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才子崔护在花园邂逅一位姑娘,次年再来,其父却说姑娘已被他所杀

才子崔护在花园邂逅一位姑娘,次年再来,其父却说姑娘已被他所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明史官 访问量:1551 更新时间:2023/12/6 14:39:55

唐德宗贞元初年,才子崔护在清明节独自游览长安城南,在一处桃花盛开的小院邂逅一位美丽的姑娘,可当他来年再去寻这位姑娘时,她的父亲却说是崔护杀了自己的女儿。

清明时节春光明媚,崔护却落榜了,为了排解心中的烦闷,他决定游览长安城南,在杜曲附近,他发现一处农家庄院里桃花开满了枝头,觉得甚是好看,便停下来观赏起来。

此时崔护又渴又累,想要讨杯水喝,于是敲开那户农家的门,一位年轻的女子从门缝里朝外观望:“您是?”女子稍显羞涩地问。

“小生崔护,寻春独行,寻杯水喝,不知可否方便?”崔护大方的回应,并通报了姓名,女孩便打开院门让崔护进门。

女孩邀请崔护在院中落坐,女孩去屋内取茶具,崔护坐在院内便开始仔细打量这个小院,小院被收拾得很干净,也十分考究,他开始不禁猜想这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家。

就在崔护正望着墙上的对联出神时,姑娘端着茶壶从屋内走出来,微微一笑唤了一句:“相公请喝茶!”便步伐轻盈地崔护走来。

崔护这才有机会仔细打量这个姑娘,这是一个衣着朴素,不施粉黛的姑娘,但却有种出水芙蓉般的自然之美,与这院中的桃花十分相衬。

只这一眼,便让崔护在这明媚的春光里心生荡漾,但崔护毕竟是读书人,他压抑自己内心的情感尽量表现得温尔雅,两人只是在桃树下闲聊了几句。

崔护问姑娘的姓氏家人,姑娘好像并不愿多说,只是轻声说:“小女子名唤绛娘,随父亲居住于此。”关于家里的其他事情,绛娘便不再愿意多说。

碍于封建礼教,崔护没有停留太久,又是在这棵桃树下两人依依惜别,爱情的种子已然萌发,此后崔护虽然满心都是女孩,但迫于赶考的压力他只能把这份情感压抑在心底。

隔年的春天,当崔护再次来到城南寻找昔日的姑娘,他迫不及待地来到那间熟悉的农家院,轻叩房门,呼唤着绛娘的名字,屋内却无人应答,他在桃树下等候许久,屋内始终无人回应。

于是他在院墙上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诗句:“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回家后崔护心生猜疑,不知道姑娘究竟出了什么状况,内心十分忐忑,十分担忧绛娘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不测。

于是他再次来到那个农家院,还没进门却听见屋内一片哭声,崔护赶紧敲门询问究竟哭声因何而起,一位老人颤颤巍巍把崔护迎进屋内,当老人得知来拜访的是崔护时,竟然泪如雨下控诉是崔护害了自己的女儿。

崔护听得云里雾里,于是让老人详细解释,老人哽咽地说道:“小女绛娘自从去年清明见了你,便念念不忘,日夜等你、盼你,但总是不见你回来

时隔一年本已经心灰意,谁知前几天去亲戚家小住,回来便看见你在墙上题的诗,以为此生将错失一段姻缘,竟然忧郁成疾,一病不起了!”

崔护感动于姑娘的痴情,一时竟惊得不知所以,他赶紧来到屋内,看到奄奄一息的绛娘,他忍不住泪如雨下,抱住绛娘声嘶力竭地呼唤着她的名字,绛娘在昏迷中似乎听到了崔护的呼喊,竟然有了一丝微弱的回应。

缓了许久绛娘终于恢复了过来,崔护赶紧把她搂入怀中,家人见绛娘苏醒过来,更是万分惊喜,赶紧给她煮了些米喂下,不久绛娘终于有了力气,也算从鬼门关捡回一条命。

这之后崔护把情况禀明父母,很快崔护便带着彩礼上门提亲,择吉日将绛娘风风光光地迎娶回家,有情人几经波折终成眷属。

婚后绛娘的父亲也被崔护照顾的很好,只是他们一直不愿提及自己身世,崔护也就无意多问,幸福的过自己的小日子。

缘分是很奇妙的事情,有时就像海边的沙砾一样难以把握,崔护是幸运的,他还有机会挽回心爱的人,而生活中大多人却没有这样的幸运,所以我们要珍惜眼前人、眼前事,不要等留下遗憾才悔恨当初。

作者:小茵

编辑:柠檬

标签: 崔护桃花盛开绛娘寻春才子所杀唐朝诗人姑娘,

更多文章

  • 白雪阳春传雅曲之裴兴奴

    历史解密编辑:当当讲娱乐标签:春江花月夜,阳城,裴兴奴

    我会兴奴浔阳城爱湿青衫醉长亭惟弹春江花月夜雅女何必又相逢

  • 《千家诗》157《长干行》崔颢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崔颢,长干行,千家诗,琵琶行,李白

    长干行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喜马拉雅的朋友,大家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上一期咱们讲的是李白的《长干行》,我讲得是意犹未尽,所以今天还想接着讲《长干行》,这回是谁的《长干行》呢?崔颢的《长干行》。“君家何处

  • 顾随说诗,杜甫作拗律,与李白崔颢拗律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杜甫,崔颢,李白,黄鹤楼

    前言近体诗诗出现以后,不合律的诗句被称为拗句,这样的律诗被称为拗律。其中最有名的例如崔颢的《黄鹤楼》、李白的《鹦鹉洲》等七律。杜甫也创作了不少拗律。顾随认为,杜甫拗律是有意为之,李白、崔颢的拗律是无心而为。一、半古半律的崔李七律初盛唐,是齐梁体诗像标准格律诗的过渡时期。出现了很多形似、但是总有些瑕疵

  • 同是千古名篇,崔颢《黄鹤楼》和杜甫《登高》,谁才是七律之冠?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杜甫,崔颢,七律,登高,黄鹤楼,李白,唐朝,艺术家

    话说某一次李白登上了黄鹤楼,正想题字,忽然看到崔颢大作。于是感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从此,崔颢这首《黄鹤楼》就打响了名头。因为这一首诗碾压了“诗仙”,于是吹捧它的人就滚起了大雪球。到了宋朝,严羽作《沧浪诗词》时,就将它捧成了“唐人七律第一”。明人胡应麟不服气,他说杜甫的《登高》才

  • 崔颢这首《黄鹤楼》,千人无人敢仿,鲁迅一气之下仿一首,开篇就惊艳!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崔颢,鲁迅,李白,七律,题诗,黄鹤楼,军事法,小说家,军事条约,千古名句

    一千多年前,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崔颢登上黄鹤楼,挥笔写下五十六个字。估计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五十六个字会让他从此一诗成名:黄鹤楼作者: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

  • 崔颢《黄鹤楼》被称为七律第一,但首联却被网友质疑多年,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崔颢,七律,黄鹤楼,李白,杜甫,律诗,唐朝,艺术家

    常言道:高手总是低调的。其实这话用在唐诗上面也特别的贴切:虽然大家都知道李白杜甫是唐诗最杰出的诗人,但是历史上却总有那么几个人,凭借一首诗就把李白杜甫给比了下去。比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就被后人评价为“孤篇盖全唐”,以一首诗把李白、杜甫全都比了下去。而另外一位用一首诗把李白、杜甫比下去的,就是崔

  • 李白又一首模仿《黄鹤楼》的七律,这一次差点就胜过崔颢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崔颢,李白,黄鹤楼,登金陵凤凰台,鹦鹉洲,题诗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登临送目,最是诗情溢怀,何况是登临黄鹤楼名声,望江夏山水。历来登黄鹤楼赋诗者数不胜数,而唯有崔颢这首七律独步古今,被誉为唐人第一七律。

  • 崔颢的《黄鹤楼》与杜甫的《登高》,到底谁是“七律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岛主历史观标签:杜甫,崔颢,黄鹤楼,登高,李白,题诗

    崔颢PK杜甫,《黄鹤楼》与《登高》的“七律第一”之争由来已久,孰高孰低莫衷一是,至今没有定论。最早将《黄鹤楼》奉为“第一”的是南宋诗评家严羽,他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最早将《登高》奉为“第一”的是明代诗评家胡应麟,他在《诗薮》中说:“《登高》自当为古今七律第

  • 黄鹤楼版:钱都去哪儿了?李白和崔颢谁预测对了?

    历史解密编辑:进德修业标签:崔颢,李白,黄鹤楼,黄鹤

    唐 李白版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据云:部分钱被某人外卷出国了,部分被诸侯权贵私人拿走了,部分被被钱庄人做红利了,部分可能作为贷款投给了某大,某创之类的地产公司,总之都已泡沫化了,可能回不来了……唐 崔颢版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

  • 看了崔颢的诗以后, 李白为何“眼前有景道不得”, 不敢写黄鹤楼了

    历史解密编辑:锋宇论戏曲标签:崔颢,李白,七律,题诗,诗人,唐朝,黄鹤楼,千古名句

    唐代诗人崔颢有一首写黄鹤楼的名篇,堪称咏黄鹤楼的绝唱,诗云: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宋朝的严羽曾这样评价:“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据《唐才子传》说,李白见了此诗曾感叹:眼前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