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渊有4个儿子,将他们的名字联系来,充分暴露了李渊的野心

李渊有4个儿子,将他们的名字联系来,充分暴露了李渊的野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吉吉嗑普 访问量:2072 更新时间:2024/2/1 22:58:06

中国历史上历经了很多个朝代,虽然每个朝代现在的时间、做出的功绩都有所不同,但是正是因为这些存在的存在,才成就了中国繁荣的历史。再说起古代那些繁荣的历史朝代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会提起唐朝,唐朝在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大唐盛世将当时的中国推至到世界的顶峰。众所周知,唐朝的开国皇帝是李渊,他起兵攻打隋朝夺取长安,才建立了唐朝,让中国走向一个更加强盛的时代。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都会在史书上记载上他们的功绩,被后人歌功颂德,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他的一生甚至被赋予传奇色彩,成为有名的千古一帝,关于他的历史故事,直到现在也被人们啧啧称赞。

但是让人意外的是,都是一个朝代的开国皇帝,但是相比于朱元璋,李渊就显得非常的平庸了。但是真实情况真的如此吗?作为大唐盛世的创造者,历史上对于李渊的评价,并没有多么的厉害,但是对于后来继位的李世民,却给予了极致的夸赞。甚至在一些历史资料中可以看出,李渊之所以会创造唐朝,并不是因为自己的才能多么的厉害,之所以会取得后来的成就,归根究底都是因为李世民,正是因为李世民在战场上立下了那么多的战功,才有了后来的唐朝建立。李世民当了皇帝后,就开始对自己歌颂颂德,甚至为此不惜将李渊黑的一无是处,其实他这样做,主要也是为了掩盖自己谋夺皇位的不正当方式。虽然后来历史也没有给李渊正名,但是不管怎么说,李渊的确有很大的治国之才。

李渊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的平庸,但是实际上却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物,他是太原起兵谋反的主谋,而且有着很大的野心,对于谋反这一件事,其实他也计划了很久的时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他4个儿子的名字是隐含着特殊含义的,联系起来就能充分暴露他的野心。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也许是他早就谋划好了要造反,这4个儿子的名字,也预示着他后来真正骑兵谋反建立了唐朝的整个过程。李渊的大儿子名字叫做李建成,建成,就有着建功立业终会成功的意思。起兵谋反,就意味着要经历无数的战争,有战争就会有胜败,从这个名字中就可以看出,他想让自己在战争中获得成功。事实真的如此,在不断的战争中,他不断的取得成功,最后终于成功打下了长安,建造了唐朝,可见这个名字还是很有寓意的。

李渊的次子就是李世民,这个名字也有着特殊的含义,李渊成了皇帝之后,建立了唐朝,就开始休养生息。毕竟经历了长达几年的战争,百废俱兴,所以他积极的改善民生,希望在民间有一个较好的声誉,同时还和各路的诸侯进一步交好,让唐朝快速稳定下来。为了显示自己是一个明君,他将隋朝的一些暴政全部都废除了,最后也真正的做到了济世安民,也恰好的体现了世民这个名字。李渊的三子叫做李玄霸,也有历史称其叫做李元霸,玄霸这个名字,也体现了他的野心,表明在不久的未来,他和隋炀帝之间肯定会发生一战。李玄霸天生神力,未来肯定会成为一名悍将,继续帮李渊打天下,那是让人可惜的是,他还没来得及建功立业,就夭折了。

李渊的第4个儿子,名字叫做李元吉,他和李建成的关系非常的好,以至于后来成了李世民的敌人。但是在刚开始的时候,兄弟几人的关系还是比较亲切的,毕竟没有利益上的冲突,兄弟几人团结一致,一起帮助李渊夺得天下。元吉,这两个字也代表了李渊征战天下的豪情,尤其是元这个字,就有元首的意思,比如说皇帝的衣服,古代的时候就被称为元服,这不就代表着他在未来可能穿上皇帝的衣服吗,不就是意味着希望自己将来可以君临天下。但是他的结局并不是很好,因为和李世民为敌,最后被残忍杀害,就连他的妻子,也被李世民收入后宫。

其实站在公正的角度上来看的话,李渊也算得上是千古明君,他的一生也充满了传奇。他凭借自己的努力,最后建立了大唐朝,而且也是很有治国之能的。按理说后人也应该对他歌功颂德,但是因为李世民的继位,却被抹黑了这么久,也是让人觉得可惜。唐朝历史上最多的记载,就是李世民多么多么的厉害,而与他同时期的李渊、李建成、李元吉却没有多少的记载,这也是出于李世民政治的考量吧,毕竟他是当时的统治者,有部分历史的记载,也是要受到统治者的左右的,这一点还是比较现实的。实际上,李渊并没有历史上表现的那样庸碌无为,那个有的学者表示,他肯定在韬光养晦,要不然也不会在后来起兵谋反的天下。当然李世民也是有非常能力的,在战场上争霸天下,要不然也不会将他的光芒掩盖过去,以至于后来人们在提起唐朝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李世民,而不是作为开国皇帝的李渊。

参考文献:《旧唐书》 《新唐书》

更多文章

  • 李渊何以凭借3万兵马7年定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李渊,隋炀帝,李世民,裴寂,突厥,李密

    “玄武门之变”后“被退位”的惨淡收场,令本该名垂青史的唐高祖李渊,在正史之中频频沦为衬托其子李世民英明神武的背景。这位一手开创大唐帝国的枭雄,才干究竟如何?我们不妨回首这位乱世枭雄从太原起兵直至一统天下的传奇人生。得国太易——李渊为什么不受人待见?乱世是枭雄最好的舞台。站在后人的角度来看,中国历史上

  • 李渊被离职后,干啥去了?李渊晚年生活是否如意?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李渊,李世民,裴寂,隋炀帝,长孙无忌,突厥

    历史上的太上皇不多,唐高祖李渊就是其中一个,而历史上被“架空”且被迫尊为“太上皇”的开国皇帝,也只有李渊一个,如果拿李渊来和自古以来的各位皇帝相比,那么李渊的能力和手段都不算差的,能派到中上之列,可要是在开国皇帝的圈子中比较,李渊的“结局”,委实有些拿不出手。公元618年6月,打进长安并且已经掌控隋

  • 李世民为什么敢逼李渊下台?后续1

    历史解密编辑:廊人标签:李渊,秦王,裴寂,唐朝,隋朝,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唐太宗,书法家,女皇武则天

    ·5武德六年,突厥寇边,以往这种时候,大唐就该关门,放李世民了。只不过今时不比往日,大唐派出的不仅是李世民,也把太子李建成派出去了。李建成是个有脑子的,他出门当然不会干预李世民的军事部署,但他能在军中经营好自己的形象,混一圈回来就可以平添许多功劳威望。尉迟恭第N次愤愤不平,说凭什么啊,凭什么啊?李世

  • 唐高祖李渊比武娶亲的婚姻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嘉嘉美食记标签:李渊,皇帝,唐朝,唐高祖,长公主,婚姻政策,平民百姓

    唐高祖李渊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他在唐朝的建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他娶妻的方式也非同寻常,他通过比武的方式来娶亲。这种娶亲方式不仅在当时是一个奇异的现象,而且也对唐朝的后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将分析唐高祖李渊比武娶亲的婚姻政策。唐高祖李渊比武娶亲的方式大大改变了以往婚姻的惯例和婚姻观念。在当时

  • 唐朝创建期,李渊起兵、定鼎关中的过程中永济的地位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李渊,关中,李世民,长安,裴寂,唐朝

    唐初永济属河东郡,因该地战略地位重要,又置蒲州启管。武德九年,废暮管府置都督府,复为州。开元八年改蒲州为河中府,置中都。不久停中都,复为州。天宝元年,改州为郡,属河东郡。乾元二年,汉朝设为河中府。蒲州、河中府、唐中都反复变更,加之唐代曾两度在蒲州设都,虽为时短促或未成为现实,但都说明蒲州所处位置的重

  • 西安挖出一墓碑,揭露李渊“夜醉睡妃”真相,原来李世民如此狡猾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李世民,李渊,李靖,玄武门之变,隋炀帝,房玄龄

    古代历史传承至今,我们多数都是通过学习史学史料获得的,如果研究的是正史,那我们获得的就是正确的历史信息,对事情、人物的判断就更加的准确。但如果这一段历史研究资料、文物或者古迹是缺失的,甚至是虚假的、错误的,那我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判断就会存在偏差。出现类似偏差的事情,在时间的进程中似乎还不少,而

  • 为什么李世民敢反李渊,而朱棣不敢反抗朱元璋?朱棣先天优势不足

    历史解密编辑:听风月满佳人标签:李世民,李渊,朱棣,朱元璋

    前言造反需要具备三个前提条件:天时、地利、人和。朱元璋平民出身,他比养尊处优的李渊经历过更多的大风大浪。所以同样是面对儿子的造反,朱元璋会比李渊更有拼死一搏的勇气。打下大明江山的人是朱元璋,而并非是朱棣。虽然朱棣勇武,但他却不具备和父亲叫板的硬实力。而李世民却有所不同,大唐的大半江山,是由李世民率领

  • 李渊总共有四个儿子,把他们的名字连起来,就能发现李渊的野心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李渊,李世民,皇帝,唐玄宗,隋炀帝,李元吉,军事政策,军事制度,国防政策,唐朝

    前言每当人们提到唐朝时期的君王,人们总是能够想到贤明有能的李世明,或者是会想到母仪天下的武则天,也会有人能够想到纸醉金迷的唐玄宗李隆基。不过大家却总是忽略了一个比较重要的人物,而这个人就是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了。李渊生活在隋末的那样一个乱世当中,他在这种乱世当中摸爬滚打,与各方势力产生着各种各样的矛盾

  • 李渊称帝后,隋朝的末代皇帝隋恭帝杨侑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李渊,隋恭帝,杨侑,隋炀帝,杨侗

    616年,隋炀帝在骁果军的护卫下浩浩荡荡南下江都,将大隋朝的两京留给了两个孙子镇守,其中12岁的杨侑镇守长安,后被李渊扶立为隋恭帝;13岁的杨侗镇守洛阳,后被元文都等扶立为皇泰帝。杨侑和杨侗做为元德太子杨昭的儿子,命运是非常相似的,杨侑后来让位于李渊,很快死去,而杨侗让位于王世充,也很快被杀死。在风

  • 玄武门之变发生后,李渊为何没有调兵镇压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李渊,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秦王,尉迟敬德,李建成,唐太宗,唐朝,艺术家,军事制度

    玄武门之变发生后,李渊为何没有调兵镇压李世民?在这篇文章,笔者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大唐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等人发动玄武门之变,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被诛杀,李世民终于扫清了通往皇位道路上的一切障碍。然而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唐高祖李渊并没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