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当打之年的尉迟敬德为什么被唐太宗雪藏?原来他犯了一个王朝大忌

当打之年的尉迟敬德为什么被唐太宗雪藏?原来他犯了一个王朝大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灰脸娱乐说 访问量:4945 更新时间:2024/2/15 5:43:51

公元585年出生的尉迟敬德,在公元643年(贞观十七年)就成了闲人一个。细算一下,尉迟敬德靠边站的时候只有五十八岁,对于一个身经百战的将领来说,五十八岁正是当打之年。贞观九年,为了让六十四岁的卫国公李靖去打吐谷浑,李世民送给了他一根手杖,拄着拐棍的李靖攻灭吐谷浑,缴获牛羊二十多万;英国公李勣在唐高宗总章元年攻灭高句丽献俘昭陵的时候,已经七十四岁了;卢国公程咬金在显庆二年屠戮怛笃城抢钱抢粮食的时候,也已经六十七岁了。这些老将老当益壮,在疆场上纵横驰骋,而尉迟敬德从五十把岁的时候就被挂了起来,一个月只在初一十五上两天班(朝朔望),而且是以“开府仪同三司”的虚名参加朝会,基本被剥夺了发言权。这时候我们不禁要问:曾经打得唐军将士(除秦琼外)束手无策的勇将尉迟敬德,咋就被唐太宗李世民给忘了呢?而且尉迟敬德也真有心再上疆场为国建功,李世民怎么就把他雪藏起来了呢?

与称病不朝的秦琼秦叔宝不同,尉迟敬德是很有上进心的,在被闲置了两年后,又主动请缨跟唐太宗李世民去征讨高句丽,并且献计说:“您御驾亲征,朝中要是除了杨玄感这样的叛逆咋办?再说高句丽一个夷貊小国,不值得劳您大驾,派一个大将去就轻松剿灭了。”其实这时候尉迟敬德的意思是毛遂自荐,但是到了四十七岁的李世民耳朵里却变了味儿:“谁会成为作乱的杨玄感呢?你还是跟我一起出征吧。”

杨玄感就是那个趁着隋炀帝杨广征高句丽的时候,在后院放火作乱、导致大隋衰亡的家伙。尉迟敬德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两年前太子承乾“谋反”,侯君集已经被杀掉了,而就是那一年尉迟敬德开始“致仕”“朝朔望”,被彻底剥夺了兵权,也不知道是不是受了牵连。杨玄感三字一出,不能不令李世民心头一跳。于是六十岁的尉迟敬德被李世民拉上了前线,但是给的官职却几乎是羞辱性的:“以本官行太常卿,为左一马军总管。”所谓行太常卿,就是干礼仪官的活,却没有正式任命,正式的军职是“左一马军总管”,跟尉迟敬德刚投降李世民时候的军职平级(右一府统军)。而这时候英国公李勣的职务是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统领六万大唐精锐步骑兵,还管着兰、河二州的外族降军,实际是辽东前线总指挥。

尉迟敬德在此战中憋憋屈屈地当他的“太常卿”,几乎是寸功未立,而且班师还朝之后没有受到任何封赏,新旧两唐书对尉迟敬德的记载只有冷冰冰的几个字:“依旧致仕,”“师还,复致仕”。所谓“致仕”,就是交还官职退休回家,只不过比免职好听一点点。按照《尚书》的规定,“大夫七十而致仕。”尉迟敬德只有六十岁,离规定在最低退休年龄还差着十岁呢。于是尉迟敬德“笃信仙方,飞炼金石,服食云母粉,穿筑池台,崇饰罗绮,尝奏清商乐以自奉养,不与外人交通,凡十六年。”这十六年应该是从贞观十七年尉迟敬德五十八岁开始算的,也就是说,在正史中,尉迟敬德“从征高句丽”的经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这就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了,李世民是个知人善任的英察之主,除了秦琼他有点使唤不动之外,他属下诸将基本都是要战斗到最后一息的,为什么偏偏把尉迟敬德这位大唐一流猛将束之高阁?细翻史料我们发现,尉迟敬德得罪人了,不但得罪了朝中三位炙手可热的重臣,甚至可能连李世民都得罪了。

据《新唐书列传十四》记载:“(敬德)婞直,颇以功自负,又廷质大臣得失,与宰相不平,出为襄州都督。”意思是尉迟敬德得罪了宰相级别的大人物,被贬官外放远离了决策圈。而《旧唐书列传十八》则明确指出了尉迟敬德在朝中的政敌:“敬德好讦直,负其功,每见无忌、玄龄、如晦等短长,必面折廷辩,由是与执政不平。”要知道房玄龄杜如晦是李世民的智囊,长孙无忌是大唐第一国舅(皇后之兄),军汉尉迟敬德跟这些人玩儿权谋,没把自己玩死就算烧高香了。请注意时间:尉迟敬德被赶出京城是贞观三年的事情。

军人干政本身就是王朝大忌,而尉迟敬德还不知收敛,差点打瞎李世民的堂弟李道宗,房玄龄杜如晦可以不尊敬,但是李道宗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人:“敬慕贤士,不以地势凌人,宗室中唯道宗及河间王孝恭昆季最为当代所重。”连李世民也对李道宗青眼有加:“当今将帅,惟李勣、道宗、薛万彻。”尉迟敬德连这样的皇室近亲好人都敢打,只能说是活得不耐烦了。还是请读者诸君注意时间:尉迟敬德拳打李道宗,事情发生在贞观八年。

综合上面两个时间点发生的事情,我们就不难看出李世民为什么疏远尉迟恭了:你这功臣跟国舅争权,对御弟动粗,要说没有不臣之心,鬼都不信——打狗还得看主人呢,更不要说揍人家堂弟了。李道宗并未与尉迟敬德计较,但是却把李世民气得火山爆发了,直接把尉迟恭比作了韩信彭越,并且杀气腾腾地警告敬德:“我要是学了汉高祖,你可别后悔(无贻后悔也)!”

被比作韩信彭越的尉迟敬德在李世民御驾亲征之际提起杨玄感,您说唐太宗能不心惊肉跳吗?所以把尉迟敬德拉到前线却不给兵权,班师后马上免职,我们还真不能说李世民做得不对,因为要是让尉迟敬德继续上班,还指不定会闹出什么大事来呢,那时候就是皇帝想保他,可能也保不住了……

更多文章

  • 美良川龙争虎斗,秦叔宝大破尉迟敬德,评书衍化为“三鞭换两锏”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秦叔宝,尉迟敬德,美良川,李世民,殷开山,大将

    夏县兵败后,作为大唐帝国的王爷,李孝基无论怎么样也说服不了自己去安安静静地去做一名俘虏,于是倾情投入,精心策划惊心动魄的《越狱第二季》。不幸得很,整场运作失败得很,失败得连命也搭上了。于是,他光荣地成为了大唐帝国在开疆拓土一统帝业过程中一名高级牺牲品!败讯传到柏壁,唐营内军心浮动。十二月二十三日,夜

  • 诸将容不下尉迟敬德,李世民的做法真高明,难怪尉迟敬德誓死追随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李世民,尉迟敬德,王世充,窦建德,李勣,李渊

    世民谓尉迟敬德曰:“吾执弓矢,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这是虎牢关之战中,李世民在准备挑战窦建德的时候对尉迟敬德说的话,当时李世民领着500骑兵并李勣、程知节、秦琼和尉迟敬德去挑战窦建德。他将李勣、程知节和秦琼安置在道旁,三人分别领了百余名士兵埋伏好。而李世民则和尉迟敬德领着四名士兵直奔窦建德的

  • 尉迟敬德拒绝李世民赐婚的真实原因:丢人丢命,程咬金会笑掉大牙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李世民,程咬金,尉迟敬德,秦琼,秦叔宝,李靖

    唐太宗李世民要赐婚尉迟敬德,尉迟敬德婉言谢绝,这件事在很多人看来都是那么不可思议:尉迟敬德比李世民年纪还大,李世民这是脑袋进了几吨水,才想出这么一个荒唐主意?李世民是一代英主,尉迟敬德是一代名将,他们两人之间发生的这看似荒诞不经的一幕,却蕴含着令人不寒而栗的帝王心术:尉迟敬德坚决不肯娶李世民的女儿,

  • 李靖谥号景武李勣谥号贞武,尉迟敬德谥号忠武,秦琼为啥没谥号?

    历史解密编辑:史学听讲堂标签:李靖,李勣,秦琼,隋朝,侯君集,程咬金,尉迟敬德,国防部门

    马陆飞速度快,弓箭如雷。定王天下之事,生前死后得名。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想立功成名。在古代,他们生前身后都是有名的,也就是在世的时候,他们是达官贵人。常用来纪念关羽、张飞、赵云。关羽一句庄妙的话,是褒贬我们,我们无所谓。同样是忠义化身的秦琼和秦叔宝,为大唐立下了赫赫战功,最后连谥号都没有。怀疑唐太

  • 原本只是凡人的秦琼和尉迟敬德,为何却能成为门神?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秦琼,尉迟敬德,李世民,李元吉,李建成,刘武

    中国的门神之中,一直有两个最为流行的版本,一个版本是《山海经》记载的神荼和郁垒,另一个版本则是唐朝初期的名将秦琼和尉迟敬德。秦琼和尉迟敬德二人都是普通的凡人,不同的只是二人都是身经百战、杀敌无数的名将,为何二人却能成为门神?关于秦琼和尉迟敬德成为了门神的原因,一直有三个不同的版本。第一种版本来自于西

  • 尉迟敬德,让太宗李世民颜面扫地的男人,最终以“知错能改”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李渊,刘武,刘邦,李世民,唐高祖,唐太宗,书法家,尉迟敬德,国防政策,黄易小说人物

    在唐太宗李世民当政时期有这样一个人,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有他,大破突厥的时候有他,讨伐辽中的时候也有他,可算是为李世民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也正是这样一位生猛的将领,曾经一度让李世民颜面扫地,在众人面前不知所措,他就是唐朝的猛将、凌烟阁24功臣之一的尉迟敬德。那么是什么样的境况使得慰迟敬德让

  • 李世民为何,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花甲之年的尉迟敬德

    历史解密编辑:张三说体育标签:李世民,尉迟敬德,玄武门之变,李元吉,秦叔宝

    隋唐两代,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这两个时代,经济发达,政治、科技发展较快,文化影响力也居于世界前列,自古以来有隋唐盛世之称。除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兴盛,在时代之交,朝代更迭之时,也出现社会动荡局面。时势造英雄,这一时期也涌现不少能人异士。隋唐之交,便有很多英雄人物,跟随秦王李世民,参与反隋的起义战

  • 李世民知道:秦琼程咬金没来玄武门,他们来了,尉迟敬德就会挨揍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秦琼,李世民,程咬金,玄武门,唐太宗,尉迟敬德,国防政策

    秦琼和程咬金可能参与了玄武门之变,但绝对没有参加玄武门战斗,这是可以在《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中找到确凿证据的。《旧唐书》列传第十四、列传第十八,《新唐书》列传第四、列传第十四、列传第十五,《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一,都明确记载了建成元吉把秦琼必杀名单头一名,也记载了程咬金在玄武门之变发生

  • 如果李渊让秦琼站在太子一边李世民尉迟敬德能杀掉建成元吉吗?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李渊,秦琼,李世民,尉迟敬德,李建成

    玄武门之变迷雾重重,就连秦琼秦叔宝到底有没有参加,也成了一大谜案。据《新唐书》记载,秦琼是被太子李建成列为必杀名单头一名的,而在《旧唐书》的记载中,则是建成元吉要先杀尉迟敬德,并未把秦琼列为敌人。这时候我们不禁为唐高祖李渊惋惜:如果不是把秦琼摆错了位置,那么玄武门之变谁胜谁负真的难以预料,李渊也就不

  • 名将尉迟敬德的名字是“尉迟融”还是“尉迟恭”?专家:两个都是

    历史解密编辑:萌心生活馆标签:尉迟敬德,尉迟恭,尉迟融,李世民,旧唐书,新唐书

    中国古代的名流贤达,一般都有名有字,所谓“名以正体,字以表德”是也。我们读《三国演义》,里面的众多人物也都有名有字,人人的名和字都交待得清清楚楚,绝不混淆。但到了后世,有的人要么是名显,要么是字扬,后人往往只知其名,不知其字;又或只知其字,不知其名。举两个例子。比如名垂千古的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