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黄巢虽然残暴,但他却为我国拔掉了毒害近600年的“毒瘤”

黄巢虽然残暴,但他却为我国拔掉了毒害近600年的“毒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生活磁场 访问量:767 更新时间:2024/1/3 11:18:10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

此诗是黄巢在考试落榜后站在皇城大门外临时作的一首,来因此激励自己的政治抱负未能如愿的心境,可谁又曾知?这位平平无奇的文人最后却是推倒唐朝惨败腐朽统治的大齐开国皇帝。不过黄巢最后能走上最高统治者的位置却与他早年的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01因丑落第

黄巢出生在今山东省菏泽市,因祖辈做的是贩私盐的工作,黄巢照比同龄人来说家境可以算得上非常富裕,在这样的家庭里他从小便精通笔墨,爱好对诗,五岁时便能出口成章,成为附近一带有名的“神童”,面对大家的称赞,黄巢本人并没有在“神童”的光环下迷失自己,相反更而努力的苦读诗书,家里人为了满足黄巢对知识的追求,将黄巢送进了私塾,为了将来有一天黄巢能够考取功名,光耀门楣。

黄巢本人也是如此,学有所成后便参加科举考试,信心满满的黄巢一路过关斩将,成功杀到了殿试的环节,奔着状元而去的黄巢眼看着临状元之差一步,最后却因长相不堪被唐僖宗直接黜落,十年苦读因面貌不佳落了个如此结果,让黄巢对当时的科举制度失望到了极点,思来想去后的黄巢决定与其给如此昏庸无道的皇帝当臣子还不如将一身的才学都用来继承家业,将家族生意发扬光大。

02继承家业,奈何天不遂人愿

落榜回家后的黄巢从父亲手里接过家里的生意大权,一心投身于家族生意中,虽说黄巢从小爱好诗词歌赋,一副文人做派,可这一点也不耽误他接手后的家族生意越做越大,手下私贩盐的小弟越来越多。

其貌不扬的黄巢虽未被唐僖宗相中,但也变相成就了黄巢成为了地区的盐帮首领,一时可谓是辉煌无比,一点也不比当官的收入少,本以为能够一生富贵快活,可老天要给黄巢一个灭唐立齐的理由,而且很快就来了,那就是接连而至的旱灾洪灾。

所谓天下大势往往都与天灾人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国家人心惶惶,百姓饥不择食,正是因为这些自然灾害让唐朝末期的经济水平直线下降,不光百姓苦不择言,就连因贩私盐一时风光无限的黄巢也因这些自然灾害受到了影响,加上每年都要给朝廷上交的重税让黄巢一时间难以喘息,面对世道的不公,朝廷的不满,最终黄巢决定要站起来反抗,从而走上了起义的道路。

03黄巢起义,再次被辱

公元874年与黄巢有着同一职业的王仙芝在长垣起义,举起了反抗的大旗,一时间响应者无数,黄巢便是众多响应者其一,

黄巢带领一起贩私盐的众多小弟从今山东菏泽一路杀到广州,前去投奔王仙芝,一路上边杀边解救被朝廷欺压的百姓,被黄巢解救出来的百姓也都纷纷加入队伍一起反抗朝廷,队伍日渐壮大,而黄巢也如愿的加入到王仙芝起义的队伍中,成为农民起义军的一员大将。

起义的口号喊得越响越能表明反抗的决心,这支庞大的起义军也因此受到了朝廷的关注,唐僖宗虽说一生荒淫无度但他终究不是傻子,要打你的人都快到跟前了,唐僖宗总不能连想个办法都懒得想吧,经过和朝廷中的大臣商议,以最保守的办法——谈判来保全这个已经摇摇欲坠的唐朝。

在双方谈判的过程中,朝廷以王仙芝投降作为条件许他荣华富贵,还让他上朝为官,而对于起义军的另一名大将黄巢再一次以长相太丑拒绝招安,昏庸的唐僖宗无形中将黄巢对朝廷的不满引到极点,也为唐朝点了一把走上灭亡的火焰。

面对朝廷给出来拒绝的理由让黄巢一时间难以接受,同时也让黄巢的内心深受打击,难道自己一生的政治抱负以及饱读诗书都要因为长得丑最终而一事无成吗?就在黄巢感慨间,与黄巢一同奋勇杀敌的王仙芝接受了朝廷给出的条件,两人也因此次与朝廷上的谈判,走向散场的结局。

04自立为王,杀向长安

与王仙芝分道扬镳后,黄巢自立为王,依然高举反抗唐朝的大旗,几年后,当年旧友王仙芝被朝廷所杀,王仙芝手下的军队大部分都前来投奔黄巢,队伍日渐扩大后,黄巢从北一路杀到广州,名声比当年第一个举起反抗大旗的王仙芝名声还要响。

手下的起义军可与当时唐朝有一战资格的黄巢也许是因为当年皇帝并未招安自己的心结尚未打开,又或许是因科举落榜后自己的政治抱负未能得以施展,竟令人出乎意料的给朝廷上书求官,想要名正言顺的管辖老家山东菏泽地区。

面对黄巢提出来的条件,朝廷那边却是拒绝,仅仅通过这一结果来看,唐朝的灭亡不是唐僖宗一人的过错,是满朝文武的官员竟无一人看清当今的局面所导致,更是我国将近600年士族门阀这颗“毒瘤”身居高位的结果。

所谓的士族门阀拿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词形容再好不过,唐王朝时期的士族门阀不仅掌控着科举制度的选拔同时更是向皇帝的政治大权伸出爪牙,把持朝政,也正是因为士族门阀对朝堂上的控制直接导致了唐朝的腐败无能。

但此时的黄巢,对于朝廷给出的拒绝却并未死心,退而求其次地说做广州的节度使也行,黄巢的退让并未能让他如愿,相反得来的是唐朝的得寸进尺,也正是这次的拒绝,彻底浇灭了黄巢对朝廷仅剩的归顺之心,随即一路杀到长安,灭唐立齐。

黄巢攻入长安以历史的角度去看在很大的程度上推动了士族门阀的灭亡,因为当时朝廷大部分官员的组成都是士族门阀,就连唐朝出了名的“神策军”都是由一些没上过战场的士族门阀组成,面对神挡杀佛的起义军简直就是以卵击石,起义军进了长安后大肆屠杀士族阀门,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屠杀,长安城中的人几乎无一幸免,据资料记载,这场屠杀将侵染我国600年的士族阀门基本上全杀光了。

05结语

历史上的黄巢残暴,但对于一个饱腹才学不能施展,数步退让依旧不能如愿的他来说倒也是合理,任凭是谁因面相丑陋而屡次被辱都不可能做到和平友善,然而唯一报复的方法就是赶尽杀绝,一帝功成,何止万骨枯!

对于黄巢的一生虽有争议,但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他也只不过是被上天选中去推翻唐朝统治的人罢了。

标签: 黄巢皇帝唐朝毒瘤食盐王仙芝唐僖宗

更多文章

  • 武则天墓:黄巢40万大军挖不动,现代大炮都炸不开,它有何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风吟枪啸标签:武则天,黄巢,乾陵,李世民,李治

    从1958年几个农民意外发现了乾陵入口,沉睡一千两百年的武则天墓引来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然而,尽管陕西省政府1960年、1986年、1994年、2000年分别提出了要抢救性发掘乾陵的计划,但均被国家有关部门拒绝。其实发掘武则天墓不仅是陕西省政府的夙愿,也是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未了的心愿。然而,武

  • 黄巢虽然残暴,但他却拔掉了一颗,毒害我国近600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黄巢,唐僖宗,黄巢起义,宦官,神策军

    长得丑就不配当状元吗?黄巢起义之时,打着“为百姓”的幌子,烧杀抢虐之事做尽,但是尽管如此, 黄巢依旧是我国不得不提的“枭雄”人物。这是为什么呢?人人皆知黄巢残暴,屠杀、吃人样样不落,但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造福世人的巨大功绩,那就是他为我国拔除了一颗 危害中国近600年 的“毒瘤”。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 打卡济南黄巢水库,发现一眼三瀑布的秘境,详细攻略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老靳行摄标签:黄巢,水库,瀑布,大坝,山谷

    夏天的济南,闷热得有点让人难以忍受,南部山区凡是有水的地儿都挤满了人,最火爆的地儿当属小门牙了周边了,每当周末这里都是人和车满满当当的。昨天雨过天晴,老靳也去南山凑个热闹,小门牙人太多,就去一个次火爆的黄巢水库吧!这突然的决定,让我发现了一处一眼三处瀑布的地儿,果然让我不虚此行。黄巢水库位于济南与泰

  • 宋江反诗云“敢笑黄巢不丈夫”,他有笑话黄巢的资格吗?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宋江,黄巢,晁盖,阎婆惜,林冲

    (宋江与阎婆惜)水浒传里的宋江,好像没什么大本事。其实宋江是一个有思想和志向的人,他是一个胥吏,没有上升的渠道,宋朝不允许胥吏科举。在昏君宋徽宗的混乱统治下民不聊生腐败横行。宋江作为宋朝统治阶级的基层官吏,有思想有能力,却只能在底层混日子,他内心不甘,最终走上造反道路。(一)看似偶然的二个事件宋江上

  • 和黄巢一起造反的都是什么人?表面是乌合之众,实际是人才济济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黄巢,黄巢起义,元朝,起义军,农民起义

    前言:不少人会疑惑当年跟着黄巢造反的都是一些什么人?是有学识之人还是徒有虚名混饭吃的乌合之众?其实黄巢作为一个私盐贩子本身文化水平就很高,并且在当时也参加过科举,只不过因为唐朝科举腐化导致黄巢没有中举而已。其实黄巢造反是希望唐朝给予他一个机会,并且唐朝也愿意封黄巢为官,所以黄巢起义本身也是一场闹剧。

  • 黄巢兵败被杀后, 十几名姬妾被俘虏, 唐僖宗的处决手段让人不齿

    历史解密编辑:王娇学姐标签:唐僖宗,黄巢,李克用,长安,唐朝

    中和四年,在山东一处叫做狼虎谷的荒山野岭发生了件大事,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从长安仓皇逃出之后,在这里被自己的外甥残忍杀害。黄巢兵败被杀之后,他的数十名姬妾被俘虏,皇帝唐僖宗的处决方式让人不齿......黄巢之死公元880年12月13日,唐末起义领袖黄巢率领自己的大军攻入长安,建立大齐政权,这一刻黄巢

  • 黄巢虽然残暴,但他却为我国除掉了一个,危害近600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黄巢,黄巢起义,安史之乱,士族,唐朝

    常言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纵观我国古代封建王朝,无一能避免这样的情况,即便是享誉一时的大唐王朝也难逃这样的结局,在唐朝末年的时候,先是经历了安史之乱,后来又有黄巢起义,这两次规模浩大的兵变彻底将唐朝从神坛上拉下来,也让唐朝再也没有转机的机会,自此之后开启了五代十国的时代。在这之前黄巢

  • 趁着黄巢之乱崛起的党项拓跋氏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拓跋,黄巢之乱,节度使,朱温,唐僖宗,思恭

    拓拔家能够割据夏州,最感谢的就是黄巢,因为黄巢之乱,整个天下都乱套了,对于南山平夏诸部的节制失去平衡,身为夏州偏将的拓跋思恭伺机而起,自为宥州刺史。夏州拓跋氏第一任【夏州节度使第二十八任】拓跋思恭【881-892】拓跋思恭是拓拔乾晖的后裔拓拔副叶的孙子,老爹叫拓拔重建。拓拔家世居夏州N多代,也是平夏

  • 唐朝黄巢改变了科考规则?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黄巢,唐僖宗,唐朝,黄巢起义,节度使

    作者:孔祥举封建朝代,一些敢于反抗的人,他们创造历史,历史也创造了这些人。唐朝末年,读书人黄巢,一怒之下,起兵造反,滚滚尘土,飞扬起,乱世再次造英雄。这次,起兵不光是改成换代,更是改变了中国的科举制度。1、科举不公,心生怨念黄巢生在山东曹县的一户富商家,这个家族是远近闻名的盐商富家大族,在现代也是远

  • 因一场考试,恨上了一个王朝,让黄巢狂喷的晚唐科举到底有多卷?

    历史解密编辑:青史如烟标签:黄巢,朱温,长安,唐朝,食盐,温庭筠,晚唐科举,官宦世家

    提起黄巢,想必不少小伙伴们的第一反应,便是对方那首,充满了不忿之气的名作——《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一千多年前的长安城外,落魄的黄巢站在人来人往的直道之上,看着身旁一众“春风得意马蹄疾”的青年才俊们;回头再想想自己方才扒拉了半天,也没能在榜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