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刘裕的说法,他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楚王刘交的二十二世孙,而刘备是刘邦的后代,所以,即使刘裕真的是刘家子孙,他也不是属于刘备这一支的,不属于他的后人。
话说,两汉宗亲到刘裕这里,也经历了快两百年的光景,只能算是祖上阔过的,背景啥的对他而言也不重要,只是后来称帝了需要一个镀金身份而已,自然也不存在什么报仇的说法。
刘裕号称“皇帝杀手”,是那个时代皇帝的噩梦,尤其是晋朝皇帝。
公元419年,刘裕派人勒死了晋安帝司马德宗,两年后再把自己一手扶持的傀儡恭帝司马德文杀死,正式接管了晋朝江山,建立南朝宋,开启南北朝时代。
刘裕这样的做法,在宋以后很正常,可是在那个时代却是逆潮流而行的,儒家的主要思想之一,就是“兴灭国,继绝嗣”。
孔老夫子也不迂腐,他知道朝代兴替是必定的事,途中也会造成不少流血的情况,可是在一切尘埃落定后,新任帝王有责任、有义务安置好前朝帝王家属。
“二王三恪”就是最高等级的优待规模,属于五礼中的宾礼,“恪”是尊敬的意思,就是要找出前两代甚至三代皇家的后裔,封他们为王,地位仅次于天子,位于其他诸侯王之上,以便让前朝的文化、家族流传下去。
这种做法自夏禹封尧之子丹朱为宾,不称臣子时就确立了,保证家族源远流长和文化继承,让对天下有功劳的帝王们继续享受祭祀,在纷乱的争斗中始终维持着一种安详的环境,刘裕之前,几乎每一个王朝都遵守这一规矩。
即使是王莽这样辣手杀皇帝的人物,也得将子孙过继出去,承继三皇五帝的香火,晋朝司马家虽然不光彩地夺了曹魏江山,可还是老老实实地封前魏帝曹奂为陈留王,位列诸王之上。
刘裕杀司马家两位末帝,下令追杀司马家子孙,搞到他们改名换姓,祖先的姓氏不敢用,家谱不敢留,等于直接灭绝了司马家,灭掉了这个姓氏,也正因为如此,如今姓司马的人可以说寥寥无几。
刘裕这么做的原因,我认为是为了稳固政权,不得已而施狠辣手段,也因为他开了这个坏头,引起后世帝王的效仿,所以史学界对他的做法差评极多。
众所周知,自从晋室南渡后,晋朝就不再是司马一家人的了,前期的“王与马,共天下”,王家成了最有权势的门阀士族,实力足可以改朝换代,之后谢氏、桓氏、庾家接连掌权,但基本都把司马家摆在台面上。
到刘裕掌权时,背后依旧是这四大家族轮流做庄,甚至还有桓楚政权建立,企图换董事长司马家的情况发生。
人不狠、站不稳,在这样的环境下,寒族出身的刘裕只能靠铁血手腕,清除控制着晋朝天下的士族,灭亡桓楚政权后,刘裕就把桓家灭族,杀光了桓家子孙和党羽。
刘裕想要在南方站稳,就必须像老祖宗一样,将旧牌面全部推倒重来,司马家作为士族的一面旗帜,它的存在对刘裕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尤其是他登基时已经快六十岁了,太子刘义符还不满二十岁,根本对付不了士族。
所以为了江山稳固,刘裕只好对司马家下手,彻底将其灭亡掉,免得自己死后士族又死灰复燃,对政权造成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