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隋唐正史中,秦琼能打赢尉迟敬德,却可能打不赢自己的两个兄弟

在隋唐正史中,秦琼能打赢尉迟敬德,却可能打不赢自己的两个兄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二哥谈事 访问量:4058 更新时间:2024/2/15 5:42:31

说唐朝是我国封建王朝中最为鼎盛的朝代都不为过,因为唐朝不仅人才济济,唐朝的太平盛世也是绝无仅有的,它还十分开放,接受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前来学习交流,这与清朝的闭关锁国不一样。

这一点说明了唐朝是更加自信的,也是更加昌盛的,而唐朝能够如此繁荣,与唐朝皇帝的治理脱不开关系,和唐朝的文才武将也离不开关系。

在唐朝还没有建立的时候,唐朝已经开始吸引人才,只要是有能力的人投奔李渊或者李世民,他们总是敞开大门欢迎的。秦琼就是李渊和李世民留下的人才,正是因为唐朝的包容,才让唐朝最终走向了鼎盛。

秦琼是一位善战的武将,有人说他是唐朝第一单挑武将。但是也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秦琼能够打败尉迟敬德,但是不一定能够打败他的兄弟程咬金罗士信

秦琼一生善战,但是因为作战身体受病

秦琼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所以没有读过太多书,早早在军队中当兵,可以混口饭吃。他最早跟在来护儿的军队,来护儿也是一个很爱惜人才的人,他一眼就看出秦琼将来一定大有作为,所以对他另眼相待。

在秦琼母亲去世的时候,他还亲自过来问候,就是为了感动秦琼,让他死心塌地地跟着自己。秦琼确实感动了,他跟随着来护儿一同作战,帮助他打赢了很多场战争。

但当时的局势很乱,谁都有可能死在下一秒,当来护儿战死沙场之后,秦琼又和张须陀一同作战。也是在张须陀的部队里,秦琼结交了自己的好朋友罗士信。

他和罗士信是因为一场与卢明月的对战中相识的,当时张须陀和卢明月对峙,眼看着张须陀的部队快要坚持不住了。这时,张须陀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那就是在自己的部队撤退的时候,有一支部队趁机打入卢明月的阵地,形成两面夹击,那么很有可能获胜。但是,谁又敢带着兵到卢明月的阵地里呢,如果没有成功,那么必死无疑。

这个时候,秦琼和卢明月担起大任,带着一支部队绕道卢明月的后方,两人配合非常默契,打得卢明月连连败退,最后只能落荒而逃。因为这一战,秦琼获得了好的名声,也收获了一个好兄弟罗士信。

后来,秦琼又认识了程咬金,两人都是那种直率的性格,并且仁义忠厚,很快就成为了兄弟,并且一同投奔了李渊。

只是,唐朝建立之后,秦琼几乎没有什么表现了,因为他的身体每况愈下,按照他自己的话来说,自己打仗流的血有一百多斤,自己的身体怎么会好呢?

尽管秦琼在唐朝建立之后,没什么大的作为,但是李世民还是记得他之前的功劳,所以仍然将他封为开国功臣。

与尉迟敬德的对战,帮助李世民脱离险境

为什么说秦琼能够打得过尉迟敬德呢?因为他和尉迟敬德一同作战过,那时尉迟敬德和秦琼属于对立面,两者不在同一阵营。

李世民带着士兵与尉迟敬德对战,却被他偷袭,导致损失惨重,为了赢得这场战争,李渊派秦琼去支援李世民。在秦琼和尉迟敬德的对战中,尉迟敬德被打得很惨,从之前的大获全胜,到差点全军覆没。

其实,秦琼只是利用了尉迟敬德的自信和自满心理,当时,尉迟敬德已经赢了很多场征战,还打赢了李世民。他的士兵整体上透露出沾沾自喜和自满高傲的气息。

尉迟敬德认为自己已经所向披靡,没人能够打败自己了。所以,他开始掉以轻心,对自己的军队装备不足,也没有请求支援。

秦琼在收到命令之后,马不停蹄地赶来,直接带兵攻打进了尉迟敬德的军队,打得尉迟敬德措手不及,差点全军覆灭。在这场对战中,秦琼沉稳冷静,善于分析局势,但是尉迟敬德沾沾自喜,好大喜功,不在乎敌方的情况。

所以,谁胜谁负一目了然,尉迟敬德和秦琼相比还是差得远的,不论是从战略布局上看,还是从个人作战中看。

不过,这场战争还是被后人视为关键的一战,并且也认可尉迟敬德的表现,所以百姓将尉迟敬德和秦琼画下来贴在自己门口,防止坏人入侵。可见,秦琼和尉迟敬德在百姓的心里都是武功高强的人,以至于他们的画像成为了门神。

秦琼与好兄弟之间的比较

秦琼和尉迟敬德之间的比较还是很好进行的,毕竟他们一起作战过,所以用战争的胜利就能够比较出来。但是秦琼和好兄弟之间的比较却比较难进行,因为他们都是属于同一方阵营,没有对战过,难分高下。

程咬金在隋唐时期也是一名大将,他的武功高强,长得人高马大,在电视剧里,程咬金的形象也是非常强壮的,手里还总是拿着两个大斧子。

虽然这不一定是程咬金的真实形象,但是一定是他的模仿形象,因此,程咬金本人的形象也一定是身高体胖,非常有力气的。

古代的武器是很沉重的,与现在的精密武器不一样,如果没有很大的力气,程咬金不可能拿得起两个斧子,还能运用自如。

从这点来看,程咬金的身体素质是比秦琼强的,在冷兵器时代,更多的战争还是以近身肉搏,因此身体素质强是对战能够获胜的关键。不少人说,秦琼可能和程咬金对战,是打不过程咬金的,尤其是在秦琼病了之后,这样的说法也有道理。

不过,秦琼不仅擅长作战,他更擅长的是分析局势和战略部署,从这一点上看,程咬金可能打不过秦琼。

而秦琼的另一个兄弟罗士信就不同了,他不仅身体素质强,而且还非常聪明,如果他们两个人带兵打仗,还真说不好谁能赢。

罗士信在十四岁的时候就要求要上战场,那时候,他还是一个孩子的面孔,但是在战场上却非常威风,甚至让人害怕。

因为罗士信非常冷酷,可以说是杀人不眨眼,和他对战的人看到之后,都很害怕。因此,罗士信与秦琼一较高下,还真说不好结果。

更多文章

  • 秦琼、尉迟敬德和李元芳的官爵很有意思:三人相见,先给谁敬礼?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秦琼,李元芳,尉迟敬德,李世民,李渊,狄仁杰

    狄仁杰身边的李元芳从千牛卫中郎将升任检校千牛卫大将军,“检校”是加官,只享受正三品待遇,却并不能真正指挥调动千牛卫兵马。这就像尉迟敬德作为李世民的贴身护卫,看起来威风八面,但最后论功行赏,却很难获得晋升的机会。李元芳似乎是李唐宗亲,武则天不会封他为国公、县侯或子爵,尉迟敬德在唐高祖李渊执政期间,既不

  • 唐太宗李世民最信任的名将,尉迟敬德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李世民,尉迟敬德,李靖,突厥,李渊,唐太宗,国防政策,书法家,隋朝

    毫不夸张的说,唐太宗与尉迟敬德,那是超过手足之情的义气。然而尉迟敬德在天下安定之后,生活过得既非常滋润,又十分郁闷。结局是安享晚年。于高宗显庆三年,74岁高龄寿终正寝。朝廷下令罢朝三日,命京城中所有五品以上高官都去参加吊唁。为什么说尉迟敬德又过得很郁闷呢?因为自唐太宗登基之后不久,尉迟敬德就离开了军

  • 秦琼和三个小弟都在昭陵陪伴李世民,尉迟敬德的两个跟班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秦琼,李世民,尉迟敬德,单雄信,王世充,李密

    “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这句话评书中经常出现的话,用荀子的话来说,那就是“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单田芳先生在长篇评书《隋唐演义》中说过类似的话,我们翻看唐朝正史,就会发现此言非虚,仅以秦琼和尉迟敬德的三个小弟两个跟班为例,就能看出老话讲的“跟啥人学啥人”,果然是智慧的

  • 李世民庆幸:秦琼程咬金没来,他们来了尉迟敬德会不会被揍趴下?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李世民,秦琼,程咬金,尉迟敬德,李渊

    秦琼和程咬金可能参与了玄武门之变,但绝对没有参加玄武门战斗,这是可以在《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中找到确凿证据的。《旧唐书》列传第十四、列传第十八,《新唐书》列传第四、列传第十四、列传第十五,《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一,都明确记载了建成元吉把秦琼必杀名单头一名,也记载了程咬金在玄武门之变发生

  • 李世民为什么要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年仅花甲的尉迟敬德?

    历史解密编辑:熙熙攘攘利来利往标签:李世民,尉迟敬德,李元吉,李建成,李渊,玄武门之变

    尉迟敬德比李世民大12岁,李世民却主动提出把女儿嫁给他,但尉迟敬德却坚决拒绝。这是怎么回事呢?一、忠心耿耿图片尉迟敬德对李世民的忠心是从归降那天开始的。起初,尉迟敬德是跟着刘武周和宋金刚混的。他作战勇猛,跟唐军交手时,不光多次击败唐军,还俘虏过唐军将领多名。李渊没有办法,只得派秦王李世民对付宋金刚和

  • 尉迟敬德:打铁打出锦绣江山的门神爷

    历史解密编辑:时拾史事标签:尉迟敬德,李世民,王世充,李渊,窦建德,李勣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陈华他是打铁出身的铁汉,在李世民的创业史上出场虽晚,却后来居上。出身将门的他因为世道陵替,沦落为一名朔州铁匠,在乱世中艰难图存。他从参与平叛开始出道,之后追随刘武周起兵,小试牛刀后入了李世民的法眼。兵败后追随李世民,很快得到李世民的厚待,从此成为李二

  • 尉迟敬德墓被打开,墓志书法震撼!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尉迟敬德,尉迟恭,昭陵,墓志,并州

    唐名将尉迟敬德,是中国历史上妇孺皆知的传奇人物,两《唐书》中均有传。尉迟敬德“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县)人”。敬德戎马一生,在李唐建国统一战争及玄武门政变中功绩显赫,深受唐太宗李世民赏识和器重。高宗显庆三年(658)十一月二十六日,寿终于长安隆政里,年74岁,陪葬昭陵。敬德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烟霞镇街道,

  • 尉迟敬德连摔三个跟头差点丢命,秦琼程咬金的自保之道有多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秦琼,程咬金,尉迟敬德,李世民,李渊,长孙无忌

    在大唐开国名将中,秦琼、程咬金、尉迟敬德不是官职最高的,但却跟李靖、李勣、魏征一样,属于知名度最高的。尉迟敬德和秦琼并为左右门神,昭陵秦琼墓前还有其他将领没有的石人石马,程咬金跟李世民做了亲家,这三位名将,也是后世隋唐英雄系列小说、评书的主角。正史和演义总是有些差别的,在正史中,程咬金没当过混世魔王

  • 唐太宗李世民的“恩威”之尉迟敬德

    历史解密编辑:东湖说文史标签:尉迟敬德,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刘邦,李道宗,韩信

    公元639年,唐太宗李世民突然问尉迟敬德:有人说你要造反,这是真的吗?尉迟敬德忽然提高了嗓门:是的,臣就是要造反。不久,唐太宗李世民还准备把女儿嫁给尉迟敬德。当唐太宗李世民说自己谋反的时候,尉迟敬德感觉到很委屈:我替陛下四处征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陛下今天竟然怀疑我要造反?说着就把上衣脱掉,遍身的刀

  • 玄武门之变诸多功臣,为何尉迟敬德为首功,他都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逍遥史贵族标签:李渊,唐朝,李世民,李元吉,李建成,尉迟敬德,玄武门之变

    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迎来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最后他政变成功,被李渊立为太子,没多久得到李渊禅位,成为唐朝第二位皇帝,是为唐太宗。在论功行赏时,李世民将尉迟敬德定为首功,不仅赐了他一万匹绢,甚至连整座齐王府,以及府中的钱财器物,都全部赏给了他。我们知道,玄武门之变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