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玄武门之变”,李渊为什么不干预?是能力问题吗?

“玄武门之变”,李渊为什么不干预?是能力问题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八卦爱豆秀 访问量:3408 更新时间:2024/1/28 6:58:31

唐高祖李渊是一个被他儿子唐太宗李世民严重“弱化”了的角色。“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了“强调”自己的“合法性”,对史料、档案等进行了大规模的“亲自指导”。总而言之就一个中心思想:“江山是我李世民打下来的,我爹和我哥只是‘吃现成饭’!”

可事实上呢?李渊这个人的能力并不弱。直到“玄武门之变”爆发前,唐王朝的绝大多数军队依然牢牢控制在李渊的手中!李世民赖以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军事力量,主要还是局限于他天策府少量直属部队,人数其实非常有限。

▲唐高祖李渊画像

后来的“凌烟阁功臣”中,河间元王李孝恭、卫国景武公李靖、胡国壮公秦琼等等,其实都不是真正意义上李世民的人。他们从一开始就是跟的李渊,只不过在李渊的派遣下曾一度归李世民节制而已。对于他们而言,李渊才是自己的“东家”,李世民只是“少东家”之一。可问题是,“玄武门之变”不是外人抢“东家”的家产,而是几个“少东家”之间的火拼!

尤其是李孝恭,隐太子李建成、李世民、巢剌王李元吉,都是他的堂兄弟,无论帮任何一方、将来都可能会遭忌,倒不如置身事外……反正他李孝恭只是远支宗室,皇位与他基本上是绝缘的,将来不管是谁当皇帝,只要他识趣、听话,都可以继续安安稳稳地当他的郡王,又何必把自己给搭进去呢?

秦琼倒是参与了“玄武门之变”,但态度却比较消极,远没有鄂国忠武公尉迟恭等人那么卖力,这或许就是为何他位列“凌烟阁功臣”最末的一个重要原因吧。李世民之所以能成功发动“玄武门之变”,主要有两个重要原因。

首先,“玄武门之变”是兄弟阋墙,很多人都不愿意过多涉足,尤其是关陇世家子弟。隋唐时期,虽然魏晋以来盛行的门阀制度在逐渐走向没落,但关陇世家子弟仍然是朝堂之上的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

无论是北朝还是隋唐,政权更迭其实都是关陇世家内部的“重新分赃”而已,无论谁当皇帝,关陇世家子弟只要不“站队”、终究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隋王朝虽然倒了,但唐王朝的朝堂上依然有弘农杨氏出身的宰相存在。

即便是南朝宗室,也同样可以登堂入室,陈后主被灭之后,他同父异母的弟弟陈叔达也照样当上了唐王朝的宰相!所以,这些人更关心的还是自身和家族的利益,至于到底是李渊、李建成还是李世民当皇帝,对他们而言并没有那么重要。李世民在玄武门内一举拿下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又把李渊牢牢握在了自己手中,您认为那些关陇世家子弟是会举兵勤王呢?还是向李世民称臣、谋取更大的政治利益?不言而喻……

再就是,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之前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而是行动相当迅速!以至于李渊事先一点儿风都没有收到,甚至还带着一大群老臣在“看风景”。等李渊得到消息时,尉迟恭已经全副武装来到李渊身边“护驾”了。

这个时候别说是调兵勤王了,李渊稍有不慎、甚至连自己的老命都难保……不得不说,陈叔达到底是当过“王爷”的,面对这样的境地,他迅速向李渊提出了一个建议:“老板,你不是一直都想立秦王为储嘛,现在太子已经死了,您正好可以如愿了。”既帮李渊解了围、给了他一个台阶下,又向李世民递上了“投名状”。这个时候,李渊还能说什么?还不赶紧就坡下驴?

▲鄂国忠武公尉迟恭画像

说到底,李世民还是占了留在京师的光,这是“玄武门之变”能够成功的最大的先决条件!试想,李世民如果向明朝的藩王那样在封国就藩,恐怕还没等他走到长安,就已经让李渊调来勤王的兵给灭了!所以,并不是李渊没有阻止“玄武门之变”的能力,而是这场政变来得太突然,李渊根本没有任何准备便已经沦为了儿子李世民的“阶下之囚”。连老命都握在儿子手里,李渊还拿什么阻止?

▲“靖难之役”画卷(局部)

事实上,早在“玄武门之变”发生前,李渊就已经意识到了来自于李世民的威胁。他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削弱李世民的势力、扶李建成上位了,著名的“张亮谋逆案”正式李渊准备对李世民下手的号角。若不是张亮咬死了没有供出李世民、没有给李渊落下口实,鹿死谁手恐怕还真不一定。

可李渊怎么也没想到儿子会这么快选择铤而走险,等到尉迟恭全副武装前来“护驾”时,一切都已经晚了……彼时的李渊会不会后悔当初没有借着“张亮谋逆案”直接拿下儿子李世民呢?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更多文章

  • 玄武门之变,李渊给李世民种下魔咒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侦查号标签:李渊,秦王,隋朝,唐朝,李世民,李元吉,李建成,唐太宗,书法家,玄武门之变,女皇武则天

    建国以来,有一种说法很流行,说玄武门之变实质是地主阶级内部新兴地主官僚集团和旧世族官僚集团之间为争夺国家领导权而发生的尖锐斗争。近几年来,对此说法颇多质疑。不少论者认为,这场政变是为争夺皇帝宝座的兄弟残杀。至于被逼自卫反抗的说法,不少学者认为是房玄龄删略《国史》篡改而成。史籍上一再声称李渊企图立世民

  • 家世皇帝李渊成了存在感最低的开国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会讲故事的二虫标签:李渊,齐王,唐朝,李世民,隋炀帝,窦建德,李建成,王世充,开国皇帝

    他身世显赫,在群雄割据、民变四起的隋朝末年,获得了关陇集团的支持,又广交豪杰,他举兵之时,群雄归附,官吏民众纷纷响应,他开创了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王朝。他就是贞观之治的奠基人,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唐高祖李渊自淑德566年出生在长安,爷爷李虎是西魏八柱国之一,父亲李秉是北周柱国大将军,世袭唐国公,母亲是独

  • 公元624年,李渊已经决定迁都襄阳,李世民却为何坚决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李渊,李世民,突厥,李建成,李元吉,长安

    在《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一卷中,记载了这么一个历史故事:武德七年,也就是公元624年7月,唐高祖李渊,跟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宰相裴寂、萧瑀,中书侍郎宇文士及,侍中陈叔达等人召开了一次会议,会议决定要把唐朝的都城迁到襄州,也就是今天的湖北襄阳。不仅如此,会议还决定,由宇文士及率领工作组前往襄州,去

  • 玄武门之变后, 李渊和李世民之间关系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静静手绘头像标签:李渊,齐王,唐朝,隋朝,李世民,李建成,尉迟恭,唐太宗,书法家,玄武门之变,女皇武则天

    唐朝武德九年(西元626年)夏季,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唐朝当时的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惨遭杀戮,唐朝的皇位传承世系发生了巨大变化。玄武门之变不久,唐朝皇帝李渊便宣布册立李世民为新的太子,并很快禅位给李世民。不过,仔细揣摩的话,我们会发现:玄武门之变前后,李渊、李世民父子的关系还是较为微妙的。1、唐

  • 李渊晚年狂生30个孩子,李世民无奈,武则天:这事容易解决

    历史解密编辑:学姐看生活标签:李渊,李世民,武则天,玄武门之变,李建成

    说起大唐盛世,相信大多数读者脑海中浮现出来的名字都是李世民、武则天等人的名字,而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名字却很少被人提起,有人认为大唐的基业几乎都是李世民一手打下来的, 将李渊描绘成一个碌碌无为的君王,但实际上这是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李渊剧照能够成为一国之帝王,就能证明李渊本就不简单, 他是唐朝建立之初的

  • 李密已归顺了李渊,李渊为何处心积虑要除掉李密呢?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李密,李渊,王世充,宇文化及,隋炀帝

    李密聪明反被聪明误,他当李渊是傻子,其实傻子是他自己。他的结局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李密算是个聪明人,他自小好读书,尤其是史书和兵书。由此可见,他从小就志向高远,想要成就一番事业。而他的人生也确实是这么展开的。李密出身豪门,他的曾祖父与祖父都在北周担任要职,而他的父亲李宽为隋朝上柱国、蒲山郡公。他原

  • 李渊夺下长安城另立杨侑为帝,得知长安失守,隋炀帝又是何反应?

    历史解密编辑:子忆青衿标签:李渊,杨侑,代王,唐朝,隋炀帝,长安城

    公元617年,李渊率领二十万大军长驱直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拿下了长安城,隋朝的覆灭指日可待。在攻城之前,李渊还命令自己的士兵们,不许和城中的百姓发生冲突。然而,手握重兵的李渊在攻下长安之后,并没有自立为帝,而是拥立隋炀帝(杨广)的孙子“代王”杨侑为皇帝。那么,决意反隋的李渊为什么要这样做?他

  • 李渊被逼退位,想出一计报复李世民,着实让李世民头疼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李渊,李世民,李元吉,玄武门之变,李建成

    说起“盛唐”,多数人会认为李世民就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其实不然,唐朝的开国皇帝是李世民的父亲,也就是被称为史上最没有存在感的开国君主,即“李渊”!李渊,出身名门望族,年幼丧父,很早就世袭了其父的爵位,即“唐国公”。要说隋朝时期,身为皇室的杨家对李家还是不错的,李家在杨家的庇护下也是高官厚禄,可以说是赚

  • 李世民当了太子有了兵权,不会再逼李渊了,为何李渊主动退位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李世民,李渊,李元吉,兵权,李建成

    “玄武门政变”过后的第二天,李渊便主动退位,把皇位让给了李世民。说起来,李渊是没有必要把皇位交给李世民的。不管怎么说,李世民敢发动政变,杀掉李建成、李元吉兄弟,但是并不敢杀他。因为李世民想要的是当太子,想要的是兵权。而在“玄武门政变”发生后,尉迟敬德就冲进宫来,以保护李渊为名,向李渊要兵权。当时李渊

  • 李世民称帝后,太上皇李渊的“尴尬”谁人知?

    历史解密编辑:呆滞粉红葡萄干标签:李世民,李渊,太上皇,刘邦,魏征,长孙皇后

    公元626年,唐朝第一位皇帝李渊宣布退位,把皇位禅让于次子李世民。后者尊李渊为太上皇,李世民登基后,是为唐太宗,次年改元为贞观。唐朝盛产“太上皇”,李渊则是唐朝第一位太上皇。在退位仪式上,李世民对李渊尊重有加,一幅“父慈子孝”的画面。实际上,李渊的退位,饱含无奈。一、玄武喋血:父慈子孝的背后两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