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祖大寿投降清朝后,为何没有吴三桂,洪承畴活跃,而是销声匿迹了

祖大寿投降清朝后,为何没有吴三桂,洪承畴活跃,而是销声匿迹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燕归游记 访问量:4182 更新时间:2024/1/6 20:59:16

清朝是距离现代比较近的朝代。在最后一位皇帝溥仪退位的那一刻,清朝也就从此退出了了历史舞台。但是不能否认的是清朝还是涌现出很多的贤明君王以及很有才能的大臣。有了这些人的艰苦付出,才有了清朝的曾经盛世。

像我们熟知的乾隆、康熙、雍正等几位皇帝,都是盛世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但是清朝获取天下却是十分不容易的,推翻了明朝统治又赶走了闯王李自成。后来说服吴三桂祖大寿投降,才让大清稳定。

01清朝统一

那时候明朝发展十分混乱,崇祯皇帝上位后也并没有改善当今的状况,于是各地纷纷爆发起义。崇祯皇帝只好四处调集军马参与平乱。可是在其中有一位起义军是闯王李自成的部队,他们当中人才济济,战力也是十分惊人。

之后北方的游牧民族看到了机会,于是率兵大举攻打北京城。可是被长城阻挡住了前进的脚步。

李自成占领了紫禁城,但是却没有整顿吏治和百姓发展,而是开始大肆的享受起来。这让麾下的很多豪杰都感到不合适。

02三位势力投降

吴三桂本来是负责对抗清军,但是却并没有全力迎战,因为他另一侧还有李自成的残军虎视眈眈。

而这个消息让多尔衮也十分高兴,毕竟在吴三桂手中可是握着不少的兵力。而凭借吴三桂的这份功绩,也足以裂土封王。果然投降后的吴三桂带着兵马为清朝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洪承畴也是一样,他本是福建人,家境贫寒因此只能提前辍学在家帮忙务农。后来被洪胤发现了天赋,于是悉心教授洪承畴读书,果然凭借着天赋博取到了功名。

由于各地爆发起义,洪承畴也是亲率大军出战,因此名震大明王朝。不久后清朝进攻中原,洪承畴率军夜袭。

无论是洪承畴还是吴三桂,都曾经与清军作战过。但是在自己投降清朝后都得到了皇太极的重用。不仅带兵南征北战,还为清朝立下赫赫战功,从此在清朝扬名。

03祖大寿

祖大寿字复宇,辽宁人。同时他也是吴三桂的舅舅,但是并没有跟吴三桂同在一个军中任职。

后来清兵入侵,袁崇焕让大家加固城墙。祖大寿则是负责辽宁地区的城墙。

后来清朝被推翻了,祖大寿也被抓住了。但是此时的祖大寿并没有投降,而是声称要回家接妻儿。只要辽宁的妻儿回来,祖大寿就愿意投降,但是却是一去不复返。

即便是这样,皇太极仍旧爱惜祖大寿的才能。于是派兵围住辽宁,一直拖到了祖大寿弹尽粮绝,这才再一次投降清朝。

原来这其中是有原因的。

可是皇太极十分犹豫。这样一个人投降了自己,如果将其杀害,那么将会影响自己的名声。外边会传言投降清朝的将领都会被杀,因此导致敌军死战。如果不杀害,这样的将领留在朝中的确难以委以重任。

04总结

祖大寿的能力是没有问题的,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天赋,一步一步的成为辽宁地区的军事负责人。即便是面对清兵,他也是紧跟袁崇焕的步伐,遵守袁崇焕的调遣。

可是他在袁崇焕死后,却是展现出贪生怕死的样子。而且在自己被抓后还多次与皇太极说谎,为清朝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所以在清朝才会销声匿迹。

更多文章

  • 明末清初的辽东名将祖大寿死后疑似“被移民”加拿大?

    历史解密编辑:校草不咋帅标签:祖大寿,加拿大,袁崇焕,死后,吴三桂,皇太极

    明末清初的著名将领祖大寿是个很复杂的历史人物,由于袁崇焕奉行的“以辽人守辽土”,再加上祖家长期扎根在关外的影响力,做为祖家代表的他在袁崇焕死后成为崇祯朝唯一的有地盘的军阀型将领,并且形成事实上的听调不听宣,长期不离开军营避免被抓。朝廷还拿他没办法,也不敢断他的军饷,虽然一直处在最危险的抵抗清军的前线

  • 故国使者携厚礼来访,祖大寿和吴三桂迫于清廷的淫威,闭门不见

    历史解密编辑:宠到家了标签:吴三桂,清廷,祖大寿,多尔衮,高杰,崇祯

    左懋第一身孝衣素服,昂首阔步,凛然而行。当日,北使团一行被安排到鸿胪寺居住,天色已晚,而清兵关防甚严,大门紧锁,内外不许生火,众人又冻又饥,苦不堪言。十三日清早,清廷数名礼部吏员来寺询问:“南来诸公,有何事至我国?”左懋第回答:“我朝新天子问贵国借兵破贼,并为大明先帝(崇祯)发丧成服;特令我等 赍

  • 身陷冤狱的袁崇焕因何写信劝爱将祖大寿以国事为重?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袁崇焕,祖大寿,清军,明军,崇祯,皇太极

    明思宗崇祯二年(1629年)11月, 想与大明议和而不成的皇太极率11万八旗劲旅,绕过袁崇焕驻守的宁西,从西路直扑北京,经过艰难的长途跋涉,突然攻破长城隘口,进逼遵化,明军纷纷溃败。不久,清军一举攻占遵化,巡抚王元雍城破时自尽,山海关总兵赵率教力战不支,死于乱军之中。清军拿下遵化后,取路杀向北京。袁

  • 崇祯帝狠厉多疑,凌迟袁崇焕3543刀,为何却不杀降清的祖大寿?

    历史解密编辑:鹏哥爆笑视频标签:崇祯,袁崇焕,祖大寿,皇太极,后金,吴三桂

    1629年十一月,皇太极率兵十万直逼京畿,而袁崇焕则毫不知情,事后援兵迟缓,更是在率兵救援之后直抵京师便要求入城休息,而这也为崇祯帝的多疑,再加一分。也就在明军击败后金,京师之围解除之后,袁崇焕随之被下狱。祖大寿眼见自己的顶头上司被抓,毁山海关而逃,其后更是在袁崇焕写信招抚之后,才返回明朝。可惜的是

  • 大凌河之战:皇太极“围点打援”,以火炮取胜,祖大寿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皇太极,祖大寿,大凌河,袁崇焕,后金,莽古尔泰,金兵,大凌河之战,小说家,明朝,清朝

    1631年,张春以“战车”为依托,率4万明军增援大凌河,金兵招架不住。皇太极将40门红衣大炮投入战斗,炮轰明军阵地,扭转了战局。1627年,皇太极与大将袁崇焕在宁远、锦州交战,一败涂地,金兵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大汗的威望受到质疑。1629年,皇太极绕道蒙古,翻越长城,率数万兵马入关突袭京师。左安门之

  • 大凌河之战:浅析祖大寿的投降敲响了大明覆灭的丧钟

    历史解密编辑:万物解读标签:祖大寿,大凌河,毛文龙,孙承宗,后金,袁崇焕

    辽东镇是明朝的九大边镇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抵御和控制女真。明朝在辽东囤积重兵,开垦农田,作为京师的重要屏障,是明朝的重要军事基地之一。在辽东,先后出现过三大军事集团:李成梁部、毛文龙部和祖大寿部。李成梁部镇守辽东三十年,随着明王朝的衰落逐渐淡出历史舞台。毛文龙部被袁崇焕诱杀。祖大寿部逐渐成长为辽东最

  • 祖大寿的墓地为何在加拿大?加拿大官方策划,盗墓贼不远万里运到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祖大寿,墓地,陵墓,加拿大,威廉,古墓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段话是对明王朝永乐帝迁都北京和崇祯帝吊死煤山的历史事件的形容。也是对于民族气节细致入微的刻画,有一个民族若无气节,那么这个民族是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盗墓贼”是世人对于盗掘别人家的祖坟的一种“职业”的称呼。在中国,盗挖别人的坟墓是一种缺德的做法。由于文化的差异,外

  • 大凌河之殇,明军的无能,祖大寿的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小爱历史说说标签:祖大寿,大凌河,明军,八旗军,皇太极,孙承宗

    崇祯四年,大明帝国已内忧外患,后金实际领导者已经变成皇太极。他急于巩固汗权,于是策划了大凌河之战,此战一举奠定了辽东战局。大明朝辽东官军精锐一战尽墨,战役中皇太极将围点打援,和谈,攻坚战的战术精髓玩弄得淋漓尽致,在努尔哈赤临终前政治上做出了几大贝勒轮流执政的部署,皇太极凭借千里奔袭的战功,在实力上已

  • 明朝大将祖大寿曾经拼死抵抗,为何投降满清后就销声匿迹了?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祖大寿,袁崇焕,吴三桂,皇太极,崇祯

    1918年,一个英国皮货商将一座重达150吨的古墓从中国盗取出来,运到了加拿大。墓中之人就是吴三桂的舅舅祖大寿,这座墓成为加拿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当时,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馆馆长仰慕中国文化,他出了一大笔钱,请皮货商克罗夫茨到中国弄一座完整的古墓回来。克罗夫茨来到中国后,研究了一番,将目光转到了北京永泰

  • 祖大寿投降清朝,最初有些迫不得已

    历史解密编辑:萌宠动态标签:祖大寿,吴三桂,孔有德,清军,袁崇焕,清朝

    在晚明降将里面,祖大寿的知名度比起洪承畴、孔有德、吴三桂,其实差远了。不过,祖大寿和吴三桂渊源很深——因为祖大寿是吴三桂的舅舅,当然,吴三桂后来投降清朝,却也并不是祖大寿的功劳。祖大寿当初投降清朝,其实多少也有一些被迫的意思——当时崇祯杀了袁崇焕,作为袁崇焕的旧部,祖大寿内心深处对崇祯朝廷,已经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