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擒虎:极富于传奇色彩,少年擒虎,长大擒王,死后成了“阎王”

韩擒虎:极富于传奇色彩,少年擒虎,长大擒王,死后成了“阎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萌心生活馆 访问量:3059 更新时间:2023/12/22 23:38:08

隋朝只有短短三十七年国祚。

但隋朝的牛人、猛人却层出不穷。

单以名将论,就有贺若弼杨素韩擒虎史万岁等等。

但贺若弼对杨素、韩擒虎、史万岁三人是不屑一顾的。

他曾私下里对晋王杨广说:“杨素是猛将,非谋将;韩擒虎是斗将,非领将;史万岁是骑将,非大将。”

贺若弼说这话,是有背景原因的。

公元588年,隋文帝遣兵南征陈国,在寿春(今安徽寿县)置淮南道行台省,以晋王杨广为行台尚书令,统一调度五十二万水陆军,主管灭陈之事。

杨广于该年分八路大军从长江上游至下游向陈国发起猛攻。

时为行军总管的韩擒虎、贺若弼两军进展最快,他们于公元589年二月完成了对陈都建康(今南京城)的合围,配合钳击建康。

贺若弼军在白土冈(今南京城东)与陈军主力展开激烈搏杀。仗打得很辛苦,虽然最终大破陈军,自己的损失也不小。

韩擒虎钻了个空子,率领五百士卒渡江夜袭采石,得手后再取姑苏、新林。

让贺若弼窝火的是,陈国大将任蛮奴明明是被自己击败的,他却在退却的过程中向韩擒虎投降了。就是这个任蛮奴的投降,迅速瓦解了陈国的军心,此后,陈将樊巡、鲁世真、田瑞等纷纷投降了韩擒虎,致使韩擒虎仅以五百名骑兵就攻入朱雀门,擒捉了陈后主陈叔宝以及绝代美人张丽华。

韩擒虎凭此获得了灭国擒王之不世大功。

贺若弼懊恼无限。

老实说,也真不怪贺若弼气恼。

后人每谈论起平灭陈国、擒捉陈国后主的事迹,都全归于韩擒虎一人头上,闭口不提贺若弼一个字。

比如唐人杜牧《台城曲》里写的:“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再如宋人赵汝燧《三阁曲》里写的:“将军忽遇韩擒虎,江神今识清河公。”

又如宋人杨备《景阳井》里写的:“擒虎戈矛满六宫,春花无树不秋风。”

再如宋大词人苏东坡《虢国夫人夜游图》里写的:“当时亦笑张丽华,不知门外韩擒虎。”

清人郑板桥《念奴娇·胭脂井》》里写的:“过江咫尺迷楼,宇文化及,便是韩擒虎。”

为此,隋军班师回朝,贺若弼愤愤不平,在金殿之上与韩擒争功,大声对隋文帝说:“臣蒋山死战,破其锐卒,擒其骁将,震扬威武,遂平陈国。韩擒虎略不交阵,岂臣之比!”

不用说,贺若弼与韩擒虎在平陈过程中的表现,真有点像三国末期钟会邓艾伐蜀的情形:钟会领正兵,邓艾出奇兵——最终,邓艾出奇制胜收取了平蜀大功。

其实,韩擒虎的胆略,远胜邓艾;而且勇猛无比——据说,他本名叫韩擒豹,因生擒过一头猛虎,于是改名为韩擒虎。

这会儿,听了贺若弼的述说,自然怒不可遏,抢前说:“本奉明旨,令臣与弼同时合势,以取伪都。弼乃敢先期,逢贼遂战,致令将士伤死甚多。臣以轻骑五百,兵不血刃,直取金陵,降任蛮奴,执陈叔宝,据其府库,倾其巢穴。弼至夕,方扣北掖门,臣关而纳之。斯乃救罪不暇,安得与臣相比!”

隋文帝看着殿下站的这对龙臣虎将,满心欢喜,连连说:“二将俱合上勋,二将俱合上勋。”

一碗水端平,将两人都进位上柱国。

早在北周与南陈对峙的时代,韩擒虎就曾多次挫败过陈将甄庆、任蛮奴、萧摩诃等人的侵扰,威名远扬,而他本人又长得“容貌魁岸,有雄杰之表”,更在这次平灭江南的过程中成为诸多南陈大将受降的对象,隋文帝对他愈加看重。

突厥使者来长安朝拜,隋文帝为了震慑胡虏,树立大隋国威,故意安排韩擒虎负责接见,他对突厥使者说:“汝闻江南有陈国天子乎?”然后指着韩擒虎说:“此是执得陈国天子者。”突厥使者只看了韩擒虎一眼,便被韩擒虎宛如天神一般的犀利目光所惊吓,“惶恐不敢仰视”。

韩擒虎既然是这样的威猛,民间就有了他死后当上了阎罗王的传说。

韩擒虎病逝于公元592年,魏征等编撰的《隋书》成书时间于636年,这前后仅仅差了四十多年。

但作为"二十四史"中正史的《隋书》,却把韩擒虎死后当上了阎罗王的传说煞有介事地记入本传,可见这个传说的流行度之广。

《隋书·列传第十七·韩擒虎传》是这样描述这个传闻的:有一段时间,韩擒虎住宅附近的一个老妇人看见了一队庄严肃穆的仪仗队浩浩荡荡地开往韩擒虎家,仪仗的规格,等同于帝王。老妇人大感诧异,悄声向其中的一个卫兵打听。那卫兵答:“我们是前来迎我们的大王的。”奇怪的是,这人答完,整个仪仗队都一下子就消失了。这件事过后不久,有一个重症病人惊里慌张地跑到韩擒家门前,一个劲地嚷嚷说:“我要拜见大王。”门卫问他:“什么大王?”重症病人回答说:“阎罗王。”韩擒虎的子弟要鞭打他,韩擒虎出来制止,大笑道:“生为上柱国,死作阎罗王,斯亦足矣。”这之后不数日,韩擒虎卒,时年五十五。

宋人徐钧因此作诗:“俘主摧都锐莫当,区区破阵却争长。不堪世上无分别,自作阎罗地下王。”

我们知道,神仙鬼怪都是些无稽之谈,韩擒虎死后当上了阎罗王只是一个传说而已,不必当真。

但韩擒虎就凭借着灭国擒王之功,成为了后人膜拜的名将,却是不争的事实。

建中三年(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其中就包括了“隋上柱国新义公韩擒虎”。

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为古代七十二位名将设庙,韩擒虎位列其中。

北宋年间成书《十七史百将传》中,也有韩擒虎的个人列传。

最后补充一句,韩擒虎有一个比他还要牛的外甥——初唐名将李靖。

标签: 韩擒虎杨素杨坚邓艾隋炀帝陈叔宝

更多文章

  • 妄言隋唐(番外三)隋唐好汉都是天神下凡,唯有韩擒虎死后封神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韩擒虎,伍云召,好汉,李靖,杨素,封神

    韩擒虎是隋文帝杨坚的心腹大将,也是隋朝灭陈一统天下的关键人物,是隋朝的开国功臣。在很多以隋唐故事为背景的小说、戏剧和评书中,韩擒虎与贺若弼、杨素、杨林、伍建璋等人并称为开隋九老,其地位在故事中非常崇高。韩擒虎在历史上也是横跨南北朝和隋朝的名将,一生征战罕有败绩,被隋文帝杨坚封为上柱国大将军。他本名叫

  • 正史隋唐十大名将排名: 薛仁贵排第7,韩擒虎排第4,前3位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曼陀罗讲电影标签:李渊,秦琼,正史,隋朝,唐朝,薛仁贵,韩擒虎,李世民,侯君集,南北朝,隋唐十大名将

    乱世出英雄,时势造英雄。隋唐史上,若是没有一些英雄,那么便少了几分豪气。说起隋唐时期的名将,大家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隋末18好汉:李元霸、秦琼、尉迟恭、宇文成都、裴元庆,熊阔海……等人。这些名将个个如天神下凡,我拥有绝世神力,能拉开地狱之门,或者武功绝顶,举世无双。但是这十八好汉的排名,是从《隋唐演

  • 隋朝赫赫有名的大将韩擒虎,死后为何成为阎王爷?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韩擒虎,杨坚,陈后主,大将,杨素

    韩擒虎在古代历史上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他是隋朝赫赫有名的大将军,这是不容置疑的,而特殊的点就在于,在韩擒虎死后甚至还没有死的时候,他已经被神化,成为人们心中的阎罗王,甚至这个说法还被魏征的《隋书》所收录。要知道这样明显带有鬼神色彩的传说一般是不会被二十四史收录的,但韩擒虎却是一个例外,由此也可以看出

  • 生为上柱国,死作阎罗王,李靖的舅舅,人生导师:隋朝大将韩擒虎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李靖,韩擒虎,上柱国,杨坚,李渊,隋炀帝

    在中国几千年的朝代更换之际,往往都出现一些杰出的军事家,就像唐朝的开国功臣李靖,他跟随李渊起兵南征北战,为大唐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最后以79岁高龄寿终正寝,这是历代功臣很少能享受到的荣耀,那么他是怎么做到这点的呢,他的军事才能是不是真的是天生的呢?李靖于571年出生

  • 隋朝第一大将韩擒虎,死后为何成为阎王爷?

    历史解密编辑:撕心裂肺的疼标签:杨坚,皇帝,大将,陈军,隋朝,韩擒虎,阎罗王,陈叔宝,阎王爷,南北朝

    阎罗王是赫赫有名的冥界之主,生死轮回,地狱审判都在他的职权范围内。人人都关心自己死后的处境,自然对阎罗王心存敬畏。韩擒虎生前武功赫赫,死后据说又成了阎罗王,真正达到了“上为英雄,死为英雄”的境界。.韩擒虎原名韩勤宝。相传他13岁时打过一只老虎,因此改名韩擒虎。韩擒虎的父亲韩雄也是一位善战的猛将。他长

  • 韩擒虎带500骑,虐敌10万,灭陈国。可他却骂同僚:你哪能与我比

    历史解密编辑:杰哥侃史标签:杨坚,隋军,陈国,平定,隋朝,韩擒虎,隋炀帝,陈后主,南北朝

    580年,韩擒虎带500骑兵,暴虐陈朝10万部队,战灭陈国,活捉陈后主。然而,擒韩虎却骂灭陈功臣贺若弼:你哪能与我比!韩擒虎的父亲是北周大将军,手握重兵。从小,韩擒虎便练得一身好武艺。少年时,他以胆大有谋出名。此外,韩擒虎还爱好读书,几乎所·有的书他都有涉及。长大后,韩擒虎进入军界,继承了父亲的爵位

  • 单雄信:义薄云天的隋唐豪杰,为何却落得个惨死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单雄信,秦琼,义薄云天,李渊,罗成,程咬金,王世充

    和真实历史中的单雄信不同,不同版本的隋唐演义类小说中都将单雄信塑造成了一个义薄云天,忠胆义胆,豪爽仗义、威武不屈的大英雄,大豪杰,单雄信的惨烈可以说是隋唐演义中最让人扼腕叹息的情节。只因为兄长曾误伤于李渊之手,单雄信拒绝投降李唐,最终被罗成所杀。单雄信:义薄云天的北地绿林之王单雄信在隋唐演义类小说中

  • 如果秦琼没有去押送粮草,他会为单雄信求情么?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单雄信,秦琼,李世民,尉迟恭,程咬金,王世充,徐茂公,唐朝,黄易小说人物,隋朝

    在隋唐的历史上,有这么几个人是特别值得我们深入分析的,其中之一就是秦琼,这个人有很多传奇故事,尤其是电视剧《隋唐英雄传》中更是对秦琼进行了美化,将其刻画成了一个十分讲义气的人物。然而真实历史上的秦琼,也许与我们影视剧中的形象是有所出入的,虽然他也是大英雄,但是秦琼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很多。有人好奇

  • 李世民为何必杀单雄信,与家族仇恨无关,或是在掩盖一个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李世民,单雄信,尉迟恭,王世充,李渊,仇恨

    公元621年,王世充被李世民击败,举军投降,其中就包括单雄信。然而,即便徐世勣(即 李勣,李世民赐姓,与单雄信是结拜兄弟)极力求情,希望能免除单雄信一命,但李世民不为所动,最终还是处死了单雄信。《资治通鉴》:世勣(对李世民)言雄信骁健绝伦,请尽输己之官爵以赎之,世民不许......(徐世勣)乃割股肉

  • 李世民坚持要杀单雄信另有隐情:这其中有没有杀人灭口的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李世民,单雄信,王伯当,秦琼,罗士信,李渊

    关于瓦岗五虎将的组成人员,在演义小说中至少有四个版本十个人,咱们今天刨去在历史中不存在的,并且采用比较流行的版本,那么瓦岗五虎将也就剩下五个人了:单通单雄信、秦琼秦叔宝、王玄王君可、王勇王伯当、程咬金程知节也叫程义贞。根据正史记载,这五位虎将中有两人忠义堪比秦琼但结局却很悲壮,虽然结局悲壮,却也义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