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柏壁之战, 李世民为何能轻松战胜刘武周! 耐心才是最大的原因

柏壁之战, 李世民为何能轻松战胜刘武周! 耐心才是最大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佳俊谈科技 访问量:3752 更新时间:2023/12/28 18:22:50

公元619年十月,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传入长安。李渊起兵的老巢,山西太原地区,竟然被北方的刘武周攻陷了。

这个消息,对于当时刚刚建立一年的唐朝来说,无疑是一声惊雷。而山西地区的变故,也让唐朝统一天下的战略,再次出现了变化,更让李世民的战争生涯,走到了一个转折点。

早在一年之前,公元618年五月,李渊刚刚在长安登基,建立了唐朝。唐朝开国后,李渊本来想先取洛阳,然后再平定各地。然而就在李渊登基后不久,陇西的薛举,突然来犯。薛举来犯之后,李渊只能改变自己的战略规划,选择先派李世民去收拾薛举。

唐朝和薛举的这场战争,持续了近半年的时间。最后因为薛举在战争期间暴毙,唐军才艰难地打败了陇西政权,将陇西地区收入囊中。打败了薛家之后,李渊干脆决定,再向西北进军,直接将河西地区的李轨也给收拾了。

如此一来,唐朝的势力范围,便囊括了整个西北、关中等地。在李渊交好突厥和吐谷浑的情况下,唐朝北方和西方的压力,骤然降低。接下来,李渊便可以集中精力,收拾其他的中原割据势力了。

然而就在李渊刚刚平定了西北,派官员入驻当地后不久,山西地区便传来了噩耗:山西北部的刘武周,竟然直接攻下了太原。

太原丢失后,唐朝在黄河以东的地区,接连丢失。当时李世民刚刚从陇西地区返回,麾下的很多精锐也都还在陇西。所以,李渊只能派宰相裴寂,领兵前往山西。结果裴寂抵达山西之后,根本不是刘武周的对手,不但损兵折将,而且丢失了更多的地盘。

山西地区的失败,让李渊不得不面临着一个新的抉择:接下来到底是先收复山西?还是先进攻洛阳?

这个选择,对于当时的李渊而言,其实很难做。山西是李渊起兵的地方,可以称得上是李渊的老窝。但是当李渊占据关中之后,山西地区的重要程度,已经有所下降了。而此时的刘武周,已经几乎占领了整个山西,又有突厥的支持。想要重新收回山西,难度很大,而且得利有限。

至于洛阳那边,因为就在不到一年之前,洛阳的王世充刚刚击败了瓦岗军,此时正在疯狂兼并瓦岗军遗留下来的地盘,实力开始迅速提升。李渊也怕再给王世充一些时间,王世充的实力会更强,唐朝想要拿下洛阳的难度也会更大。而从战略角度来说,洛阳地区的战略价值,明显比山西地区要更大。

这个抉择,确实很难做。

不过,就在李渊左右为难的时候,李世民却站了出来,坚决表示,必须先打山西。李世民的理由也很简单,因为山西刚刚丢失,而李渊在山西经营多年,群众基础比较好。这个时候如果要打的话,收复也会比较容易。

最后,李渊还是听了李世民的话,选择先打山西。就这样,李渊再次任命李世民为统帅,让李世民负责收复山西。

十一月,李世民领兵渡过黄河,进驻柏壁。此时唐朝在山西的地盘,只剩下柏壁地区极小的一部分。当李世民渡过黄河之后,刘武周也派麾下大将宋金刚前来,率军与李世民对峙。

就这样,柏壁之战爆发。

柏壁之战爆发后,李世民再次使出了对耗粮草的计策。因为此时的李世民,身后有整个关中做支撑,粮草充足,补给不成问题。反倒是刘武周,虽然占领了整个山西,但因为时间太短,还没有对山西地区形成有效的控制,补给供应能力有限。所以,李世民打定主意,先和宋金刚进行对峙,耗光宋金刚军队的粮草,然后再和宋金刚战斗。

接下来,李世民在柏壁地区,和宋金刚对峙了整整五个月的时间!期间刘武周也曾主动率兵,进攻其他地区的唐军,希望能够打开突破口,结果依然是无功而返,反倒是让唐军截断了宋金刚的粮道。

公元619年11月,李世民渡过黄河,和宋金刚开始对峙。五个月之后,公元620年四月十四日,宋金刚终于耗光了所有的粮草,不得不率领主力军队撤退。李世民在确认宋金刚粮草耗尽后,率领全军进行追击。

最终,李世民率军在雀鼠谷附近,追上了宋金刚的主力军队。宋金刚只能暂时停止逃窜,选择和唐军正面一战。然而当时宋金刚麾下的军队,早已因为粮草不足,而战斗力锐减。所以,双方交战之后,唐军直接以碾压的姿态,战胜了宋金刚。一日之间,唐军冲锋八次,将宋金刚麾下的数万精锐,几乎消灭殆尽。

雀鼠谷之战结束后,宋金刚仅率领少数残余军队,得以逃脱。最后逃到了介州城,与刘武周合兵一处,打算在介州城一带挡住李世民。

李世民率军追到介州城之后,先是派麾下将领李绩,主动出战,然后佯装不敌,诱使宋金刚率领主力出城。等到宋金刚彻底走出介州城之后,李世民直接率领精锐,从背后袭杀宋金刚主力。宋金刚麾下军队,顿时阵脚大乱,很快就被唐军打败了。

介州城失败之后,宋金刚再次侥幸逃脱,逃出了李世民的追杀。然而接下来,就在李世民打算向太原方向进军,收复太原的时候,却忽然听到了一个突如其来的好消息:原来介州城战败之后,宋金刚和刘武周,竟然没有回太原,而是逃往突厥,打算向突厥求救,引突厥救兵来攻打李世民。

没了刘武周和宋金刚,原本刘武周麾下的势力,自然也再没了斗志。就连宋金刚麾下的头号战将,尉迟敬德,都直接投降了李世民。如此一来,介州之战后,李世民很轻松地就收复了整个山西。

至于刘武周和宋金刚,逃到突厥之后才发现,突厥虽然支持他们,但是却并不想为了他们而和唐军翻脸,根本不愿出兵。后来刘武周和宋金刚陆续想要逃离突厥,逃回山西,再次起兵。结果却被突厥人发现,直接给杀了。

就这样,山西终于再次回到了唐朝的势力范围当中。

从李世民的这段经历当中,我们不难发现:唐朝统一天下的过程当中,其实也打过很多败仗,受到过很多挫折。但最关键的是,失败之后,唐军失败后,仍有再战之力,所以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而从李世民的战斗经过,我们也可以看出,李世民之所以能够轻易击败宋金刚和刘武周,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李世民没有贸然行军,而是和宋金刚对峙了整整五个月,耗光了宋金刚的粮草,所以才取得了绝对的优势。

想要取得成功,足够的耐心,显然是必不可缺的。

更多文章

  • 柏壁之战,李世民为何能轻松战胜刘武周?耐心才是最大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李世民,刘武周,李渊,唐军,王世充,突厥

    公元619年十月,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传入长安。李渊起兵的老巢,山西太原地区,竟然被北方的刘武周攻陷了。这个消息,对于当时刚刚建立一年的唐朝来说,无疑是一声惊雷。而山西地区的变故,也让唐朝统一天下的战略,再次出现了变化,更让李世民的战争生涯,走到了一个转折点。早在一年之前,公元618年五月,李渊刚刚

  • 李世民坚壁清野,一战攻破刘武周割据势力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李渊,唐军,突厥,大军,清野,隋朝,唐朝,李世民,刘武周,割据势力,军事制度

    公元618年5月,在长安已经羽翼丰满的李渊正式登上帝位,建立唐朝,年号“武德”。但次年,占据马邑(今山西朔县)的刘武周就在突厥汗国的支持下,率众南下,一举攻克了李渊的起家之地——太原。随后,浍州(今山西省翼城)、蒲州相继失守,夏县等地也相继叛乱,归附刘武周。刘武周部队来势汹汹此时,形势对唐军极为不利

  • 刘武周送大批珍宝和女人送给突厥可汗,可汗高兴之余,封他为天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李渊,可汗,唐朝,隋朝,刘武周,突厥人,窦建德,古突厥,军事制度

    第二天,关于王仁恭刻薄贪财,荼毒百姓的语言开始从亲兵队里蔓延出来了。事实上也是如此,617年的大旱灾使马邑郡中已不断出现了饿死人的现象,官府的粮仓明明有储备,但王仁恭却死活不肯赈济灾民。王仁恭的这个表现,是由他的性格决定的。王仁恭生性吝啬,“多受货赂,不能振施”,平时到处伸手搜刮财物,对为他出生入死

  • 曾经一度占领李渊老巢的刘武周,他的一生到底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有料史艾米标签:李渊,突厥,隋朝,唐朝,刘武周,李世民,隋炀帝,窦建德

    在隋朝末年,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奇事。因为一场通奸案的败露,间接导致失去了整个关中地区。甚至连后来唐朝的建立,都和这件事有关系。很多朋友在这个时候,可能会想到李渊夜宿晋阳宫一事。在演义小说当中,李渊正是因为被儿子李世民摆了一道,在杨广的晋阳宫里过了一夜,睡了杨广的女人,所以才不得不最终起事。但实际上,

  • 刘武周攻陷太原,高祖的应对措施失当,也为大唐埋下隐患

    历史解密编辑:落日路十七号标签:刘武周,李渊,李元吉,唐军,尉迟敬德,裴寂

    大唐武德二年,朝堂初立,各项典章制度、礼仪乐章提上日程,整个大唐欣欣向荣,一派祥和之景。就在此时,天降霹雳,镇守太原的齐王李元吉告急,刘武周、宋金刚联合突厥突然进犯太原。刘武周接受突厥人的援助,装备大量的精锐骑兵,而且他的手里还有宋金刚、尉迟敬德两员大将,可谓兵精将猛,来势汹汹。宋金刚是易州人,隋末

  • 刘武周、宋金刚横扫河东,唐王朝危在旦夕,李世民如何力挽狂澜?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刘武周,李世民,宋金刚,唐王朝,唐军,李渊

    浅水源之战结束后,唐王朝形势一片大好。武德二年五月,唐将安兴贵击败李轨,平定河西地区。九月,占据江淮地区的杜伏威主动降唐,李唐王朝不费吹灰之力拿下江淮。河东地区,随着屈突通的投降,只剩下隋将王行本的孤军,不足为虑。江南地区,虽有萧铣、沈法兴等割据势力,但其远离中原,对唐王朝的统治构不成威胁。放眼望去

  • 刘武周差点掀翻李渊龙椅,怎就突然输了?他中了李世民的三大法器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刘武周,李世民,李渊,唐军,尉迟恭,裴寂

    李渊建立大唐过程中,打败了无数军头,要说谁让李渊最“惦记”,恐怕非刘武周莫属。想当年李渊龙椅还没有焐热,“鸡神”刘武周就雄赳赳气昂扬地跨过汾河来踹门,吓得李渊差点割地求和。刘武周的出场绝对跟李渊有得一拼,李渊被相面大师暗示有天子相,刘武周更牛,娘胎里自带神基因。据说刘武周他妈有一天夜里在庭院里看星星

  • 刘武周:站在隋末风口上的幸运儿,和婢女私通,意外改变历史走向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刘武周,李渊,突厥,李世民,唐军,李元吉

    在隋朝末年的时候,曾发生过一桩离奇的通奸案:某个边境地区的实权校尉,和当地郡守的小妾通奸。事发之后,这名校尉怕事情败落,所以干脆杀了郡守,起兵自立为王了。更离奇的是,这名校尉起兵之后,因为种种原因,竟然逼得远在太原的李渊,也不得不起兵造反了。而李渊起兵之后,很快席卷了整个关中,最后导致隋朝在北方的统

  • 薛举意外病死,李渊如释重负,像个孩子似的神情让人忘不掉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李渊,薛举,郭子,唐军,长安,唐朝,李世民,国防政策,军事制度

    浅水原之战,唐军全军覆没!刘文静和殷开山等人罪责难逃。回到长安后,遭到了严厉的处分——革职查办。这是自太原起兵以来李唐遭遇的第一次惨败。也是战神李世民军事生涯唯一的一次惨败。薛举进据高墌后,将战俘全部活埋,连同唐军阵亡的尸体堆成一座高台,然后自己站在台上颐指气使,炫耀兵威。同时,授意薛仁杲进攻宁州,

  • 李世民为何惨败于薛举?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李世民,薛举,李渊,唐军,刘文静,突厥

    在我们的印象中,李世民算无遗策、攻无不克,是一位战神式皇帝,其军事能力在历代帝王中至少可排进前五。但鲜为人知的是,唐朝建立之初李世民有过一场罕见的惨败,导致阵亡士兵过半,最终狂奔400里逃回长安。随着杨广统治的崩溃,反隋起义此起彼伏,不少野心家看到了机会,李渊、王世充、窦建德等先后起兵。其中,李渊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