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裕已经掌握大权,为何还要灭司马懿后人满门?

刘裕已经掌握大权,为何还要灭司马懿后人满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鉴史官 访问量:1837 更新时间:2023/12/6 7:23:42

谈起三国这本书,相信大多读者不会陌生,在这部四大名著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桃园三结义的兄弟情谊、更有尔虞我诈的勾心斗角,而在《三国演义》之中,更是有着几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良将谋士,也正是他们的锦囊妙计相助魏蜀吴三国在乱世之中行程割据。

谈到治国能臣我们不得不说起诸葛亮,不过作为诸葛亮的一生之敌司马懿,虽然在用兵计谋上略逊一筹,不过却数十年磨一剑,篡夺曹魏大权,自立为王。

今天让我们来讲一讲晋朝后的故事,司马家族在若干年前夺取胜利果实,迫使三国归晋。冤有头债有主,而后刘裕篡位,建立刘宋王朝,瓦解司马家族统治。那他为什么又大肆残害司马后人呢?这篇文章让我们一起探究。

刘裕灭刘毅,建刘宋王朝

东晋末年,随着长期积累的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各地豪强并起,阶级斗争激化,致使桓玄篡位称帝,此时两位姓刘的将领起义反兵,他们一个叫刘裕、一个叫刘毅,二刘在起义之中均立下赫赫战功,但对权力的渴望却让二人兵戎相见。

随着征讨桓玄的举义大事节节胜利,本就于刘毅素来不和的刘敬宣为寻求更好的靠山,投奔到刘裕手下。

而刘裕也看中了刘敬宣背后与北府的特殊关系,打算通过他笼络人心一统天下,就这样被封为辅国大将的刘敬宣成了一根鱼刺横亘在刘裕和刘毅面前。

二人虽都没有明说但是背地中早已开始筑起围墙,而在王谧死后,二人的矛盾更是在扬州刺史的接任上达到前所未有的顶端,从当时的情况看,在那个权力高度集中的封建社会,有资格继承职务的只有刘裕和刘毅两人。

但两人心中也都清楚,自己绝对不会推选另一个人,而另一个人也绝对不会同意自己任职,而此时在军师刘穆的极力支持下,刘裕只身一人前往建康,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将扬州刺史揽入怀中。

而这一事过后,刘裕更是将中枢大权牢牢把握在手,二人势均力敌之势也开始扭转。几年后,刘裕意图开展第一次北伐,假借顺应民意缓和国内局势,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打压刘毅势力,扫除自己仕途的绊脚石。

而随着东晋军队攻破南燕,刘裕的势力和政权影响一时达到最顶峰,这一酣畅淋漓的胜利更为刘裕增加了日后吞并刘毅军队的信心。

2年后,眼见时机成熟的刘裕突然降罪诏与刘毅,更是发动突袭将刘毅军队全歼,刘毅的自缢也让刘裕扫除了自己政治生涯最大的一个敌手,也为他篡晋自立,开刘宋王朝奠定了基础。

心狠手辣的刘裕

从一介布衣到建国称帝,刘裕的成功不可谓不励志,不过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每个人的身上都有自己难以改正的缺点,刘裕最大的问题就是疑心太重,他深感讨灭桓玄自己做出的大逆不道之事,也因害怕自己有一天遭遇同等对待。

刘裕便开始了疯狂的猜疑和无尽的屠戮,不仅排除朝中异己,更是连前朝元老、忠臣良将都难逃毒手。

如果说杀害王愉父子,我们能归结于刘裕称帝前曾被二人轻视,还尚且能包容刘裕这一以怨报怨的小人思想,那对王公贵族的集中屠杀实在是让人不寒而栗。

这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对司马家族的残害,不得不说司马家族的号召力是刘裕在当时不可比拟的,自从司马飞龙的起义被平定后,各地打着司马家族号召的反王势力再次起义,这些起义或多或少带给了刚成立的刘宋王朝一丝不安和动荡。

前有司马懿数十年磨剑,兴建晋朝霸业,后有各地反王打着司马家族势力揭竿而起,这让心怀怨念的刘裕怎能不对司马一家痛下杀手。

于是我们看到刘裕密谋残杀晋安帝,逼迫司马德文继位后,又利用司马德文胆小如鼠、唯唯诺诺的性格,在朝中为所欲为。

眼见一切时机成熟,司马德文也失去了自己的利用价值,最终被毒酒杀害,而丧心病狂的刘裕还不满足,更是在全国范围内围剿司马家族的幸存者。

丧心病狂的背后

刘裕为维护自己的统治本无错,可他残害了许多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无辜生命却是他的不对。

此事过后,刘裕更是成为历史上首位残害禅位皇帝的凶手,将前任皇帝残害还不够,更是要斩尽杀绝一个不留。

在帝王的战争中我们没有资格也没有理由去评价谁对谁错,或许刘裕如果不是这个性格他也难以从一介布衣当上真龙天子,自己早在山村野乡度过平平淡淡的一生。

又或许自己不对司马家痛下杀手,司马家族会积蓄力量在自己死后重新推翻刘宋王朝的政权,到那时起,如果下任君主没有强大的统领能力,那岂不是我为鱼肉人为刀俎任人宰割吗。

又或许是刘裕内心中一直有着一个身份卑微下贱的自己,即使在自己成为一国之君后他也明白自己只不过是一个运气爆棚的平民,和他们这些前朝贵族、王公将相本就不是一类人,这不过现在迫于权力的压力,臣服听命于自己。

只待有一天自己消沉了、落寞了,便会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一样被踢到远处。

所以,年近花甲的刘裕选择了一条最简单但也最不能为人理解的道路,那就是铲除自己前进道路上的所有障碍,哪怕是要背负千古罪名,为了达成目的不择手段,或许这就是刘裕成功的潜台词吧。

历史的发展有时并不在于事情本身的前进方向,大多在于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有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用前朝管仲为相,成就春秋五霸之威名,又有刘邦重用韩信,令项羽错失带兵战将,最终自刎于乌江之上。

刘裕的刘宋王朝虽然只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存在了一小段时间,不过他的影响却是璀璨绚烂的,仕起平民的刘裕让更多寒门学子有了改变命运、晋升仕途的机会。

虽从根本上难以改变专职帝王统治下任人唯亲的局面,不过在乱世之中,刘裕也被后人盛赞为定乱代兴之君。

感谢阅读!点个关注再走呗~

标签: 刘裕司马懿桓玄刘宋刘毅诸葛亮

更多文章

  • 出身不好没资本怎么办?南朝雄主刘裕做出了很好的解答

    历史解密编辑:有史标签:刘裕,平定,刘宋,东晋时期

    话说又要到一年一度的就业季了。很多在校生感到惶恐:那就是就业局势有些困难。尤其是这些年,由于文凭大放水的关系,北大博士也只能当个小城管。这让很多家庭出身一般,没什么像样资本的大学生感到纠结。其实,个人觉得,出身不好没资本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比如南北朝时期,南朝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就给了后世的人一个很好

  • 刘裕初登场:以数百人面对孙恩一万余人,英勇作战吓退敌军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刘裕,孙恩,太守,晋军,刘裕初,孙恩(东吴),三国

    孙恩初起于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十月,年底即被刘牢之、谢琰之军赶人海岛。东晋朝廷担心孙恩再度登陆,即命令谢琰率领徐州刺史府文武兼任会稽太守、都督五郡诸军事,驻守在海岸线。果然,第二年,隆安四年五月,孙恩真的再度从海岛率军朝会稽杀来。孙恩之所以能够卷土重来,主要与刘牢之、谢琰措置失当有关。刘牢之的北

  • 北魏攻宋河南之战:刘裕刚刚病逝,拓跋嗣就发兵南下

    历史解密编辑:调侃历史标签:刘裕,拓跋,北魏,刘宋,奚斤,太守

    对于拓跋嗣而言,他一直没有忘记刘宋占领的滑台等黄河以南的土地曾是北魏的领土。刘裕在世的时候,拓跋嗣畏于刘裕的威名,不敢有所行动。当他听说刘裕已死的消息后,拓跋嗣立即召集大臣商议发兵攻取洛阳、虎牢关(今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滑台(今河南省滑县)三个黄河以南的军事据点。白马公崔浩首先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

  • 刘裕灭南燕,慕容超弃用良策并非蠢笨,刘裕建移动城池化解劣势

    历史解密编辑:月色如遇梦标签:刘裕,慕容超,南燕,北魏

    刘裕击败桓玄,掌控东晋朝政后,队内减轻赋税,休养民力以待时机,而北方则是一直处于动乱之战,各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并没有一个强大且国祚绵长的政权出现,这也给了刘裕北伐的时机。东晋义熙五年(409),刘裕率军北伐南燕,并于次年攻克南燕都城广固,俘获南燕末代帝王慕容超,也是慕容氏在位的最后一位帝王,而在

  • 宋武帝刘裕:刚驾崩2年,4位顾命大臣就联手废帝,儿子太不争气

    历史解密编辑:学姐看生活标签:宋武帝,刘裕,刘宋,北魏,刘邦,刘穆之

    引言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这首词中的“寄奴”指的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宋武帝刘裕,刘裕雄才伟略,在没有称帝前就致力于北上收复中原,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将胡虏驱逐出去的人,虽然最后没有成功,但这丝毫不影响他

  • 刘裕碰见海盗头子孙恩,见一次打一次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刘裕,刘邦,刘宋,司马元显,谢安,辛弃疾

    孙恩是中国的‘海寇之始’,第一任的海盗船长攻下了绍兴,还杀了王羲之的二公子王凝之,势如破竹般杀向南京才几天时间,就弄了好几十万他为啥能聚这么多人,就是因为当时掌权的司马元显的政策不得民心为了扩充兵源,他把世家大族的那些家人、奴仆们,征招去充军那世家大族们肯定反对啊,所以三吴地区民心不稳孙恩就借此机会

  • 南朝皇室为何总是父子兄弟相残不断?刘裕轻教育、重宗室开了坏头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刘裕,刘宋,平定,刘子业,王镇恶,南朝皇室

    说到南朝皇室,南朝四个朝代从刘宋开始,皇室内部父子相杀、兄弟相残的闹剧上演了上百年,从刘宋各种性格扭曲的皇帝残害宗室开始,后面的南齐、南梁、南陈三个朝代总是不断的反复出现皇室的内讧,手足相残几乎贯穿了整个南朝,可以说南朝皇室历史就是一部手足相残的历史,那么为何南朝之前的秦汉三国晋时期只会因为某个皇帝

  • 北伐还是称帝?刘裕丢了长安才明白,刘义真的命比江山重要多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刘裕,刘义,王镇恶,沈田子,长安,姚泓,北伐,刘义(代王)

    历史上绝大多数想要篡位的权臣,在即位之后都或多或少地对曾经的盟友和部下动手,借此稳固自己的帝位,但是东晋最后的权臣刘裕却反其道而行之,在他打算称帝之前,就已经着手处理掉那些功劳卓著的“老朋友”了。刘毅的骄狂与被灭平定桓玄之乱中与刘裕并驾齐驱的刘毅第一个走进了刘裕的视野,对于刘毅,刘裕还是有些感情的。

  • 刘宋诸帝:如愿以偿的武帝刘裕(中)

    历史解密编辑:悦儿谈情感标签:刘裕,岳飞,长安,刘穆之,赵构,刘义真

    岳飞的做法是,让部队留驻五日掩护老百姓南迁,并奏请朝廷将汉上六郡闲田让这些南迁的老百姓耕种。刘裕则安慰老百姓说,我留下第二个儿子与一批文武贤才在这儿镇守,你们大可放心。虽然后来长安很快就被夏国赫连勃勃攻破,三秦父老又处于匈奴族的残暴统治之下,不过平心而论,这也不是刘裕愿意看到的情况,当他听说长安失陷

  • 自称刘备后人的刘裕,掌握大权后,为何还要将司马懿后代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阳光路十七号标签:刘裕,刘备,司马懿,刘邦,王莽

    按照刘裕的说法,他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楚王刘交的二十二世孙,而刘备是刘邦的后代,所以,即使刘裕真的是刘家子孙,他也不是属于刘备这一支的,不属于他的后人。话说,两汉宗亲到刘裕这里,也经历了快两百年的光景,只能算是祖上阔过的,背景啥的对他而言也不重要,只是后来称帝了需要一个镀金身份而已,自然也不存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