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决战沙苑:宇文泰率1万士兵突袭,高欢20万大军惨败

决战沙苑:宇文泰率1万士兵突袭,高欢20万大军惨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娱乐小武哥 访问量:4002 更新时间:2024/3/1 0:08:43

537年,地点沙苑,宇文泰率1万兵马与高欢的20万大军决战。结果,高欢所部阵亡一万余人,7万人被俘虏,其余溃散,高欢骑着骆驼逃走,在黄河对岸苦不堪言。战后,宇文泰下令将士在沙苑种植柳树,每人种植一棵,以示庆祝。

北魏后期,留守北方的六镇鲜卑起义,尔朱荣快速崛起,人称曹操在世。可惜的是,尔朱荣有曹操的军事能力,却没有曹操的肚量,结果给高欢、宇文泰等人做了嫁衣。河阴之变,尔朱荣滥杀无辜,跟朝臣关系恶化,结果被孝庄帝处死。尔朱荣被杀,不意味着北魏皇帝就掌握大权,因为尔朱荣麾下的一批将领,依然手握重兵,是北魏的实际掌舵者。其中,高欢、宇文泰、杨忠、李虎等,都是猛人。后来,高欢的后裔建议北齐,宇文泰的后裔建议北周;杨忠的后裔,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李虎的后代,李渊取代隋朝,建立唐朝。长远来看,尔朱荣为李渊、李世民父子“打工”。但是,尔朱荣死后,实力强悍的是高欢、宇文泰,杨忠、李虎只能当跟班。高欢主宰东魏,拥戴元征为帝;宇文泰主宰西魏,拥戴孝武帝元修,两人在北方争雄。与此同时,萧衍在南方建立梁朝,与东魏、西魏对峙。

东魏、西魏、梁朝,堪称“后三国时代”。其中,梁朝经济发达,财税充足;东魏兵强马壮,猛将如云,战斗力最强悍;西魏贫弱,但内部凝聚力强,关陇士族朝气蓬勃,潜力很大。如此,混战不可避免,高欢、宇文泰就长期厮杀,打得不亦乐乎。高欢、宇文泰,两人的关系就如同曹操与刘备一样。高欢(曹操)实力强悍,兵力远远强于对手,却屡次被宇文泰(刘备)击败,拿对方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沙苑之战就是典型,高欢率20万大军西征,已经逼近了长安。结果呢?宇文泰率1万兵马迎战,斩杀东魏将士万余人,俘虏七万,高欢欲哭无泪。537年,高欢出兵十万,分两路进攻长安,结果各部配合不力,大将窦泰在潼关附近被埋伏,全军覆没。为了复仇,高欢亲率20万大军出击,直奔关中,试图一举消灭宇文泰。《北齐书》有记载:“十月壬辰,神武西讨,自蒲津济,众二十万。”

20万大军杀向关中,且并未分兵,声势十分浩大,沿途许多城池纷纷投降,西魏的灭亡就在旦夕之间。此时,西魏朝臣建议宇文泰固守长安,拖延时间,等高欢粮草耗尽时,自己撤退,这才是万全之策。但是,宇文泰拒绝了,关中饥荒已久,西魏经不起持久战,他决定主动出击。关中众多将领投降,又遭遇饥荒,留守长安的不足一万。为了抵御高欢,宇文泰先发制人,主动迎战对手。史载:“时战士不满万人,闻齐神武将度,乃引军入关。齐神武遂渡河,逼华州。”此外,为了快速迎战,激发将士斗志,置之于死地而后生,宇文泰仅携带三天粮食,背水一战。20人打1万,20人打1人,高欢优势非常明显,想要获胜并不难。可惜,轻敌乃兵家之大忌,况且还拒绝谋士的建议,曹操在赤壁之战、汉中之战失败,都是这个原因。高欢犯下了错误,还是连续犯错三次,想不失败都难。

高欢错误之一,就是拒绝采纳谋士薛琡围困弘农粮仓的建议。薛琡认为,关中连年饥荒,到了人吃树皮的地步,宇文泰才冒险夺取弘农粮仓。围困弘农,关中得不到粮食补给,求战又不得,必然自己崩溃。但是,高欢轻视宇文泰,认为西魏已经奄奄一息,获胜不难,便直奔关中而去。高欢错误二,就是拒绝采纳大将斛律羌举兵奔袭长安的建议。此时,宇文泰与高欢在沙苑(陕西大荔南部)对峙,长安兵力空虚,正是奔袭的好机会。高欢留下部分兵马牵制宇文泰,然后派兵直接突袭长安,胜利就在眼前。可惜,高欢还是拒绝了。第三个错误,高欢决定火攻芦苇,将芦苇内的西魏士兵赶出来。侯景、彭乐强烈反对,他们认为可以活捉宇文泰,没必要烧死他。结果,高欢改变想法,决定正面进攻,跟宇文泰一决雌雄,最终倒了大霉。

宇文泰提前设下埋伏,在河曲处的芦苇丛中部署兵力。高欢轻敌冒进,士兵没有列阵,便朝着芦苇边上冲去。殊不知,芦苇附近草泽众多,土质松软,不利于兵力展开。乘着东魏士兵混乱,宇文泰下令出击,大将李弼率骑兵杀出来,将东魏士兵截成两段,首尾不能呼应。没有列阵,又遭遇骑兵突击,以及上一次战败的“阴影”,东魏士兵乱成了一团,战场局势一边倒。李弼率兵横冲直撞,东魏士兵被斩杀六千余人,还有2万人成为俘虏。接着,宇文泰、李弼率兵追击,又斩杀数千人,俘虏5万。高欢无法收拾局势,连夜骑着骆驼逃离,狼狈不堪。遭受伏击时,东魏士兵损失并不大,但高欢临阵慌乱,不能阻止溃败,才导致数万将士成为俘虏,惨败而归。史载:“欢跨橐驼就船,乃得渡。丧甲士八万人,弃铠仗十有八万。”放弃铠甲18万,可知东魏士兵狼狈之模样,为了逃离,丢盔弃甲,堪称一败涂地。

沙苑之战后,高欢心有余悸,不敢轻易进攻关中,河东地区成为高欢、宇文泰争夺的焦点。但是,高欢、宇文泰都没想到,他们长期厮杀,弄得筋疲力尽,结果杨坚、李渊成为赢家。参考书目:《北齐书》

标签: 宇文泰高欢尔朱荣曹操李渊北魏

更多文章

  • 南北朝时期,众多北方政权尝试民族融合,为何只有宇文泰成功了?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宇文泰,北魏,高欢,关陇,西魏

    在湖南卫视播出的纪录片《中国》中,凡是提及南北朝历史的章节,都会探讨北方游牧民族与汉族的融合问题。自从西晋永嘉之乱后,中国北方就一直处于民族杂居状态之下,各个民族建立了许多政权,他们想要获得稳定的统治,解决民族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前提。在这些政权中,只有宇文泰及其集团建立的北周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纪

  • 有惊无险,元修顺利入关,书信退敌,高欢另有所图——我叫宇文泰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高欢,宇文泰,元修,李贤

    弘农,城内笼罩着一股紧张的气氛,一群士兵正仔细地盘查每一个进出城的人,越往东走,就越接近高欢,大战随时就会爆发。“大都督,我们何时开拔啊,都在这搁了好久了。”李虎大着嗓门问道。“是啊,大都督,再不前行,这……”侯莫陈崇话说到一半,戛然而止,眼神中透露着复杂的神色。我明白侯莫陈崇的意思,如今高欢已渡河

  • 侯景不安分,高欢和宇文泰都看出来了,梁武帝就没看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哎哎哟呀标签:高欢,宇文泰,梁武帝,侯景,高澄

    南北朝时期的中华大地上,多的是豪杰和乱兵。有一个青年,二十来岁,喜欢骑马射箭、结交兄弟、游走于各个军事团体中间,企图谋划个光明些的未来。此人名叫侯景。《北史》里说,侯景有先天残疾,一个腿长一个腿短,因而对于武艺,虽然懂得,却不自恃。联系到后来的他的作为,大概以才智出众。侯景望了眼天,发现单打独斗难免

  • 只因一个美丽女子,高欢与宇文泰在邙山摆开阵势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宇文泰,高欢,高澄,大军,宇文邕,西魏,邙山,南北朝

    公元543年,东魏和西魏的两大权臣,高欢与宇文泰,率军在河南邙山摆开阵势,第四次两魏之战即将拉开帷幕。而这场龙虎双雄会爆发的原因,竟是一件令后人大跌眼镜的荒诞事件。高欢之子高澄,生性好色,少年时就曾与父亲的侍妾私通,长大之后更是变本加厉。在一次旅程中,高澄无意间看到了一个美丽女子,竟当众欲对其施暴,

  • 宇文护一生杀害了三位皇帝,以叔叔宇文泰为偶像,不称帝只做权臣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小探长标签:宇文泰,宇文护,权臣,皇帝,宇文毓,高欢

    南北朝时期,北朝可以说是北魏一家独大的天下,而北魏后期又被两个权臣所玩弄,最后拆为东西两魏。他们就是北齐和北周的奠基者,高欢和宇文泰。而编者今天所讲的就是宇文泰的侄子,北周权臣,宇文护。自高欢独揽北魏大权后,魏孝武帝元修不愿意成为其傀儡,投奔北魏大将宇文泰。谁知道元修眼光有问题,才出狼窝又入虎穴,宇

  • 剿灭侯莫陈悦,平定秦陇内乱——我叫宇文泰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陈悦,侯莫,高欢,平定,笛子,宇文泰,秦陇内乱,中国音乐家,中国传统音乐

    侯莫陈悦弃秦州,退至上邽,是失去战意,还是诱敌深入?我看了看跟在我身后的数百轻骑,不禁开始重新审视现在的战局。之前着急替贺拔岳复仇的强烈心情也随之冷静下来。是进是退?成功与失败往往是一念之间。“如果现在的是贺拔公,他会如何做?”我怀念起贺拔岳,想起跟随他的点点滴滴。似乎贺拔岳很少会去犹豫、纠结什么问

  • 古代名人智慧:宇文泰善用地利败高欢

    历史解密编辑:闲读与苦读标签:高欢,宇文泰,韩信,甲士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公元537年,东魏高欢进击西魏宇文泰。当时,高欢率兵二十万,而宇文泰则不足万人。力量悬殊甚大,这仗应怎么打呢?宇文泰思谋良久,首先决定外出迎击,把战场设在都城之外,避免打被动的防守战。宇文泰反复思量高欢进攻路途上,哪里设战场最好。后来,他决定在沙苑(今山西高陵)东背水列阵。把

  • 南北朝时期的这对世仇,宇文泰强过高欢,全靠后代加分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宇文泰,高欢,宇文邕,韦孝宽,北魏,尔朱荣

    提到南北朝的历史,就不能不提两个人,即高欢和宇文泰,可以这样说,整个南北朝时期的北朝正是因为有了这两个人的存在,才会碰撞出那样激烈的火花。高欢和宇文泰硬生生将北魏撕裂成东魏和西魏,然后就有了后来的北齐和北周,再然后就是隋唐。而隋唐是继承的北周的政治遗产,也就是宇文泰的政治遗产,从这一点来说,宇文泰要

  • 宇文泰,跟高欢平分秋色并开创了关陇贵族的一代猛人

    历史解密编辑:夏觅一年标签:高欢,侯景,高澄,宇文泰,尔朱荣,独孤信,南北朝

    壹·鲜卑六部提到宇文泰,就不得不提到他所属的民族,鲜卑族和他所在部落,鲜卑族宇文部。鲜卑出自东胡,秦始皇时期和匈奴人平分蒙古草原,是一个骁勇的游牧民族。后来东胡人很不幸,匈奴人崛起了一个英雄即冒顿,在冒顿单于带领下匈奴灭掉东胡,东胡的残部一分为二分别逃到乌桓山和鲜卑山据险而守,在匈奴人的兵锋下艰难的

  • 宇文泰、宇文邕给杨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隋文帝统一仍用近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失忆的蝴蝶PLUS标签:杨坚,宇文泰,宇文邕,宇文赟,隋文帝,南北朝

    杨坚能在短短的四个月统一分裂280余年的中国,说出来杨坚自己都不敢相信!但如果说历代皇帝中有谁是上天的幸运儿,那么只有杨坚一人,杨坚运气好的让某个人嫉妒的要命,并且这个人还是后来的天可汗李世民。能让李世民妒忌的人不多,杨坚可以排在第一位。以至于千古名相房玄龄都要昧着良心说:“主上本无功德,以诈取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