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晚晴名将僧格林沁,曾带军抵抗英法侵略者,并取得了初步胜利

晚晴名将僧格林沁,曾带军抵抗英法侵略者,并取得了初步胜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鉴史官 访问量:426 更新时间:2023/12/21 7:39:05

晚清名将僧格林沁,穷山沟里走出来的治世大将军,一生功勋卓越,曾经在那个列强侵略,兵荒马乱的时代力挽狂澜,他的一生高光不断,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抗击英国并取得近代史上首次抗击侵略者的重大胜利。

嘉庆十六年六月五日,蒙古草原诞生了一个婴儿,他的家人们并不会想到此后这个孩子会成为叱咤风云的人物。虽然他们是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后代,然而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此时他的家族已经没落了。幼年时的僧格林沁过得十分贫寒,为了维持生计,他曾随父亲布和德力格尔为富人放牧,也曾求学于昌图老城文昌宫,他天资聪慧,上进心强,心地善良,为人忠厚,完美继承了蒙古科尔沁人所有的优秀品格。

道光五年,对僧格林沁来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这年他被选为索特纳木多布斋郡王嗣子,承袭科尔沁左翼后旗扎萨克郡王。青年时期的僧格林沁,有着丰富的军旅生涯,曾在八旗中担任都统多年。他虽然贵为王爷,又是大将军,但他从来因此自傲,在士兵的眼中,他是为人谦逊,举止大方随和。僧格林沁曾经的生活十分艰苦,因此他非常了解底层人的处境,他自愿与士兵们同甘共苦,对待部下关爱有加,他常常身处一线,与部下们共同作战。

公元1850年,在位三十年的道光帝驾崩了,有勇有谋,忠心耿耿的僧格林沁被选为顾命大臣,临危受命的僧格林沁不敢有丝毫懈怠,上任之初便前往密云县剿匪,后来又出兵镇压科尔沁左翼后旗佃农抗租斗争,两次作战皆取得成功,到了咸丰三年,他已官至参赞大臣,并受命督办京师防务,可以说整个京城都掌控在他的手里。而此时新兴的太平天国已经初具规模,并定都于南京,挥师北伐。咸丰帝任命僧格林沁统领健锐营、外火器营、两翼前锋营、八旗护军营、巡扑五营及察哈尔各官兵,并哲里木、卓索图、昭乌达蒙古诸王劲旅出京。

这年八月,士气正盛的北伐军抵达京城附近。面对敌人的威胁,僧格林沁誓师出征,九月,在紫荆关设防,十月,在天津南王庆坨与北伐军混战,由于北伐军过于深入,加之对北方地理环境并不了解,而这次碰到的又是清军的精锐之师,最终北伐军战败逃至连镇一带。此后僧格林沁又在连镇多次大败北伐军,于咸丰五年正月与北伐军在连镇木城一带展开决战,此战彻底击溃北伐军,围而尽歼之。这是太平天国北伐途中遭遇的最大挫折,天官副丞相北伐军统帅林凤祥也被生擒,此后太平天国再也无力组织大规模的军队进行北伐,也就是说清王朝彻底解除了太平天国对京师的威胁。僧格林沁凭借此战被咸丰帝加封为博多勒噶台亲王。

咸丰八年,面对来势汹汹的英军,清军战败于天津大沽口,那些主张讲和的大臣们匆忙与英国签订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僧格林沁闻讯后大怒,他立刻觐见咸丰帝,痛斥那些卖国求荣的小人,坚决反对签订不平等条约,力主全民抗英。可惜的是当时是主和派当政,纵然他到那一片赤诚的爱国之心,也未能改变现状。

到了咸丰九年,僧格林沁被派往天津督办大沽口和京东防务。他极力备战,筹建防御工事,整肃军队;他深刻反省上次大沽口战败的原因,并从中吸取教训。对于僧格林沁来说他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因为任何一点小小的失误都有可能使的事态扩大化,进而威胁整个国家。可想而知,僧格林沁是顶着多么大的压力。而此时的僧格林沁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英法新任驻华公使普鲁士、布尔布隆率领舰队从上海一路北上,行至天津大沽口防区时,他们无视中国军队劝阻与警告,执意强渡大沽口,激怒了大沽口防区的中国军队。僧格林沁下令坚决反击,并亲自督战。此战击毁英军战舰3艘,当时英军死伤人数高达464人,英海军司令贺布还受了重伤。面对中国军队地坚决反抗,英法舰队最终灰溜溜地撤退了。僧格林沁领导的大沽口保卫战,是自1840年以来抵抗西方列强侵略战争取得地第一次重大胜利,就连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也对此给予肯定。

此后的僧格林沁也曾参与平定捻军起义,期间曾多次大败捻军。后来捻军重新整编,战斗力大大提升,僧格林沁被诱于山东曹县惨遭包围,最终因寡不敌众战死沙场。消息传到京城,清廷大为震惊,但也不得不接受接着事实,以亲王规格为僧格林沁举行了葬礼,谥号“忠”。

一代名将僧格林沁就此陨落。

更多文章

  • 三千蒙古骑兵冲锋,只七人存活,僧格林沁的诱敌深入战略是错的?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博尔济吉特·僧格林沁,清军,骑兵,联军,法军,大沽口

    1858年5月20日,第一次大沽口之战,英法联军使用1200名士兵从大沽口登陆,仅仅2个小时就打垮守军,占领炮台。此战中,清军9000多人仅有300人死亡,看来伤亡总数不会超过900,不到十分之一,就全部撒丫子跑了。僧格林沁认为是炮台火力不够,在海口设置了3道封锁线,封锁线都有横穿内河的锁链,大量的

  • 捻军首领,被太平天国封为沃王,最后被僧格林沁凌迟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三炮讲故事标签:博尔济吉特·僧格林沁,清军,太平天国,清廷,咸丰,张乐行

    张乐行,字洛行,安徽涡阳人,出身于清末豪绅地主家庭,是清末中原地区农民起义军首领,曾被冯金标、张凤山等十八股捻军首领公推为捻军盟主,成为早期捻军的最高首领。咸丰元年(1851年),张乐行率部,联合亳州一带的捻军,共举义旗,起兵反抗腐朽的清政府。次年,随着皖北大旱,清廷救灾不力,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不满

  • 十六岁少年手刃满清最后的悍将僧格林沁,八年后落网惨遭凌迟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素子花开临窗景标签:博尔济吉特·僧格林沁,平定,太平天国,咸丰,大臣,战功

    十六岁少年手刃满清最后的悍将僧格林沁,八年后落网惨遭凌迟处死我们在说到清朝晚期的名将的时候,一般会想到谁呢?我想这个曾国藩和左宗棠应该是被经常提及的,其他的像冯子材也是一个抗法英雄了,其实还有一个名将是那个时代不得多得的人物,但是这个下场却是非常的凄惨,因为他被一个十六岁的少年给手刃了,这是怎么一回

  • 僧格林沁之谜,成吉思汗家族的后裔为何会没落,他又为何会崛起

    历史解密编辑:贪吃的骆驼标签:博尔济吉特·僧格林沁,成吉思汗,清廷,道光帝,嘉庆,清朝

    据《清史稿》,“僧王” 僧格林沁原属于成吉思汗家族的后裔,但是等到他父亲一辈时,他家竟然以给别人家放牧谋生。那么一代天骄的后裔,为何到了他家这就开始没落了呢?可能很多人会说,元朝被明朝灭了之后,清朝又从北方崛起,成吉思汗的后代自然会走向没落。这个观点从大面上是没有问题的,但一些细节还值得一聊。其实在

  • 历史彩照:僧格林沁玄孙被族人状告痛失家产,慈禧与妹妹相生相克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通标签:博尔济吉特·僧格林沁,慈禧,咸丰,婉贞,玄孙

    和希格这位头戴暖帽,身穿补服的孩子正是僧格林沁的玄孙和希格。和希格看上去唯唯诺诺,并没有高祖的威严霸气。和希格初封辅国公,后封固山贝子,人称“贺贝子”。(1)和希格的高祖僧格林沁驰骋沙场,建功封爵,世袭罔替,位列太庙之内。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联军的舰队曾搁浅在退潮中,驻守天津的僧格林沁屡次上书请战

  • 晚清猛将僧格林沁,为何被一少年砍死在麦田?功夫再高,也怕菜刀

    历史解密编辑:科普怪谈标签:博尔济吉特·僧格林沁,太平军,麦田,清廷,太平天国,八旗

    僧格林沁是清朝末期最主要的八旗军将领,也是晚清唯一可以拿的出手的八旗将领,僧格林沁是蒙古贵族,博尔济吉特氏,和孝庄太后是一个姓氏。道光五年,因为世袭扎萨克多罗郡王而入京为官。僧格林沁因为僧格林沁生于马背之上,善于骑射,武艺非凡,因此受到道光咸丰两位皇帝的重视,在道光年间他就被授予领侍卫内大臣,正蓝旗

  • 中年慈禧爱上了僧格林沁的孙子那尔苏,几年后那尔苏却吞金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烟台美食探店标签:光绪,吞金,那尔苏,安德海,慈禧太后,博尔济吉特·僧格林沁

    1890年的年初,在晚清重臣僧格林沁的墓前,跪着他的儿子伯王和孙子那尔苏。他们在一番谈话之后,突然,那尔苏脱下自己手中的那个金手镯,吞金自杀了,他的父亲看着自己的儿子死去,没有做什么也没有说什么。那尔苏出生名门贵族,爷爷是晚清名将那尔苏的爷爷是僧格林沁,晚清著名爱国将领,他在1855年击溃太平天国北

  • 为什么说僧格林沁之死,是晚清军事史的重要转折点?

    历史解密编辑:宁静思标签:清军,太平军,八旗军,李鸿章,左宗棠收复新疆,博尔济吉特·僧格林沁

    杀死僧格林沁的是一个16岁的山东少年,僧格林沁死在山东菏泽高家楼村的麦田里,他至死都不明白为什么训练有素的八旗铁骑打不过乌合之众的捻军五旗兵。1865年,张皮绠在搜索残敌过程中发现了重伤的僧格林沁,他看着这个穿着黄马褂的清军军官异常兴奋,这意味着他获得立功受奖的机会。张皮绠杀死了僧格林沁,他将黄马褂

  • 骑驴打败骑马,击溃蒙古亲王僧格林沁的捻军“驴骑兵”

    历史解密编辑:十六先生标签:清军,清廷,捻军,骑马,蒙古,太平军,太平天国,博尔济吉特·僧格林沁

    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塑造着人类行为,但同时,人类活动也在影响周围环境中的事物,这种塑造与影响,很多时候,无穷富无关。清末捻军19世纪中页,清帝国越过极盛的顶点,开始盛极而衰。1851年,屡试不中的秀才洪秀全依托“拜上帝教”开始在帝国的南方发起了“太平天国”大起义,起义声势浩大,迅速席卷南方各省,帝国派去

  • 剿灭太平天国北伐军的铁帽子王僧格林沁,最终被一个捻军童兵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博尔济吉特·僧格林沁,太平天国,清廷,僧格林沁部,捻军,北伐军,僧格林沁,太平天国(2000年电视剧),古装剧

    僧格林沁(?-——1865年),蒙古科尔沁旗人。博尔济吉特氏。继父索特纳木多布斋是嘉庆帝颙琰额附(清皇帝、宗室、贵族的女婿,公主、郡主的丈夫)。僧格林沁于道光五年(1825年)袭爵科尔沁郡王。咸丰三年(1853年)晋封为参赞大臣,率科尔沁马队防堵太平天国北伐军。 1853年8月,太平天国北伐军进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