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尉迟敬德躲避,李白王维趋附:唐朝四不净除了禄山之爪还有什么?

尉迟敬德躲避,李白王维趋附:唐朝四不净除了禄山之爪还有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慢聊的历史 访问量:3972 更新时间:2024/2/15 5:43:55

强汉盛唐确实是美名,脏唐乱宋是否符合史实,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准确的答案了。

唐朝是前期是比较强盛的,但是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下的唐朝,就变得比宋朝和汉末三国还乱了:各地节度使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皇帝只能百分之百承认并下委任状,如果朝廷反对,那些军阀就老实不客气地起兵反抗。

宋之乱,乱在重文轻武,结果是宋徽宗宋钦宗“北狩”去上演了一出“牵羊礼”,而唐朝之脏,则表现在皇家私德上,这种事情可大可小,有时候甚至只能称之为“开放”而不能划为“肮脏”。

据说唐朝有四种不干净,开国元勋尉迟敬德退避三舍,大诗人李白和王维却趋之若鹜,而身处其中的驸马们,心中却是五味杂陈一言难尽。

凡事过犹不及,如果在私德方面过于开放,以至于影响到了朝堂,那就难免要受人诟病了。比如大家熟知的“李家儿媳”角色转换之快,“禄山之爪”哪儿都敢抓,就被列入了“唐朝四脏”的前两位,而后面两脏,似乎只有当了驸马之后才会感到切肤彻骨之痛,但不管怎么痛,驸马们也只能打掉牙齿和血吞,是不敢公开表示不满的。

我们细看唐朝几位帝后贵妃之间的关系,就会感到匪夷所思:唐高祖李渊的四儿媳(元吉是老四,玄霸是老三)在丈夫被杀后,马上晋升“小二嫂”;唐高宗李治的正妻武瞾,原本是其父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位在妃嫔、婕妤、美人之下)”;唐玄宗李隆基最宠爱的贵妃杨玉环,曾经管李隆基叫过“公爹”(杨玉环原为李隆基第十八子寿王李琩的正妻)。

李世民上翘的小胡子很能说明问题,但那问题却不可深说,我们只能说李家儿媳身份转变之大,颇有鲜卑之风,这在唐朝并不算太严重的问题,只不过是难以被儒家思想接受而已。

至于“禄山之爪”,那也是跟原寿王李琩王妃、后任唐玄宗贵妃的杨玉环有关,这件事在《旧唐书》和《新唐书》中一笔带过,《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唐纪三十二》却绘声绘色,记载得十分详细:“天宝十年,春,正月,甲辰,禄山生日,上及贵妃赐衣服、宝器、酒馔甚厚。后三日,召禄山入禁中,贵妃以锦绣为大襁褓,裹禄山,使宫人以彩舆舁之。上闻后宫喧笑,问其故,左右以贵妃三日洗禄儿对。上自往观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复厚赐禄山,尽欢而罢。自是禄山出入宫掖不禁,或与贵妃对食,或通宵不出,颇有丑声闻于外,上亦不疑也。”

安禄山不是好人,长相也令人不敢恭维,《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五十》说他“腹垂过膝,重三百三十斤”,也就是肚皮耷拉到膝盖的大胖子,跟武侠小说中“一枪刺在肚皮上”的某个反派人物差不多。

杨贵妃选择安禄山,可能是饥不择食,也可能是对前公公现丈夫李隆基的一种报复,她是怎么想的,咱们想不出只好不想,接下来要说的两种,那就是驸马都心知肚明却不敢言表的公主面首和科举状元。

唐朝公主也愁嫁,甚至到了送给老头子都不要的程度,《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五·唐纪十一》记载了发生在贞观十三年的一件事:“上谓敬德曰:‘朕欲以女妻卿,何如?’敬德叩头谢曰:‘臣妻虽鄙陋,相与共贫贱久矣。臣虽不学,闻古人富不易妻,此非臣所愿也。’上乃止。”

生于公元585年的尉迟敬德,比生于599年的李世民还大十四岁,比李世民的女儿至少大三十岁,贞观十三年(638年)的尉迟敬德已经五十三岁了,他宁肯给李世民磕头如捣蒜也不娶公主,就是因为唐朝的驸马日子不好过:公主可以有面首,而驸马却不能纳妾,当了驸马就等于当了和尚,甚至比和尚还惨。

读者诸君都知道,张易之张昌宗原本属于太平公主专用,后来觉得很好用,就送给了母亲武则天。

唐僧的徒弟辩机和尚,也做过张家兄弟同样的工作——没错,唐僧就是大家熟悉的唐三藏,他的徒弟不叫悟空、悟能、悟净,也不会腾云驾雾降妖捉怪,这位高徒辩机,除了翻译经文,就是跟李世民的女儿、房玄龄的儿媳高阳公主一起“打妖精”:“御史劾盗,得浮屠辩机宝枕,云主所赐。主与辩机私通,饷遗亿计,更以二女子侍遗爱。太宗怒,腰斩辩机,杀奴婢十余人。”

尉迟敬德是一位比较霸道的悍将,连宗室郡王都敢揍,却坚决不敢娶公主,可见当年面首之祸,已经波及到整个皇室,即使是尊贵如李世民的女儿,也把改嫁换丈夫当成了喝凉水:遂安公主下嫁窦逵,逵死,又嫁王大礼;晋安公主下嫁韦思安,又嫁杨仁辂;新城公主下嫁长孙诠,长孙诠流放巂州,改嫁韦正矩……

李世民要嫁给尉迟敬德的,很可能就是某个“丧夫”的公主,读者诸君试想一下,想多活几年的尉迟大将军,会自寻死路吗?

尉迟敬德是知天命的老将,李世民也没有强人所难,如果换成比较年轻的状元,他就是想逃也逃不掉,而且绝大多数状元,根本就没想过要逃——虽然科举制度起于隋盛于唐,但是唐朝的科举考试,却可能是历朝历代中猫腻最多的。

唐代的科举考试并不像明清那样严格,不糊名(武则天发明了密封线,后来被废止了),也不誊录,也不组织一大批考官阅卷,中与不中或是第几名全由最高长官知贡举一人定夺,状元的人选早在考试之前就已经内定。

为了把自己中意的人选定为状元,岐王李隆范某位公主闹得很不愉快,最后王维干脆见庙就烧香,得到了这二人的一同支持,这才挤掉内定的当世名士、宰相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皋。

李白跟玉真公主的关系,也不像《醉打金枝》描述得那样纯洁,玉真公主也并不崇拜李白,倒是李白对玉真公主有点意思:“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 清晨鸣天鼓,飙欻腾双龙。 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 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

王母之女襄王,留下了“十二巫山云雨会,襄王今夜上阳台”的典故,玉真公主生于公元690年之前,李白生于701年,两人年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而王维比李白大七岁,跟玉真公主勉强能算同龄人。

李白和王维的恩怨情仇,咱们点到为止,再往下说,那就有点不厚道了,反正唐朝的科举考试状元,都不完全是凭真本事考上来的,要一定有皇亲贵胄和朝廷大佬的认可和推荐,我们甚至可以说唐朝的状元,比拼的就是关系和靠山的软硬。

有人做过统计:唐朝251个状元中,能查出家世的有74人,这74人中,出身于官僚阶层的有69人,占总数的93%,家世显赫者占总数的79.73%,出身庶族寒门的占仅有7%,如果李白中了状元,也属于那7%的寒门士子。

不管怎么说,也不管是中了状元而成为驸马,还是从面首晋升驸马,个中苦楚,驸马是不敢对人言表的,他们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醉打金枝》中驸马们涂脂抹粉醉生梦死,还真是当时真实生活的写照。

其实驸马的悲催,在历朝历代都差不多,不仅仅是唐朝如此,清朝的“额附”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将科举状元与李家儿媳、禄山之爪、公主面首并称唐朝四脏,可能有些不妥,因为枪手替考、冒名顶替这样的事情,在几千年后也未必能断绝。

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齐大非偶”之说,驸马攀龙附凤最后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也不是唐朝独有的现象,脏唐乱宋之说,也可能是以偏概全,这就需要我们在读史的时候细心甄别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没有绝对干净的朝代,这四种不干净,也不是唐朝的标签,清朝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相比之下,唐朝总体的评分,应该在宋朝和清朝之上,至于干净不干净,大家心中都有杆秤,对“脏唐乱宋”之说,读者诸君如果有更高明的见解,还望在评论中不吝赐教。

更多文章

  • 当打之年的尉迟敬德为什么被唐太宗雪藏?原来他犯了一个王朝大忌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李世民,尉迟敬德,李道宗,李勣,李靖,秦琼

    公元585年出生的尉迟敬德,在公元643年(贞观十七年)就成了闲人一个。细算一下,尉迟敬德靠边站的时候只有五十八岁,对于一个身经百战的将领来说,五十八岁正是当打之年。贞观九年,为了让六十四岁的卫国公李靖去打吐谷浑,李世民送给了他一根手杖,拄着拐棍的李靖攻灭吐谷浑,缴获牛羊二十多万;英国公李勣在唐高宗

  • 美良川龙争虎斗,秦叔宝大破尉迟敬德,评书衍化为“三鞭换两锏”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秦叔宝,尉迟敬德,美良川,李世民,殷开山,大将

    夏县兵败后,作为大唐帝国的王爷,李孝基无论怎么样也说服不了自己去安安静静地去做一名俘虏,于是倾情投入,精心策划惊心动魄的《越狱第二季》。不幸得很,整场运作失败得很,失败得连命也搭上了。于是,他光荣地成为了大唐帝国在开疆拓土一统帝业过程中一名高级牺牲品!败讯传到柏壁,唐营内军心浮动。十二月二十三日,夜

  • 诸将容不下尉迟敬德,李世民的做法真高明,难怪尉迟敬德誓死追随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李世民,尉迟敬德,王世充,窦建德,李勣,李渊

    世民谓尉迟敬德曰:“吾执弓矢,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这是虎牢关之战中,李世民在准备挑战窦建德的时候对尉迟敬德说的话,当时李世民领着500骑兵并李勣、程知节、秦琼和尉迟敬德去挑战窦建德。他将李勣、程知节和秦琼安置在道旁,三人分别领了百余名士兵埋伏好。而李世民则和尉迟敬德领着四名士兵直奔窦建德的

  • 尉迟敬德拒绝李世民赐婚的真实原因:丢人丢命,程咬金会笑掉大牙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李世民,程咬金,尉迟敬德,秦琼,秦叔宝,李靖

    唐太宗李世民要赐婚尉迟敬德,尉迟敬德婉言谢绝,这件事在很多人看来都是那么不可思议:尉迟敬德比李世民年纪还大,李世民这是脑袋进了几吨水,才想出这么一个荒唐主意?李世民是一代英主,尉迟敬德是一代名将,他们两人之间发生的这看似荒诞不经的一幕,却蕴含着令人不寒而栗的帝王心术:尉迟敬德坚决不肯娶李世民的女儿,

  • 李靖谥号景武李勣谥号贞武,尉迟敬德谥号忠武,秦琼为啥没谥号?

    历史解密编辑:史学听讲堂标签:李靖,李勣,秦琼,隋朝,侯君集,程咬金,尉迟敬德,国防部门

    马陆飞速度快,弓箭如雷。定王天下之事,生前死后得名。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想立功成名。在古代,他们生前身后都是有名的,也就是在世的时候,他们是达官贵人。常用来纪念关羽、张飞、赵云。关羽一句庄妙的话,是褒贬我们,我们无所谓。同样是忠义化身的秦琼和秦叔宝,为大唐立下了赫赫战功,最后连谥号都没有。怀疑唐太

  • 原本只是凡人的秦琼和尉迟敬德,为何却能成为门神?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秦琼,尉迟敬德,李世民,李元吉,李建成,刘武

    中国的门神之中,一直有两个最为流行的版本,一个版本是《山海经》记载的神荼和郁垒,另一个版本则是唐朝初期的名将秦琼和尉迟敬德。秦琼和尉迟敬德二人都是普通的凡人,不同的只是二人都是身经百战、杀敌无数的名将,为何二人却能成为门神?关于秦琼和尉迟敬德成为了门神的原因,一直有三个不同的版本。第一种版本来自于西

  • 尉迟敬德,让太宗李世民颜面扫地的男人,最终以“知错能改”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李渊,刘武,刘邦,李世民,唐高祖,唐太宗,书法家,尉迟敬德,国防政策,黄易小说人物

    在唐太宗李世民当政时期有这样一个人,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有他,大破突厥的时候有他,讨伐辽中的时候也有他,可算是为李世民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也正是这样一位生猛的将领,曾经一度让李世民颜面扫地,在众人面前不知所措,他就是唐朝的猛将、凌烟阁24功臣之一的尉迟敬德。那么是什么样的境况使得慰迟敬德让

  • 李世民为何,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花甲之年的尉迟敬德

    历史解密编辑:张三说体育标签:李世民,尉迟敬德,玄武门之变,李元吉,秦叔宝

    隋唐两代,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这两个时代,经济发达,政治、科技发展较快,文化影响力也居于世界前列,自古以来有隋唐盛世之称。除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兴盛,在时代之交,朝代更迭之时,也出现社会动荡局面。时势造英雄,这一时期也涌现不少能人异士。隋唐之交,便有很多英雄人物,跟随秦王李世民,参与反隋的起义战

  • 李世民知道:秦琼程咬金没来玄武门,他们来了,尉迟敬德就会挨揍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秦琼,李世民,程咬金,玄武门,唐太宗,尉迟敬德,国防政策

    秦琼和程咬金可能参与了玄武门之变,但绝对没有参加玄武门战斗,这是可以在《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中找到确凿证据的。《旧唐书》列传第十四、列传第十八,《新唐书》列传第四、列传第十四、列传第十五,《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一,都明确记载了建成元吉把秦琼必杀名单头一名,也记载了程咬金在玄武门之变发生

  • 如果李渊让秦琼站在太子一边李世民尉迟敬德能杀掉建成元吉吗?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李渊,秦琼,李世民,尉迟敬德,李建成

    玄武门之变迷雾重重,就连秦琼秦叔宝到底有没有参加,也成了一大谜案。据《新唐书》记载,秦琼是被太子李建成列为必杀名单头一名的,而在《旧唐书》的记载中,则是建成元吉要先杀尉迟敬德,并未把秦琼列为敌人。这时候我们不禁为唐高祖李渊惋惜:如果不是把秦琼摆错了位置,那么玄武门之变谁胜谁负真的难以预料,李渊也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