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有人说刘裕被称为南朝第一帝

为何有人说刘裕被称为南朝第一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失忆的蝴蝶PLUS 访问量:2045 更新时间:2024/1/19 11:45:09

刘裕,字德舆,小字寄奴。大头兵起家。刘裕是当之无愧的两晋南北朝第一牛人。刘裕出身贫寒。一步一步完全是靠自己的能力成为东晋权臣。刘裕,宇文泰,高欢堪称南北朝三大军事大家。在五十八的时候,刘裕最终篡位登基。非常不易。尤其是在南北朝这种门阀世家最鼎盛时代。

刘裕是刘牢之帐下普通士卒出身。作为普通士兵打仗勇敢,后逐步升迁。在平定恒玄与孙恩造反以后。晋安帝加封刘裕为车骑将军,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兼徐青二州刺史,刘裕数次推让。不想太招摇,自己平民出身,与其他权臣豪门大族不同,根基太浅。刘裕觉得自己在朝廷中实力不强。刘裕在推辞不掉以后,只好答应。此时恰恰南燕内乱。刘裕就准备灭燕之战了。公元409年,刘裕亲率大军从建康出发,水陆并进讨伐南燕。

刘裕灭燕之战历时四个月。国主慕容超逃出城外不远就被活捉。刘裕把慕容超带回建康处死,时年26岁,刘裕深恨慕容氏的人,把慕容皇族三千多人全部处死,至此,这个创立了前燕,后燕,北燕,南燕几个王朝的优秀家族彻底地消失了。到公元413年,刘裕又平定蜀中叛乱。此时的刘裕灭南燕,平卢循,定蜀中,那真是志得意满,肆无忌惮。刘裕之前的权臣都是贵族出身,如王敦,恒温,谢安,廋亮等等对皇室还有一个面子上的尊重和拥护。但刘裕草莽出身,军痞起家,对于贵族和豪门有一种本能的反感和厌恶(和朱元璋相仿)。这时东晋已经是刘裕一个人的天下。东晋加封刘裕为太傅,扬州牧,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简直是曹操在世,司马宣王(司马懿)再生。公元416年,后秦皇帝姚兴驾崩,太子姚泓继位,刘裕等来了灭后秦的最佳时机

公元417年。刘裕兵分四路平灭后秦,第一路由王镇恶与檀道济率领,进军许昌洛阳,第二路由沈田子与傅洪率领,攻取武关,第三路由刘尊考率领水军取荥阳,作为第一路军的策应。刘裕本人亲统第四路走泗水。刘裕的灭后秦之战,被后世历代兵家所推崇,粟裕大将就就对刘裕的灭秦之战的布局十分钦佩。灭后秦以后,刘裕也加快篡位的步伐。公元421年六月,东晋皇帝司马德文禅让于刘裕。至此东晋立国103年,经十帝而亡国。。刘裕建康南郊祭天而登基。国号宋,改元永初。刘裕就是宋高祖武皇帝。随后,刘裕派人要毒死司马德文,司马德文漠然道:自杀不可转世为人,几个杀手用棉被把司马德文活活闷死,时年36岁,从此以后,刘裕开始了一个最恶劣的先例,前朝末帝再无善终者。

而刘裕处死司马德文就在于不自信。世家力量太强大,而刘裕出身决定了他必然要处死司马氏一族。刘裕没有统一华夏也在于此,当然,刘穆之早死,刘裕年纪太大,起事太晚(43岁发家)北朝整体实力高于刘裕都是重要原因。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关注

标签: 刘裕平定皇帝高欢王敦宇文泰檀道济

更多文章

  • 刘裕两次北伐,实现“七分天下,而有其四”,英雄胆魄不输孙权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刘裕,孙权,桓玄,刘邦,朱元璋

    文|荣荣编辑:钟毓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封建君主统治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在这段时间当中,曾先后出现了四百多位皇帝,而其中有不少的开国皇帝,他们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还为后代子孙们,为中国历史的延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不过,每每谈到开国皇帝,我们总是会先想到那些实现大一统的皇帝们,比如秦始皇、汉高

  •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带你看宋武帝刘裕的发家史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刘裕,桓玄,桓温,刘邦,宋武帝,南北朝,国防政策,军事制度,军事政策

    常州,地处江苏南部,夹在南京与无锡中间,别称龙城,如今颇为发达。一千六百年前,已经是东晋末年。彼时,东晋北方有许多民族建立政权,与其爆发了多年的战乱。再加上东晋还未出现科举制,老百姓无法通过考试实现阶级跃迁,高门大阀则任人唯亲,贪污腐败,因此这个本就日暮西山的国度早已是岌岌可危。在这个内外凋敝的时代

  • 刘裕已经掌握大权,为何还要灭司马懿后人满门?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刘裕,司马懿,桓玄,刘宋,刘毅,诸葛亮

    谈起三国这本书,相信大多读者不会陌生,在这部四大名著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桃园三结义的兄弟情谊、更有尔虞我诈的勾心斗角,而在《三国演义》之中,更是有着几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良将谋士,也正是他们的锦囊妙计相助魏蜀吴三国在乱世之中行程割据。 谈到治国能臣我们不得不说起诸葛亮,不过作为

  • 出身不好没资本怎么办?南朝雄主刘裕做出了很好的解答

    历史解密编辑:有史标签:刘裕,平定,刘宋,东晋时期

    话说又要到一年一度的就业季了。很多在校生感到惶恐:那就是就业局势有些困难。尤其是这些年,由于文凭大放水的关系,北大博士也只能当个小城管。这让很多家庭出身一般,没什么像样资本的大学生感到纠结。其实,个人觉得,出身不好没资本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比如南北朝时期,南朝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就给了后世的人一个很好

  • 刘裕初登场:以数百人面对孙恩一万余人,英勇作战吓退敌军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刘裕,孙恩,太守,晋军,刘裕初,孙恩(东吴),三国

    孙恩初起于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十月,年底即被刘牢之、谢琰之军赶人海岛。东晋朝廷担心孙恩再度登陆,即命令谢琰率领徐州刺史府文武兼任会稽太守、都督五郡诸军事,驻守在海岸线。果然,第二年,隆安四年五月,孙恩真的再度从海岛率军朝会稽杀来。孙恩之所以能够卷土重来,主要与刘牢之、谢琰措置失当有关。刘牢之的北

  • 北魏攻宋河南之战:刘裕刚刚病逝,拓跋嗣就发兵南下

    历史解密编辑:调侃历史标签:刘裕,拓跋,北魏,刘宋,奚斤,太守

    对于拓跋嗣而言,他一直没有忘记刘宋占领的滑台等黄河以南的土地曾是北魏的领土。刘裕在世的时候,拓跋嗣畏于刘裕的威名,不敢有所行动。当他听说刘裕已死的消息后,拓跋嗣立即召集大臣商议发兵攻取洛阳、虎牢关(今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滑台(今河南省滑县)三个黄河以南的军事据点。白马公崔浩首先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

  • 刘裕灭南燕,慕容超弃用良策并非蠢笨,刘裕建移动城池化解劣势

    历史解密编辑:月色如遇梦标签:刘裕,慕容超,南燕,北魏

    刘裕击败桓玄,掌控东晋朝政后,队内减轻赋税,休养民力以待时机,而北方则是一直处于动乱之战,各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并没有一个强大且国祚绵长的政权出现,这也给了刘裕北伐的时机。东晋义熙五年(409),刘裕率军北伐南燕,并于次年攻克南燕都城广固,俘获南燕末代帝王慕容超,也是慕容氏在位的最后一位帝王,而在

  • 宋武帝刘裕:刚驾崩2年,4位顾命大臣就联手废帝,儿子太不争气

    历史解密编辑:学姐看生活标签:宋武帝,刘裕,刘宋,北魏,刘邦,刘穆之

    引言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这首词中的“寄奴”指的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宋武帝刘裕,刘裕雄才伟略,在没有称帝前就致力于北上收复中原,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将胡虏驱逐出去的人,虽然最后没有成功,但这丝毫不影响他

  • 刘裕碰见海盗头子孙恩,见一次打一次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刘裕,刘邦,刘宋,司马元显,谢安,辛弃疾

    孙恩是中国的‘海寇之始’,第一任的海盗船长攻下了绍兴,还杀了王羲之的二公子王凝之,势如破竹般杀向南京才几天时间,就弄了好几十万他为啥能聚这么多人,就是因为当时掌权的司马元显的政策不得民心为了扩充兵源,他把世家大族的那些家人、奴仆们,征招去充军那世家大族们肯定反对啊,所以三吴地区民心不稳孙恩就借此机会

  • 南朝皇室为何总是父子兄弟相残不断?刘裕轻教育、重宗室开了坏头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刘裕,刘宋,平定,刘子业,王镇恶,南朝皇室

    说到南朝皇室,南朝四个朝代从刘宋开始,皇室内部父子相杀、兄弟相残的闹剧上演了上百年,从刘宋各种性格扭曲的皇帝残害宗室开始,后面的南齐、南梁、南陈三个朝代总是不断的反复出现皇室的内讧,手足相残几乎贯穿了整个南朝,可以说南朝皇室历史就是一部手足相残的历史,那么为何南朝之前的秦汉三国晋时期只会因为某个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