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黄巢虽然残暴,但他却拔掉了一颗,毒害我国近600年的毒瘤

黄巢虽然残暴,但他却拔掉了一颗,毒害我国近600年的毒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避光草莓 访问量:2985 更新时间:2024/1/19 7:21:56

长得丑就不配当状元吗?

黄巢起义之时,打着“为百姓”的幌子,烧杀抢虐之事做尽,但是尽管如此, 黄巢依旧是我国不得不提的“枭雄”人物。

这是为什么呢?

人人皆知黄巢残暴,屠杀、吃人样样不落,但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造福世人的巨大功绩,那就是他为我国拔除了一颗 危害中国近600年 的“毒瘤”。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要说黄巢究竟是为什么造反的,很多人一定会脱口而出:

唐末时期官府混乱,贪官污吏横行,再加上天灾不断,作为百姓活不下去,自然要造反了。

这的确是黄巢造反的导火索, 但却不是他造反的主观原因。

在这里鲜为人知的是,黄巢与唐朝的“仇”早就种下了, 这事还要从唐朝的科举制度说起。

黄巢虽说是代表农民起义,但是黄巢绝不是农民,他家不但不穷,还十分有钱,黄巢的家庭世代以贩卖私盐为生。

黄巢小时候因为家境富裕,别的孩子还只能玩泥巴的时候,黄巢就被送去私塾读书了,黄巢十分聪慧,他3岁能文能武,

5岁侍奉在祖父身边的时候,就能出口成诗了。

黄巢自小有个梦想,那就是入朝为官,一展宏图,所以他长大以后,跟其他富家子弟一样,去参加了朝廷的科举选拔。

黄巢非常出色, 他一路以优异的成绩冲到殿试 ,最终参加了状元考试,原本他对状元之位自信满满,但是谁知,黄巢落榜了。

当时参加最后一轮考试的一共有两人,小皇帝唐僖宗大手一挥,选了另一个人当状元,这气得黄巢当即就捏紧拳头,誓要回来报仇。

为什么黄巢这么气愤呢?

原因是黄巢的落榜理由是因为他太丑了

,唐朝有一条制度,最后状元人选的长相也是考核条件之一。

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世界上的人有美有丑,长相又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凭什么自己长得丑就不配当状元呢?

简直是“伤害性不高,侮辱性极强”。

黄巢一怒之下返回家中,接替了自己的家业,也就是贩卖私盐, 并且还成了盐帮的首领 ,日子不但过得逍遥,手底下还有一帮小弟。

不过随着朝廷越来越腐败,全国各地水灾、旱灾接二连三,百姓原本就苦不堪言了,朝廷不但不管, 贪官污吏还欺上瞒下,对百姓更是抽取高昂的苛捐杂税 。

黄巢的生意一度受到影响,他要养活自己的盐帮,还要抽取赋税上缴,家族的生意一度落到谷底,黄巢几乎生存不下去了。

一时之间,新仇旧恨涌上心头,他内心开始有了想法。

公元878年 ,黄巢因为听说另一个叫做王仙芝的私盐贩子已经起义了,黄巢也一不做二不休,带领他的盐帮小弟们加入了起义的队伍。

一时之间,起义军浩浩荡荡,他们一路走一路厮杀,

所到之处百姓争先恐后地加入

,这些百姓也都是朝廷的受害者,活不下去了,那就自己找活路!

起义军对战神策军,谁胜谁负?

说起黄巢起义,还不得不说当时的皇帝唐僖宗。

唐僖宗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昏君,唐末时期,朝廷早已经混乱不堪,他爹唐懿宗原本就是个什么都不懂的纨绔子弟。

唐懿宗病重的时候, 朝中以田令孜为首的宦官 ,拥簇着唐僖宗坐上太子之位,唐懿宗去世之后,唐僖宗即位,朝政就把持在宦官的手中。

那一年唐僖宗才13岁。

其实这个小皇帝十分聪慧,法算、马术、斗鸡、赌博样样精通,唯独就是不理朝政,朝中的事情他从来不管,

都是由田令孜一手做主。

就在黄巢的起义军已经在外面喊杀震天的时候,唐僖宗还在后宫中跟他的妃子玩捉迷藏, 这样的皇帝,何患朝廷不覆灭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黄巢杀进长安城的时候,唐僖宗是怎么做的。

黄巢先从长垣起兵,一路攻下河南又转向山东,期间朝廷曾向黄巢与王仙芝招安,谁知朝廷这时候还在作妖, 因为觉得黄巢长相丑陋,竟然只许了王仙芝荣华富贵 ,黄巢却什么都没有。

这下黄巢非常气愤,回去后就跟王仙芝决裂了,此后两人分道扬镳,各自起义。

不久后王仙芝战败被杀,王仙芝的部下找到黄巢会师,此时的黄巢队伍空前的壮大,有了士兵,自然是有了底气。

黄巢的军队每经过之处,都会跟百姓说

“黄王起兵,本为百姓”

,黄巢每杀进一座城,城中的百姓都纷纷拍手叫好,将黄巢当成了救世主。

黄巢杀到广州的时候,曾经主动向朝廷发出过一份信函,信函中表示,希

望朝廷能给自己一个“天平节度使”的职位。

这个职位的管辖地正是黄巢老家曹州,黄巢的意思很明显,只要得到想要的,自然就会收兵, 此时唐僖宗怎么做到呢?

他大手一挥,希望满朝文武能给自己出个对策,此时的满朝文武都是些宦官提拔上来的门阀、纨绔士族子弟,这些人除了贪腐的就是混日子的,能想出什么好主意呢?

所以朝廷拒绝了。

这时候黄巢也不气馁,再次递上信函,表示退而求其次,广州节度使也可以。都说“事不过三”, 黄巢已经一退再退,但是唐僖宗却认为他怕了。

所以再次拒绝了。

这一下黄巢简直忍无可忍,一怒之下攻下广州,随后转头朝长安进发,人挡杀人,佛挡杀佛,所过之处如入无人之境,不费吹灰之力就攻到了长安城下。

这时候唐僖宗终于坐不住了,

他慌忙地下令出动了神策军去抵挡黄巢

,自己直接一溜烟跑路了,黄巢依旧是三两下就攻进了长安。

要知道, 神策军是宫中禁军的主力军 ,神策军的前身曾经是镇守西北戍边的军队,后来进入京师,被改编成了保卫唐王朝的主要力量。

既然神策军这么厉害,为什么黄巢这么轻松就抵挡住了呢?难道黄巢的起义军真的封神了吗?

拔起一颗毒害我国600年的“毒瘤”

其实,此时黄巢能打败神策军,并不是因为他的起义军有多厉害,而是因为所谓的神策军实在太弱了。

准确地来说,神策军是不战而败。

唐僖宗时期,神策军的组成早已不是镇守戍边、抑或是久经沙场的将军战士,而是大部分由“门阀士族”组成。

什么是门阀呢?

门阀最初起源于西汉时期 ,因为当时土地制度的完善,兴起了一些大地主,这些人逐渐发展,开始兴盛起了自己的家族。

族中子弟众多,就会相互举荐入朝为官,官员再发展自己的门楣,如此以往,朝中几乎遍布各门阀势力。

到了南北朝时期, 门阀竟然开始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政治中心 ,他们不但开始把控朝政,更是掌控了书籍。

这看似不是什么大问题,实则影响极深,他们掌控了书籍,就代表可以随意撰写内容,只要对他们不利的,他们就会大肆污蔑。

唐朝时期的门阀士族更是夸张,他们兴盛出相对应的选官制度,

慢慢将朝中很多官职都替换成自己的门阀士族,便于政治的统治。

要说为什么当时宫中的神策军那么弱, 当然是因为神策军早已被门阀渗透。

此时的神策军中都是一些纨绔子弟,一没上过战场,二没吃过一点苦,都是门阀士族靠关系让他们去混混日子。

等到他们见到了真的刀枪,光看一眼血就已经吓得尿裤子,别说真的上战场了。

这些门阀一度让朝廷头疼不已, 但是奈何经过600多年的繁衍,根基深厚 ,想要清除根本无从下手。

然而这样看似强壮的门阀,对于残暴的黄巢来说,没有什么不是武力不能解决的。

黄巢攻进长安城以后,就开始在城中肆意屠杀,他除了大肆屠戮城中百姓之外, 朝中贵族也几乎被打包灭门。

黄巢坐上皇位以后,建立“大齐”,还将自己的妻子封为了皇后。

而等他坐上皇位,

竟然又对遗留的门阀贵族展开了新一轮的屠杀

,根据记载,唐朝时期的门阀士族被他杀了个遍。

这些门阀有些曾掌控朝政,有些不可一世,甚至还有延绵了上百年的大家族,竟然在一夕之间全部被灭门。

很多门阀贵族都有流传数代的族谱,这是一个家族的信仰,但是在战乱中,这些族谱也全部流失,随着门阀的没落,一起不见踪影了。

平心而论,黄巢起义之时的确残暴,并不是枭雄所为, 但是他的确动摇了唐王朝的根基, 门阀士族被屠杀殆尽,也是一个转折点。

黄巢的方式残暴,

但是不可否认他拔除了危害中国600多年的门阀

,去除了一大祸患,这一点不可否认。

也正因为黄巢为中国做出的这些贡献,所以他在历史中一直都是褒贬不一,真实的黄巢起义我们已经不能做到百分百的去还原。

我们只能根据一些历史记载,去客观地评价黄巢为人,那么在你心中,黄巢是一个枭雄吗?

更多文章

  • 打卡济南黄巢水库,发现一眼三瀑布的秘境,详细攻略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老靳行摄标签:黄巢,水库,瀑布,大坝,山谷

    夏天的济南,闷热得有点让人难以忍受,南部山区凡是有水的地儿都挤满了人,最火爆的地儿当属小门牙了周边了,每当周末这里都是人和车满满当当的。昨天雨过天晴,老靳也去南山凑个热闹,小门牙人太多,就去一个次火爆的黄巢水库吧!这突然的决定,让我发现了一处一眼三处瀑布的地儿,果然让我不虚此行。黄巢水库位于济南与泰

  • 宋江反诗云“敢笑黄巢不丈夫”,他有笑话黄巢的资格吗?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宋江,黄巢,晁盖,阎婆惜,林冲

    (宋江与阎婆惜)水浒传里的宋江,好像没什么大本事。其实宋江是一个有思想和志向的人,他是一个胥吏,没有上升的渠道,宋朝不允许胥吏科举。在昏君宋徽宗的混乱统治下民不聊生腐败横行。宋江作为宋朝统治阶级的基层官吏,有思想有能力,却只能在底层混日子,他内心不甘,最终走上造反道路。(一)看似偶然的二个事件宋江上

  • 和黄巢一起造反的都是什么人?表面是乌合之众,实际是人才济济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黄巢,黄巢起义,元朝,起义军,农民起义

    前言:不少人会疑惑当年跟着黄巢造反的都是一些什么人?是有学识之人还是徒有虚名混饭吃的乌合之众?其实黄巢作为一个私盐贩子本身文化水平就很高,并且在当时也参加过科举,只不过因为唐朝科举腐化导致黄巢没有中举而已。其实黄巢造反是希望唐朝给予他一个机会,并且唐朝也愿意封黄巢为官,所以黄巢起义本身也是一场闹剧。

  • 黄巢兵败被杀后, 十几名姬妾被俘虏, 唐僖宗的处决手段让人不齿

    历史解密编辑:王娇学姐标签:唐僖宗,黄巢,李克用,长安,唐朝

    中和四年,在山东一处叫做狼虎谷的荒山野岭发生了件大事,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从长安仓皇逃出之后,在这里被自己的外甥残忍杀害。黄巢兵败被杀之后,他的数十名姬妾被俘虏,皇帝唐僖宗的处决方式让人不齿......黄巢之死公元880年12月13日,唐末起义领袖黄巢率领自己的大军攻入长安,建立大齐政权,这一刻黄巢

  • 黄巢虽然残暴,但他却为我国除掉了一个,危害近600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黄巢,黄巢起义,安史之乱,士族,唐朝

    常言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纵观我国古代封建王朝,无一能避免这样的情况,即便是享誉一时的大唐王朝也难逃这样的结局,在唐朝末年的时候,先是经历了安史之乱,后来又有黄巢起义,这两次规模浩大的兵变彻底将唐朝从神坛上拉下来,也让唐朝再也没有转机的机会,自此之后开启了五代十国的时代。在这之前黄巢

  • 趁着黄巢之乱崛起的党项拓跋氏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拓跋,黄巢之乱,节度使,朱温,唐僖宗,思恭

    拓拔家能够割据夏州,最感谢的就是黄巢,因为黄巢之乱,整个天下都乱套了,对于南山平夏诸部的节制失去平衡,身为夏州偏将的拓跋思恭伺机而起,自为宥州刺史。夏州拓跋氏第一任【夏州节度使第二十八任】拓跋思恭【881-892】拓跋思恭是拓拔乾晖的后裔拓拔副叶的孙子,老爹叫拓拔重建。拓拔家世居夏州N多代,也是平夏

  • 唐朝黄巢改变了科考规则?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黄巢,唐僖宗,唐朝,黄巢起义,节度使

    作者:孔祥举封建朝代,一些敢于反抗的人,他们创造历史,历史也创造了这些人。唐朝末年,读书人黄巢,一怒之下,起兵造反,滚滚尘土,飞扬起,乱世再次造英雄。这次,起兵不光是改成换代,更是改变了中国的科举制度。1、科举不公,心生怨念黄巢生在山东曹县的一户富商家,这个家族是远近闻名的盐商富家大族,在现代也是远

  • 因一场考试,恨上了一个王朝,让黄巢狂喷的晚唐科举到底有多卷?

    历史解密编辑:青史如烟标签:黄巢,朱温,长安,唐朝,食盐,温庭筠,晚唐科举,官宦世家

    提起黄巢,想必不少小伙伴们的第一反应,便是对方那首,充满了不忿之气的名作——《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一千多年前的长安城外,落魄的黄巢站在人来人往的直道之上,看着身旁一众“春风得意马蹄疾”的青年才俊们;回头再想想自己方才扒拉了半天,也没能在榜单上

  • 相比于美国黄巢特朗普:中国更应警惕拜登上台

    历史解密编辑:王陶陶标签:莫迪,中国,黄巢,科学家,投资者,中美关系,乔·拜登,财务报表,唐纳·川普,美国总统拜登,唐纳德·特朗普

    摘要:特朗普是一个美国破坏者,对于中国来说,他远没有拜登这样的人值得忧虑。(本文写于2020年10月15日)王陶陶语音节目系列《推荐节目:》今年五月份与一位朋友聊中美关系,朋友问我中国可能面临的最坏局面是什么?我当时的回答是,“特朗普把中美关系搞得足够糟糕,乃至于无法恢复,而且输掉大选,让拜登这样的

  • 黄巢天生反骨,曾5次投降又反叛,最终又如何成了农民领袖?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高骈,唐朝,食盐,王仙芝,唐僖宗,黄巢起义,军事制度

    黄巢起义发生于唐朝末期,是王献之起义的后续。从其第三位上说,是唐末民变中历史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导致唐末国力大衰。在黄巢起义后不久,各地藩镇割据,硝烟四起,又进入了五代十国的乱世时期。虽然我们普遍认为黄巢起义是一场农民起义,当然起义的参与者也大多数是饱受剥削欺凌之苦的农民。但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