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杨玄感叛乱:险些颠覆隋朝,起因竟是杨广送错人的一杯毒酒?

杨玄感叛乱:险些颠覆隋朝,起因竟是杨广送错人的一杯毒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青橙拂户 访问量:2590 更新时间:2023/12/27 16:55:21

613年,隋炀帝杨广第2次征讨高丽,将押运粮草的重任交给杨玄感。当时,天下百姓早就对杨广大兴土木、四处征伐的行为感到不满,朝廷对民力的过度使用,让人们活不下去,只能揭竿而起。

转瞬之间,天下义军四起,杨玄感也利用这个机会,号召部下将士起兵反抗杨广。杨玄感出身高贵,他的爸爸便是隋朝开国功臣杨素,曾经是杨广最倚重的朝臣。

因此,杨玄感起兵后得到了不少响应,包括同样出身于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的李密,当时就是杨玄感的军师。

李密是杨素发掘的人才,曾经在宫廷禁卫军任职,但却被杨广无缘无故赶出皇宫。从那之后,李密就对杨广心怀不满,凭借着和杨素、杨玄感父子的关系,耐心等待反叛时机,如今终于梦想成真。

李密有一定的战略眼光,他给杨玄感提出3条计策,按照“上中下”区分开。

上计是出兵攻占临榆关,当值杨广率军退回中原,和高丽两面夹击隋军。中计是攻取长安城,以关中为根据地号召天下英雄反抗隋朝,即便杨广领兵退回,也可以与之抗衡。下计是夺取洛阳城,争取尽快在第一线和隋军决战,但结果很难说。

这里要说明一下,隋朝的国都原本是长安城,那是隋文帝在西汉长安城旁边修建的新长安城,取名为大兴京。

杨广即位后,为了彰显国力,同时满足个人私欲,又在东汉、魏晋的基础上,重新修建了洛阳城。因此,隋炀帝时期的隋朝,其实有2个国都,洛阳的地位要高于长安。

杨玄感认为洛阳是隋朝的中心,拿下这里就能号令群雄,便忽略了李密提出的上计和中计,偏偏采纳下计。

当然,杨玄感这样做也有一定理由,他能指挥的人马毕竟只是后勤部队,很多将士都是新近加入的老百姓,可以说是乌合之众。这样的部队究竟能否拒关死守,或者长途跋涉打入关中,他心里很没底。

相比之下,洛阳距离比较近,杨玄感本人也更熟悉,似乎是更好的选择。

不过,杨玄感虽然生在军事贵族家庭,父亲还是隋朝名将,但却没有遗传军事天赋。负责守卫弘农的杨智积是杨广的堂兄弟,他很清楚杨玄感需要速战速决,便故意和他打消耗战。

杨智积还利用杨玄感心高气傲的特点,不停地登上城楼对他进行辱骂,果然将杨玄感的部队牢牢牵制住。李密多次劝说杨玄感不要恋战,尽快率军入关中才是硬道理,但都无济于事。

几天之后,杨玄感未能攻占弘农,他才意识到情况不对,但却为时已晚。随着隋军主力接连赶到,杨玄感的部队遭到分割包围,逐步蚕食殆尽,最终只剩下他和弟弟杨积善。

杨玄感自知走投无路,逼迫弟弟将他杀掉,杨积善还没来得及自尽,就被隋军抓获。因为这件事,杨氏家族满门被灭,杨广还下令将杨玄感的尸体挖出来侮辱,然后一把火烧掉,这在土葬盛行的时代,堪称对死人最大的伤害。

以上便是杨玄感叛乱的全过程,很多人可能觉得奇怪,同样来自关陇军事贵族集团,而且被隋炀帝委以押运粮草重任的他,为什么要起兵造反?这件事还得从杨玄感的父亲杨素说起。

606年,隋炀帝杨广设宴款待杨素,太子杨昭一旁作陪。席间,君臣三人谈笑风生,气氛十分融洽。

但杨素却不知道,由于自己位高权重,早就让杨广产生了猜忌之心。这场宴会,其实是杨广设下的鸿门宴,目的就是毒杀杨素。

杨广事先准备了一杯毒酒,但负责送酒的宫女不知什么情况,竟然把给杨素和给太子的酒水弄错了。

为了不做得太明显,杨广准备的是慢性毒药,需要3天时间发作。

这样即便杨素死了,杨广也有理由洗清嫌疑。然而,太子杨昭喝下毒酒,3天后一命呜呼,杨素逃过一劫。杨广这才知道,自己的阴谋诡计非但没有得逞,反而害了自己的儿子。

杨素文武双全,在隋朝大臣中的能力仅次于高颎,隋炀帝时期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听说这件事后,杨素马上意识到杨广想杀自己,到头来却毒死了太子。

杨素十分清楚,杨广带着丧子之痛,一定会对他展开更猛烈的攻势。于是,杨素决定用自己的命换来全家老小的安全。杨素本就患病在身,从那之后便放弃治疗,很快就撒手而去。

杨素死后,杨广也就没有追究杨家其他人的责任,但这件事给杨玄感留下了深刻印象。要知道,杨素是辅佐杨广登上皇位的头号功臣,到头来却落得如此下场,作为儿子的杨玄感能忍气吞声吗?

除了杀父之仇之外,杨广登基后不断削弱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的力量,他的很多做法早就激起了权贵阶层成员的不满。杨玄感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正好国仇家恨一起报,借着杨广征讨高丽的事情起兵造反。

最后额外提一下,关于送错毒酒的事情,个人认为不太可能。参考杨广的做事风格,他要么直接杀掉杨素,正如他干掉高颎和贺若弼一样。要么进行过精密的谋划,正如他夺取太子之位一样,绝不可能出现这样离谱的失误。

史书中之所以记载了这件事,多半是唐朝人为了抹黑杨广,在他的众多“丑事”中又加上一项罪行,正如他在隋文帝病重之时企图强暴陈宣华的故事一样。

标签: 杨玄隋炀帝杨玄感杨素李密隋军

更多文章

  • 杨玄感、李密和李渊,面对同一目标和相同的选择项,为何选择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杨玄感,李密,李渊,隋炀帝,长安

    一、李密向杨玄感献计三策,杨玄感选了下策公元613年6月,杨玄感乘着隋炀帝杨广二次伐辽东的机会,在黎阳(今河南浚县)起兵。杨玄感的目的是要夺杨广的大隋天下,因此起兵是他跨出的第一步,紧接着就面临着下一步怎么办的问题。这时,李密来了。李密是杨玄感特意招来的。因为李密是杨玄感的父亲杨素看中的人,所以杨玄

  • 杨玄感, 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历史解密编辑:我是老曹标签:军队,楚王,隋朝,杨玄感,隋炀帝,宇文毓,楚庄王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关键的朝代,它的存在不仅标志着北朝和唐朝之间的过渡,也建立了一系列经济与军事繁荣。然而,这个朝代也充满了动荡和内部变革,其中最后一根稻草就是由杨玄感引起的反叛。杨玄感出身于一个不起眼的军官家庭,他在隋朝军队中崭露头角,在隋炀帝的授意下,他扩大了长江和淮河的防御工事,并迎娶了夫人宇

  • 杨素是杨广登上皇位的第一功臣,他的儿子杨玄感为何要起兵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杨素,杨坚,杨广,诗人,隋炀帝,杨玄感,南北朝

    在历史教科书上,隋朝的灭亡被认为是隋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开始的。实际上在农民起义大规模爆发之前,隋朝已经出现了很严重的叛乱问题。其中杨玄感叛乱,才是真正拉开隋朝灭亡序幕的重要事件。这场叛乱不仅让忙于征讨高句丽的隋炀帝杨广受到沉重打击,也使得以门阀贵族集团为主的隋朝统治阶层产生分裂,也为后来的农民起义大规

  • 杨玄感堪称项羽再世,本能推翻隋朝,为何兵败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李密,隋军,杨素,隋朝,汉朝,秦朝,杨玄感,隋炀帝,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杨玄感出身弘农杨氏,是隋朝功臣杨素之子,别看他出身名门,但却勇武过人,人们甚至说他是项羽在世。613年,杨玄感在黎阳起兵反隋,军队迅速发展到十几万人,按理说凭借他的勇武,应该是可以推翻隋朝统治的。然而,杨玄感却失败了,还引来了灭门之祸。那么,这位隋朝的项羽,为何最终兵败被杀呢?一、项羽在世据史书记载

  • 没有杨玄感兵变,隋朝就不会短命而亡?学者:这是迟早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口说名人堂标签:杨素,隋朝,隋炀帝,来护儿,杨玄感兵变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兵变在我国历史上出现的次数不少。且每次兵变的原因多样,从篡位夺权到为民请愿。抛开正邪黑白不言,历来能够举得动反抗大旗的必是勇猛之辈。然而,历史向来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正所谓,成王败寇。兵变所带来的历史发展

  • 杨玄感趁杨广征高句丽时造反,李密献上三策,李密有何隐藏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史阅苍穹标签:李渊,杨坚,杨广,唐朝,元帅,军衔,杨玄感,隋炀帝,高句丽,李密(隋朝)

    公元613年,隋朝大业9年,隋朝开国功臣杨素之子楚国公杨玄感趁隋炀帝杨广二征高句丽之机,率众举旗造反,这是隋朝贵族首次公开站出来要推翻杨家的统治。杨玄感起事后将目标对准了中都洛阳,但久攻不克,后隋朝关中派出的援兵和从高句丽前线派出的援兵双双赶到,杨玄感兵败被杀。在杨玄感起事之初,也曾犹豫起兵之后的作

  • 隋唐第一女将,杀罗士信,生擒程咬金,却在新婚之夜死于丈夫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马甲娱骑士标签:隋唐,唐朝,隋朝,罗士信,程咬金,王伯当,新文礼,隋炀帝,程知节,五虎上将

    自古就有英雄,隋唐末年,隋炀帝昏庸无道,战乱四起,民无家园,无数英雄豪杰揭竿而起,誓死推翻隋暴政,其中也出现了许多女中豪杰。新月娥,单杀罗士信,生擒程咬金的巾帼英雄,被称为“隋唐第一女将”。广告连续反弹,你怎么选择逆袭股票? 3月10日免费领取逆回购股票名单她的一生虽然短暂,但非常传奇。 但不幸的是

  • 连嫁父子四人的义成公主,为恢复大隋呕心沥血33年,终被李靖斩杀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李靖,突厥,可汗,隋炀帝,颉利,义成公主,隋朝,唐朝,国防部门

    连嫁突厥可汗父子四人的义成公主,再也无力拯救大隋。贞观四年,李靖乘突厥人不备夜袭恶阳岭,俘虏了颉利可汗,东突厥灭国。义成公主被俘后,被李靖当场斩杀,这位为大隋帝国奉献了33年的女人,魂散草原。义成公主是隋炀帝的堂妹,开皇十七年,隋朝第一位和亲公主安义公主病逝,启民可汗向隋文帝请求再迎娶一名公主,于是

  • 李靖一刀砍下义成公主的头,转头问杨广的妻子萧皇后:你降不降?

    历史解密编辑:悦览书影标签:李靖,杨坚,杨广,唐朝,隋朝,隋炀帝,萧皇后,独孤皇后,义成公主,女皇武则天

    630年,李靖攻打突厥,一刀砍下了义成公主的头颅。随后,李靖提着血淋淋的刀,问杨广的妻子萧皇后:“你降不降?不降就跟她一样!”萧皇后吓得魂飞魄散,连忙按着孙子杨政道叩头:“我降,全家都降!”萧皇后是西梁孝明帝萧岿的女儿,却也是他眼中的不祥人。按照江南的风俗,二月出生的子女会给家人带来灾祸,萧岿为了避

  • 李世民功劳赏无可赏,李渊用太子制衡,突厥出兵刘黑闼卷土重来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李世民,李渊,刘黑闼,突厥,可汗,古突厥,黄易小说人物,唐朝

    李世民回长安在洺水之战后,李世民在唐廷的威望愈发高涨,隐隐之间对太子李建成形成了压倒性优势。面对此种情况,老谋深算的李渊也深感不安,太子是国之储君,如果在军功上压不住秦王,那么以后老李家必然会爆发萧墙之乱。眼下当务之急就是给太子李建成刷军功涨威望,如此才可平衡朝局保护好自己。所以在李世民想要继续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