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哪个朝代,只要它有传承,那么基本上这个朝代都会出现几个昏庸无能的皇子,甚至还有皇子为了皇位互相内斗,严重的情况可能都会使得朝代覆灭,而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被辛弃疾称为“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
刘裕一共有七个儿子,但却没有一个有好下场。主要的原因其实还是在于刘裕。
缺少家教
我国历史中都是由男性在外拼搏,而女性处理好家庭内务,而男性对于家庭中的事情并不怎么上心,更多的是拼搏事业,所以难免会忽视与妻子跟孩子的关系。而咱们今天说的刘裕正是这样的代表。
刘裕的出身并不好,一直都很穷,直到他后来成为东晋北府军将领孙无终的司马,他的生活才慢慢好起来,直到刘裕四十三岁的时候才有了第一个孩子刘义符,等他到了五十二岁的时候已经有了七个儿子。
虽然刘裕有了七个孩子,并且他们还在年少的时候,此刻正是需要父亲陪伴的时候,但是当时刘裕太忙,当时他不仅是统领军队的人,更是政治方面的领头羊,所以他根本没时间教育自己的孩子。
再加上当初女性根本不能接触政治的事情,刘裕的妻子们更是没有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所以当刘裕地位蒸蒸日上的时候,家人的心态也慢慢发生了变化。
在刘裕正房去世后,他的其余妻妾为了能当上正房夫人发生了争执,就连为刘裕生下第三个儿子的妾女都死得很蹊跷。曾有记载说当初刘裕的这个妾女就是被逼死的。由此可以看出刘裕家族的氛围是非常不好。
而从小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刘裕的各个儿子都缺乏良好的教育,慢慢都养成了鼠目寸光、贪财好利的人。
刘裕去世后他的大儿子继位,根据记载当时刘义符在继位后疯狂地挥霍享受,不仅当时对政治一窍不通,更是连基本的价值观都是错的,在他继位后仅仅一年就被罢黜天子之位,并且没多久后被人杀害。
刘裕的另一个儿子刘义真也对金钱有无比的渴望,当初年仅十一岁的刘义真留守关中被击败后,应该丢掉一切重物以最快的速度撤离,但是他却令大军在关中抢夺了很多金银财宝,当时将军也劝他丢掉财宝尽快撤离,刘义真根本不曾理会,于是没多久被敌军追到后杀害。
正是因为刘裕对孩子缺少关爱,导致他并没有发现刘义真的问题,当初刘义真曾在刘裕的身边待过几年,但却没有学到刘裕的半分优点,后来在刘裕死后国丧期间,刘义真看到自己母亲的座船比自己的奢华,于是就将他母亲船上奢华的饰物拆除然后安装到了自己船上,严重违反了当时的礼制,但是却没有人出来制止。
刘裕经常把他最喜欢的第五子刘义恭带在自己身边,刘裕自己吃饭的时候是比较节俭的,但是刘义恭如果在身边的话,那就是想吃什么就要什么,即使没吃被丢掉刘裕也不制止,导致刘义恭养成了娇生惯养的习惯,刘裕却没当回事,他以为等孩子长大以后自然就会改好的。
但是改变一个人的习惯性格哪里有那么简单,刘裕自己没有好好教育,再加上没有挑选一个好的老师,刘义恭长大后烂泥扶不上墙已经是既定的事实,等到刘义恭十八岁的时候,跟他大哥一样喜欢挥霍浪费,后来刘义恭的三哥看不下去反复告诫他不要太过放纵,一定要自己有所节制。
此时的劝告已经没有多大作用,刘义恭成年后一无是处,更不被兄弟子侄看中,后来刘义恭的侄子刘骏骑兵夺取了皇位,虽然刘义恭立了功,但是依旧被人看不起,后来刘骏死后刘义恭也被刘子业杀害。
排斥文化教育
就算不提刘裕家庭缺少教育的问题,刘裕本身就排斥文化,这也是导致他的各个孩子变成这样的重要原因。
古代的文化涉及不仅仅是吟诗作赋,更多的是哲学、道德、教育等等很多个领域,而刘裕当时正是文化飞速衰退的时代,士族阶级本来是当时文化的代言人,但是这个阶级随着时间慢慢堕落,最终失去了各个领域的地位,也慢慢被寒门人士慢慢取代。
这个寒门人士包括了有文化水平但是并没有出色的家族,也包含凭借军功的军人,刘裕也正是靠着军功起家,靠着军功起家的这一类人往往都看不起士族有文化的人。
最严重的是,刘裕曾经对当时的高门士族进行大量的杀戮,其中包括刘裕的助手刘毅,这个人虽然也是寒门军人,但却喜欢文人雅士,后来刘裕也跟刘裕反目,刘毅在骑兵叛乱后战败被杀。
这样的情况下,士族的人要么去当了武将,要么就是远离了朝堂,刘裕身边更加不可能有士族的存在,更加不会有文化教育高的人出现在刘裕的家里,这也导致了刘裕各个儿子品质慢慢变坏。
刘裕的第三子刘义隆是个特殊,在刘义隆出征荆州的时候,他身边都是杰出的士族子弟,这也慢慢让刘义隆培养出了正确的品格,并且也让自己有了一定程度的文学修养。
除了刘义隆之外,刘裕剩下的几个儿子都没有那么好的运气,刘裕的第六个儿子刘义宣天生舌头短,话都说不利索,从小就不被看中,后来刘义宣发动叛乱,由于准备不足再加上是草草起兵,很快就被消灭。
小结
刘裕一生共有七个孩子,第一个儿子刘义符,第二个刘义真都是因为品行不端被大臣废杀,他的第三个儿子刘义隆被自己儿子杀害,第四个儿子刘义康被刘义隆赐死,第五子刘义恭被侄孙杀害,第六子刘义宣造反被杀第七子刘义季由于常年滥酒怀上了重病,年仅三十三就去世。
一共兄弟七人没有一个得以善终,虽然造成这样有很多原因,但是家庭教育依然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如果您觉得文章有意思或者有您独到的见解,欢迎留言咱们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