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玄武门之变发生后,李渊为啥没有调兵镇压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发生后,李渊为啥没有调兵镇压李世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史说话春秋 访问量:4075 更新时间:2024/1/19 15:58:10

李渊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不过作为皇帝他并没有调节好自己儿子们的矛盾。

李渊在建立唐朝的过程中,长子李建成和次子李世民功劳最大。李渊本人是坚决的嫡长子制度拥护者,所以在建立唐朝后,将长子李建成继位皇太子,次子李世民被封为秦王。

对这个封赏,李世民并不服气,因为在他看来李建成只是留在长安坐享其成,唐朝的江山都是自己带兵一块块打下来的,因此他想要继承皇位。

而李建成知道李世民对皇位企图,为了保住皇位也开始了行动,因此这兄弟两个开始了明争暗斗的皇位继承大战。

李渊对于两个儿子的争斗很清楚,不过他抱着息事宁人的思想,只是简单的对二人进行了调解,并没有当机立断的处理,最终酿成了骨肉相残的惨剧。

李世民利用早年率兵四处征战掌握了一定兵权,并且招揽了大量文臣武将,面对李建成的进攻最终决定发动兵变。

李世民作为带兵的大将十分清楚擒贼先擒王的道理最有效,因此他做了精密安排。

首先收买了看守玄武门的李建成的大将常何,然后进宫面见李渊,诬告李建成,利用李渊将李建成召进皇宫。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建成和李元吉带着人毫无戒备的来到玄武门,结果二人被关外里面最后被杀。

李建成被杀后,李世民马上派遣尉迟敬德去见李渊,要求获得权力,同时控制李渊,防止李渊与外界联系调兵遣将对自己不利。

此时李渊正在和大臣裴寂等人在湖里划船散心,当看到尉迟敬德身穿铠甲手拿武器来找自己,他就知道出事了。

尉迟敬德表示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造反,已经被秦王剿灭,现在秦王派他来保护皇帝。

面对杀气腾腾的尉迟敬德,李渊一下子就明白了,李世民已经控制了一切,这是来逼宫了。名义是保护,其实就是示威,要求给予名正言顺的权力,如果自己不答应,自己马上就会和李建成一样,到时候直接说是李建成造反杀了自己。

李渊此刻已经成了李世民的鱼肉任其宰割了,他已经什么都没有了,只有这条命了,是个彻底的孤家寡人。

李渊在大臣的劝说下为了保命,只能下令秦王处理所有军国大事,将权力都给了李世民。

而李世民借着李渊给的权力,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子女全部诛杀,而面对孙子的惨死,李渊根本不敢有反对,毕竟作为傀儡是无权反驳的。

之后李世民感到以秦王的身份处理朝政不过瘾,马上被封为皇太子,在不久之后,李渊将皇位让给了李世民,自己成太上皇。

更多文章

  • “玄武门之变”,李渊为什么不干预?是能力问题吗?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李渊,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李建成,尉迟恭,李孝恭

    唐高祖李渊是一个被他儿子唐太宗李世民严重“弱化”了的角色。“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了“强调”自己的“合法性”,对史料、档案等进行了大规模的“亲自指导”。总而言之就一个中心思想:“江山是我李世民打下来的,我爹和我哥只是‘吃现成饭’!”可事实上呢?李渊这个人的能力并不弱。直到“玄武门之变”爆发前,唐王

  • 玄武门之变,李渊给李世民种下魔咒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侦查号标签:李渊,秦王,隋朝,唐朝,李世民,李元吉,李建成,唐太宗,书法家,玄武门之变,女皇武则天

    建国以来,有一种说法很流行,说玄武门之变实质是地主阶级内部新兴地主官僚集团和旧世族官僚集团之间为争夺国家领导权而发生的尖锐斗争。近几年来,对此说法颇多质疑。不少论者认为,这场政变是为争夺皇帝宝座的兄弟残杀。至于被逼自卫反抗的说法,不少学者认为是房玄龄删略《国史》篡改而成。史籍上一再声称李渊企图立世民

  • 家世皇帝李渊成了存在感最低的开国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会讲故事的二虫标签:李渊,齐王,唐朝,李世民,隋炀帝,窦建德,李建成,王世充,开国皇帝

    他身世显赫,在群雄割据、民变四起的隋朝末年,获得了关陇集团的支持,又广交豪杰,他举兵之时,群雄归附,官吏民众纷纷响应,他开创了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王朝。他就是贞观之治的奠基人,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唐高祖李渊自淑德566年出生在长安,爷爷李虎是西魏八柱国之一,父亲李秉是北周柱国大将军,世袭唐国公,母亲是独

  • 公元624年,李渊已经决定迁都襄阳,李世民却为何坚决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李渊,李世民,突厥,李建成,李元吉,长安

    在《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一卷中,记载了这么一个历史故事:武德七年,也就是公元624年7月,唐高祖李渊,跟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宰相裴寂、萧瑀,中书侍郎宇文士及,侍中陈叔达等人召开了一次会议,会议决定要把唐朝的都城迁到襄州,也就是今天的湖北襄阳。不仅如此,会议还决定,由宇文士及率领工作组前往襄州,去

  • 玄武门之变后, 李渊和李世民之间关系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静静手绘头像标签:李渊,齐王,唐朝,隋朝,李世民,李建成,尉迟恭,唐太宗,书法家,玄武门之变,女皇武则天

    唐朝武德九年(西元626年)夏季,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唐朝当时的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惨遭杀戮,唐朝的皇位传承世系发生了巨大变化。玄武门之变不久,唐朝皇帝李渊便宣布册立李世民为新的太子,并很快禅位给李世民。不过,仔细揣摩的话,我们会发现:玄武门之变前后,李渊、李世民父子的关系还是较为微妙的。1、唐

  • 李渊晚年狂生30个孩子,李世民无奈,武则天:这事容易解决

    历史解密编辑:学姐看生活标签:李渊,李世民,武则天,玄武门之变,李建成

    说起大唐盛世,相信大多数读者脑海中浮现出来的名字都是李世民、武则天等人的名字,而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名字却很少被人提起,有人认为大唐的基业几乎都是李世民一手打下来的, 将李渊描绘成一个碌碌无为的君王,但实际上这是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李渊剧照能够成为一国之帝王,就能证明李渊本就不简单, 他是唐朝建立之初的

  • 李密已归顺了李渊,李渊为何处心积虑要除掉李密呢?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李密,李渊,王世充,宇文化及,隋炀帝

    李密聪明反被聪明误,他当李渊是傻子,其实傻子是他自己。他的结局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李密算是个聪明人,他自小好读书,尤其是史书和兵书。由此可见,他从小就志向高远,想要成就一番事业。而他的人生也确实是这么展开的。李密出身豪门,他的曾祖父与祖父都在北周担任要职,而他的父亲李宽为隋朝上柱国、蒲山郡公。他原

  • 李渊夺下长安城另立杨侑为帝,得知长安失守,隋炀帝又是何反应?

    历史解密编辑:子忆青衿标签:李渊,杨侑,代王,唐朝,隋炀帝,长安城

    公元617年,李渊率领二十万大军长驱直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拿下了长安城,隋朝的覆灭指日可待。在攻城之前,李渊还命令自己的士兵们,不许和城中的百姓发生冲突。然而,手握重兵的李渊在攻下长安之后,并没有自立为帝,而是拥立隋炀帝(杨广)的孙子“代王”杨侑为皇帝。那么,决意反隋的李渊为什么要这样做?他

  • 李渊被逼退位,想出一计报复李世民,着实让李世民头疼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李渊,李世民,李元吉,玄武门之变,李建成

    说起“盛唐”,多数人会认为李世民就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其实不然,唐朝的开国皇帝是李世民的父亲,也就是被称为史上最没有存在感的开国君主,即“李渊”!李渊,出身名门望族,年幼丧父,很早就世袭了其父的爵位,即“唐国公”。要说隋朝时期,身为皇室的杨家对李家还是不错的,李家在杨家的庇护下也是高官厚禄,可以说是赚

  • 李世民当了太子有了兵权,不会再逼李渊了,为何李渊主动退位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李世民,李渊,李元吉,兵权,李建成

    “玄武门政变”过后的第二天,李渊便主动退位,把皇位让给了李世民。说起来,李渊是没有必要把皇位交给李世民的。不管怎么说,李世民敢发动政变,杀掉李建成、李元吉兄弟,但是并不敢杀他。因为李世民想要的是当太子,想要的是兵权。而在“玄武门政变”发生后,尉迟敬德就冲进宫来,以保护李渊为名,向李渊要兵权。当时李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