:小姐已经扫平半个关中了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李渊,平阳公主,李世民,长安,李建成,柴绍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趣事:唐高祖李渊自太原起兵之后,好不容易募集到三万士兵,然后带着这支军队,一路向千里之外的长安进攻。然而就在李渊一路过关斩将,好不容易渡过黄河之后,却忽然来了一个李家的家臣。这位家臣找到李渊之后,很开心地向李渊报告说:恭喜老爷,小姐组织了十几万大军,现在正等着您去接收

  • 李渊:历史上所有朝代,为何李渊统一天下最快,李渊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李渊,王世充,窦建德,李世民,李密

    公元618年五月,随着唐高祖李渊在长安登基,唐朝正式开国。唐朝长达289年的历史,由此开始。不过,李渊刚登基的时候,形势其实并不是很乐观。因为当时的天下,正处于极度混乱的状态。就在李渊登基两个月之前,杨广刚刚被麾下的禁军发动兵变,亲手干掉。随着杨广身死,各地群雄并起,整个中原瞬间分崩离析。而李渊登基

  • 李渊的四个儿子,把他们的名字连起来,李渊的野心昭然若揭

    历史解密编辑:珺瑶婉史标签:李渊,李世民,杨坚,隋炀帝,李建成,皇帝,国防政策,唐朝,军事制度,军事政策

    说起“唐朝”,人气榜排名最高的?不是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女皇“武则天”!而作为唐朝开国皇帝的“李渊”,属实是没有什么存在感!在历史的长河里,李渊一直是被人遗忘的。可如果没有李渊?哪里会有李世民呢?毕竟是李渊一手建立的“唐朝”。李渊,作为“关陇贵族”的一份子,在隋朝有着不可小看的地位。李渊的爷爷在西

  • 杨广和李渊有多大仇?身为表哥的李渊,对得起杨广对他的器重吗?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摆渡标签:隋炀帝,李渊

    大业九年,李渊从殿内少监,转任卫尉少卿。可以说,这是李渊改变命运的一次调动。这一年李渊48岁。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是从文官到武将的一次转型。殿内少监,说实话就是负责隋炀帝生活起居的一个官员,虽说和皇帝靠得近,只能由亲信担任,但这妥妥的是一名文官。而卫尉少卿,虽说是个管武器库的从四品军官,可好歹是跨

  • 李渊在处理几个儿子之间的争端时过于感性,只因缺少一人的提醒?

    历史解密编辑:学幻帝国标签:李渊,杨坚,皇位,高祖,唐朝,隋炀帝,李世民,独孤皇后,宋太祖赵匡胤

    唐朝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时发生的“玄武门事变”是改变唐朝历史走向的一次政治事件,事变发生后,唐高祖李渊黯然走下权力舞台。关于这次事变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各方面的解读,有相当多的分析文章,其中,李渊个人的感性发挥是很重要的因素。“玄武门事变”的发生,从政治家的角度来看,李渊肯定要承担相当的责任,他

  • 李世民争夺皇位,依靠的是秦王府集团,李渊为何容忍该势力壮大?

    历史解密编辑:文古至尊宝标签:李渊,皇帝,隋朝,唐朝,李世民,李建成,唐高祖,唐太宗,书法家,秦王府集团,女皇武则天

    唐朝武德九年(公元626年)9月,唐高祖李渊让位于皇太子李世民,未来的“天可汗”李世民以皇帝的身份闪亮登场,是为唐太宗。坐在皇帝宝座上的李世民看着跪拜的满朝文武,特别是为其登上帝位立下大功的出自秦王府集团的一干臣子,自然是志得意满。李世民清楚,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虽然是主干,但成就大事离不开诸多围绕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