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志怪故事:郭元振除妖

古代志怪故事:郭元振除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多多生活馆 访问量:3233 更新时间:2023/12/24 22:58:52

下面这个故事出自《玄怪录》,郭元振是唐朝宰相,也是名将。后来因为军容不整被流放,五十八岁郁郁而终。这个故事讲的是他没发达前的事,情节类似于《西游记》里陈家庄捉灵感大。但《玄怪录》是唐朝牛僧孺(也是唐朝宰相)的作品,吴承恩是明朝人。

代国公郭元振在开元年间科考不中,回乡途中夜行迷路。忽然看到远处有灯光,他以为是住户,心中暗喜,加快脚步奔灯光走去。走了好几里,来到一个大房子前。他进了院子,看到房屋高大,院子宽敞,大门洞开。走廊和大厅里灯火通明,桌上摆着丰厚的酒菜,好像谁家嫁女儿的样子。奇怪的是不见有人。

郭元振下马,顺着台阶走到大厅里,徘徊一阵也没明白这里是个什么场所。忽然听到上面的阁楼里传来女子的哭声,呜呜咽咽,连续不断。他大声喝问:“谁在哭?是人是鬼?这是什么地方,为什么摆设成这样却没有人?”一个女子在阁楼里回答:“这是我们乡乌将军的祠堂,乌将军很有法力,能给人带来福祸。每年都要娶一个美丽的民女。我父亲贪图钱财,五十万铜钱把我卖了。今天,乡民把我带到这里,锁在阁楼里他们离开。我被父母抛弃赴死,心里害怕所以哭泣。您是什么人?如果能搭救,我就终身侍奉您!”

郭元振非常气愤,问道:“乌将军什么时候来?”回答说二更。元振大义凛然地说道:“我作为个大丈夫,一定出全力救你。如果救不了,也自杀陪你,不会让你白白死在妖怪的手里。”女子听他这么说,心里安慰了些,停止了哭泣。郭元振把马牵到角落拴好,自己坐在西面台阶上等待妖怪出现。

不一会儿,灯笼火把,来了一伙人。先是两个紫衣小吏进了院子,马上又返身出去,并且说道:“宰相在这里。”接着又进来两个黄衣小吏,也是马上出去,并说:“真是宰相在这里。”郭元振心里暗喜,想到:“原来我会当宰相,那肯定能斗过这个妖怪。”

接着乌将军到了门口,小吏向他报告。将军说道:“没关系,进去吧!”随从们带着弓箭兵刃跟着乌将军后面进了院子,和郭元振保持一段距离,在东面台阶下站立。郭元振站起作揖,说道:“郭秀才拜见将军!”将军问:“秀才怎么会在这里?”郭元振道:“我路过这里,听说今日是将军的婚礼,特来贺喜。”乌将军很高兴,放松警惕和郭元振一起到桌子旁坐下。

郭元振拿出自己带的鹿肉干,又取出短刀慢慢切肉干。乌将军用手抓肉干吃,郭元振突然抓住他的手,一刀砍断。乌将军大叫一声跑出去,随从们也瞬间跑得不见了踪影。郭元振追出门,门外已是寂静无人。他转回身,上楼砸开锁头,里面是个漂亮女孩儿。

天亮后,发现将军的断手是一只猪蹄。接着听见哭声,原来是女孩儿的父母及乡亲来前来收尸。众人看到郭元振大吃一惊,知道事情原委后,乡老埋怨道:“乌将军是这的神灵,我们供奉他已经很久了。每年都送来一个少女,才能平安。如果不送人来,就会狂风暴雨,降下灾祸。你一个路人,为什么伤害我们的神灵?必须把你杀死来祭奠将军。”说完就指挥青年们,要把郭元振绑起来。

郭元振说道:“你们这些人,虽然年龄大,却很糊涂,哪有神灵长着猪蹄?妖怪肆意伤害生灵,天地不容。我是为民除害,难道还有罪吗?这些豆蔻年华的少女,无端死在妖怪手里,也许是上天安排我来除妖的。我们要做的,应该是一鼓作气斩草除根,让这里永远不再受妖物的荼毒。”

众人醒悟,集合了几百人,带着刀枪弓箭以及适手的农具,跟着郭元振后面顺着血迹寻找。走了二十多里,血迹进入了一个大坟墓里。众人把洞口挖大,扔进去一个火把,看到里面很宽敞,一只大猪趴在里面。前蹄少了一只,血流满地。大猪看到有人来,冲出古墓,被众人打死。

乡民们欢呼庆贺,筹集了钱财感谢郭元振,元振不接受,说道:“我是为民除害,不是打猎的。”被救下的那个女孩辞别父母说:“我侥幸成为托生为人,出生在你们家。从来都遵守礼法,大门不出。有什么不可饶恕的罪吗?为了五十万钱,父母就忍心把我喂了妖兽,锁上门离去,这是人应该做的事吗?如果没有郭公子,哪有今天?我在你们眼里已经死了,让我重生的是郭相公。我要跟着他离开,这里也不再是我的家乡,从此分别,互不牵挂。”

郭元振不断劝解,女孩儿坚决要跟他走。元振只好把女孩儿娶了做妾,后来生了好几个儿子。

摘录一段原如下:

乡人悟而喜之曰:“愿从命。”公乃令数百人,执弓矢、刀枪、锹之属,相随寻血而行。才行二十里,血入大坟穴中,因围而属斤之,应手渐大如瓮口。公令束薪燃火,投入照之,其中若大室。见一大猪,无前左蹄,血卧其地,突烟走出,毙于围中。乡人翻共相庆,会钱以酬公。公不受,曰:“吾为人除害,非鬻猎者。”得救之女,辞其父母亲族曰:“多幸为人,托质血肉,闺闱未出,固无可杀之罪。今日贪钱五十万,以嫁妖兽,忍锁而去,岂人所宜?若非郭公之仁勇,宁有今日?是妾死于父母,而生于郭公也!请从郭公,不复以旧乡为念矣。”泣拜而从公。公多歧慰喻,止之不获,遂纳为侧室。生子数人。公之贵也,皆任大官之位。事已前定,虽主远地而鰃于鬼神,终不能害,明矣。

标签: 郭元振宰相玄怪录小吏

更多文章

  • 吐蕃宰相大败薛仁贵,唐朝头疼不已,名将郭元振说:吐蕃快内乱了

    历史解密编辑:汉江忆史标签:薛仁贵,郭元振,吐蕃,唐朝,唐军,钦陵

    自古以来,中原王朝无论如何强大,自始至终都被边疆问题困扰,汉朝的时候匈奴之乱的影响长达数百年。到了唐朝,吐蕃又成为了唐朝皇帝们的心腹大患。太宗皇帝去世之后,高宗李治继承了皇位,此时的唐朝还处于全盛时期,朝中一批能臣武将。就算是有这些人压阵,在高宗的整个统治时期,也没有打赢过吐蕃。特别是发生在公元67

  • 古代志怪故事——元佶,崔日用,汤应

    历史解密编辑:啦啦萌小宠标签:崔日用,宰相,豫州,刺史

    元佶唐朝时候,豫州人元佶居住汝阳县,养了一头母猪十多年,忽然丢失了。原来是变成了一个女人,大概二十多岁,挺有姿色。她到了一个大户人家,推荐自己说:“我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听说你家需要人养蚕,所以来问问。”主人挺高兴的接纳了她,后来就于她同居了。这个女人挺能打扮自己,有钱了除了卖酒,剩下的就买脂粉

  • 清涼赏析丨钟绍京小楷《转轮圣王经》

    历史解密编辑:五台山佛教标签:钟绍京,转轮圣王经,书法,小楷,钟繇,灵飞经

    钟绍京(659—746),字可大,唐代兴国清德乡(今江西省赣南兴国县)人,系三国魏国太傅、著名书法家钟繇的第17代世孙,是江南当然也是江西第一个宰相。钟绍京抄经书法技法几无人能及,其代表作《转轮圣王经》(实为《长阿含经·转轮圣王品》) ,前后题跋共有十八处,从中可以看出,欣赏者不乏知名人物,如元代仇

  • 钟绍京:字写得好有多重要?不但可以做宰相,还能发动政变杀太后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钟绍京,宰相,唐玄宗,李旦,李显,武则天

    公元710年7月2日,深夜,几个行迹隐蔽、身穿便服的大臣,悄悄进入了唐朝皇宫内的禁苑,最后来到了时任禁苑总管的钟绍京的住处。这几个悄悄潜入禁苑的大臣当中,为首的一人,便是后来的唐玄宗李隆基。就在半个多月以前,唐中宗李显忽然暴毙于皇宫,死因极为可疑。李显去世后,身为皇后的韦氏,立李显的小儿子李重茂为太

  • 钟绍京小楷《三弥底部论》(疑)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之海标签:小楷,钟繇,钟绍京,书法家,翁方纲,艺术家,书法作品,三弥底部论

    钟绍京(659年-746年),江西兴国人,江南第一宰相。系著名书法家钟繇的第17代世孙,历史上把钟姓这两个著名书法家,钟繇称“大钟”,钟绍京称“小钟”。此卷尾跋很有意思,王澍、蔡之定鉴为钟绍京真迹,翁方纲、端方鉴为非钟书。仲易题签《唐人书三弥底部论》庚辰岁暮得于蒋氏密均楼。▼钟绍京小楷三弥底部论(疑

  • 敦煌出土《道德经》墨迹真品,为存世孤本,这字比钟绍京《灵飞经》更有韵味!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小楷,敦煌,道德经,灵飞经,钟绍京,褚遂良,书法家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种哲学思想碰撞出火花,孔、孟、老、庄为首的儒、道两家最能引起人们的讨论。相比于仁义、入世的儒家,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更受现代人欢迎,特别是老子的《道德经》,几乎成了修行的必读书目。老祖宗的智慧总是令人叹服,《道德经》蕴含的哲理不论过去多少年都不过时。国人奉为圭臬,外国人也赞叹不

  • 中国5000年绘画史——历代名家:唐.钟绍京

    历史解密编辑:書畫聯盟标签:钟繇,楷书,绘画,钟绍京,褚遂良,王献之,王羲之,赵孟頫,书法家

    钟绍京(659年-746年),字可大,虔州赣县(今江西兴国)人。唐朝宰相、书法家,三国时魏国太傅钟繇第17代世孙。1923年《至德堂会稽钟氏宗谱》钟绍京最初因擅长书法而入直凤阁,武则天时明堂门额、九鼎之铭、殿门榜皆其所题,家藏王羲之、王献之、虞世南、褚遂良真迹至数十百卷。后随唐玄宗取得帝位,官至中书

  • 它从6万卷唐楷中胜出,把欧阳询、钟绍京比了下去,这字看一眼都是享受!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唐楷,小楷,隶书,欧阳询,钟绍京,褚遂良,书法家

    我们一般认为,楷书是非常考验书法家功力的字体,能写出一手好楷,比“花里胡哨”说再多更有说服力。小楷因为字体小还要点画清晰,“劝退了”很多人。从钟繇、王羲之开始,小楷得到发展,唐代时逐渐成熟,虞世南、褚遂良、钟绍京都是一代名家。这些人还能在书法史上留下自己的姓名,但有的人却埋没于 历史尘埃中。1900

  • 唐代书法高人辈出,无名氏这件小楷,堪比钟绍京,后人难望其项背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小楷,楷书,名家,欧阳询,颜平原,钟绍京,书法家,唐代书法,书法作品

    唐代书法的辉煌想必大家早有耳闻,楷书“四大家”除了赵子昂是元朝人,剩下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皆生活于大唐;两代“草圣”张旭、怀素,也是大唐气象的代言人;岛国日本的书法名家空海也是来唐时学成笔法的。不夸张的说,有唐一代名家,个个都能称为“百代之师”。能留下姓名书法家自然是在当时就已名冠天下,而有一批

  • 赵孟頫不愧是一代“书圣”,这件小楷超越钟绍京,可与“二王”抗衡!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书法作品,钟绍京,小楷,书法家,王羲之,老子道德经,赵子昂,赵孟頫

    熟悉小楷的朋友知道,钟繇、王羲之是开创法度的“祖师级”人物,钟绍京的《灵飞经》被称为“第一小楷”,后世赵子昂、文徵明、王宠等人也都是小楷圣手。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赵子昂在小楷上的成就到底有多高,只是当成他诸多技艺中的一项而已。董其昌称赵子昂是“元人冠冕”,诗文书画的全才,事实也的确如此,在王羲之去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