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黄巢:从落魄书生到权倾天下,最后未能善终,背后的原因发人深省

黄巢:从落魄书生到权倾天下,最后未能善终,背后的原因发人深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城市种菜小白 访问量:2086 更新时间:2024/2/19 12:32:16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朝末年,一个参加科举的考生在榜单中寻找自己的名字,可惜,没有找到,落榜。在不甘、压抑之下,他写下了这首传颂后世的《不第后赋菊》。

他的名字,叫做黄巢

这已经是第三次参加科举,每隔三年一次,九年时光,匆匆而过。

当看到很多才华品质不如自己的人,却能进士及第,黄巢十分困惑,他通过别人打听消息,结果得到的答复是:这些人都买通了考官,提前就约定了录取的名额。

黄巢先是焦虑,然后是愤怒,对于他这样的平民子弟来说,科举是几乎唯一的机会,然而,这硬生生被挡在了门外。

他不服气,既然文举可以作弊,那参加武举,众目睽睽之下,武艺高下,立见分晓,完全没有作弊的可能。

于是,他凭借多年来苦练的武艺基础,在武举考试中突出重围,在最后一轮,虽然取胜,但最后,却被考官告知:皇帝嫌他面貌丑陋,不符合当武状元的条件,而把这一殊荣给了他击败的对手。

黄巢本来坚硬的内心崩溃了,他没想到可以黑暗成这个样子,此刻正是唐末乱战时期,他参与起义军,凭借超强的组织才能和武艺,率军攻进长安,建国号为大齐,当了皇帝。此前,黄巢讨厌世间的一切,别人的白眼、环境的不公、考官的欺压,空有才华无人赏识,满身本领报国无门。

这种情绪堆积到了极点,若干年后,黄巢起义当了皇帝,可怕的是,当年报效国家的豪气,变成了让人不寒而栗的杀气。

1.黑暗

公元820年,黄巢出生在今天的山东菏泽。他的家族历代以贩卖私盐为生,因为盐只允许官家经营,所以是一种违法行为,但因为利润高,而且私盐价格低,在民间很有市场。

黄巢的父母觉得自己这辈子就是这个样子,但儿子应该考取功名,于是问了黄巢,愿不愿意读书。

没想到,黄巢的想法和父母不谋而合,很有远见,他们觉得自己的这个儿子,不应该再干这种整天提心吊胆的营生。于是,在这样的家庭出现了一个读书人,黄巢用他自己的方式,想考取功名,报效国家。

黄巢十分勤奋,发奋读书,而且十分自律,不理会外界的干扰。

黄巢的朋友,也都是私盐贩子的孩子,当这些伙伴来找他一起出去玩时,他总是指指书本,然后关闭了房门。

然而,九年过去了,一次次的科举失败,甚至武举都因相貌问题被淘汰出局,得知内幕的黄巢崩溃了,他开始讨厌世间的一切。黄巢从此不再读书,整天把自己关在书房里,蓬头垢面,不人不鬼。

当时的大唐政权摇摇欲坠,百姓生活苦不堪言,不起眼的黄巢,根本没有人理会。

当时,农民领袖王仙芝组织起义,黄巢内心动摇了,报效国家,却遭到不公,一腔热血,却无处挥洒。复仇的火焰开始燃烧,黄巢的心里开始扭曲。

短短时间,黄巢依靠出众的能力组织起了一支数千人的起义队伍,和王仙芝遥相呼应,后来,因为人数少,就投奔了王仙芝,当了起义军的二把手。

此时的黄巢,再也没有了落榜时的失意,他领导了成百上千的义军队伍,每一天都热血沸腾,但王仙芝却在此刻投降了朝廷,接受了招安。

从此,二人决裂,黄巢自立门户。也许是上苍有意成全,此后不久,王仙芝战死,黄巢丝毫没有怜悯,在他看来,这个昔日的亲密战友,背叛了约定,背叛了起义的队伍,死有余辜,此时,杀戮的种子,开始萌发。

2.复仇

多年的苦读和高强的武艺,让黄巢与那些目不识丁,手忙脚乱农民起义军首领有本质的不同,他虽然打仗经验不多,却在实践中摸透了很多战场上的规律,这也让他在后来的关键战役中,多次绝地反击,扭转局势,成为了当时最杰出的将领。

连战连克,唐朝军队节节败退,黄巢带领起义军一路猛进,此刻,他的心中只有一个想法,登基称帝。

公元880年,黄巢终于成功,他占据当时的都城长安,并建立大齐政权,这座昔日让黄巢受尽屈辱的城市,如今已经臣服在他的面前。

从当年落第的潇小书生,到如今人尽皆知的天下霸主,当年小小的落魄书生,几经辗转,竟成为天下之主,再也没有人敢轻视他,所有人都要看他的脸色。

在大臣们阿谀奉承的赞美中,黄巢登基,战马也随之丢弃,因为不再需要,但随同放弃的,还有理想以及信念。

在朝堂之上,他看着底下的大臣,回忆着过去。他知道,这下面,就有当初让自己落榜的人。

他记得,当初自己屡次落榜,考官轻蔑的眼神和对他的羞辱。他记得,家人贩卖私盐被官府查处,被索要财物并遭受折磨。他还记得,在起义最困难的阶段,向身边的亲人朋友请求借宿一晚,旁人唯恐避之不及的面孔。

此刻的黄巢,只有一个想法:如今天下为我所有,失去的东西,要加倍讨要回来。

恶念的魔盒,就此打开。等待天下苍生的,将是无尽的灾难。

登基后,黄巢下令军队将长安城上至官员,下至百姓洗劫一空,随处可见烧杀抢掠,长安城变成了一片焦土。而这一切,只源于黄巢当年在这里遭到了不公平对待。

对于官员,黄巢只留任少部分官员,维持朝廷基本的运转,大部分高官全部杀掉,只因为他们中间有的人当年因为考试舞弊淘汰了黄巢。

此刻,黄巢所谓的“大仇”得报,当年“我花开后百花杀”的豪气不再涌现,面对权势滔天,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享乐和荒淫的生活。

轻歌曼舞、美女成群,奸佞小人逐渐围拢,黄巢再也听不进反对的声音。

3.结局

在黄巢享乐的同时,唐朝的残余军队卷土重来,黄巢率领的军队同他一样,毫无斗志,连战连败,一触即溃。

黄巢不但没有研究失败的原因,以求东山再起,反倒将怒火迁怒到城中百姓,他下令屠城,甚至在军队缺少粮食的时候,残杀百姓后用尸体的肉充饥,已毫无人性可言。

此刻的黄巢,犹如困兽,四处奔逃,沿路更是血流成河,他的行为,已经发展到了耸人听闻的地步。

但决定事情根本的,从来就不是暴力。

公元883年,走投无路的黄巢唐朝藩镇将领李克用赶出长安,史书记载,黄巢自杀,也有记载,他被身边的亲信所杀,下场极其凄惨。

草根出身的黄巢,少年苦读,发誓要报效国家,但却被黑暗的政权所影响。他不能控制情绪,无法正视失败,不能理性地看待当时的局面,极端性地把自己所有的苦难遭遇都迁怒于别人。

复仇的熊熊火焰,灼烧了他的灵魂,始终无法熄灭,最后,黄巢自己,也倒在了火堆上,未能善终。

1400年前,黄巢面对不公,选择了极端的复仇和无休止的杀戮。今天,面对不公,我们每一个人应该怎样做,这似乎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当面对不公的待遇时,如果不能马上改变现状,不如先改变自己的心态。专注自身发展,把岗位当成一种磨炼,去提升成长。

我们可以避免钻牛角尖,变换看问题的角度,当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时,心情也会发生转变,委屈感也会消失。一旦你可以主宰自己的心情,就会有更多的选择,也会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其实,困扰我们的,无非名利而已。当年黄巢因名而惑,最终演变成无尽的怒火。今天,我们因利而焦,整天忧心忡忡,何其的相似。

《道德经》说:“罪莫厚于甚欲,咎莫憯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就是说,天下没有比欲望更大的祸害,没有比贪念更大的罪责。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便能知足常乐。

有时候,看淡一点,也是一种人生态度。

作者:东林磊磊

标签: 黄巢武艺黄巢起义王仙芝科举

更多文章

  • 黄巢虽残暴,但他却为我国拔掉了一个,危害将近600年的毒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黄巢,唐僖宗,农民起义,唐朝,起义军,门阀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黄巢收录在《全唐诗》里的三首诗中,最广为流传的一首,甚至出现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诗词虽现文气,细读之脑海中却是兵刃相见的战场。而这种文与武交杂的融合,也正是黄巢其人的写实。除却诗句外,人们对于黄巢的认识,更多是来源于他的起义经历。

  • 黄巢虽然残暴,但他却为我国拔掉了毒害近600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黄巢,皇帝,唐朝,毒瘤,食盐,王仙芝,唐僖宗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此诗是黄巢在考试落榜后站在皇城大门外临时作的一首,来因此激励自己的政治抱负未能如愿的心境,可谁又曾知?这位平平无奇的文人最后却是推倒唐朝惨败腐朽统治的大齐开国皇帝。不过黄巢最后能走上最高统治者的位置却与他早年的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01因丑落第黄巢出生在今山东

  • 武则天墓:黄巢40万大军挖不动,现代大炮都炸不开,它有何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风吟枪啸标签:武则天,黄巢,乾陵,李世民,李治

    从1958年几个农民意外发现了乾陵入口,沉睡一千两百年的武则天墓引来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然而,尽管陕西省政府1960年、1986年、1994年、2000年分别提出了要抢救性发掘乾陵的计划,但均被国家有关部门拒绝。其实发掘武则天墓不仅是陕西省政府的夙愿,也是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未了的心愿。然而,武

  • 黄巢虽然残暴,但他却拔掉了一颗,毒害我国近600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黄巢,唐僖宗,黄巢起义,宦官,神策军

    长得丑就不配当状元吗?黄巢起义之时,打着“为百姓”的幌子,烧杀抢虐之事做尽,但是尽管如此, 黄巢依旧是我国不得不提的“枭雄”人物。这是为什么呢?人人皆知黄巢残暴,屠杀、吃人样样不落,但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造福世人的巨大功绩,那就是他为我国拔除了一颗 危害中国近600年 的“毒瘤”。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 打卡济南黄巢水库,发现一眼三瀑布的秘境,详细攻略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老靳行摄标签:黄巢,水库,瀑布,大坝,山谷

    夏天的济南,闷热得有点让人难以忍受,南部山区凡是有水的地儿都挤满了人,最火爆的地儿当属小门牙了周边了,每当周末这里都是人和车满满当当的。昨天雨过天晴,老靳也去南山凑个热闹,小门牙人太多,就去一个次火爆的黄巢水库吧!这突然的决定,让我发现了一处一眼三处瀑布的地儿,果然让我不虚此行。黄巢水库位于济南与泰

  • 宋江反诗云“敢笑黄巢不丈夫”,他有笑话黄巢的资格吗?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宋江,黄巢,晁盖,阎婆惜,林冲

    (宋江与阎婆惜)水浒传里的宋江,好像没什么大本事。其实宋江是一个有思想和志向的人,他是一个胥吏,没有上升的渠道,宋朝不允许胥吏科举。在昏君宋徽宗的混乱统治下民不聊生腐败横行。宋江作为宋朝统治阶级的基层官吏,有思想有能力,却只能在底层混日子,他内心不甘,最终走上造反道路。(一)看似偶然的二个事件宋江上

  • 和黄巢一起造反的都是什么人?表面是乌合之众,实际是人才济济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黄巢,黄巢起义,元朝,起义军,农民起义

    前言:不少人会疑惑当年跟着黄巢造反的都是一些什么人?是有学识之人还是徒有虚名混饭吃的乌合之众?其实黄巢作为一个私盐贩子本身文化水平就很高,并且在当时也参加过科举,只不过因为唐朝科举腐化导致黄巢没有中举而已。其实黄巢造反是希望唐朝给予他一个机会,并且唐朝也愿意封黄巢为官,所以黄巢起义本身也是一场闹剧。

  • 黄巢兵败被杀后, 十几名姬妾被俘虏, 唐僖宗的处决手段让人不齿

    历史解密编辑:王娇学姐标签:唐僖宗,黄巢,李克用,长安,唐朝

    中和四年,在山东一处叫做狼虎谷的荒山野岭发生了件大事,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从长安仓皇逃出之后,在这里被自己的外甥残忍杀害。黄巢兵败被杀之后,他的数十名姬妾被俘虏,皇帝唐僖宗的处决方式让人不齿......黄巢之死公元880年12月13日,唐末起义领袖黄巢率领自己的大军攻入长安,建立大齐政权,这一刻黄巢

  • 黄巢虽然残暴,但他却为我国除掉了一个,危害近600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黄巢,黄巢起义,安史之乱,士族,唐朝

    常言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纵观我国古代封建王朝,无一能避免这样的情况,即便是享誉一时的大唐王朝也难逃这样的结局,在唐朝末年的时候,先是经历了安史之乱,后来又有黄巢起义,这两次规模浩大的兵变彻底将唐朝从神坛上拉下来,也让唐朝再也没有转机的机会,自此之后开启了五代十国的时代。在这之前黄巢

  • 趁着黄巢之乱崛起的党项拓跋氏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拓跋,黄巢之乱,节度使,朱温,唐僖宗,思恭

    拓拔家能够割据夏州,最感谢的就是黄巢,因为黄巢之乱,整个天下都乱套了,对于南山平夏诸部的节制失去平衡,身为夏州偏将的拓跋思恭伺机而起,自为宥州刺史。夏州拓跋氏第一任【夏州节度使第二十八任】拓跋思恭【881-892】拓跋思恭是拓拔乾晖的后裔拓拔副叶的孙子,老爹叫拓拔重建。拓拔家世居夏州N多代,也是平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