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元代及以后的书法家,几乎无人不学赵孟頫;文征明、董其昌、包括近代的沈尹默、沙孟海等大师,都是从赵孟頫取法,因为他凭借一己之力复兴了古法,又将书法发展拉回了正轨。
那赵孟頫是向谁取法深入晋唐的呢?或者说他是怎么学王羲之的呢?明代收藏家孙承泽给出了我们答案:“赵文敏(赵孟頫)晚年书法全从此得力,人鲜见司谏书,遂不知文敏所自来耳”。
孙承泽口中的司谏就是唐代书法家陆柬之,赵孟頫学的就是陆柬之晚年的一件行书名为《文赋》。
也许陆柬之的名号现在还没有“初唐四家”欧虞褚薛大,但赵孟頫却认为“唐初善书者‘欧虞褚薛’,以书法论之,(陆柬之)岂在四子下也”。
赵孟頫对陆柬之的定位是非常准确的,陆柬之的书法实力,比之欧虞褚薛,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这件《文赋》有“唐代《兰亭序》”的美誉。
陆柬之出身于江东大族吴郡陆氏,是虞世南的外甥,“草圣”张旭的外祖父,其先祖是三国名臣陆逊。
他所抄录的《文赋》是他的先祖西晋文学家陆机所作,这是一件彪炳文学史的文学理论著作,陆柬之算是一个富n代。
这件行书《文赋》乃是陆柬之学书30年有余,晚年书名远扬,自认为已经成家以后,怀着极度虔诚的心情写下的。
这样的出身,决定了陆柬之享受的书法资源必定是顶级的。他的书法是由虞世南亲自教习的,后学欧阳询,最后深入“二王”,所以陆柬之是“二王”笔法传承谱序中重要的一环,是“二王”笔法根正苗红的传人。
这件《文赋》作为陆柬之晚年的精熟之作,颇有《兰亭序》当年的风韵。唐人法度,晋人风度,它都有。
此作结体内敛,笔致圆融,行笔疾迟有度,能够从容不迫地铺毫、回锋,塑造出王羲之行书中的流美蕴藉之感。作品的整体风格娟秀静雅、流美和畅。赵孟頫的行楷,就是取自于此。
现在书坛当中已经鲜少有唐初的纸本行书真迹了,《文赋》能保存至今尤为难得。陆柬之作为“二王”根正苗红的传人,他的这件作品中有正宗的“二王”笔法,晋唐风韵,对于我们提高自己的书法格调很有帮助。
对于初学行书的人,将此作作为由楷入行的范本,细细临摹,必能塑造出作品沉稳和畅的气韵风度。
我们采用进口微喷技术,将这件作品进行了1:1超高清的复刻,您感兴趣可以点击文章下方商品链接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