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离人正惆怅,新月愁婵娟,刘长卿这首诗是律诗还是古风?

离人正惆怅,新月愁婵娟,刘长卿这首诗是律诗还是古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老街味道 访问量:2671 更新时间:2024/1/24 22:27:46

前言

在《汉语诗律学》中,王力先生讲解古体诗的时候,说到唐朝古风分仿古和新式两种。

为此,他提到了刘长卿的一首诗。这首诗很有特点,每一句都和标准的律句相似,但这首诗又不能称之为律诗。

欣赏一下这首诗,有助于大家了解新式古风的特点。

一、律诗的4种基本句式

首先,老街先把律诗的4种基本句式录入,以备对比。

a、仄仄平平仄

b、仄仄仄平平

c、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平

其中有个别位置的字,是可平可仄的。例如a、b、c句式的第1字,都可平可仄。d句式,第3字也是可平可仄。c句式,还有两种特殊的变格。

下面,我们看看刘长卿的这首诗有什么特点。

二、是律诗还是古风?

我们欣赏一下这首《宿怀仁县南湖,寄东海荀处士》:

向夕敛微雨,晴开湖上天。

离人正惆怅,新月愁婵娟。

伫立白沙曲,相思沧海边。

浮云自来去,此意谁能传。

一水不相见,千峰随客船。

寒塘起孤雁,夜色分盐田。

时复一延首,忆君如眼前。

这首诗很有意思,乍一看像一首排律。全篇都没有失黏,对仗句也很多。需要注意的是句式,14句大致分为4类。

a类变化:向夕敛微雨,伫立白沙曲,一水不相见,时复一延首。中仄仄平仄 。

b类变化:新月愁婵娟。平仄平平平。

此意谁能传,夜色分盐田。仄仄平平平

c类变化:离人正惆怅。平平仄仄仄。

浮云自来去,寒塘起孤雁。平平仄平仄。

d类变化:晴开湖上天,千峰随客船,相思沧海边。平平平仄平。

忆君如眼前。仄平平仄平。

那么这首诗,是排律还是古风呢?

三、4种句式变化的特点

刘长卿这首诗一共14句,却没有一个和标准律句完全相同,但都是a、b、c、d四种标准律句变化而来。

1、a类变化

a类原句式为:仄仄平平仄,a类变化为:中仄仄平仄,这是所谓的半拗句,这种半拗句也属于律句,可以救拗,也可以不救。

刘长卿有意使用了4句半拗句(向夕敛微雨,伫立白沙曲,一水不相见,时复一延首),自然是为了和标准的律句有所不同。

2、b类变化

b类的标准律句为:仄仄仄平平。这个句式,第一个字平仄均可,但是第3个字绝对不可以是平声。否则后3字为平平平,俗称三平调,这是近体诗的大忌。

在刘长卿的这首诗中,就出现了两类三平调,平仄平平平(新月愁婵娟)、仄仄平平平(此意谁能传、夜色分盐田)。

3、c类变化

c类句的标准句式为:平平平仄仄,这种句式有两个常见变格,一种俗称锦鲤翻波:平平仄平仄(浮云自来去,寒塘起孤雁),一种俗称三仄尾:平平仄仄仄(离人正惆怅)。

这两种变格,在唐律诗中很多,甚至在科举的试帖诗中都出现过,可见唐人也视为律句。

4、d类变化:

d类的句式为:平平仄仄平,d类的变化为: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不过,刘长卿用了3句“平平平仄平”(晴开湖上天,千峰随客船,相思沧海边),故意让第一字用平声。另外一句,“仄平平仄平(忆君如眼前)”是救孤平的句式,也是d类常见的变格。

以上4种变化,a类变化是半拗体,c类变化是常用变格,d类变化有救孤平,都是没有离开律句的范畴。

但是b类变化是三平调。

律诗中,如果出现一句三平调,整首诗都是古体诗,不能称之为律诗。

结束语

从刘长卿的这首诗看出,通篇没有一句是原始的律诗句式。可见,诗人有意使用各种变化,就是为了表明自己写的是古风而不是律诗。

但是,全诗不失黏、不失对(宽对较多),明显是律化的古风,这是近体诗流行以后才会出现的现象。

王力先生以此诗举例,是为了说明盛唐律诗规则完备以后,诗人们有意作出新的探索。李白杜甫的很多五古,是仿古的古风;王维孟浩然、刘长卿等人的很多五古,是新式的古风。

@老街味道

有趣的奇句韵,何谓独立句和畸零句?与柏梁体有何关系?

标签: 刘长卿古风律诗平仄律句

更多文章

  • 早春·刘长卿

    历史解密编辑:诗文漫步标签:沧海,微雨,早春,诗人,唐朝,刘长卿,江南春色

    微雨夜来歇,江南春色回。本惊时不住,还恐老相催。人好千场醉,花无百日开。岂堪沧海畔,为客十年来。

  • 李白与刘长卿:一次见面,两次寻隐者不遇,写尽人生悲欢并不相通

    历史解密编辑:此笺标签:李白,不遇,王维,唐朝,诗人,刘长卿,寻隐者,陶渊明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这句话看似冷漠,其实道出了人生的真相:他人的悲欢离合,旁人无法感同身受,甚至也不愿意倾听感受,这本就是人生常态。就像在盛唐拥有着豪华而庞大朋友圈的诗仙李白,一千多年以前在江西余干与中唐诗人刘长卿相遇,却拥有着完全不同的悲与喜。彼时,李白因为

  • 瀛奎律髓119卷48仙逸类:刘长卿五言长城,此人偏师攻之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韩愈,李白,五律,方回,刘长卿,瀛奎律髓

    前言《瀛奎律髓》第四十八卷,为神仙之说始於燕齐,怪诞而极於秦皇汉武,方士不经甚矣。其徒又自附於老子之书,上推至於黄帝,而曰黄老清净是以无为而治,後世益加附会,自成一教。赋命有修短,我得以操其权,秉质有厚薄,我得以变其本。举凡书符、受籙[lù ]、烧丹、辟谷、缩地、昇天、治鬼、伐病其说不一。愚而失身奸

  • 刘长卿最经典的一首诗,意境悠远,在这个冬天令人爱不释手

    历史解密编辑:长风文史标签:江南,诗人,柴门,白屋,唐朝,刘长卿,艺术家,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每天诗词故事,欢迎关注长风一年将尽,寒冬腊月。冬天,心底最温暖的一件事是什么?我觉得应该是在那万家灯火里,其中有一盏灯是属于你。即使风雪再大、天再冷,只要有这一盏灯,那就有温粥,有暖火,有在你脚下窜来窜去亲热的大黄,还有那最可亲最可爱的家人。无论你在外面多累多苦多晚,只要你回到那盏灯火下,它就能让你

  • 刘长卿最经典的10首诗词,风雪夜归,落花无声,意境太美了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世界标签: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诗词,贾谊,灵澈,刘长卿

    胸藏文墨怀如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加店长微信shiyi0395,进群领福利!他被称为“五言长城”,他性格刚烈,多得罪权贵,他每每写诗,不言姓,但书“长卿”,天下无人不知,他是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是刘长卿的传世之作。“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短短20个字是一幅风雪夜归图,

  • 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一首七律名篇,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历史解密编辑:豁然书斋标签:春风,七律,闲花,水国,唐朝,刘长卿,唐代诗人

    刘长(zhǎng)卿,唐代诗人。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唐肃宗至德年间任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唐代宗大历年间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唐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刘长卿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 诗人刘长卿,自称五言长城,口气够狂,诗也写得够好

    历史解密编辑:真游泳的猫标签:刘长卿,诗人,贾谊,唐诗,杜甫

    #头条创作挑战赛#说起唐诗,大家脑海里一下子想到许多人。而如果说到五言诗,写得比较好的人有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等人。结果,唐代又冒出来一个刘长卿,居然自称五言长城,这口气真是狂得没边了。什么是长城?长城高大雄伟,无法逾越,是古人心目中固若金汤的存在。“五言长城”,就是说,在五言诗这一行列,没有人

  • 天地共情:卢纶《送李端》中的雪和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中的雨

    历史解密编辑:寓诸无竟标签: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送李端,卢纶,衰草,微雨

    我的唐诗书法直播日课做了一年多,上个月结束,回放视频已全部上传荔枝微课 () 。很多想法只是直播时边写边讲的即兴发挥,但过后想来犹有兴味。昨日小雪节气,虽未下雪而气象浑茫,想起日课中曾经讲到卢纶《送李端》中的暮雪和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中的雨,颇有应于此时天气,故回看视频,写出一篇文章,在此与寓诸

  • 长安春望·卢纶

    历史解密编辑:诗文漫步标签:浮云,在梦中,望·卢纶,长安春望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 卢纶:他写出盛唐边塞诗的恢宏气势,《塞下曲》使他成为军旅诗人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卢纶,塞下曲,边塞诗,诗人,盛唐,岑参

    卢纶: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诗至中唐,似乎便落寞了许多,虽然有元白的新乐府扛鼎,但比起刚过去的盛唐诗坛就不在一个层次上了,后人凑来凑去的,弄了个 “大历十才子”,不过,我相信没几人知道这些才子,大概也就是一个名词存在于中国文学史之中吧。所谓“大历十才子”是指活跃于大历时期的一个诗歌群体,是一群有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