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民间故事:娄师德做梦到了司命署发现自己有八十五岁寿命,哪知道

民间故事:娄师德做梦到了司命署发现自己有八十五岁寿命,哪知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民间故事小馆 访问量:4276 更新时间:2024/1/2 9:01:56

民间故事:娄师德做梦到了司命署发现自己有八十五岁寿命,哪知道

娄师德在还没有发迹的时候,曾经在梦里遇到了一个人,此人身着紫衣,头纱帽,一看就是公门中的吏员,他来到娄师德的床前,行了一个大礼,说道:”娄先生,听说你身上有老病,已经一段时间了,跟着我来!“

娄师德还没有明白怎么回事,就被紫衣人拉着,从床上坐了起来,门外走去。在这个时候,他突然发现,自己老寒腿的毛病竟然好了,走起路来了,又轻便又快捷。

当他享受着这种畅快的感觉的时候,已经走了好几里地,还到了一座公府面前。门前站着两个顶盔甲的军士,门墙甚高,朱门高第,上面挂着一块鸟缘写成的匾额:”地府院。“

娄师德吃了一惊,问道:”为这地府院在人间呢?“

紫衣人回答道:”我地府之路与阳间相接,只是世人无知,无从得知罢了。“

他说着拉起娄师德进去了大门,他们来到了一间空无一人的屋子里,只见上面挂着一块牌子:”司命署”。

娄师德问这里是做什么的,紫衣人回答说:“司命署,顾名思义,就是放着记载世间人的命运、寿数典籍的屋子。”

听说这里面记载着世间人的命运寿数,娄师德很感兴趣,他抬头四顾,只见占地好几亩的屋子里,放着一排排的书架,上面整整齐齐放着一卷卷的竹简,书架旁站着身着绿衣的书吏。

娄师德好奇地问:“可否取出我的命籍,让我看一下呢?”

绿衣人一听,连忙从书架中找到了一卷典籍,递到了娄师德的手里:“先生有缘来此,自然可以一观了。”

他打开卷轴,发现首页就写着自己的大名,上面记载着自己的命运,原来他官至宰相,竟有八十五岁的高寿。

看到自己的命运这么样,娄师德心中暗喜,嘴上却装逼道:“我不过一百姓,什么官位寿命,对我都如过往云烟,只要我一辈子平平安安,不挨饿受冻即可。”

他话还没有说完,就听到一声轰鸣之声,雷得屋子都之为颤抖,绿衣小吏听到这声音,大惊失色:“天鼓声响,先生赶紧还阳,此处不宜久留!”

他用力一推娄师德,娄师德顿时摔倒在地,醒了过来,原来是南柯一梦。他拥被坐了起来,这才发现天色已亮,耳边响起了一阵悠扬的钟声,原来是娄家东边挨着一座百年的古刹,早起的尚们正在敲钟。

他想到梦里,悄然失笑,也许这就是绿衣小吏所说的天鼓吧。

他起来一活动,发现困扰自己多年的腿疾竟然好了,心里暗暗高兴。娄师德苦读经书,终于在二十岁那年高中进士,从江都县尉做起,后来做到监察御史,后来又弃从武,立下了一系列战功,官至宰相,最终做到了陇右诸军节度大使,可以说位高权重。

这一天晚上,他正拥着两个美婢入梦,就发现了一个黄衣使者到了床前,对他说道:“地府的小吏,奉阎罗之命,特来请娄相公。”

娄师德很好奇:“我这么快寿限到了,不对啊,我曾经看过本人的司命籍,我寿限八十有五,为何这么早就要离开人世?”

哪知道黄衣使者说道:“娄相公的命运,原来确如娄相公所说,寿限八十有五,但娄相公在做官之时,曾经误杀了无辜人,所以你的官位与寿限才会把管理司命籍的官员给降了。”

说罢,黄衣使者就消失不见了,娄师德从梦中醒来,回味梦中所遇,恍然若失。当天他就突发恶疾,卧床不起,三天之后就离开了人世。

更多文章

  • 娄师德:唐朝一代贤相,唾面自干的来历,一生贡献却引发安史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娄师德,唐朝,安史之乱,宰相,唐玄宗,武则天

    在唐朝初年的时候,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朝中的宰相大人。宰相深受皇帝信任,在朝堂上地位极高。某天,他的弟弟被任命为刺史,要外出做官。然而在弟弟出发之前,身为宰相的哥哥,却问了弟弟一个奇怪的问题。‘我是宰相,你也外出担任刺史,我们家实在太过受宠,会招人嫉妒。我们应该怎样才能保全性命

  • 娄师德——武则天年间的“忍者神龟”,被人侮辱,也要笑脸相迎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娄师德,武则天,宰相,狄仁杰,来俊臣

    据《资治通鉴》记载“弟长跪曰:自今虽有人唾某面,某拭之而已,庶不为兄忧。师德愀然曰:此所以为吾忧也!人唾汝面,怒汝也;汝拭之,乃逆其意,所以重其怒。夫唾,不拭自干,当笑而受之。”唾面自干这则成语出自唐朝宰相娄师德之口。武则天在位期间,娄师德担任宰相之职,一次,朝廷派他弟弟掌管代州,辞行之时,娄师德给

  • 浅谈:娄师德能够以功名始终的原因,及其对后人的启示

    历史解密编辑:雾里五里标签:宰相,李治,尚书,唐朝,娄师德,李世民,官宦世家

    丨古书奇谭丨古书奇谭在唐朝历史上,有不少名人才士因其出众的才华卓越的成就而被后人所传颂,其中,唐朝宰相娄师德便是其中之一。娄师德不仅在唐朝政治生涯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而且在治理边疆节约国库整顿吏治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那么,他的行为对后人产生了怎样的启示?娄师德的生平事迹娄师德,字思摩,唐代开元

  • 张公瑾:没他出手就没有玄武门之变,也就没有李世民的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李世民,张公瑾,李建成,王世充,李元吉,玄武门之变

    凌烟阁功臣张公瑾并非李世民的嫡系,最开始的时候,李世民和张公瑾并不认识。张公瑾原先是王世充的手下,任洧州长史,李渊建唐之后,张公瑾归顺大唐,被任命为邹州别驾。他与李世民相识是在洛阳城下的。当时李世民刚率领秦琼、尉迟恭等人在谷水大败王世充,王世充退回洛阳当了缩头乌龟。李世民围困洛阳十天仍没有任何进展。

  • 张公瑾:唐初开国功臣,小说里罗艺手下的大将,生了个科学家曾孙

    历史解密编辑:奇闻科普精编标签:罗艺,张公瑾,李世民,王世充,李渊,李密

    在隋唐演义当中,张公瑾是单雄信的结义兄弟,祖上是北京顺义那边的一个豪强。后来到了张公瑾这一代,张公瑾去了幽州王罗艺手底下做将军,后来跟着罗成一起投降了唐朝,还参加了玄武门事变。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版本,说张公瑾是罗艺麾下的将军,后来去给秦琼他妈拜寿,在贾家楼和一群英雄好汉结义,然后大家一起投了瓦岗军

  • 黑齿常之:一个百济将军,为何要为大唐拼命战斗?唐朝特色国情?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黑齿常之,唐朝,突厥,唐军,吐蕃

    在唐朝初年的时候,曾有这样一位猛将:他并非大唐百姓,而是朝鲜半岛上百济国将军。后来唐朝拿下了朝鲜半岛之后,这位将军也就投降了唐朝。投降唐朝之后,他为大唐征战了浴血拼杀了二十多年,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最后却被诬陷谋反,最后自缢而死。这位将军,名叫黑齿常之。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感到十分好奇。为啥一个百济

  • 黑齿常之降唐后令吐蕃不敢犯边,却因武则天的告密风而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薄荷糖的味道呦标签:武则天,黑齿常之,吐蕃,突厥,唐军,刘仁轨

    唐朝时期涌现出了很多著名的少数民族将领,如执失思力、契苾何力、阿史那思摩、阿史那社尔、哥舒翰、李光弼、黑齿常之等等,包括著名的叛将安禄山也是少数民族将领。在这些将军中,黑齿常之算得上一个忠义之将,但也是一个十分可悲的将军。黑齿常之在百济国的前半生,其家族累世高官为大军区首脑,他也刚年方弱冠,便为百济

  • 契苾何力:唐初传奇藩将,被俘之后,李世民宁可用自己女儿去换人

    历史解密编辑:奇闻科普精编标签:李世民,契苾何力,突厥,吐谷浑,匈奴,唐军

    元642年,唐朝发生了一件怪事。有个出生于草原的大唐将军,回家省亲,结果却被自己部族的人挟持,带去了北方的薛延陀部落,要求他反叛唐朝,归降薛延陀。然而当这位大唐将军,被带到薛延陀可汗面前的时候,却坚决不肯投降,甚至还割下自己的一只耳朵,表明自己的心意。更让人意外的是,当远在长安的李世民,得知这个消息

  • 唐朝宰相裴炎,因“青鹅”二字惹来杀身之祸,武则天:把字拆开念

    历史解密编辑:洋葱辣眼睛哦标签:裴炎,武则天,皇帝,李显,徐敬业,李治,唐朝,军事政策,国防政策

    前言慎而言,将有和之;慎而身,将有随之。——武则天在中国的历史上,秦始皇建立了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王朝,而在随后的历朝历代之中,几乎所有的皇帝在自己去世之前,都会有设立一个“顾命大臣”的习惯。其实“顾命大臣”就是皇帝在自己临终之前进行托付治国的大臣,最主要的职责就是要在新皇帝上任之后进行辅佐,帮助新皇

  • 掀开尘封的往事——唐中书令裴炎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奔跑吧向阳光标签:裴炎,中宗,武则天,太后,武承嗣,高宗

    唐高宗驾崩之夜,裴炎被召入,受遗诏辅政。此事为裴炎增添了意外的政治资本,同时也为日后遭到清算埋下了伏笔。太子李显即位,是为中宗,妃韦氏立为皇后。李显刚及位,就要擢拔自己的老丈人韦玄贞为侍中,並打算授予乳母之子五品官。这两件事遭到了中书令裴炎的坚决反对。但中宗怒斥道:“我以天下与韦玄贞何不可!而惜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