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复榘夫人给张宗昌让座,张说了一句玩笑话,几天后被韩派人刺杀

韩复榘夫人给张宗昌让座,张说了一句玩笑话,几天后被韩派人刺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粒圈主 访问量:2290 更新时间:2023/12/22 22:22:08

在阅读此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给你小心心]

1932年9月3日,山东济南火车站内。

一名身高超过1米9的壮汉,正在与送别之人在站台交谈之际,突然听到一声枪响,随着身上的剧痛传来,才意识到有人对自己行刺。

看不到不远处一个年轻人再一次举枪对准自己准备射击时,曾经历过无数场战斗的壮汉,快速反应过来,欲拔出腰间配枪之际,却发现枪并不在身上,便一个急转身,穿过人群,反方向跑去。

后面的杀手显然已经做好了不死不休的准备,一边飞身赶上,一边不停地朝着壮汉连开数枪,最终,壮汉终于身体受伤不支,重重地摔倒在地上。

杀手来到身边之后,不但不跑,反倒在壮汉的头部胸部,又连着补了几枪,壮汉庞大的身躯抽搐了几下,便再也没有动静。

“我是郑继成,今日我刺杀张宗昌,是为父报仇,与他人无干!”

杀手神色平静地立在原地,一边等着急赶过来的军警,一边冲着围观的人们大声说道。

原来,这位被杀的壮汉,曾是山东的土皇帝,军阀张宗昌,被杀时,他刚满51岁,一代枭雄就此陨落。

这次事件,便是震惊当年全国上下的张宗昌济南火车站遇刺事件,那么,一度在山东曾经权力滔天的张宗昌,为何却死在了济南火车站,这背后又有哪些隐情呢?

被誉为三不知军阀的张宗昌

鲁迅在一篇文章中,曾评价军阀张宗昌,为三不知将军:不知自己有多少钱,不知自己有多少兵,不知自己有多少女人。

其中有两层的意思,其一,张宗昌是个典型的粗人,不但没文化,稍微大的数字都数不清,也根本没有数字的概念;其二,张宗昌的金钱、兵力与女人确实多,多到不可胜数。

“我大字不识几个,但是,我也有优势,就是个子高,力气大,跑得快。”

这是1881年出生的张宗昌,在年轻时经常使用的自我介绍。

俗话说:文有文路,武有武途。

或许,正是因为张宗昌一米九的大高个,身强体壮,不管去哪儿,只要是投军,就没有不欢迎的。

总之,在他的那个时代,从清末到民国,到处都是战乱不停,再加上张宗昌又敢闯敢拼,倒也打出了身为一个“粗人”的实力与名气。

张宗昌的发迹是在辛亥革命之后,当时一边是清政府的汉人军队纷纷倒戈,各自拥兵自重,当上了军阀;另一边原清朝廷所辖的地方政府,纷纷独立,形成了地方割据。

同时,也有许多人借着当时混乱的时机,在各地发起响应辛亥革命的武装起义,拥有了自己的队伍,张宗昌便是其中之一。

因为他块头大,再加上脾气暴躁,敢打敢杀,便是地痞流氓也对他惧怕三分,当他振臂一呼的时候,地方上的一些混混哪敢不响应,于是,张宗昌便拥有了自己的队伍。

人不多,百八十人。

这点人数,在当时,也就是普通土匪流寇的规模,不要说跟别人抢地盘,就是自保都成问题。

在这方面,张宗昌倒看得十分透彻,自己实力不足,便找大树乘凉,于是,他先后投入了不少的地方割据或军阀势力。

但张宗昌是一个自视甚高之人,他是不会久居人下的,所有被他投靠的势力,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一块跳板而已。

就在这跳来跳去的过程中,张宗昌不但没被别人吞并,而且队伍竟然还越做越大,这完全得益于“大树”的好处,不仅可以乘凉保安全,而且还给枪给钱,再加上张宗昌的江湖义气那一套,在旧军阀时代,可以说百试不爽。

“张宗昌刚拿了咱们一万块大洋的军饷,就走了,还顺手带走两千人。”

这是被张宗昌刚投靠两个月的军阀所得到的消息,而这个军阀总共才三千人,结果气得吐血,最后叹气道:“我自负文武双全,却不如这个大老粗张宗昌啊。”

至于张宗昌究竟一路投靠过多少军阀,借了多少光,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张宗昌这种让许多人有些不齿的行为,虽然让他实力壮大了不少,但在真正的大军阀跟前,还是不入眼的存在。

“张宗昌是谁?没听说过,先给他个营长当当吧。”

这是奉系军阀张作霖得知张宗昌带兵来投时,跟下属所交代的话。

显然,在张作霖眼里,张宗昌就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他竟连听得不曾听说过,能给个营长也是因为对他大老远来投靠的一点激励而已。

要知道,在奉系东北军中,营长真是芝麻粒大的小军官,不要说被张作霖重视,便是连见到大帅一面也几无可能。

但向来非常自傲的张宗昌却忍了,因为这棵树足够大,可以让他好好地靠上一靠,说不定能靠出一番名堂出来。

这一次,他忍的时间比较长,甚至在张作霖平定东北内乱的时候,利用他江湖那套,未动一兵一卒直接策反了对方的一小半队伍。

张作霖终于注意到了这个大字不识几个,平日里还喜欢作诗的张宗昌。

“既能打仗,还能作诗,这是文武全才啊。”

张作霖听说张宗昌喜欢作诗,再加上还立了不少的战功,自然要大力提拔,于是,张宗昌竟被一路从营长提升到军长。

当然,如果张作霖真看了张宗昌的诗,估计会后悔。

张宗昌在张作霖手下,混得风生水起的同时,心中仍旧有些落寞。

“小时候,就有人给我算过命,说我是小龙命,即便不能做一国之君,也最起码是一方诸侯。”

如今的他,即便军职再高,也不过是张作霖手下的一名将领而已,距离他的目标实在是太远了。

关键是,他也曾想过再次独立出去,可打眼望去,这手下清一色的东北军,可他却是山东人,谁会买他的账?

“你是山东人?”

就在张宗昌只恨自己不是东北人时,张作霖却突然想起了他山东人的身世,突然一问,让张宗昌内心一阵发紧:莫非张大帅发现了他的想法。

张宗昌狐疑地看着张作霖,点了点头。

“那你就去山东吧。”

张作霖说得如此随意,差点让张宗昌以为自己被抛弃了。

随着张作霖的进一步说明,张宗昌不仅把悬着的心放了下来,而且心中更是狂喜不已。

“这是放虎归山啊。”

张宗昌心中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此事,当然,这个“虎”是指他自己,而“山”则是他的老家山东。

1925年7月,张宗昌被张作霖任命为山东省省长,他终于圆了自己多年的梦想,成为一方诸侯,而还是他老家山东的诸侯,在家乡的父老乡亲跟前,攒足了面子。

一心把自己当地土皇帝的张宗昌,显然并没有因为山东是自己的家乡,而好好照顾这儿的百姓,他唯一考虑就是自己的享受。

要享受自然少不了钱财,于是,山东的老百姓就成了张宗昌镰刀下的“韭菜”,被他不停地收割。

但好景不长,张宗昌在山东还没蹦跶几年,就被南方国民党政府所领导的北伐战争给打败了,而张作霖作为奉系大帅也在战败之后仓促乘火车返回东北,不料却被日本在皇姑屯车站埋设炸弹暗杀身亡。

他也曾联系接任东北军帅印的少帅张学良,希望回东北避难,可张学良对他并不欢迎,不料张宗昌竟跑去了日本。

九一八之后,张学良考虑再三,还是不能让张宗昌继续在日本待下去,万一这个没有原则的家伙再跟日本人勾结在一起,影响的自然是东北军的声誉。

因为,任谁都知道,张宗昌可是奉系的人。

在张学良软硬兼施之下,1932年初,张宗昌回到了国内,也正因为这次回国,让他不久之后,命丧在山东济南的火车站。

一句调侃让韩复榘暗生杀意

张宗昌被刺杀之后,虽然明面上跳出来的是郑继成,但任谁都猜得出,这背后必定有主谋。

特别是一些内部知情之人,基本都把背后主谋,锁定在了此时的山东省主席韩复榘身上,可八竿子打不着的韩复榘为何要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刺杀已经通电下野的张宗昌呢?

按照旧军阀时期不成文的规则,任何军阀一旦通电下野,其他的对手便不能再行伤害之举,而韩复榘偏偏还是把张宗昌置于了死地。

其实,此时的张宗昌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实力,手下也无一兵一卒,刚刚从日本回国,为何又成为了韩复榘的眼中钉,并杀之而后快?

归结起来,为张宗昌招来杀身之祸的,就是他自己,而且只是因为他:嘴贱。

1932年8月,张学良邀请了一帮军阀来到北京,一方面是联络感情,另一方面也希望团结北方各处军阀力量,以求共同抗日。

被邀请的人员当中,就现任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与曾经的山东省省长张宗昌,这两任山东军阀初次见面之后,本也没有什么芥蒂与冲突。

对于大权在握,实力雄厚的韩复榘来说,张宗昌早已是个没落的军阀,是个光杆司令,根本也没把他当回事,若不是看在张学良的面子上,估计都懒得搭理他。

可令他没想到的是,张宗昌似乎粘上了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在他的面前,加上几杯酒下肚,言语间对韩复榘也多有不敬。

他心有不甘啊,想当年,自己才是山东的土皇帝,如今却落到了韩复榘手里,他没法把气撒到蒋介石身上,如今趁着机会,奚落一下韩复榘倒也算吐了口浊气。

他不止一次地对韩复榘说道:“山东那可是俺的大本营,如今虽然在你的手里,但俺在那边可是有人的,俺若过去振臂一呼,那些人是选择跟俺还是跟你,还两说呢。”

韩复榘本来并没把他当回事,可听他这么一说,心中倒不免紧张起来,若只是他张宗昌,倒也无惧,可从眼下的情况来看,这个说话直来直去的家伙背后,可有着张学良在撑腰,而且张学良的东北军就在华北一带,要是想拿下山东,几乎是一日之间的事。

没有预知到风险的张宗昌,在百无聊赖之际,继续发扬他嘴上占便宜的风格,一日来到北京的一处饭店用餐,听说韩复榘也在,便径直进了韩复榘的包间。

在韩复榘起身打招呼的时候,他那位识相的姨太太纪甘青连忙将紧靠韩复榘身边的座位让出来,张宗昌自然并不客气,一屁股坐下。

“你在山东顶了我的窝子,我今天也打了你太太的窝子。”

自以为幽默的张宗昌,口无遮拦地又调侃起韩复榘起来。

听到这句话之后的韩复榘,结合以前的种种考虑,对于张宗昌的杀心已经正式成型,心中已经开始了如何除掉张宗昌的盘算。

设下连环计令一代枭雄陨落

韩复榘想杀张宗昌,但他没法直接在北平动手,这儿可是张学良的地盘,张宗昌又是奉系的人,他只能忍着。

回到山东之后,韩复榘曾筹划过多种刺杀张宗昌的方法,但均不可行。

因为,此时张宗昌住在天津的租界,而且身边还有张学良安排的人员守护,他很难在租界内动手。

最可行也最稳妥的方法,就是把张宗昌骗到山东来,在自己的地盘上除掉他。

韩复榘想来想去,只有如此。

“盼吾兄来山东一聚,以议共同经营山东一事,以兄在山东之底蕴,定能合力图谋大计。”

张宗昌看着韩复榘发来的电报,任他是粗人,也知晓其中的意思,不仅可以共治山东,说不定还可以借助韩复榘的力量,扩大地盘,重做一方诸侯。

尽管张学良等人看得出韩复榘此举不怀好意,百般劝阻,但被利欲熏心的张宗昌还是准备冒险一试。

他对投靠别人的事,早就熟门熟路,如今在张学良那儿,很难再被重用,哪怕继续委屈自己,韩复榘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更何况,他张宗昌在山东还真是有点有脉的。

到了山东之后,韩复榘自然承诺下许多,让张宗昌再一次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想象,在临走之际,张宗昌完全放松的警惕,甚至对于韩复榘提出想看看他的配枪时,都毫不犹豫地把从不离身的精致小手枪交给了韩复榘。

趁着张宗昌酒还未醒,整个晕晕乎乎之际,韩复榘便以火车快要发车的借口,差人把张宗昌送到了济南车站,而被他安排好的杀手郑继成则已进站等候多时。

还没有醒酒张宗昌,却没有想到自己早已陷入韩复榘的连环计中,目前只差最后一步,就是直接把他送到杀手的枪口之下。

结语

张宗昌的死,是旧军阀之间的尔我诈与相互残杀。

从善恶有报的角度来看,张宗昌在山东欺压百姓,惹得天怒人怨,死不足惜。

但在当时的年代,因为张宗昌属于下野的军阀,韩复榘对他动手,也让许多人对他行为有所不齿,并为他后来被蒋介石所杀时无人求情,埋下了伏笔。

韩复榘设了个三步连环计,才得以除掉张宗昌,并非这计策多么高明,而是张宗昌的贪心与自大,将自己送入了死亡陷阱。

更多文章

  • 王自健曾去张国立家拜年,张说:你都把我拉黑了,还来我家拜年?

    历史解密编辑:星星扒皮标签:王自健,张国立,王宝强,郭德纲,曹云金,马蓉

    王自健去张国立家拜年,张国立冷漠地说:你别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你都把我拉黑了,还敢来我家拜年?王自健眼眶湿润:她扇了我500多个耳光,还拿烟头烫了我6次,进医院8次。2012年,由王自健主持的东方卫视节目《今晚80后脱口秀》开播。这档节目仅仅播出了四期,就“笑傲全国”,荣获全国收视率第二,一时间王自

  • 张说无愧于“诗人宰相”称号,做过三朝宰相,执掌文坛三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宰相,唐玄宗,武则天,太平公主,诗人,张九龄

    作者:赵心放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俗话,用在张说身上再也合适不过了。张说一生仕途坎坷,三次为相,但不论那一次出任宰相,他都十分重视提携有才能的诗人墨客,贺知章、王翰、张九龄、王湾等都得到过他的举荐。张说执掌文坛三十年,被封为燕国公,与写出“车如流水马如龙”的许国公苏颋,并称“燕许大手笔”。(一)玉燕投怀

  • 盛唐宰相张说一首新年之作,含蓄蕴藉,自然妥帖,令人耳目一新

    历史解密编辑:刘玲子标签:姚崇,唐玄宗,宰相,京城,幽州,刺史

    写在前面: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愁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唐 张说《钦州守岁》垂拱四年(688年),武则天亲自在洛阳主持制科考试,21岁的青年才俊张说独占鳌头,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从此步入仕途。张说能文,也极负军事才华,是全能型的人才,历任四朝,三度为相,极得唐玄宗赏识,但其仕途坎坷,36岁那

  • 韩复榘太太给张宗昌让座,张说了一句玩笑话,几天后被韩复渠谋杀

    历史解密编辑:老闫侃史标签:张宗昌,韩复榘,韩复渠,冯玉祥,张作霖,张学良

    “你在山东顶了我的窝子,我今天也顶了你太太的窝子”。都说祸从口出,说完这句话后,他在几天后就被人枪杀在火车站。这个因嘴不老实而丢掉性命的,正是“三不知将军”张宗昌。这样戏剧性的死法,也和张宗昌荒唐的人生有些相似。那么,是谁杀死的张宗昌?难道仅仅是因为太太被调戏就恼羞成怒么?点个关注,继续带大家探讨军

  • 唐朝名将郭元振得到了唐玄宗的“恩旨”

    历史解密编辑:王科爱语文标签:唐朝,宰相,尚书,郭元振,唐玄宗,书法家,女皇武则天,中国传统音乐

    713年十一月,唐朝名将郭元振得到了唐玄宗的“恩旨”,他被任命为饶州司马,不必再去流放地新州了。但是,郭元振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在一个多月前,他还是唐朝的宰相、兵部尚书,他不明白自己到底哪里得罪皇帝了!郭元振怀着忧郁的心情上路,他没能走到饶州,死在了半路上。那么,郭元振为何会得罪唐玄宗呢?一、威震

  • 古代志怪故事:郭元振除妖

    历史解密编辑:多多生活馆标签:郭元振,宰相,玄怪录,小吏

    下面这个故事出自《玄怪录》,郭元振是唐朝宰相,也是名将。后来因为军容不整被流放,五十八岁郁郁而终。这个故事讲的是他没发达前的事,情节类似于《西游记》里陈家庄捉灵感大王。但《玄怪录》是唐朝牛僧孺(也是唐朝宰相)的作品,吴承恩是明朝人。代国公郭元振在开元年间科考不中,回乡途中夜行迷路。忽然看到远处有灯光

  • 吐蕃宰相大败薛仁贵,唐朝头疼不已,名将郭元振说:吐蕃快内乱了

    历史解密编辑:汉江忆史标签:薛仁贵,郭元振,吐蕃,唐朝,唐军,钦陵

    自古以来,中原王朝无论如何强大,自始至终都被边疆问题困扰,汉朝的时候匈奴之乱的影响长达数百年。到了唐朝,吐蕃又成为了唐朝皇帝们的心腹大患。太宗皇帝去世之后,高宗李治继承了皇位,此时的唐朝还处于全盛时期,朝中一批能臣武将。就算是有这些人压阵,在高宗的整个统治时期,也没有打赢过吐蕃。特别是发生在公元67

  • 古代志怪故事——元佶,崔日用,汤应

    历史解密编辑:啦啦萌小宠标签:崔日用,宰相,豫州,刺史

    元佶唐朝时候,豫州人元佶居住汝阳县,养了一头母猪十多年,忽然丢失了。原来是变成了一个女人,大概二十多岁,挺有姿色。她到了一个大户人家,推荐自己说:“我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听说你家需要人养蚕,所以来问问。”主人挺高兴的接纳了她,后来就于她同居了。这个女人挺能打扮自己,有钱了除了卖酒,剩下的就买脂粉

  • 清涼赏析丨钟绍京小楷《转轮圣王经》

    历史解密编辑:五台山佛教标签:钟绍京,转轮圣王经,书法,小楷,钟繇,灵飞经

    钟绍京(659—746),字可大,唐代兴国清德乡(今江西省赣南兴国县)人,系三国魏国太傅、著名书法家钟繇的第17代世孙,是江南当然也是江西第一个宰相。钟绍京抄经书法技法几无人能及,其代表作《转轮圣王经》(实为《长阿含经·转轮圣王品》) ,前后题跋共有十八处,从中可以看出,欣赏者不乏知名人物,如元代仇

  • 钟绍京:字写得好有多重要?不但可以做宰相,还能发动政变杀太后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钟绍京,宰相,唐玄宗,李旦,李显,武则天

    公元710年7月2日,深夜,几个行迹隐蔽、身穿便服的大臣,悄悄进入了唐朝皇宫内的禁苑,最后来到了时任禁苑总管的钟绍京的住处。这几个悄悄潜入禁苑的大臣当中,为首的一人,便是后来的唐玄宗李隆基。就在半个多月以前,唐中宗李显忽然暴毙于皇宫,死因极为可疑。李显去世后,身为皇后的韦氏,立李显的小儿子李重茂为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