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娄师德——武则天年间的“忍者神龟”,被人侮辱,也要笑脸相迎

娄师德——武则天年间的“忍者神龟”,被人侮辱,也要笑脸相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行走的荷尔 访问量:1439 更新时间:2024/1/2 10:33:46

据《资治通鉴》记载“弟长跪曰:自今虽有人唾某面,某拭之而已,庶不为兄忧。师德愀然曰:此所以为吾忧也!人唾汝面,怒汝也;汝拭之,乃逆其意,所以重其怒。夫唾,不拭自干,当笑而受之。”

唾面自干这则成语出自唐朝宰相娄师德之口。武则天在位期间,娄师德担任宰相之职,一次,朝廷派他弟弟掌管代州,辞行之时,娄师德给弟弟讲解为官之道。

弟弟对娄师德的行为做事有所了解,就对哥哥说:“即使有人冲我脸上吐口水,我擦掉也就是了,这样就不会产生矛盾。”

娄师德急忙说道:“这可不行,你把口水擦干净,就可能惹怒对方,应该让它自己干透了就可以了!”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古人对名节看得比生命都重,但到了娄师德这里却变成了味,原来忍功还能忍到这般田地,难道面对他人的侮辱,娄师德真的就不生气吗?

在我们看来,被他人侮辱,毕竟不是什么好事,就算假装若无其事,内心必定也是愤怒的。可即便怒火滔天,他也得必须忍耐,或许只有这样才能存活下去。

武则天年间的政治环境

色字头上一把刀,而忍字头上同样有一把刀,如果忍得过了火,势必会影响心理健康,而忍功不到位,则可能导致破坏性爆发。

娄师德身为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为何要修炼忍功,这跟武则天统治年间的大环境有很大关系。

作为武则天一朝的宰相,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保证自己的安全,我们可以举个例子。狄仁杰作为一代名相,自然是足智多谋,然而,身居高位的狄仁杰也无法避免被人陷害,锒铛入狱。

狄仁杰面对的是当时著名的酷吏,来俊臣,此人一向心狠手辣,不论是谁,一旦落入其掌握之中,基本上难逃一死,就算是宰相,来俊臣也不放在眼中。

这就是武则天统治初期的政治环境,武则天身为女流之辈,哪怕能力再强,不服者也大有人在,所以武则天需要进行强权统治,这些酷吏是必不可少的。

史料记载“俊臣引仁杰置对,答曰:有周革命,我乃唐臣,反固实。俊臣乃挺系。”

狄仁杰对来俊臣有所了解,面对严刑拷打,他也败下阵来,直接承认了谋反的事实。当然了,这也是狄仁杰的缓兵之计,如果他宁死不屈,那就真的可能会被打死,就没有翻盘的机会了。

之后狄仁杰假借换衣服的名义,给儿子狄光远捎了话,狄光远将此事奏报给武则天,才救了狄仁杰一命。由此可见,要在武则天手下为官,并不那么容易,一个不小心,就可能丢掉小命。

在武则天统治中后期,酷吏政治才逐步消退,取而代之的则是武则天的男宠们,张易之张昌宗等人在朝中为所欲为,再度成为政治毒瘤。

娄师德身居高位,对周遭环境必定是一目了然,之所以他如此低调,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保全自身。

娄师德不拘小节,彰显大智慧

公元693年,娄师德被任命为同平章事,也就是宰相。娄师德为人随和友善,旁人冒犯了他,他也不生气,人缘也是不错。

一天,娄师德和宰相李昭德一同上朝,娄师德身材肥胖,走路慢慢腾腾,李昭德老得停下来等他,焦躁不安,随即李昭德发了句牢骚“你个乡巴佬,怎么老是这么慢。”当时娄师德同样位居宰相,却被人这般讥讽,理论上最起码应该骂回去。

据《资治通鉴》记载“与李昭德俱入朝,师德体肥行缓,昭德屡待之不至,怒骂曰:田舍夫!师德徐笑曰:师德不为田舍夫,谁当为之!”

然而,娄师德笑着回道:“我不做乡巴佬,谁当乡巴佬哈!”伸手不打笑脸人,李昭德也是无可奈何。公元690年,娄师德曾经任检校丰州都尉,他的任务就是开垦荒田,娄师德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当地军粮充足,不用再从外不吊梁,所以李昭德称他为乡巴佬。

狄仁杰还未入朝为相时,是娄师德推荐他到朝廷为官的,只不过狄仁杰本人还不知道。等到狄仁杰也位居高位,便开始排挤娄师德,这让娄师德情何以堪?即便如此,娄师德也没有生气,毕竟大家都同朝为官,娄师德对此也不加计较。

武则天见狄仁杰排挤娄师德,便召来狄仁杰,将始末原委告诉狄仁杰,并拿出娄师德推荐他的奏章。狄仁杰这才恍然悟到,心中顿感惭愧。

娄师德在朝担任宰相三十多年,是诚诚恳恳、任劳任怨,在众卿中口碑极佳,也被武则天重用。在白色恐怖笼罩的酷吏时代,娄师德同样得以幸免,自始至终,娄师德的名节都没有受损伤,这跟他的处世之道有很大关系。

有的人强硬,不撞南墙不回头,如果在武则天年间,这种人估计死得很快。娄师德的处事原则就是不计较,在他们面前,狂风暴雨都只是清风拂面,对方有千条妙计,他有一定之规。正是高明处世哲学,使得娄师德可以在风诡云谲的政治环境中生存下来,并创造出不凡的功业。

所谓读史明智,鉴往知来,历史上有很多故事对于我们都有深刻的发,比如娄师德的故事。因此,笔者建议各位可以多读一读史书,可以从中汲取更多的智慧,对我们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帮助。在此,笔者向大家推荐一本白话文全译《资治通鉴》,需要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横条购买!

参考资料:《新唐书·列传第三十三》、《资治通鉴·第二百零五卷》

更多文章

  • 浅谈:娄师德能够以功名始终的原因,及其对后人的启示

    历史解密编辑:雾里五里标签:宰相,李治,尚书,唐朝,娄师德,李世民,官宦世家

    丨古书奇谭丨古书奇谭在唐朝历史上,有不少名人才士因其出众的才华卓越的成就而被后人所传颂,其中,唐朝宰相娄师德便是其中之一。娄师德不仅在唐朝政治生涯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而且在治理边疆节约国库整顿吏治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那么,他的行为对后人产生了怎样的启示?娄师德的生平事迹娄师德,字思摩,唐代开元

  • 张公瑾:没他出手就没有玄武门之变,也就没有李世民的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李世民,张公瑾,李建成,王世充,李元吉,玄武门之变

    凌烟阁功臣张公瑾并非李世民的嫡系,最开始的时候,李世民和张公瑾并不认识。张公瑾原先是王世充的手下,任洧州长史,李渊建唐之后,张公瑾归顺大唐,被任命为邹州别驾。他与李世民相识是在洛阳城下的。当时李世民刚率领秦琼、尉迟恭等人在谷水大败王世充,王世充退回洛阳当了缩头乌龟。李世民围困洛阳十天仍没有任何进展。

  • 张公瑾:唐初开国功臣,小说里罗艺手下的大将,生了个科学家曾孙

    历史解密编辑:奇闻科普精编标签:罗艺,张公瑾,李世民,王世充,李渊,李密

    在隋唐演义当中,张公瑾是单雄信的结义兄弟,祖上是北京顺义那边的一个豪强。后来到了张公瑾这一代,张公瑾去了幽州王罗艺手底下做将军,后来跟着罗成一起投降了唐朝,还参加了玄武门事变。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版本,说张公瑾是罗艺麾下的将军,后来去给秦琼他妈拜寿,在贾家楼和一群英雄好汉结义,然后大家一起投了瓦岗军

  • 黑齿常之:一个百济将军,为何要为大唐拼命战斗?唐朝特色国情?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黑齿常之,唐朝,突厥,唐军,吐蕃

    在唐朝初年的时候,曾有这样一位猛将:他并非大唐百姓,而是朝鲜半岛上百济国将军。后来唐朝拿下了朝鲜半岛之后,这位将军也就投降了唐朝。投降唐朝之后,他为大唐征战了浴血拼杀了二十多年,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最后却被诬陷谋反,最后自缢而死。这位将军,名叫黑齿常之。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感到十分好奇。为啥一个百济

  • 黑齿常之降唐后令吐蕃不敢犯边,却因武则天的告密风而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薄荷糖的味道呦标签:武则天,黑齿常之,吐蕃,突厥,唐军,刘仁轨

    唐朝时期涌现出了很多著名的少数民族将领,如执失思力、契苾何力、阿史那思摩、阿史那社尔、哥舒翰、李光弼、黑齿常之等等,包括著名的叛将安禄山也是少数民族将领。在这些将军中,黑齿常之算得上一个忠义之将,但也是一个十分可悲的将军。黑齿常之在百济国的前半生,其家族累世高官为大军区首脑,他也刚年方弱冠,便为百济

  • 契苾何力:唐初传奇藩将,被俘之后,李世民宁可用自己女儿去换人

    历史解密编辑:奇闻科普精编标签:李世民,契苾何力,突厥,吐谷浑,匈奴,唐军

    元642年,唐朝发生了一件怪事。有个出生于草原的大唐将军,回家省亲,结果却被自己部族的人挟持,带去了北方的薛延陀部落,要求他反叛唐朝,归降薛延陀。然而当这位大唐将军,被带到薛延陀可汗面前的时候,却坚决不肯投降,甚至还割下自己的一只耳朵,表明自己的心意。更让人意外的是,当远在长安的李世民,得知这个消息

  • 唐朝宰相裴炎,因“青鹅”二字惹来杀身之祸,武则天:把字拆开念

    历史解密编辑:洋葱辣眼睛哦标签:裴炎,武则天,皇帝,李显,徐敬业,李治,唐朝,军事政策,国防政策

    前言慎而言,将有和之;慎而身,将有随之。——武则天在中国的历史上,秦始皇建立了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王朝,而在随后的历朝历代之中,几乎所有的皇帝在自己去世之前,都会有设立一个“顾命大臣”的习惯。其实“顾命大臣”就是皇帝在自己临终之前进行托付治国的大臣,最主要的职责就是要在新皇帝上任之后进行辅佐,帮助新皇

  • 掀开尘封的往事——唐中书令裴炎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奔跑吧向阳光标签:裴炎,中宗,武则天,太后,武承嗣,高宗

    唐高宗驾崩之夜,裴炎被召入,受遗诏辅政。此事为裴炎增添了意外的政治资本,同时也为日后遭到清算埋下了伏笔。太子李显即位,是为中宗,妃韦氏立为皇后。李显刚及位,就要擢拔自己的老丈人韦玄贞为侍中,並打算授予乳母之子五品官。这两件事遭到了中书令裴炎的坚决反对。但中宗怒斥道:“我以天下与韦玄贞何不可!而惜侍中

  • 杀掉裴炎,武则天借机敲打群臣

    历史解密编辑:浮意落尽标签:裴炎,武则天,太后,李旦,宰相,皇帝

    裴炎本是高宗李治中宗李哲的一个顾命大臣,至于为什么会和武则天冲突,只因为他们最终的目的不统一。武则天与裴炎的第一次摩擦就发生在,李敬业造反的时候。当时朝廷的核心人物就三个人,武则天,李旦,裴炎。武则天最有权力,不过毕竟是太后临朝,没有战争经验。李旦是个傀儡,而裴炎是顾命大臣,有几十年的行政经验,在这

  • 宰相裴炎写了“青鹅”二字,就被武则天满门抄斩,其中有何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石头人呦标签:裴炎,武则天,李显,李治,唐中宗,李旦

    女皇武则天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年少时步入唐朝宫廷,伴随两代君王,一路披荆斩棘,走上了权利最高峰。在谋求无上权柄的这一路,武则天招纳了很多追随者,但反对者更多,武则天对待绊脚石都采用了最粗暴有效的方式,一脚踢开,在武则天上位乃至执政期间,因为反对武周的被满门抄斩、遭受酷刑、流放的大臣不计其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