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长卿的一首五律,苍凉深邃,不愧为上乘之作

刘长卿的一首五律,苍凉深邃,不愧为上乘之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虎说故事 访问量:1804 更新时间:2024/1/24 21:52:02

唐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唐代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诗人。且不说李杜的才华横溢,也不要说元白的玲珑秀丽,更不用说晚唐小李杜的才华横溢,光是那些二流诗人就足以惊艳千古。

如常建的《寺后提坡山寺》,句句值得背诵;又如张继的《枫桥夜泊》,给人们留下了一系列的回忆。贾岛的《隐士》也是必读之作;罗隐的《蜜蜂》更耐人寻味。不朽之作数不胜数,但都值得细细品味。以下为刘长卿五律,苍凉深邃,不愧为上乘之作。

秋登吴公台观

唐代:刘长卿

身后古台摇晃,秋色入故乡心。

来野寺人少,云峰隔深水。

夕阳犹在,寒铃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今。

刘长卿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多写荒野荒村,如“

柴门闻犬吠,雪夜归家

”,这是读者最熟悉的一句名言。

刘长卿长期隐居后,长期居住在洛阳。安史之乱爆发后,洛阳也落入了起义军之手。诗人无奈四处漂泊,后流亡扬州。一个秋日的傍晚,诗人登武公台远眺,激动万分,写下了这首抒怀远古的诗篇。

吴公台原为南朝沉庆之所建,这里指的是陈吴明澈将军重修的弩台。战火纷飞,周边早已荒芜,其中一座古寺也饱经战火。虽然修好了,但看起来残缺不全。

当作者站在舞台上放眼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凄凉的景象。枯叶被风吹得枯萎了。秋天,它们也被落叶染成了金黄色。扑朔迷离的秋景,已不自觉地增添了诗人心中的落寞与悲凉。

诗人力求站得更高,希望透过残断的枝叶,看到远山和故乡。可他只有一颗想家的心,却得不到远方的丝毫回应。

无奈之下,诗人又收回了目光。不远处的古寺也因为乱世而变得破败荒凉。

两岸山势虽高耸入云,但隔着烟雨迷茫的秋水,更显幽深。夕阳西下,暮色深沉,秋林映夕阳,晚风凛冽,更让人心酸。

眼前绚烂的色彩,宁静与远方,美丽的晚霞,青山绿水,本该赏心悦目,但诗人不但没有舒服,反而感到无比的压抑。

夕阳照古台,孤寂空旷;很多东西,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才能珍惜;而他们更加迷茫,因为他们担心但得不到。

诗人经历过许多风风雨雨,却从未离家如此之远,郁郁不得志。于是抬头仰天长叹,南朝事他犹惆怅,江水自古独流。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一水之隔。诗人希望渡过激流,苦于无舟可渡,更谈不上通向未来的桥梁。

纵观刘长青的五律曲折,也给人一种人生和时代的凄凉感。上联写景致,抒发游南朝名胜之情;下联远近相间,抒发远离故乡的寂寞。

颈联以夕阳衬旧垒,寒钟衬空林,传达荣光不再的苍凉。末联抒发世事变迁的悲凉,世事无常的凄凉。全诗通过对“

野寺、云峰、夕阳、旧基地、寒风铃、空林

”,使读者感到文采飞扬,不愧为一部妙笔生辉的佳作。

标签: 刘长卿罗隐贾岛枫桥夜泊诗人五律

更多文章

  • 刘长卿 远公龛

    历史解密编辑:一起学诗词标签:刘长卿,翠微,落日,锡杖

    刘长卿 远公龛松路向精舍,花龛归老僧。闲云随锡杖,落日低金绳。入夜翠微里,千峰明一灯。

  • 苏州西山岛明月湾村口1200岁古樟,唐代著名诗人刘长卿访友所植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视觉摄影标签:古樟,刘长卿,明月,西山岛,诗人

    在苏州西山岛明月湾村口,有一棵古樟,相传为唐代著名诗人刘长卿到明月湾访友时所植。古樟一侧主干因火烧、雷劈后成枯木,只靠后来发出的新枝维持生命,枝叶繁茂,俗称“爷爷背孙子”。这棵树是明月湾古村的标志,树龄已有1200年。那天然奇特的造型,斜倚而曲线向上的树身,一半枯木上自然变化清晰的苍老肌理,整体苍翠

  • 离人正惆怅,新月愁婵娟,刘长卿这首诗是律诗还是古风?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刘长卿,古风,律诗,平仄,律句

    前言在《汉语诗律学》中,王力先生讲解古体诗的时候,说到唐朝古风分仿古和新式两种。为此,他提到了刘长卿的一首诗。这首诗很有特点,每一句都和标准的律句相似,但这首诗又不能称之为律诗。欣赏一下这首诗,有助于大家了解新式古风的特点。一、律诗的4种基本句式首先,老街先把律诗的4种基本句式录入,以备对比。a、仄

  • 早春·刘长卿

    历史解密编辑:诗文漫步标签:沧海,微雨,早春,诗人,唐朝,刘长卿,江南春色

    微雨夜来歇,江南春色回。本惊时不住,还恐老相催。人好千场醉,花无百日开。岂堪沧海畔,为客十年来。

  • 李白与刘长卿:一次见面,两次寻隐者不遇,写尽人生悲欢并不相通

    历史解密编辑:此笺标签:李白,不遇,王维,唐朝,诗人,刘长卿,寻隐者,陶渊明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这句话看似冷漠,其实道出了人生的真相:他人的悲欢离合,旁人无法感同身受,甚至也不愿意倾听感受,这本就是人生常态。就像在盛唐拥有着豪华而庞大朋友圈的诗仙李白,一千多年以前在江西余干与中唐诗人刘长卿相遇,却拥有着完全不同的悲与喜。彼时,李白因为

  • 瀛奎律髓119卷48仙逸类:刘长卿五言长城,此人偏师攻之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韩愈,李白,五律,方回,刘长卿,瀛奎律髓

    前言《瀛奎律髓》第四十八卷,为神仙之说始於燕齐,怪诞而极於秦皇汉武,方士不经甚矣。其徒又自附於老子之书,上推至於黄帝,而曰黄老清净是以无为而治,後世益加附会,自成一教。赋命有修短,我得以操其权,秉质有厚薄,我得以变其本。举凡书符、受籙[lù ]、烧丹、辟谷、缩地、昇天、治鬼、伐病其说不一。愚而失身奸

  • 刘长卿最经典的一首诗,意境悠远,在这个冬天令人爱不释手

    历史解密编辑:长风文史标签:江南,诗人,柴门,白屋,唐朝,刘长卿,艺术家,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每天诗词故事,欢迎关注长风一年将尽,寒冬腊月。冬天,心底最温暖的一件事是什么?我觉得应该是在那万家灯火里,其中有一盏灯是属于你。即使风雪再大、天再冷,只要有这一盏灯,那就有温粥,有暖火,有在你脚下窜来窜去亲热的大黄,还有那最可亲最可爱的家人。无论你在外面多累多苦多晚,只要你回到那盏灯火下,它就能让你

  • 刘长卿最经典的10首诗词,风雪夜归,落花无声,意境太美了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世界标签: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诗词,贾谊,灵澈,刘长卿

    胸藏文墨怀如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加店长微信shiyi0395,进群领福利!他被称为“五言长城”,他性格刚烈,多得罪权贵,他每每写诗,不言姓,但书“长卿”,天下无人不知,他是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是刘长卿的传世之作。“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短短20个字是一幅风雪夜归图,

  • 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一首七律名篇,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历史解密编辑:豁然书斋标签:春风,七律,闲花,水国,唐朝,刘长卿,唐代诗人

    刘长(zhǎng)卿,唐代诗人。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唐肃宗至德年间任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唐代宗大历年间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唐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刘长卿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 诗人刘长卿,自称五言长城,口气够狂,诗也写得够好

    历史解密编辑:真游泳的猫标签:刘长卿,诗人,贾谊,唐诗,杜甫

    #头条创作挑战赛#说起唐诗,大家脑海里一下子想到许多人。而如果说到五言诗,写得比较好的人有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等人。结果,唐代又冒出来一个刘长卿,居然自称五言长城,这口气真是狂得没边了。什么是长城?长城高大雄伟,无法逾越,是古人心目中固若金汤的存在。“五言长城”,就是说,在五言诗这一行列,没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