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渊李世民父子娶了多少仇家的妻女?夜里能睡得安稳吗?

李渊李世民父子娶了多少仇家的妻女?夜里能睡得安稳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嫋嫋故事会 访问量:2098 更新时间:2024/1/23 16:34:37

李家父子后宫春色满园,李渊50岁之前只有五个儿子,当了皇帝后他精神抖擞,连生十七个儿子和十几个女儿;李世民不逞多让,一边打仗一边搜罗天下美色。有意思的是,爷俩都很“胆肥”,网罗了数量不菲的仇家妻女。

夜晚深睡之时,枕边人满脑子都是亲人们的鲜血,难道李家父子就不怕一双双纤纤玉手中突然多出一把利刃?我们就先撩开幔帐,替李家父子挨个“提审”一遍“美女蛇”们吧。

李渊嫔妃——宇文昭仪

宇文氏是宇文述的女儿,宇文化及的妹妹。宇文化及弑杀隋炀帝和杨浩后,自己坐骑了龙椅,建国号大许。不过他并没蹦跶多久,很快就被李密和李渊击败,最终死在了窦建德手上,一同被杀的还有他的两个儿子和二弟宇文智及

宇文化及父子、兄弟死后,宇文氏跟着三哥宇文士及逃往长安投靠了李渊,从此宇文氏被李渊纳入后宫,被封为昭仪,还生下一子李元嘉。

虽然宇文化及之死有李渊的一半责任,可是考虑到这家伙简直是一直过街老鼠,连亲弟弟宇文士及都待见他,实在是死有余辜,所以宇文氏恐怕未见得对李渊有多少恨意。

李渊嫔妃——大杨嫔

大杨嫔是越国公杨素的女儿,杨玄感的妹妹。杨玄感密谋叛乱时,被李渊觉察,一封密报就递到了隋炀帝手中。因为李渊的“忠心”得到了隋炀帝的回报,他被任命为弘化太守,统领关右所有军事力量,以防备杨玄感。正是从那以后,李渊开始陆续获得统兵权,为日后反隋奠定了基础。

杨玄感兵败被杀后,大杨嫔作为罪犯家属被罚入宫中为奴。李渊攻克长安后,遣散了大多隋朝宫人,当然也肯定乘机充实了自己的后宫,大杨嫔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李渊笑纳的。

大杨嫔虽不是李渊的宠妃,但也给李渊生了一个儿子李元祥。

李渊嫔妃——小杨嫔

小杨嫔是大杨嫔的族妹,史书并未交代她在何时、何种情况下入宫,疑似跟大杨嫔一样受累于杨玄感叛乱。这位小杨嫔也生有一子李元名。

李世民嫔妃——昭容韦尼子

李世民的后宫有三位二婚女子,一位是被封为贵妃的韦珪,丈夫李珉受累于杨玄感被杀,另一位是韦珪的堂妹韦尼子,是王世充的儿媳。李世民攻破洛阳,俘虏王世充,王家父子先后死于非命,而韦珪和韦尼子则同时被李世民打包带走。

相对于受封贵妃,给李世民生下一儿一女,韦尼子则终生未育,昭容的封号也远比不上贵妃。

李世民嫔妃——阴德妃

相对于上面几位与李家父子不疼不痒的“仇”,阴德妃与李家可谓血海深仇!阴德妃的父亲叫阴世师,时任隋朝长安留守。

李渊在太原起兵时,阴世师立刻派人到河东抓捕李家人。李渊的长子李建成和四子李元吉腿长跑了,五子李智云不幸落入隋军手中,惨遭阴世师杀害。这还不算完,阴世师又带人将李家的祖坟给刨了。

李渊恨得牙根痒痒,攻破长安后他立刻捕杀了阴世师,并将阴家抄没,女眷全部罚入掖庭为奴。阴德妃因为姿色出众,被李世民相中,还一度非常得宠,生下一子李佑。

李世民嫔妃——杨妃

李世民的嫔妃中一共有四位杨姓女子,其中这位杨妃名气最大,她就是隋炀帝的女儿,吴王李恪和蜀王李愔的生母。

隋炀帝是李世民的表叔,杨妃也就是李世民的表妹。不过,从李恪出生于武德二年的记载看,杨妃很可能是在李渊攻克长安后,作为俘虏被表哥收入秦王府中。

隋炀帝虽然不是李渊、李世民父子所杀,但大隋的灭亡确实应该“归功于”他们的致命一刀,因此杨妃与李世民既有国仇又有家恨。

李世民妃嫔——巢剌王妃

巢剌王妃也姓杨,是李世民妃嫔中第三位二婚妇女,她的第一任丈夫不是别人,正是李世民的亲弟弟李元吉。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杀害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还将他们的儿子们一个不留全部杀害!

然后,李世民不客气地霸占了弟媳杨氏。其实他原本想连太子妃郑观音一并收纳,却遭到了拒绝而作罢。

杨氏给李世民生有一子李明,后被过继给李元吉为子。史书记载,杨氏非常得宠,李世民还曾经准备立她为皇后,因魏征的反对而作罢。不过这个记载未必可靠,杨氏到死连个封号都没有,巢剌王是李元吉的谥号,哪有宠爱的妃子随前夫而称呼?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思想,国仇家恨不能忘,李家父子难道不担心枕边人替亲人复仇?他们怎么就心安理得,睡得那么安稳?

事实证明,后人的担心都是多余的,李家父子确实睡得很安稳,原因无非如下几点:

其一,在古代女人是战利品,家国情仇与她们无关。

其实不光唐朝,任何一个朝代都是如此,失败一方的女眷,命运完全掌握在胜利一方手中,女人们既无力承担所谓的复仇责任,也没有被赋予复仇的义务。

其二,女人的根不在娘家,而是夫家。

她们虽然与夫家有仇恨,可按古代礼法,一旦嫁入夫家,她们就是夫家的一份子,娘家则是外家,她们未来的前途都与夫家息息相关。尤其是当她们生下子女后,更在血缘上融入夫家根脉中,复仇等于让她们自戕。

其三,豪门相互联姻,他们之间既是仇人又是亲人。

其实我们如果细细扒一扒李家父子的后宫女人们,就会发现她们绝大多数都与李家有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那是一个豪门士族集团的天下,各大家族之间相互通婚,相互渗透,关系相当复杂,是一个爱恨情仇交织在一起的大网。

比如李世民之所以娶韦珪和韦尼子,美色肯定是第二位,她们背后的京兆韦氏家族才是李世民真正看中的东西。女人们即使想复仇,估计娘家那边都不允许,她们嫁给“仇人”,承担起娘家与皇族沟通的桥梁,远比复仇更有现实意义。

陈寅恪先生称“李武韦杨”为李唐四姓政治联姻集团,一语道破了李唐后宫的本质。对那些女人们,以及她们的母族来说,能在皇帝身边争宠,甚至争得嫡位,那才是事关家族未来的大事。

更多文章

  • 李渊退位后仍住太极宫,李世民做一事让李渊主动搬离,确实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李渊,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尉迟敬德

    626年,在唐高祖李渊的纵容或权衡下,太子李建成和天策上将李世民这对兄弟俩之间的斗争进入白炽化阶段,俨然已经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地步,简单来说就是如果想活下去,就只能让对方活不下去。当然,因着所处位置的不同,李建成和李世民对于对方的容忍度又是不同的。毕竟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李建成已经是太子,他所行必

  • 玄武门之变发生后,李渊为啥没有调兵镇压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李渊,李世民,李建成,秦王,尉迟敬德,李元吉

    李渊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不过作为皇帝他并没有调节好自己儿子们的矛盾。李渊在建立唐朝的过程中,长子李建成和次子李世民功劳最大。李渊本人是坚决的嫡长子制度拥护者,所以在建立唐朝后,将长子李建成继位皇太子,次子李世民被封为秦王。对这个封赏,李世民并不服气,因为在他看来李建成只是留在长安坐享其成,唐朝的江山都

  • “玄武门之变”,李渊为什么不干预?是能力问题吗?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李渊,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李建成,尉迟恭,李孝恭

    唐高祖李渊是一个被他儿子唐太宗李世民严重“弱化”了的角色。“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了“强调”自己的“合法性”,对史料、档案等进行了大规模的“亲自指导”。总而言之就一个中心思想:“江山是我李世民打下来的,我爹和我哥只是‘吃现成饭’!”可事实上呢?李渊这个人的能力并不弱。直到“玄武门之变”爆发前,唐王

  • 玄武门之变,李渊给李世民种下魔咒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侦查号标签:李渊,秦王,隋朝,唐朝,李世民,李元吉,李建成,唐太宗,书法家,玄武门之变,女皇武则天

    建国以来,有一种说法很流行,说玄武门之变实质是地主阶级内部新兴地主官僚集团和旧世族官僚集团之间为争夺国家领导权而发生的尖锐斗争。近几年来,对此说法颇多质疑。不少论者认为,这场政变是为争夺皇帝宝座的兄弟残杀。至于被逼自卫反抗的说法,不少学者认为是房玄龄删略《国史》篡改而成。史籍上一再声称李渊企图立世民

  • 家世皇帝李渊成了存在感最低的开国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会讲故事的二虫标签:李渊,齐王,唐朝,李世民,隋炀帝,窦建德,李建成,王世充,开国皇帝

    他身世显赫,在群雄割据、民变四起的隋朝末年,获得了关陇集团的支持,又广交豪杰,他举兵之时,群雄归附,官吏民众纷纷响应,他开创了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王朝。他就是贞观之治的奠基人,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唐高祖李渊自淑德566年出生在长安,爷爷李虎是西魏八柱国之一,父亲李秉是北周柱国大将军,世袭唐国公,母亲是独

  • 公元624年,李渊已经决定迁都襄阳,李世民却为何坚决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李渊,李世民,突厥,李建成,李元吉,长安

    在《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一卷中,记载了这么一个历史故事:武德七年,也就是公元624年7月,唐高祖李渊,跟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宰相裴寂、萧瑀,中书侍郎宇文士及,侍中陈叔达等人召开了一次会议,会议决定要把唐朝的都城迁到襄州,也就是今天的湖北襄阳。不仅如此,会议还决定,由宇文士及率领工作组前往襄州,去

  • 玄武门之变后, 李渊和李世民之间关系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静静手绘头像标签:李渊,齐王,唐朝,隋朝,李世民,李建成,尉迟恭,唐太宗,书法家,玄武门之变,女皇武则天

    唐朝武德九年(西元626年)夏季,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唐朝当时的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惨遭杀戮,唐朝的皇位传承世系发生了巨大变化。玄武门之变不久,唐朝皇帝李渊便宣布册立李世民为新的太子,并很快禅位给李世民。不过,仔细揣摩的话,我们会发现:玄武门之变前后,李渊、李世民父子的关系还是较为微妙的。1、唐

  • 李渊晚年狂生30个孩子,李世民无奈,武则天:这事容易解决

    历史解密编辑:学姐看生活标签:李渊,李世民,武则天,玄武门之变,李建成

    说起大唐盛世,相信大多数读者脑海中浮现出来的名字都是李世民、武则天等人的名字,而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名字却很少被人提起,有人认为大唐的基业几乎都是李世民一手打下来的, 将李渊描绘成一个碌碌无为的君王,但实际上这是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李渊剧照能够成为一国之帝王,就能证明李渊本就不简单, 他是唐朝建立之初的

  • 李密已归顺了李渊,李渊为何处心积虑要除掉李密呢?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李密,李渊,王世充,宇文化及,隋炀帝

    李密聪明反被聪明误,他当李渊是傻子,其实傻子是他自己。他的结局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李密算是个聪明人,他自小好读书,尤其是史书和兵书。由此可见,他从小就志向高远,想要成就一番事业。而他的人生也确实是这么展开的。李密出身豪门,他的曾祖父与祖父都在北周担任要职,而他的父亲李宽为隋朝上柱国、蒲山郡公。他原

  • 李渊夺下长安城另立杨侑为帝,得知长安失守,隋炀帝又是何反应?

    历史解密编辑:子忆青衿标签:李渊,杨侑,代王,唐朝,隋炀帝,长安城

    公元617年,李渊率领二十万大军长驱直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拿下了长安城,隋朝的覆灭指日可待。在攻城之前,李渊还命令自己的士兵们,不许和城中的百姓发生冲突。然而,手握重兵的李渊在攻下长安之后,并没有自立为帝,而是拥立隋炀帝(杨广)的孙子“代王”杨侑为皇帝。那么,决意反隋的李渊为什么要这样做?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