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寻杜松不同寻常之处,修剪与蟠扎,获取移不开眼的杜松盆景!

寻杜松不同寻常之处,修剪与蟠扎,获取移不开眼的杜松盆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种在阳台 访问量:3826 更新时间:2024/1/6 17:22:34

杜松不同之处?

杜松别名刚桧、崩松、普圆柏、软叶杜松,柏科刺柏属绿灌木。

杜松的叶细如针,成团成簇,非常显眼。

杜松的树形茂盛且厚重,带有男子汉气概。

杜松的枝条容易枯萎,便于制作神枝或舍利干。

如果在盆景陈设架上展示各种形态的盆景,杜松常常会作为陈设的主角,放置在C位。

杜松可以制作的树形有直干式、模样木式、悬崖式、丛干式、附石式等。

咱们来玩点儿不一样的盆景树形:风吹式。

杜松盆景管理要领

◆ 放置地点

放于日照、通风良好的地方。

耐热,但不耐寒。

◆ 浇水要点

记住,杜松喜水。

当发现杜松盆土表面干燥后时,要浇足量的水。

◆ 施肥要点

施放固体肥料即可。

4月至秋季,因为要为杜松盆景摘芽,所以每月施肥1次。

◆ 移栽

杜松小树每2年1次。

杜松老树每3年1次。

3~4月,是移栽的最佳时机。

◆ 病虫害

特别注意红蜘蛛、天牛。

台长提示:给叶面喷水可预防红蜘蛛。

杜松盆景造型方法

◆第一步:选择在11月中旬进行修剪。

1.用摄子将枯叶或老叶(前一年的叶片)摘掉。

2.用修枝剪将多的朝下生长的枝条剪掉。

台长提示:修剪出风吹树形。

3.完成修剪。

◆第二步:11月中旬继续进行蟠扎·整枝。

1.每根枝条都缠上金属丝,以整枝。

2.完成蟠扎、整枝。

◆第三步:依旧是11月中旬,连续操作,洗净神枝。

1.用高压水枪将神枝清洗干净。

2.神枝洗净5个月之后的状态。

◆第四步:次年4月下旬进行摘芽。

用摄子轻轻夹住新芽的底部,用指尖将芽摘掉。

台长提示:4-9月,连续摘芽4-5次。

◆第五步:次年6月上旬进行切芽

1.持续观察,当发现新芽萌发,就是切芽的时机到了。

2.用修枝剪将生长过快的芽剪短,留下茎部。

台长提示:此时,注意不要剪到叶片。

3.完成切芽。

关于杜松叶片的差异

并非所有的杜松都是细密的,杜松也分为细密的叶片与粗疏的叶片。

这并不影响杜松盆景的造型观赏,根据它的特点来造型就对了。

咱们可以将叶片细密的杜松制作成为小盆景,而叶片粗疏的杜松一看便觉得颇有野趣,适合做成神枝或舍利干。

让青春吹动了你的长发,让它牵引你的梦……

风吹式的杜松盆景,需要花上更多时间和耐性,才能逐渐展现出它的美好之处。

可能台友会觉得案例中的杜松不够到位,别急,跟着这个节奏来,3~5便可另眼相待。

盆景艺术,就是需要见多识广!

如果台友已经实践盆景制作,不妨多多收藏一些盆景制作案例;如果台友希望尝试盆景制作,也可以收藏本文作为技术参考。

咱们还会继续分享更多盆景制作案例,精彩不容错过噢!

如果台友们在盆景造型过程中遇到啥问题,老办法,来找台长吧,哇哈哈哈……

台友若能找来,就是一种信任。

台长肩负信任前行,必不辜负!

种在阳台上

好啦,今天就讲到这里,台友们若还有什么疑问希望台长回答,下方留言区留言哦。非常希望得到台友们的问题反馈,台长会多多努力,一对一给你回复,一对一为你解忧。

喜欢这篇文章的台友,轻点食指,先转发朋友圈,再关注。更多精彩文章、详细步骤、独门绝技,哈哈哈……台长将陆续为台友们奉上。

喜欢台长文,恳请转发;

种在阳台上,学无止境。

标签: 杜松盆景树形蟠扎摘芽

更多文章

  • 清平西王吴三桂初战明抚南王刘文秀辄败,为大西军凌厉杀气所慑

    历史解密编辑:萌宠不求人标签:吴三桂,刘文秀,大西军,孙可望,清军,张献忠

    刘文秀,与孙可望、李定国、艾能奇同为张献忠四大义子。刘文秀在张献忠时代最出彩的表现是: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冬,大西军由湖广入川,刘文秀时任平南先锋,曾发布有一道惩治明督师阁部杨嗣昌家族的檄文,文中说:“照得朱贼杨某,昔年曾调天下兵马敢抗天兵,某幸早死于吾刃矣。今过武陵,乃彼房屋、土田、坟墓在此

  • 一吻救人刘文秀:四川16岁男孩极端跳天桥,她深情一吻救陌生男孩

    历史解密编辑:法律故事在线标签:刘文秀,天桥,自杀,四川,深情一吻

    2011年8月9日,在深圳的天桥外墙边缘上站着一个手持刀子的男孩,他大声对消防员说:“你们要是过来,我立马跳下去。”天桥下被堵得水泄不通,很多人都仰头看着天桥上的一幕,众人小声翼翼地议论着“这谁家的孩子,太可怜了,怎么这么想不开......”突然人群中冲出2名女孩,其中一个长发女孩对消防员说:“让我

  • 2011年,16岁的向阳欲轻生,19岁善良女孩刘文秀“一吻救人”

    历史解密编辑:晓安谈历史标签:跳桥,自杀,小说家,填词人,向阳(诗人),刘文秀(明朝)

    2011年,16岁的向阳持刀挥舞欲跳桥轻生,最后被19岁,从未谋面的善良女孩刘文秀“一吻救人”,故事究竟是如何呢?想要跳桥轻生的男孩名叫向阳,年仅16岁,母亲在他5岁时便因病去世,父亲重组家庭后,继母一直虐待他,后来他出来工作后,因为未成年处处碰壁,在2011年6月9日下午,向阳用最后的几块钱买了两

  • 被忽略的大同总兵姜瓖反清,逼得多尔衮亲征,八位王爷云集山西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清军,顺治,姜瓖,多尔衮,李自成,李成栋,大同市,山西省,小说家,慈禧太后

    1649年,是南明永历三年,清朝顺治六年。这一年,清朝的八位满汉王爷率领着近十万八旗大军,数十位能征惯战的宿将云集山西,除去已经派到外省的兵力,这几乎是当时掌权的摄政王多尔衮能拿出来的全部家当。山西发生了什么大事,要让多尔衮这样重视,甚至不惜领兵亲征,原因是大同总兵姜瓖反清归明了。区区一个大同总兵,

  • 姜瓖败亡,抗清运动并未沉寂,反起高潮,因为,张献忠大西军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萌宠不求人标签:张献忠,大西军,李自成,清军,崇祯,孙可望

    从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十月到十一月两个月,明军又攻克了永兴、耒阳、武冈、新宁、城步、靖州等地。兵力单薄的清军无力反击,明清双方暂时陷入相持阶段。如果说,永历政府能抓紧这段难得的时间扩大队伍、积蓄力量,明清双方的最后走势尚未可知。因为,就在这个时候,又有一支强大的生力军主动投入了永历政府。这支生

  • 姜瓖要为明朝灭亡负主要责任?身为大同总兵的他,为何一叛再叛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阿济格,李自成,多尔衮,大同,多铎

    大明朝的江山,就是姜瓖这个人给搞丢了。有人说这个帽子是不是扣太大了?我们看看姜瓖这家伙都干了些什么,就知道大明朝的灭亡是不是跟他有关了。李自成在宁武关和周遇吉血拼了很长时间,结果周遇吉愣是拼掉了李自成7万多人马。老李的精锐损失惨重,这让李自成彻底动摇了。他虽然号称有百万大军,可是真正能上战场决战的不

  • 左懋第要与清王朝合作,不料汉奸将底细报给了对方,这才导致惨剧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左懋第,南明,清廷,史可法,吴三桂,多尔衮

    在南明没有和清军打过仗的前提下,他选择了派遣北方使团。史可法中的人员希望北方使团能达成对抗大顺政权的协议。这样的想法是正确的,但当时清军能看到南明吗?弘光政权的实力很强这是很多人不知道的。史可法心里知道南明是什么样的情况,所以坚决不派兵收复失地。这并不是说他胆小如鼠,主要是因为史可法真正明白南明的弘

  • 胶东民间故事:莱阳籍明朝忠臣左懋第传说二则

    历史解密编辑:吴七辅食日记标签:左懋第,明朝,乾隆,顺治,明史,清廷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明末清初,城头变幻大王旗,在动荡的形势面前,有的人明哲保身,有的人见风使舵,能够坚持原则、对故主忠心不二的人少之又少,而莱阳人左懋第就是其中之一。左懋第,字萝石,出身于莱阳有名的左氏家族(过去莱阳有张、赵、左、宋四大望族之称),他在明崇祯四年考中进士,踏入仕途。甲申之变后,在

  • 祖大寿投降清朝后,为何没有吴三桂,洪承畴活跃,而是销声匿迹了

    历史解密编辑:燕归游记标签:吴三桂,洪承畴,祖大寿,清朝,袁崇焕,皇太极

    清朝是距离现代比较近的朝代。在最后一位皇帝溥仪退位的那一刻,清朝也就从此退出了了历史舞台。但是不能否认的是清朝还是涌现出很多的贤明君王以及很有才能的大臣。有了这些人的艰苦付出,才有了清朝的曾经盛世。像我们熟知的乾隆、康熙、雍正等几位皇帝,都是盛世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但是清朝获取天下却是十分不容易的,推

  • 明末清初的辽东名将祖大寿死后疑似“被移民”加拿大?

    历史解密编辑:校草不咋帅标签:祖大寿,加拿大,袁崇焕,死后,吴三桂,皇太极

    明末清初的著名将领祖大寿是个很复杂的历史人物,由于袁崇焕奉行的“以辽人守辽土”,再加上祖家长期扎根在关外的影响力,做为祖家代表的他在袁崇焕死后成为崇祯朝唯一的有地盘的军阀型将领,并且形成事实上的听调不听宣,长期不离开军营避免被抓。朝廷还拿他没办法,也不敢断他的军饷,虽然一直处在最危险的抵抗清军的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