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代贾岛古诗七首,一生苦吟多名句

唐代贾岛古诗七首,一生苦吟多名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中华诗文学习 访问量:2588 更新时间:2024/1/26 3:06:24

贾岛(779—843年),字阆(làng)仙,唐代诗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人称“诗囚”又称“诗奴”。贾岛一生不喜与人往来,《唐才子传》称他“所交悉尘外之士”。贾岛一生穷愁,苦吟作诗,其诗多写荒凉枯寂之境,长于五律,以铸字炼句取胜,与孟郊齐名,后人以“郊寒岛瘦”喻其诗之风格。

剑客 / 述剑

唐代:贾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新年

唐代:贾岛

嗟以龙钟身,如岁复新。

石门思隐久,铜镜强窥频。

花发新移树,心知故国春。

谁能平此恨,岂是北宗人。

寻隐者不遇

唐代: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题诗后

唐代:贾岛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宿山寺

唐代:贾岛

众岫耸寒色,精庐此分。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

三月晦日赠刘评事

唐代:贾岛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凝幽居

唐代: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来稿请投:shiwenxuexi@163.com

欢迎读者朋友以个人名义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用于商业目的。

更多文章

  • 秋分时节,重读贾岛的《夜喜贺兰三见访》(上)

    历史解密编辑:Meta烟中雯城标签:夜喜贺兰三见访,贾岛,诗人,忘年

    大家好!今天是2022年9月23日,也是一年一度的秋分时节。秋分时节是一个在传统与科学上兼容并蓄的时节,因为这两者在秋分的解读上极为相似,在二十四节气中,这样的节气十分少见。在《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有“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这样的描述,而从地理学和天文学来解释的话,秋分这一

  • 房山有座寺庙曾是“诗奴”贾岛的修习之地

    历史解密编辑:家住房山标签:贾岛,房山,诗奴,诗人,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许多人知道贾岛大抵都是因为《寻隐者不遇》这首诗此外,他的一句“僧敲月下门”也让“推”“敲”的故事被讲了一千多年那贾岛又为什么会在字句上这么狠下工夫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曾居于房山,在石楼出家的唐代诗人——贾岛让我们点开视频听讲述人王名赫为您

  • 贾岛的“剑客”精神

    历史解密编辑:新民晚报标签:贾岛,剑客,韩愈,诗作,诗人

    贾岛有《剑客》诗云:“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时常闻人言说,做事业、搞创作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持续地打磨、提高、求精,为的是一试身手,决战决胜,这样的精神是极为可贵的。《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不能坚持,不甘寂寞,难有升堂入室,出类拔萃的成就。贾岛有《剑客》诗

  • 云深不知处:爱静、爱瘦、爱冷的贾岛

    历史解密编辑:高考锦鲤王标签:贾岛,诗歌,白居易,孟郊,唐才子传,闻一多

    字数:1903,聆听阅读时间:约13分钟-有音频,更精彩-(点击音频,即可收听)主播栖桐每个在动乱中毁灭的前夕都需要休息,而在这个前夕中,贾岛的诗歌就格外值得拿出来品味。《唐才子传》有言贾岛诗歌:“此无异佛经,归焚香拜之。”晚唐五代时期,学贾岛的诗人数不胜数,在那个时代,不妨称之为贾岛的时代。当中老

  • 唐诗三百首 | 《寻隐者不遇》贾岛

    历史解密编辑:喵咪文学标签:贾岛,寻隐者不遇,唐诗,隐者,隐士

    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译文苍松下询问年少的学童,他说他的师傅已经去山中采药了。只知道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他的行踪。注释寻:寻访。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一般指的是贤士。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童子:没

  • 郜国公主母女之死,真的是风月案件?李泌一句话点破唐德宗的隐私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李泌,唐德宗,郜国,太子妃,唐玄宗,唐肃宗

    郜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历史上它遭到周边的鲁国、宋国和郑国的轮番蹂躏。1500年后,以郜国为封邑的大唐郜国公主,却活得“有声有色”。这位郜国公主是唐肃宗的女儿,唐玄宗的孙女,成年后,她被嫁给了虢国夫人的儿子裴徽。虢国夫人就是杨贵妃的三姐,也就是说郜国公主嫁给了“奶奶”的娘家姨侄。这位裴徽在《太平广

  • 唐朝防线仅剩352里,李泌一招反转围攻吐蕃,做法今日也能借鉴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李泌,吐蕃,唐朝,南诏,唐德宗,唐代宗

    大唐盛世,让人心心念!想当年贞观之治何其威武,开元盛世何其荣耀,最后却在安史之乱后渐入颓势。从巨唐、盛唐进入了持续百余年的衰世。顶峰跌落的苦楚背后,是一场大动乱之后的人口虚耗,还有版图内的藩镇割据。这时局,让大唐在后续遭遇不少不堪,进而陷入了一次次治而后乱,又治理又乱的循环之中。曾经的顽疾,河北藩镇

  • 平凉劫盟背后阴谋,吐蕃一举砍断大唐三大支柱,李泌一计亡羊补牢

    历史解密编辑:朝夕搞笑官方标签:李泌,吐蕃,浑瑊,马燧,南诏,唐朝,唐德宗,尚结赞,散文家

    唐德宗贞元三年(787年)闰五月,大唐与吐蕃在平凉举行盟会。不料,吐蕃人突然变脸,袭击了唐军,导致大唐60余名官员被俘,500人战死,这就是著名的“平凉劫盟”事件。趁双方“结盟”的机会干出“劫盟”的勾当,是非常恶劣的外交手段,史上罕见。吐蕃人为何要做这么做呢?朝廷又是如何善后的呢?这件事还要从四年前

  • 聪慧的李泌,懂得在合适的时间收手,使自己获得周全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李泌,唐肃宗,平定,唐军,杨国忠,皇帝

    如果皇帝能有一个真正有才的谋士,那么他将会获得很大的支持,使得他可以在管理朝政方面做得相当到位。唐肃宗在刚刚继位的时候身边的官员们总共才不到30个人,而那个时候朝廷刚刚建立,一直处于混乱的状态,甚至一些武将还不愿意听从指挥,所以他要去平定叛乱的话就需要有能人来辅助他。这个时候他就想到了自己在以前的一

  • 名将李泌,历仕四朝、四落四起,为何皇帝都信任他?一般人学不来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李泌,皇帝,唐肃宗,韩滉,李光弼,安禄山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李泌(722~789),字长源,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少年时即以“神童”名闻天下;“及长,博学,善治《易》,常游嵩、华、终南间”,言神道之术,与皇帝、太子作布衣交,历4朝(玄、肃、代、德),事3君(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