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带你看宋武帝刘裕的发家史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带你看宋武帝刘裕的发家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八卦爱豆秀 访问量:2505 更新时间:2023/12/6 11:11:27

常州,地处江苏南部,夹在南京与无锡中间,别称龙城,如今颇为发达。

一千六百年前,已经是东晋末年。彼时,东晋北方有许多民族建立政权,与其爆发了多年的战乱。再加上东晋还未出现科举制,老百姓无法通过考试实现阶级跃迁,高门大阀则任人唯亲,贪污腐败,因此这个本就日暮西山的国度早已是岌岌可危。在这个内外凋敝的时代,一个新生儿在常州出生了。父母希望他将来能变得富裕,取名刘裕

赤贫出身

刘裕祖上也曾阔过,与汉高祖刘邦沾亲带故。但是东晋末年距离汉高祖已经有五百余年跨度,家道早就没落。他出生赤贫,甚至一度要被活不下去的父亲抛弃。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刘裕变得坚韧顽强,不拘小节。

长大后,他只能靠干苦力活勉强活口,砍柴,种地,打鱼。乡里人都轻视这个一直赤贫的年轻人。他还欠了当地乡绅许多钱,无力还债。然而,一个贵人见刘裕身高马大,英武雄壮,眉宇间有些豪气,认为他将来必定不凡,于是帮他还了债。此人名为王谧,是个著名的士子。更关键的是,他来自琅琊王氏。

琅琊王氏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名门望族,甚至有华夏首望的美称。这一家族在汉朝时期发迹,在东晋时期风头最盛。据统计,在巅峰时期,朝中有超过四分之三的官员来自王家或与王家相关。

之后,刘裕见打工终究无望,于是参加了军队,吃军饷度日。

屡建军功

公元399年,刘裕三十六岁。那时,百姓已经彻底无法忍受东晋的统治。一个名叫孙恩的农民在浙江揭竿而起,南方各地云集响应。朝廷大惊,连忙派将领压制。也许是因为刘裕身高马大,练兵时勇武有力,因此他被举荐,当了个军官。

大军开拔到浙江境内时,刘裕带着部下探听虚实。很不巧,他们碰上了上千起义军。刘裕悍不畏死,奋勇搏杀,即便随从死伤大半也仍有余力,直到援兵到来。他因此备受赏识,直接跃升为了一个将领。

第二年,起义军越来越汹涌,在与官兵的对抗中大胜几场,还斩杀了一个大将。刘裕临危受命,驻扎在句章防守,即浙江宁波。当时宁波城城墙矮小,防御力不足。刘裕因此身先士卒,奋勇杀敌,鼓舞了士气。起义军围攻不下,只得退兵。之后的半年时间里,起义军频繁进攻城池,都被刘裕击退。对拖慢起义军的进攻步伐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要知道,古代的起义军,都非久经训练的官兵,而是没有多少组织度和军事素养的老百姓。他们的起义,讲的就是个一鼓作气。久攻不下,对于起义军的士气影响极大。之后,刘裕组织百人敢死队,转守为攻,一边击鼓呐喊,一边出城杀敌。起义军大受震慑,竟然丢盔弃甲而逃。

名声大震的刘裕在此特殊时刻官职节节攀升。他在之后的一年内三战三捷,打得起义军丢盔弃甲,溃不成军,逼得起义军首领孙恩投海而死。

除了胆识过人,勇猛善战外,刘裕因为出身贫寒,体恤百姓,因此在其他官兵抢掠百姓时,他的士兵纪律严明,秋毫不犯。刘裕彻底摆脱了当年贫贱之人的称呼,成为了无论是军事素养还是个人品质都首屈一指的大人物。

桓玄夺位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对于起义军的围剿耗空了东晋朝廷的兵力。此时,盘踞在长江中游湖南地区的军阀桓玄拥兵自重,觊觎帝位。朝廷为了江山稳固,又派兵与桓玄对抗。

桓玄何许人也?桓姓本就是世家大姓,他的父亲桓温是前朝重臣,也是一位战功累累的军事家。桓温经营湖南地区多年,这里早就脱离了东晋的掌控。桓玄继承了父亲的遗产与野心,从小耳濡目染,同样精通军事,可不是起义军可以比拟的。

这次冲突中,刘裕随行出征。但是这次的敌人棘手,刘裕也并未掌握太多话语权。在连续的决策失误后,东晋兵败,刘裕无法力挽狂澜,因此决定暂时归顺桓玄。桓玄入住朝廷,成为实际上的统治者。过了一年以后,他就强迫皇帝让位,自己登基称帝。

桓玄虽然赏识刘裕的本事,但刘裕却对于桓玄没什么忠心,因为桓玄出身世家大族,而且称帝后生活豪奢,最喜打猎,玩乐。这当然引发了贫苦出身的刘裕的反感。

仅仅一年后,羽翼丰满的刘裕就发动了起义。桓玄又是大逆篡位,又是荒淫无道,早就不得民心。因此这时举兵的刘裕占尽了道德高地,无数人马云集响应,桓玄立刻就被孤立了。仅仅过了一个月,桓玄就被赶出了国都建康城,即南京。

入主朝政

刘裕入主朝政后,没有堕落沉沦。他本就治军严格,在他影响下的朝政也一改之前混乱的风气,认真供职。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刘裕并未像桓玄那样夺取帝位,而是一直以臣子的身份,平定叛乱,整治湖南,西征巴蜀,北伐陕西的政权,稳定了南方的局势。他还针对东晋末年混乱的朝政提出改革,杜绝任人唯亲,禁止门阀吞并百姓的农田,且手腕十分强硬。所谓乱世用重典,在几次杀鸡儆猴之后,朝政终于清明了许多。

在为国家做了如此多事后,所有人都习惯了听刘裕的命令,东晋皇帝早就被人忽视。因此,在他入主朝廷十年后,他心安理得地登基为帝,立国号为宋,史称宋武帝。可以说,刘裕在战场上勇武难当,在官场上节俭严谨,为百姓谋取福利,虽然没有做出多少变革,但不失为一代雄主明君。

更多文章

  • 刘裕已经掌握大权,为何还要灭司马懿后人满门?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刘裕,司马懿,桓玄,刘宋,刘毅,诸葛亮

    谈起三国这本书,相信大多读者不会陌生,在这部四大名著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桃园三结义的兄弟情谊、更有尔虞我诈的勾心斗角,而在《三国演义》之中,更是有着几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良将谋士,也正是他们的锦囊妙计相助魏蜀吴三国在乱世之中行程割据。 谈到治国能臣我们不得不说起诸葛亮,不过作为

  • 出身不好没资本怎么办?南朝雄主刘裕做出了很好的解答

    历史解密编辑:有史标签:刘裕,平定,刘宋,东晋时期

    话说又要到一年一度的就业季了。很多在校生感到惶恐:那就是就业局势有些困难。尤其是这些年,由于文凭大放水的关系,北大博士也只能当个小城管。这让很多家庭出身一般,没什么像样资本的大学生感到纠结。其实,个人觉得,出身不好没资本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比如南北朝时期,南朝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就给了后世的人一个很好

  • 刘裕初登场:以数百人面对孙恩一万余人,英勇作战吓退敌军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刘裕,孙恩,太守,晋军,刘裕初,孙恩(东吴),三国

    孙恩初起于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十月,年底即被刘牢之、谢琰之军赶人海岛。东晋朝廷担心孙恩再度登陆,即命令谢琰率领徐州刺史府文武兼任会稽太守、都督五郡诸军事,驻守在海岸线。果然,第二年,隆安四年五月,孙恩真的再度从海岛率军朝会稽杀来。孙恩之所以能够卷土重来,主要与刘牢之、谢琰措置失当有关。刘牢之的北

  • 北魏攻宋河南之战:刘裕刚刚病逝,拓跋嗣就发兵南下

    历史解密编辑:调侃历史标签:刘裕,拓跋,北魏,刘宋,奚斤,太守

    对于拓跋嗣而言,他一直没有忘记刘宋占领的滑台等黄河以南的土地曾是北魏的领土。刘裕在世的时候,拓跋嗣畏于刘裕的威名,不敢有所行动。当他听说刘裕已死的消息后,拓跋嗣立即召集大臣商议发兵攻取洛阳、虎牢关(今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滑台(今河南省滑县)三个黄河以南的军事据点。白马公崔浩首先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

  • 刘裕灭南燕,慕容超弃用良策并非蠢笨,刘裕建移动城池化解劣势

    历史解密编辑:月色如遇梦标签:刘裕,慕容超,南燕,北魏

    刘裕击败桓玄,掌控东晋朝政后,队内减轻赋税,休养民力以待时机,而北方则是一直处于动乱之战,各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并没有一个强大且国祚绵长的政权出现,这也给了刘裕北伐的时机。东晋义熙五年(409),刘裕率军北伐南燕,并于次年攻克南燕都城广固,俘获南燕末代帝王慕容超,也是慕容氏在位的最后一位帝王,而在

  • 宋武帝刘裕:刚驾崩2年,4位顾命大臣就联手废帝,儿子太不争气

    历史解密编辑:学姐看生活标签:宋武帝,刘裕,刘宋,北魏,刘邦,刘穆之

    引言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这首词中的“寄奴”指的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宋武帝刘裕,刘裕雄才伟略,在没有称帝前就致力于北上收复中原,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将胡虏驱逐出去的人,虽然最后没有成功,但这丝毫不影响他

  • 刘裕碰见海盗头子孙恩,见一次打一次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刘裕,刘邦,刘宋,司马元显,谢安,辛弃疾

    孙恩是中国的‘海寇之始’,第一任的海盗船长攻下了绍兴,还杀了王羲之的二公子王凝之,势如破竹般杀向南京才几天时间,就弄了好几十万他为啥能聚这么多人,就是因为当时掌权的司马元显的政策不得民心为了扩充兵源,他把世家大族的那些家人、奴仆们,征招去充军那世家大族们肯定反对啊,所以三吴地区民心不稳孙恩就借此机会

  • 南朝皇室为何总是父子兄弟相残不断?刘裕轻教育、重宗室开了坏头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刘裕,刘宋,平定,刘子业,王镇恶,南朝皇室

    说到南朝皇室,南朝四个朝代从刘宋开始,皇室内部父子相杀、兄弟相残的闹剧上演了上百年,从刘宋各种性格扭曲的皇帝残害宗室开始,后面的南齐、南梁、南陈三个朝代总是不断的反复出现皇室的内讧,手足相残几乎贯穿了整个南朝,可以说南朝皇室历史就是一部手足相残的历史,那么为何南朝之前的秦汉三国晋时期只会因为某个皇帝

  • 北伐还是称帝?刘裕丢了长安才明白,刘义真的命比江山重要多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刘裕,刘义,王镇恶,沈田子,长安,姚泓,北伐,刘义(代王)

    历史上绝大多数想要篡位的权臣,在即位之后都或多或少地对曾经的盟友和部下动手,借此稳固自己的帝位,但是东晋最后的权臣刘裕却反其道而行之,在他打算称帝之前,就已经着手处理掉那些功劳卓著的“老朋友”了。刘毅的骄狂与被灭平定桓玄之乱中与刘裕并驾齐驱的刘毅第一个走进了刘裕的视野,对于刘毅,刘裕还是有些感情的。

  • 刘宋诸帝:如愿以偿的武帝刘裕(中)

    历史解密编辑:悦儿谈情感标签:刘裕,岳飞,长安,刘穆之,赵构,刘义真

    岳飞的做法是,让部队留驻五日掩护老百姓南迁,并奏请朝廷将汉上六郡闲田让这些南迁的老百姓耕种。刘裕则安慰老百姓说,我留下第二个儿子与一批文武贤才在这儿镇守,你们大可放心。虽然后来长安很快就被夏国赫连勃勃攻破,三秦父老又处于匈奴族的残暴统治之下,不过平心而论,这也不是刘裕愿意看到的情况,当他听说长安失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