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黄巢兵败被杀后,数十名姬妾被俘虏,唐僖宗的处决方式让人不齿

黄巢兵败被杀后,数十名姬妾被俘虏,唐僖宗的处决方式让人不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避光草莓 访问量:2807 更新时间:2024/1/25 8:55:55

在我国历史上,黄巢是一个很有名的人,他所引领的“黄巢起义”不亚于陈胜吴广起义,加速了晚唐的灭亡,甚至一度改变了社会的格局。

可惜的是,公元884年黄巢战死于虎狼谷,结束了他一生的传奇。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战中唐军还俘虏了黄巢几十名姬妾,那么这些人的结局如何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幼年时期,黄巢就表现的很不凡

根据历史的记载,黄巢家中世代以贩卖私盐为业,也算是一个小康之家了。出身商人家庭的黄巢,从小就表现出了超高的智慧,甚至在五岁的时候就可以和祖父对诗。

众所周知,古人的娱乐节目很少,吟诗作对是一种常见的方式。根据一些野史的记载,黄巢的家族曾举办了一次聚会,会议上摆满了句话,一些人听闻黄巢是神童,便让他以此为题赋诗一首。

当时,黄巢也做了一首诗名为《题菊花》,诗中有这样两句话“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宴会上有很多富商大户、名人雅士,听到黄巢的诗词后无不称赞志向远大。

黄巢的父亲则急忙训斥儿子,因为“青帝”这样的字眼并不是普通人可以用的,若是被有心人利用可能会被扣上“造反”的帽子,会被杀头的。

这是黄巢童年时代所发生的一件事情,似乎也注定了黄巢的未来不凡。从时间上来看,黄巢出生在唐宣宗时期,此人是晚唐皇帝中声誉较高的一位,励精图治、兢兢业业。

经历安史之乱的唐朝,在他的手里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经济、政治和文化都有所中兴,科举取仕也让诸多年轻人趋之若鹜,黄巢就是其中之一。

富裕的家庭背景让黄巢有机会和经济实力读书,黄巢也没有辜负长辈的期待,在当地的名气很高,进而获得了去长安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时代的背景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唐宣宗执政时期,自己也很节俭、国家大事也能明察秋毫,但他之后的皇帝却并非如此。

唐宣宗之后,其子唐懿宗继位,这位皇帝与陈后主陈叔宝雷同,平时喜欢莺歌燕舞、沉迷酒色,对国家大事根本就不在意,文武百官投其所好,进而把控朝廷的大权。

或许是因为过度沉迷酒色财气,唐懿宗的寿命很短,仅仅做了十几年皇帝就去世了,大唐的皇位落到了唐僖宗的手里,那时的唐僖宗仅仅只有12岁。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12岁的孩子都还没成年,他又能够做什么呢!以至于朝廷的大权落在了权臣手里,政治腐败、宦官当道,各种苛捐杂税也越来越多,甚至于科举取仕也被人控制。

对于政权的更迭黄巢没有在意,他十几年来一直沉浸在书海中,希望在科举上有所斩获,以改变家族商人的命运。只可惜,他先后参加了几次进士科考试,但全部都落孙山。

当时,黄巢已经到了不惑之年(快40岁了),对官场的蝇营狗苟看得很透彻,即使自己再有能力也无法榜上有名。于是乎,他写下了一首《不第后赋菊》,而后便离开了长安,回家继承祖业并成为盐帮首领。

攻陷长安,建立大齐

唐僖宗登基的第二年,河南、山东一带遭遇了严重的干旱,但朝廷不仅不作为,反而不止兵戈、加重赋税,老百姓因此揭竿而起,其中最有名的便是王仙芝

王仙芝打着“吏治腐败、赋役繁重、赏罚不平”等旗号,发动了对唐朝的进攻,短时间内就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黄巢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入起义大军的。

王仙芝造反的第二年,黄巢与之汇合、实力大增,短时间内就占领了不少的城池。唐朝统治者很害怕,派人清剿的同时,也不断示好、收服,王仙芝相信了唐朝的诱惑身死道消。

从此之后,黄巢便成为了起义军的领袖,带领军队在江南、西南一带发展,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谷期后,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甚至还占据了广州等重镇。

有了充足的失利,黄巢率领大军北上攻打长安,唐僖宗及文武百官怕死,不战而逃、长安陷落。黄巢也没有追击,以长安为首都建立了“大齐”,实现了儿时的志向,那时他已经快50岁了。

事情截止到这里,黄巢已经算是比较成功的一位人物了,可历史上的黄巢名声为何不好呢?从某个角度来说,黄巢与洪秀全有着很大的雷同,成功之后心态就发生了变化。

黄巢起义初期的口号是:“黄王起兵,本为百姓”,意思就是说为民请命、为百姓谋福利。可是,在占据长安、称帝后,黄巢却不是这么做的。

他不断杀戮唐朝的宗室、官吏,甚至还明目张胆地抢夺大户人家的财富,这些东西自然是到了黄巢自己的手里。不仅如此,黄巢还强行娶大户人家的女子为妃,后来的洪秀全也是如此。

至于为何如此,或许黄巢想强行将豪门大户与自己绑到一起,获得他们的支持。只是,他的手段太过于激烈,以至于长安出现了“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的景象。

黄巢失去民心的同时,得以喘息的唐僖宗开始组织旧势力反扑,多路节度使起兵围攻黄巢。没有了民心便没有了大势,即使黄巢靠着长安的高大城墙抵御,也依然挽救不了危机。

再加上他手底下的大将朱温背叛了他,从大齐建立到覆灭,黄巢仅仅当了4年的皇帝。狼虎谷一战中,黄巢的军队全部覆灭,他自己也以自杀结束了传奇了一生。

黄巢的姬妾如何了?

如上述所言,黄巢在称帝后的行为与洪秀全雷同,进入长安后便开始为自己谋福利,虽然他仅仅只做了四年的皇帝,但这四年的一切皆是按照最高标准执行的。

他在第一时间就开始扩充后宫,诸多的贵族大户也纷纷献上美女以表示忠心,黄巢来者不拒。短时间内,黄巢后宫的嫔妃就达到了十多人,没有名分的宫女不知几何。

换句话来说,称帝之后的四年里,黄巢一直沉浸在温柔乡,没怎么为老百姓做事,他的灭亡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事实也的确如此,公元884年,黄巢与唐军战于虎狼谷,最终被杀。

时隔多年,唐僖宗重新回到了长安城,第一件做的事情不是安抚百姓,而是将黄巢的妃嫔全部抓了起来,并且集中审问。黄巢在位4年,唐僖宗也从一个懵懂的少年变成了青年,对权力有着渴望。

奈何,即使他是唐朝的皇帝,但军国大权全都被权臣把控,他只是一个傀儡皇帝。唐僖宗很郁闷,内心情绪无处发泄的他,只能够拿黄巢的妃嫔为“说事”。

因为黄巢的妃嫔都是名门大户之后,唐僖宗的问题也很尖锐:“曹皆勋贵子女,世受国恩,何为从贼......”意思就是,你们都是名门之后,为何要选择跟随黄巢。

似乎在唐僖宗眼里,这些女子应该宁死不从黄巢,这样才算是对大唐忠心。面对唐僖宗这个可笑的问题,诸多女子也用尖锐的语气反驳,大致意思就是,你自己都打不过黄巢,现在却反过来指责我们女子。

很显然,这是赤裸裸的一种嘲讽,原本唐僖宗想要借助这些女子来彰显威严,结果却被反将一军,更加显示了他的无能。一怒之下,唐僖宗便将这些女子给杀了。

唐朝末年、人口锐减,而且在历史上即使改朝换代,女子基本都是无罪的,最起码能够保住性命。唐僖宗要杀这些女子时,诸多官员也出来劝阻,但唐僖宗却不给商量的余地。

官员无奈只能听从,但却在死前给了这些女子体面,并减轻了她们的痛苦。可以说,唐僖宗杀这些女子并不是因为大义,仅仅只是因为想彰显威严,宣泄自己的内心的不满。

不能拿朝臣发泄,却以女子来充当宣泄口,这样的皇帝着实让人不齿。当然唐僖宗的皇位也没做太久,多年之后,投降的朱温再度反叛,窃取了大唐王朝的政权、李唐覆灭。

甚至于朱温还制造了历史上知名的“白马驿之祸”,李唐贵族的男男女女机会在这场政变中被屠戮殆尽,也算是因果循环、一报还一报吧。

回看黄巢起义,虽然它最后失败了,而且黄巢后期的心态也发生的变化,但不得不说这场起义的意义重大。首先,激起了百姓不接受被剥削压迫的思想,加速了改朝换代的进程。

其次,黄巢还用武力铲除了诸多的世家,结束了影响我国600多年的门阀,为后来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埋下了伏笔,寒门子弟得以崛起并进入朝堂,北宋科举制度发展迅猛也有黄巢的一部分的功劳。

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更多文章

  • 黄巢生性残暴,但却立了一个大功,铲除了祸害中国800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长安十三期标签:黄巢,大军,士族,唐末,毒瘤,食盐,唐朝,唐王朝,李世民

    #历史开讲#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黄巢,这是一个极具争议的历史人物,有人说他太过残暴,屠杀了近八百万人口,以百姓作为军粮,视人民的生命如同草芥;而有的人则认为黄巢在史书上有着浓墨的一笔,他推翻了腐败的唐王朝,铲除了祸

  • 地图上的战争:乱世枭雄黄巢,曾经横扫长安城,如今兵败虎狼谷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黄巢,长安城,李克用,朱温,唐军,唐王朝

    广明元年末,黄巢在带领大军冲杀进长安城之后,在长安城的含元殿中正式称帝,并且定其国号为大齐。黄巢的在长安城御极帝位,倍享尊荣的时候,唐王朝的僖宗皇帝李儇却仍然还在逃亡的路上,这一次他踏上了玄宗皇帝曾经所走过的逃亡之路,在宦官的保护之下慌慌张张的奔赴汉中,随即逃到了蜀地成都。黄巢的入侵长安城,让唐王朝

  • 从唐入宋之殇63:大唐帝国改年号广明,给黄巢打了一剂强心针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黄巢,广明,高骈,淮南,皇帝,南唐,食盐,唐朝,唐僖宗,大唐帝国,军事制度,从唐入宋之殇

    黄巢草军进入淮南境内,一头撞在了铁板上。他们遇到了命中的灾星,淮南节度使高骈麾下名将张璘。在张璘的铁拳下,草军接二连三地大败,局促在安徽江西江苏交接界的地方,迟迟不能突围。随着时间流逝,草军渐渐呈现出颓势。如果天佑大唐的话,黄巢连同几万疲惫不堪的草军,肯定会倒在公元880年的春天。然而老天爷终究没有

  • 黄巢的最后一战:五虎将败亡,双子被挑,殒命于灭巢山鸦儿谷

    历史解密编辑:北梦一标签:黄巢,李存孝,李克用,朱温,唐僖宗,黄巢起义

    马前但得三千卒,敢夺唐朝四百州。残唐之时,英雄辈出,但谁算得上是出奇的英雄?十三太保李存孝力大无穷,槊招绝伦,算得上是天下无敌的出奇英雄。李存孝未出世之前,天下最出奇的英雄就要数金统帝黄巢了。黄巢文武双全,颇有英雄气概。当年在长安武科场比武,凭着一手罗家献把梅花枪,黄巢独占鳌头,力夺武状元,为天下英

  • 黄巢:从落魄书生到权倾天下,最后未能善终,背后的原因发人深省

    历史解密编辑:城市种菜小白标签:黄巢,武艺,黄巢起义,王仙芝,科举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唐朝末年,一个参加科举的考生在榜单中寻找自己的名字,可惜,没有找到,落榜。在不甘、压抑之下,他写下了这首传颂后世的《不第后赋菊》。他的名字,叫做黄巢。这已经是第三次参加科举,每隔三年一次,九年时光,匆匆而过。当看到很多才华品质不如自己的

  • 黄巢虽残暴,但他却为我国拔掉了一个,危害将近600年的毒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黄巢,唐僖宗,农民起义,唐朝,起义军,门阀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黄巢收录在《全唐诗》里的三首诗中,最广为流传的一首,甚至出现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诗词虽现文气,细读之脑海中却是兵刃相见的战场。而这种文与武交杂的融合,也正是黄巢其人的写实。除却诗句外,人们对于黄巢的认识,更多是来源于他的起义经历。

  • 黄巢虽然残暴,但他却为我国拔掉了毒害近600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黄巢,皇帝,唐朝,毒瘤,食盐,王仙芝,唐僖宗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此诗是黄巢在考试落榜后站在皇城大门外临时作的一首,来因此激励自己的政治抱负未能如愿的心境,可谁又曾知?这位平平无奇的文人最后却是推倒唐朝惨败腐朽统治的大齐开国皇帝。不过黄巢最后能走上最高统治者的位置却与他早年的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01因丑落第黄巢出生在今山东

  • 武则天墓:黄巢40万大军挖不动,现代大炮都炸不开,它有何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风吟枪啸标签:武则天,黄巢,乾陵,李世民,李治

    从1958年几个农民意外发现了乾陵入口,沉睡一千两百年的武则天墓引来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然而,尽管陕西省政府1960年、1986年、1994年、2000年分别提出了要抢救性发掘乾陵的计划,但均被国家有关部门拒绝。其实发掘武则天墓不仅是陕西省政府的夙愿,也是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未了的心愿。然而,武

  • 黄巢虽然残暴,但他却拔掉了一颗,毒害我国近600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黄巢,唐僖宗,黄巢起义,宦官,神策军

    长得丑就不配当状元吗?黄巢起义之时,打着“为百姓”的幌子,烧杀抢虐之事做尽,但是尽管如此, 黄巢依旧是我国不得不提的“枭雄”人物。这是为什么呢?人人皆知黄巢残暴,屠杀、吃人样样不落,但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造福世人的巨大功绩,那就是他为我国拔除了一颗 危害中国近600年 的“毒瘤”。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 打卡济南黄巢水库,发现一眼三瀑布的秘境,详细攻略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老靳行摄标签:黄巢,水库,瀑布,大坝,山谷

    夏天的济南,闷热得有点让人难以忍受,南部山区凡是有水的地儿都挤满了人,最火爆的地儿当属小门牙了周边了,每当周末这里都是人和车满满当当的。昨天雨过天晴,老靳也去南山凑个热闹,小门牙人太多,就去一个次火爆的黄巢水库吧!这突然的决定,让我发现了一处一眼三处瀑布的地儿,果然让我不虚此行。黄巢水库位于济南与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