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庆幸:秦琼程咬金没来,他们来了尉迟敬德会不会被揍趴下?

李世民庆幸:秦琼程咬金没来,他们来了尉迟敬德会不会被揍趴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 访问量:863 更新时间:2024/2/15 5:42:39

秦琼和程咬金可能参与了玄武门之变,但绝对没有参加玄武门战斗,这是可以在《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中找到确凿证据的。

《旧唐书》列传第十四、列传第十八,《新唐书》列传第四、列传第十四、列传第十五,《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一,都明确记载了建成元吉把秦琼必杀名单头一名,也记载了程咬金在玄武门之变发生前极力鼓动李世民先下手为强。

秦琼受封左武卫大将军而没有被一撸到底,也表明在玄武门之变中,秦琼是站在李世民一边的。但是在《旧唐书》列传第十五和《新唐书》列传第三十开列的玄武门十大将或十杀手名单中,却没有秦琼,这十个人是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恭、李孟尝。

按照官修正史的规矩,参与某重大历史事件的人物,要按官爵大小排序。在玄武门之变发生的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秦琼是上柱国、翼国公,程咬金是宿国公,而长孙无忌当时只是上党县公,尉迟敬德只是无爵位和勋位的秦王府右二副护军,只是个从四品下的低级武官:“时秦王、齐王府官之外,又各置左右六护军府及左右亲事帐内府。其左一右一护军府护军各一人,正第四品下。掌率统军已下侍卫陪从。副护军各二人,从四品下。《旧唐书·卷四十二·志第二十二·职官一》”

秦琼比尉迟敬德官爵勋位高,也比尉迟敬德能打,如果他参加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就不会遇到那么大危险:“及斩建成、元吉,其党来攻玄武门,兵锋甚盛。公谨(张公瑾,时任右武侯长史、秦王府幕僚,跟左右千牛卫长史、大都督大都护府录事参军事、亲王府诸曹参军一样,都是《武德令》规定的从五品下阶文职事官)有勇力,独闭门以拒之。以功累授左武候将军,封定远郡公,赐实封一千户。”

秦琼和程咬金从投奔唐军开始就被唐武德天子李渊(唐高祖是他死后的庙号)分配给了李世民,秦琼和程咬金的上柱国、开国公勋位爵位,都是李渊钦封的。秦琼更是被李渊捧到了天上,李世民对他也是客客气气:“高祖俾事秦王府,王尤奖礼。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劳曰:‘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走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从讨世充、建德、黑闼三盗,未尝不身先锋鏖阵,前无坚对。积赐金帛以千万计,进封翼国公。”

李渊和李世民都对秦琼不错,建成元吉很不开眼,居然把秦琼列在了必杀名单头一位:“引秦王府骁将秦叔宝、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与行,太子与元吉谋:‘兵行,吾与秦王至昆明池,伏壮士拉之,以暴卒闻,上无不信。然后说帝付吾国,吾以尔为皇太弟,而尽击杀叔宝等。’”

综合上述史料分析,秦琼程咬金肯定是支持秦王李世民的,他们没有出现在“玄武门十大秦将”名单上,原因只有一个:他们站队但不战斗,程咬金唯秦琼马首是瞻,这哥俩是商量好了只保护秦王府安全和打一打外围,杀李渊子孙这种事情,他们坚决不干。

熟读两唐书和《资治通鉴》的读者诸君当然知道,李世民在玄武门杀了大哥世民和四弟元吉—(正史中的老三是玄霸,字大德)之后,又斩杀十个亲侄子,武德九年的李建成是三十八岁,李元吉只有二十四岁,李建成的五个儿子或许有成年的,但李元吉的五个儿子,没有一个能超过十岁。李世民对年幼的侄子挥动屠刀,您说秦琼是袖手旁观还是磨刀霍霍?那可都是李渊的亲孙子呀!

李世民大开杀戒,连他的头号打手尉迟敬德都看不下去了:“为恶者二人,今已诛,若又穷支党,非取安之道。”

杀红了眼的秦王李世民收起屠刀之后应该感到庆幸:幸亏上柱国、翼国公秦琼和宿国公程咬金没来玄武门,他们来了,尉迟敬德很可能会被这二位揍趴下捆起来,这可不是我想要的结果!

李世民是一代明君英主,这一点谁都不能否认,但是与此同时,任何有一点善心的人,都会对李世民的狠辣颇有微词:在势同水火之前,三兄弟经常互相串门做彻夜之饮,按照礼仪,那些被杀的侄子,只要会走路,是都是要跪着给“二叔”、“二伯”世民敬酒的。

我们可以想见,如果李世民坚持让秦琼和程咬金跟着自己去玄武门,他们是一定会去的,但是面对玄武门的惨烈战况,秦琼和程咬金会有怎样的表现,李世民心中肯定没谱。综合分析之下,我们觉得这二位可能会有两种表现,至于哪种表现是李世民能接受的,那可真就说不准了。

建成元吉已经对秦琼程咬金动了杀机,这绝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连尉迟敬德都被秦琼打得束手就擒,打不过尉迟敬德李元吉还能反了天?

如果秦琼和程咬金去了玄武门,建成元吉的手下还不够他俩杀的——正史中的程咬金可不是只会三板斧,他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裴行俨(就是小说中的隋唐第三条好汉裴元庆)还要勇悍,在瓦岗军与王世充的战斗中,程咬金救过裴行俨的命:“行俨先驰赴敌,为流矢所中,坠于地。知节救之,杀数人,世充军披靡,乃抱行俨重骑而还。为世充骑所逐,刺槊洞过,知节回身捩折其槊,兼斩获追者,于是与行俨俱免。”

秦琼和程咬金都是当世高手,他们要是肯在玄武门大开杀戒,建成元吉的部下只能望风而逃,就轮不到张公瑾神力建功了。这当然是李世民愿意看到的场面,但这种场面并没有出现,所以我们可以肯定:秦琼程咬金只肯提供后援而不愿意冲锋在前。

除了帮助李世民浴血奋战,秦琼和程咬金还可能有另外一种表现,那就是为保护李渊而暴打有刺王杀驾之嫌的尉迟敬德。

细看两唐书和《资治通鉴》,我们就会发现提着建成元吉首级和长矛的尉迟敬德,实际是有企图并有机会干掉李渊的:“是时,高祖泛舟于海池。太宗命敬德侍卫高祖。敬德擐甲持矛,直至高祖所。高祖大惊……南衙、北门兵马及二宫左右犹相拒战,敬德奏请降手敕,令诸军兵并受秦王处分,于是内外遂定。”

尉迟敬德全副武装去见李渊,已经摆明了态度:如果你不肯屈服,就送你跟建成元吉一起上路!

如果这一幕落到秦琼和程咬金眼里,那后果就会很严重:程咬金或许只是怒目圆睁,而秦琼则会一枪刺向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收拾李元吉绰绰有余,他的避槊、多槊之术,在秦琼面前根本就不好使:“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

遇到难啃的骨头,李世民派出的重锤是秦琼而不是尉迟敬德,说明李世民也知道谁的武功更胜一筹。如果有秦琼和程咬金站在一旁,李渊的底气就会很足:他除了建成、世民、大德、元吉四个嫡子,还有十八个儿子呢,跟元吉同岁的李智云虽然早被隋朝左翊卫大将军、西京留守阴世师杀害,但是老六元景、老七元昌、老八元亨、老九元方、老十元礼都已经八九岁了,李渊又活了九年多,这些人都可以培养成下一任皇帝,把李世民以弑兄屠弟逼父的罪名拿下,唐朝也不会后继无人。

李渊的无奈,在于能打的将军都帮着李世民,如果秦琼程咬金都站在李渊一边,瓦岗旧将牛进达、刘黑闼、徐世勣等人也会响应,李世民也有可能沦为阶下囚——徐世勣此前已经拒绝了李世民的拉拢表示严守中立,而他保持中立的原因,跟秦琼一样,也是深受李渊之恩难以回报:“授(徐世勣)黎州总管,封莱国公。赐姓(徐世勣改为李世勣,后来为避世民之讳,又改为李勣,如果世民不当皇帝,他还叫李世勣),附宗正属籍,徙封曹,给田五十顷,甲第一区。封盖(徐世勣之父徐盖,史称李盖)济阴王,固辞,改舒国公。”

玄武门之变原本是皇储位置之争,最后演变成手足相残,李渊十二个子孙死于非命,这种事情,原本不应该发生在大唐盛世,自然也不是李渊和秦琼愿意接受的结果,我们在赞扬贞观天子李世民的雄才伟略的同时,也不禁会对他在玄武门前的冷酷心生寒意。

李世民一日之间杀了一个哥哥一个弟弟十个侄子,他自己的十四个儿子,下场似乎也不太好:除了被李世民赐死或流放致死的,基本都被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收拾掉了——李世民的儿子有多少死于非命,不同史料记载不同,因为与本文无关,就不做详细统计了。

皇家无亲,大将有情。秦琼和程咬金不但有情有义,做事也都有自己的底线,在玄武门之变后,李渊给他们的三千户食邑(有唐六典为证),在李世民的重新规划下变成了七百户,这足以说明,他们在玄武门之变中的表现令李世民很不满意,而秦琼称病十二年,李世民既不探望也不赐药(秦琼倒掉赐药,只是无根据的瞎编),两人相忘于朝堂而又相安无事,让我们不禁浮想联翩:“才而武,志节完整(来护儿对秦琼的评价)”的秦琼如果真去了玄武门,他看着建成元吉被杀会作何反应?李渊在滴血的长矛下瑟瑟发抖,秦琼会不会一拳将尉迟敬德打翻?如果秦琼程咬金坚定地站在李渊身后,玄武门之变又会是怎样收场?

更多文章

  • 李世民为什么要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年仅花甲的尉迟敬德?

    历史解密编辑:熙熙攘攘利来利往标签:李世民,尉迟敬德,李元吉,李建成,李渊,玄武门之变

    尉迟敬德比李世民大12岁,李世民却主动提出把女儿嫁给他,但尉迟敬德却坚决拒绝。这是怎么回事呢?一、忠心耿耿图片尉迟敬德对李世民的忠心是从归降那天开始的。起初,尉迟敬德是跟着刘武周和宋金刚混的。他作战勇猛,跟唐军交手时,不光多次击败唐军,还俘虏过唐军将领多名。李渊没有办法,只得派秦王李世民对付宋金刚和

  • 尉迟敬德:打铁打出锦绣江山的门神爷

    历史解密编辑:时拾史事标签:尉迟敬德,李世民,王世充,李渊,窦建德,李勣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陈华他是打铁出身的铁汉,在李世民的创业史上出场虽晚,却后来居上。出身将门的他因为世道陵替,沦落为一名朔州铁匠,在乱世中艰难图存。他从参与平叛开始出道,之后追随刘武周起兵,小试牛刀后入了李世民的法眼。兵败后追随李世民,很快得到李世民的厚待,从此成为李二

  • 尉迟敬德墓被打开,墓志书法震撼!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尉迟敬德,尉迟恭,昭陵,墓志,并州

    唐名将尉迟敬德,是中国历史上妇孺皆知的传奇人物,两《唐书》中均有传。尉迟敬德“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县)人”。敬德戎马一生,在李唐建国统一战争及玄武门政变中功绩显赫,深受唐太宗李世民赏识和器重。高宗显庆三年(658)十一月二十六日,寿终于长安隆政里,年74岁,陪葬昭陵。敬德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烟霞镇街道,

  • 尉迟敬德连摔三个跟头差点丢命,秦琼程咬金的自保之道有多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秦琼,程咬金,尉迟敬德,李世民,李渊,长孙无忌

    在大唐开国名将中,秦琼、程咬金、尉迟敬德不是官职最高的,但却跟李靖、李勣、魏征一样,属于知名度最高的。尉迟敬德和秦琼并为左右门神,昭陵秦琼墓前还有其他将领没有的石人石马,程咬金跟李世民做了亲家,这三位名将,也是后世隋唐英雄系列小说、评书的主角。正史和演义总是有些差别的,在正史中,程咬金没当过混世魔王

  • 唐太宗李世民的“恩威”之尉迟敬德

    历史解密编辑:东湖说文史标签:尉迟敬德,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刘邦,李道宗,韩信

    公元639年,唐太宗李世民突然问尉迟敬德:有人说你要造反,这是真的吗?尉迟敬德忽然提高了嗓门:是的,臣就是要造反。不久,唐太宗李世民还准备把女儿嫁给尉迟敬德。当唐太宗李世民说自己谋反的时候,尉迟敬德感觉到很委屈:我替陛下四处征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陛下今天竟然怀疑我要造反?说着就把上衣脱掉,遍身的刀

  • 玄武门之变诸多功臣,为何尉迟敬德为首功,他都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逍遥史贵族标签:李渊,唐朝,李世民,李元吉,李建成,尉迟敬德,玄武门之变

    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迎来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最后他政变成功,被李渊立为太子,没多久得到李渊禅位,成为唐朝第二位皇帝,是为唐太宗。在论功行赏时,李世民将尉迟敬德定为首功,不仅赐了他一万匹绢,甚至连整座齐王府,以及府中的钱财器物,都全部赏给了他。我们知道,玄武门之变的成功

  • 尉迟敬德和秦叔宝比武,谁更厉害些?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秦叔宝,尉迟敬德,李世民,王世充,罗士信,唐军,李渊,秦琼,黄易小说人物,唐朝

    尉迟敬德和秦叔宝曾交战过,并且是秦叔宝代表的唐军胜了,但是,尉迟敬德和秦叔宝有没有真正对战过,或者有没有分出胜负则不好说。实际上两人的武力值是差不多的,不过,四姑娘还是认为尉迟敬德要略胜一筹。我们先来看看尉迟敬德输掉的这场战争。619年,刘武周在宋金刚的建议下南下,试图攻克晋阳以图天下,夏县人吕崇茂

  • 同为门神的秦琼和尉迟敬德,地位和际遇却迥然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春语夏阳标签:秦琼,太宗,唐朝,尉迟恭,李世民,李元吉,王世充,尉迟敬德

    秦琼和尉迟敬德两人都为民间传说中的门神,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但是对比两人一生的轨迹,发现他们两人地位和人生际遇迥然不同。门神的诞生唐太宗李世民是经过玄武之变弑兄杀弟夺得帝位的,因此有一段时间夜里经常梦见冤魂索命,以致无法安睡。秦琼得知此事后,自告奋勇与尉迟敬德拿着武器站在宫门前守卫,那夜太宗竟然没

  • 尉迟敬德的最后一天:握着第二个老婆的手哭着说,你姐命真苦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尉迟敬德,李世民,尉迟恭,李建成,李渊,房玄龄

    唐高宗显庆三年十一月廿六日(658年12月25日),寒风凛冽,帝都长安城一片肃杀。天街行人步履匆匆,隆政里鄂国公府邸内,全府上下笼罩着悲风愁雾。74岁的鄂国公尉迟敬德曲卧在胡床上,多年炼丹养气使他看上去童颜鹤发。唯有粗促的喘气声在向世人宣明,这位风烛残年的昔日英雄已如燃尽的油灯,熄灭只在瞬息之间。老

  • 李世民为什么会提出嫁个女儿给尉迟敬德的建议?是安抚还是试探?

    历史解密编辑:垄疯堂主标签:萧瑀,隋朝,唐朝,李世民,高士廉,李道宗,唐太宗,书法家,尉迟敬德

    根据《资治通鉴》中的记载,唐太宗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时,李世民曾提出过嫁一个女儿给尉迟敬德,但被其拒绝:上又尝谓敬德曰:“朕欲以女妻卿,何如?”敬德叩头谢曰:“臣妻虽鄙陋,相与共贫贱久矣。臣虽不学,闻古人富不易妻,此非臣所愿也。”上乃止。这个时候的尉迟敬德已经54岁了,他比李世民还要大1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