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伐还是称帝?刘裕丢了长安才明白,刘义真的命比江山重要多了

北伐还是称帝?刘裕丢了长安才明白,刘义真的命比江山重要多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榜秀才 访问量:3004 更新时间:2023/12/6 7:35:58

历史上绝大多数想要篡位的权臣,在即位之后都或多或少地对曾经的盟友和部下动手,借此稳固自己的帝位,但是东晋最后的权臣刘裕却反其道而行之,在他打算称帝之前,就已经着手处理掉那些功劳卓著的“老朋友”了。

刘毅的骄狂与被灭

平定桓玄之乱中与刘裕并驾齐驱的刘毅第一个走进了刘裕的视野,对于刘毅,刘裕还是有些感情的。

但是刘毅是一个得寸进尺的人,他身体不好,每逢大战就会生病,刘裕攻灭南燕的战斗中,他就在家休息,等到卢循造反的时候,刘毅不听刘裕的劝阻带着病非要去跟卢循决一死战,结果没死成,反而是损兵折将,多年建立起来的威信一战全无。

不过刘裕还是没杀他,反而任命他为荆州刺史,东晋历史上荆州刺史这个位置上,除了陶侃,没几个对国家是忠心的,刘毅也没逃过这个魔咒。

刘毅

统帅荆州、雍州、宁州、秦州四州之地的刘毅已经完全具备造反的条件了,但是他还是向刘裕索要了广州、交州两个地方,整个东晋西部和西南部地区,全部成为刘毅的势力范围,此时的刘裕仍旧没有想到找什么方法除去这个心腹之患。

刘裕没想到,刘毅却主动送上门了,又一次病危的刘毅终于下定决心将自己的堂弟刘藩招到荆州,以稳固刘家的权位,避免他突然病逝导致全族危机。可是刘藩不是一个普通人,是东晋的兖州刺史,刘裕非常信任的一员战将。

如此胆大妄为的想法,除了此时的刘毅,也没人敢提出来了,刘裕抓住这个时机,将前来建康的刘藩抓捕,并逼迫他自杀,断了刘毅的后路。

王镇恶

随后,刘裕命令王镇恶带兵假扮刘毅的属下开始向荆州进发。王镇恶是前秦丞相王猛的孙子,虽然不像他祖父那样文韬武略样样在行,却也是实打实的一员战将,深受刘裕的信任,此次对刘毅的作战,王镇恶作为先头部队,至关重要。

假扮刘毅属下的王镇恶一路进军非常顺利,一直到江陵城下都没有被发现,以至于江陵城为王镇恶率先拿下,丢失了江陵城,刘毅就已经失去了最为倚重的荆州核心区域,随后遭到了刘裕大军的掩杀,刘毅无奈,自杀了事。

刘毅死了,他的兄弟子孙还在,按照刘裕一贯的传统,刘毅全家数十口,兄弟子侄,全部处死。

司马休之逃亡

处理完刘毅,司马氏宗室子弟,受到刘裕信任的司马休之被任命为荆州刺史,司马休之这个人是一个还算正直的家伙,在治理地方上也颇有建树,但错就错在,生在刘裕掌权的时代,可以为民做主,但不需要姓司马的人为民做主。

而且司马休之的儿子司马文思在建康城胡作非为,胆大包天,完全不把刘裕放在眼里,这让刘裕非常不爽,于是就把司马文思给抓了,然后送到荆州,让司马休之亲手了解了这个坏儿子。

司马休之

司马氏虽然喜欢兄弟乱斗,但父亲杀子的事情哪能那么容易下得去手,又不是像刘裕的子孙那样得心应手,因此司马休之并没有杀掉司马文思。

这边刘裕不高兴了,你司马休之不杀司马文思,那我帮你杀掉你的次子司马文宝吧,于是就将司马休之在朝廷的兄弟子侄全部干掉了,然后再次发兵荆州。

司马氏要是有能征善战的宗室子弟,又何至于百年来被别人玩弄于股掌之中,司马休之当然也不是那种会打仗的人,没多久就被刘裕击败了,司马休之带着儿子就投奔了后秦姚兴处。

处理完司马休之,刘裕又毒死了都督豫州等六州的北地大官、老朋友诸葛长民,诛杀诸葛长民的兄弟子侄,至此,东晋境内再也没有人能够跟刘裕掰手腕了。

刘裕大摆却月阵

就在刘裕权势熏天的时候,后秦的皇帝姚兴病逝了,姚兴一死,他的儿子姚泓继位,姚泓是个好人,但不是个好皇帝,在乱世当中,整天之乎者也的仁者爱人,除了给别人夸夸其谈的印象以外,没有一点好处。

这边姚泓刚说完仁者爱人,那边姚泓的哥哥和弟弟们就反了,而西边的老对手,大夏的赫连勃勃也趁着姚兴病逝的机会疯狂入侵,姚泓已经不知所以了。

最令姚泓绝望的是,南边的刘裕来了。

后秦

王镇恶、檀道济奉刘裕的命令分兵四路讨伐后秦,镇守洛阳城的姚洸顷刻之间就被击溃,献城投降,随后刘裕率大军从彭城沿黄河西进,由于北魏的皇帝拓跋嗣不愿意借道,因此,一副非常有意思的画面出现了。

黄河北岸的北魏数万兵马跟随着黄河上的东晋水军一路向西,但凡东晋的船只被风吹向了北岸,北魏军立刻万箭齐发,将不幸的东晋军射成刺猬。而刘裕大军每次想靠岸跟北魏军决一死战的时候,魏军又跑了,来来回回多次,弄得刘裕军马极其烦躁。

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麻烦,刘裕想了一招,他命令丁旿带着上百辆兵车和七百名将士乘渡船到达北岸,并摆下了却月阵,北魏军没见过这样的阵仗,不知道丁旿在干什么,等到丁旿摆好却月阵以后,刘裕手下的大将朱超石立刻带着两千兵马携带大弩百张,与丁旿合兵一处。

却月阵

此时北魏军方才知道危险来临了,但随着朱超石的到来,东晋再也没有增派兵马,以两千对三万铁骑,北魏军做梦都能笑醒,尤其是朱超石时不时的拿着小弩骚扰北魏军,这更让魏军怒气冲天,放弃原来的敌进我退战略,开始主动进攻晋军。

没曾想,强弓劲弩在却月阵的加持下,非常厉害,射的北魏骑兵找不着北,瞬间就大败而归,此战以后,北魏拓跋嗣接受了大臣崔浩的建议,放弃骚扰刘裕军,任由他攻灭后秦。

后秦灭亡,姚泓被杀

刘裕到达洛阳的时候,刘裕手下的大将沈田子已经带领数千人马占据了陕西蓝田,沈田子本就是刘裕为了迷惑姚泓所作的疑兵,并没有打算让他进行决战,可是后秦的皇帝姚泓却想当然的把沈田子作为了首要攻击目标。

刘裕灭后秦

后秦数万精锐在姚泓的带领下开始对沈田子发动进攻,但是姚泓实在是太背了,竟然被沈田子的几千兵马杀的人仰马翻,溃不成军,被迫退守长安,这个时候的长安也不安宁了,王镇恶大军已经击败了后秦大将姚丕,姚泓再次率军支援,结果被败军一冲,又一次落败而逃。

此时的姚泓手里已经没有什么王牌了,有鉴于刘裕先前的黑历史,姚泓的儿子姚佛念劝他的父亲带着全家人自杀,避免遭到侮辱,可是临到死了,姚泓害怕了,他还不想死,姚佛念一看,父皇胆小,自己不能被他牵累,跳楼就死了,时年十一岁。

姚泓带着妻子儿女以及宗室数百人前往刘裕大军投降,刘裕的本性就那样,根本不会因为你是投降而放弃他的原则,于是除姚泓以外,他的所有妻子儿女以及宗室当场被全部砍死,而姚泓押回建康斩首。

赫连勃勃出兵长安

收复长安、洛阳,本可以以此为基业,平定北方,立下不世之功,但刘裕却急匆匆地回去了。

因为,镇守建康,刘裕最信赖的部将刘穆之病死了,刘穆之对于刘裕来说,就相当于萧何刘邦,因此他不得不回去。

更重要的原因是,刘裕贪了,他想称帝了。

可是临走之前,刘裕却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这也是权臣们在权力到达顶峰的时候最容易迷失的事情,那就是极其信赖自己的亲生儿子。

刘裕将刘义真留在了长安,负责雍州、凉州、秦州的所有事情,而跟随他攻打后秦的功臣王镇恶、沈田子、王修、毛德祖等人全部留在了长安,辅佐刘义真。

天衣无缝的安排,却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刘义真太小了,才十二岁。

十二岁的小孩镇守长安,怎么可能不引起周边敌人的觊觎呢,大夏的赫连勃勃跟后秦打了十几年的仗,如今后秦被灭,刘裕南归,到手的肥肉他绝不会放过,因此在刘裕急着回去称帝没多久,赫连勃勃就对长安出兵了。

出兵长安

沈田子擅杀王镇恶

关中人数十年来见惯了东晋军占领长安城,放弃长安城的举动,每一次都会给他们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因此刘裕一走,关中百姓失望了,纷纷投靠了赫连勃勃的大夏。而被刘义真派遣迎敌的龙骧将军沈田子在看到夏军以后竟然害怕了。

这位几个月前刚刚以数千兵马击溃姚泓数万骑兵的大功臣,在长安城呆久了,竟然开始害怕打仗了。

有人害怕打仗,有人却不害怕,王镇恶就不害怕,他对刘裕非常忠心,表明了要跟赫连勃勃一较高下,但是沈田子不高兴了,“我都害怕了,你竟然不害怕,你装什么英雄呢。”

于是,沈田子就悄悄地把准备打仗的王镇恶杀了,连带着其他几个堂兄弟,可怜王猛丞相,后世子孙对刘裕忠心耿耿,竟然差一点被沈田子全灭。

沈田子杀完王镇恶,就在军营中造谣王镇恶造反,然后带着王镇恶的人头回长安,此时坐镇长安的刘义真和王修看到王镇恶的人头都吓了一跳,但还是放沈田子进来了,因为沈田子实在是太过于自负了,他竟然认为诬告王镇恶谋反可以糊弄过去,所以没有多少防备。

刚进长安城,王修就命人将沈田子等人抓起来了,也不用审判,直接砍了。

刘义真杀王修

此时最高兴的应该是大夏的赫连勃勃了,大军还没有兵临城下,东晋就窝里反了,两员大将相继被杀,这对于军士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好在此时的长安城还有一位能征善战的将领傅弘之。

傅弘之是沈田子的副手,在击溃姚泓的战役中也做出了突出贡献,因此被留在长安辅佐刘义真,此时王镇恶与沈田子全都被杀,傅弘之只好率大军迎战赫连勃勃,几番交手以后,竟然将夏军击溃,暂时保护了长安城。

可是,将领折腾完了,改轮到孩子折腾了,十二岁的刘义真也不是什么好人,年纪轻轻就开始贪图享乐了,还喜欢听信谗言,留守的王修受到刘裕的特别交代要辅佐好刘义真,可是话还没说几句,刘义真就一刀结果了这位坐镇长安的总指挥。

刘义真劫掠长安城

王修被杀,人心背离,剩下的东晋军也看透了这些高层人物,都是些没脑子的家伙,这仗根本没法打,纯粹就是送死,结果刘义真还真不让他们打了,全部调回长安,龟缩防守。

晋军回长安城防守了,关中郡县就彻底成为没娘的孩子了,赶紧投靠赫连勃勃,跟着刘义真这小子干真没好结果。等到刘裕收到消息以后,派遣大将朱龄石接管长安,命令刘义真回建康。

别看刘义真年幼,这小子还真有昏君的范,知道自己要被调离长安了,就纵兵大肆劫掠了长安城,财宝、美女全部被装上车,纵观历史,他的前辈们也没干出过明目张胆的抢劫自己家百姓的事情啊。

赫连勃勃

由于抢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逃跑的时候就慢了不少,傅弘之劝刘义真先走,可是这小子舍不得财宝和美女啊,结果被夏军追上了,傅弘之等人被捕遭到杀害,数万晋军成为大夏的刀下亡魂,财宝、美女全部被赫连勃勃所得,而刘义真却跑了。

刘义真在长安城干的真不是人事,朱龄石竟然还好意思舔着脸继续蹲守,长安城百姓不愿意了,这哪是王师啊,这比强盗还不如,纯粹是土匪,于是自发的组成起义军将朱龄石从长安城赶了出去,朱龄石也不白忙活,临走前一把火烧了后秦三十多年的华丽宫殿,然后回潼关了。

自此,长安城被赫连勃勃占领。

刘裕北伐的目的

听说王镇恶与沈田子被杀,刘裕不慌不忙;听说刘义真杀王修,刘裕依然不为所动;听说刘义真被围,刘裕立刻派遣朱龄石北上;听说刘义真纵掠长安城,连累傅弘之及数万晋军被杀,刘裕依然不为所动;听说刘义真失踪了,刘裕着急了,赶紧集合队伍,准备北上,直到刘义真安全的消息送到建康,刘裕才放下那颗不安的心,老泪纵横,爱子之心呐。

纵观刘裕在称帝之前的两次北伐,灭南燕与灭后秦,与恢复中华,重现大汉江山关系不大,刘裕也根本没往那方面想。之所以攻灭南燕,主要是因为刘裕在东晋的根基未稳,他迫切地需要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让自己稳稳地站在众人之上。

而攻灭后秦,那就更是刘裕为了一己之私了,他太想称帝了,在征讨后秦的过程中,他就开始向建康索要九锡了,称帝的意图非常明显,一旦攻灭后秦,他就可以立刻回建康称帝,因此不管刘穆之是否病死,刘裕都是要回去的,毕竟传国玉玺在建康了。

后秦对关中的百姓并不见得比东晋差,尤其是刘义真在长安的岁月,对于关中百姓来说那就是灾难,或许东晋人自认为北方人期盼王师许久,但真正的王师又何曾到来过呢,每一次,他们带来的都是腥风血雨和仓皇逃离。

更多文章

  • 刘宋诸帝:如愿以偿的武帝刘裕(中)

    历史解密编辑:悦儿谈情感标签:刘裕,岳飞,长安,刘穆之,赵构,刘义真

    岳飞的做法是,让部队留驻五日掩护老百姓南迁,并奏请朝廷将汉上六郡闲田让这些南迁的老百姓耕种。刘裕则安慰老百姓说,我留下第二个儿子与一批文武贤才在这儿镇守,你们大可放心。虽然后来长安很快就被夏国赫连勃勃攻破,三秦父老又处于匈奴族的残暴统治之下,不过平心而论,这也不是刘裕愿意看到的情况,当他听说长安失陷

  • 自称刘备后人的刘裕,掌握大权后,为何还要将司马懿后代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阳光路十七号标签:刘裕,刘备,司马懿,刘邦,王莽

    按照刘裕的说法,他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楚王刘交的二十二世孙,而刘备是刘邦的后代,所以,即使刘裕真的是刘家子孙,他也不是属于刘备这一支的,不属于他的后人。话说,两汉宗亲到刘裕这里,也经历了快两百年的光景,只能算是祖上阔过的,背景啥的对他而言也不重要,只是后来称帝了需要一个镀金身份而已,自然也不存在什么

  • 刘裕因自身年高而儿子们年轻故杀害司马德文与晋朝诸多宗室

    历史解密编辑:讲史事标签:刘裕,司马德文,晋朝,桓玄,刘宋,曹魏

    周王朝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朝代,很多伦理制度形成于周朝。自周王朝之后,就推行以德配天的政治伦理。周武王就执行过二王三恪的制度,把唐尧虞舜夏商以来的皇族后代,划定地方封土建国,以继其宗族祭祀,体现出周王室兴亡继绝的道德观。此后王朝都以黄帝后裔自居,盖出自一家人,变更国号以明其德而已。所以,曹魏篡夺汉室,立

  • 十大“刘氏”名将:刘黑马击败40万金兵,刘裕位居榜首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刘黑马,刘裕,刘黑闼,刘秀,刘琨,刘仁轨

    10、刘锜,南宋名将,骁勇善战,经常以少胜多。1140年,刘锜镇守顺昌,以所部“八字军”为主力,击败完颜宗弼率领的10万大军,取得顺昌大捷。金兵引以为豪的“铁浮屠”、“拐子马”损失惨重。1141年,刘锜亲率骑兵从中路突破,在柘皋之战再次击溃金国的重甲骑兵。南宋初年,从武力值角度看,刘锜仅次于岳飞,比

  • 滨州市副市长刘裕斌一行领导莅临忽米网考察调研

    历史解密编辑:忽米5G应用标签:滨州市,刘裕斌,惠民县,滨州,山东省

    7月2日,滨州市副市长刘裕斌,滨州市投资促进中心主任赵凯,惠民县委副书记、县长许健,惠民县政府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刘洪军,惠民县双招双引领导小组办公室招商引资组组长邢丽等一行领导莅临忽米网考察调研,忽米网CEO巩书凯全程陪同热情接待。▲刘副市长了解忽米网标识解析平台建设成果▲忽米网CEO巩书凯向刘副

  • 2千步兵击败3万北魏骑兵!刘裕所用的却月阵,为何后世不再提起?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刘裕,北魏,大军,东晋军

    因为辛弃疾的那句“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刘裕”这个名字在许多人的脑海中都留下了印记。也因为辛弃疾的那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刘裕这个人留给许多人的印象便是英武勇猛。但也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刘裕这人的勇武并非一般猛将所能拥有的勇武:在刘裕征战沙场之时,他曾展现出甚至连模仿都

  • 南朝宋武帝刘裕年轻的时候曾经打过这么一场十分神奇的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众揽排行标签:刘裕,宋武帝,武帝,南朝宋,部下

    南朝宋武帝刘裕年轻的时候曾经打过这么一场十分神奇的战役。刘裕带了十几个侍从,也就是非战斗人员去前线勘察敌情,去了好长时间没回来,部下可就有点担心了。他的一个部下,叫做刘敬宣,左等右等,等来个坏消息。刘裕跑去搞侦查,结果被数千敌人围攻,刘裕死没死不知道,反正一道去的十几个侍从全都领了盒饭。刘敬宣一听,

  • 南朝刘宋开国君主刘裕,为何要将司马懿的后人全部消灭?

    历史解密编辑:彦祖普法标签:刘裕,司马懿,刘宋,桓玄

    南北朝时期,南朝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算是南北朝历史上,南朝的第一豪杰。不过,后世提到刘裕的时候,存在这样的一种看法:那就是刘裕诛杀晋朝宗室,开了一个坏头,以至于之后历朝历代,旧王朝覆灭后,前朝宗室都会遭到打击。那么,为什么刘裕要开这样的先例?所谓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刘裕的行为,还要从晋朝那

  • 宋武帝刘裕,当年是如何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刘裕,宋武帝,桓玄,司马元显,刘邦,平定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伟大的皇帝,而爆史君最佩服的,则是那些出身微末,却能在乱世中称雄的强者。今天,爆史君给大家介绍的这位皇帝便是宋武帝刘裕。很多人对刘裕可能不太熟,但大家在上学时一定学过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辛弃疾写的那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在这首诗中,辛弃疾口中的寄奴便是刘裕,而他对刘裕佩服

  • 萧綦原型:从小兵到皇帝,1600多年前刘裕的人生哲学值得深思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刘裕,桓玄,司马元显,宣昭皇帝,刘宋,平定

    《上阳赋》萧綦是谁?出身寒微、东晋历史第一个异姓王、获封豫章公、匡扶晋室……诸多标签下的萧綦,正是宋武帝刘裕。在电视剧中,萧綦已经获封豫章王,他此前的努力剧里并没有交代,但在历史上,恰恰是刘裕之前的付出,才让他获得了丰厚回报。从一介默默无闻的小兵,到最后开创刘宋王朝的帝王,刘裕的时代距今已有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