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初唐诗人陈子昂的十首古诗,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

初唐诗人陈子昂的十首古诗,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豁然书斋 访问量:3343 更新时间:2024/1/6 18:39:11

他是唐初著名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他是擅长炒作的大师,他是浪子回头实现逆袭的典型,他是被誉为“唐之诗祖”的天才诗人,他就是初唐诗人陈子昂

陈子昂的前半生不是文艺片,而是一部武侠片。公元659年,陈子昂出生在梓州射洪一个富庶的地主家庭,他自幼习武,不爱读书,整天都是想着如何行侠仗义,劫富济贫,直到18岁那年,有一次因为击剑伤人,陈子昂才开始弃武从文。

为了能让陈子昂有更好的学习环境,陈子昂的父母花了大价钱,将他送进了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一年后,他就参加了科举考试。因为他的底子太差,终是榜上无名。

落榜后陈子昂回到故里金华山研读,数年之间,经史百家,罔不赅览。尤善属文,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陈子昂是个不折不扣的天才,读了几年书,成绩就突飞猛进。

永淳元年,学有所成的陈子昂,再次入京应试,没想到这一次又落榜了。但是这一次落榜,并不是因为他没有才华,而是因为他没有名气。

初唐时的科举还没有实行糊名制,要想榜上有名,才气和名声,缺一不可。于是在公元684年,陈子昂在科考开始前半个月就来到了长安,精心策划了一场轰动长安的营销事件。

这一日,有一人在街上卖胡琴,索价百万,豪贵围观,莫敢问津,这时陈子昂挤进人群,豪掷千金将胡琴买下来了,此举成功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他还高调宣布自己将在第二天当众演奏。

果然,次日的演奏现场,熙熙攘攘挤满了人,陈子昂抚琴长叹道:我是四川的陈子昂,写过无数的文章,却没有人欣赏。弹琴只是我的业余爱好,诗文才是我真正的才华。

话音刚落,价值百万的胡琴便被陈子昂当场毁去,趁着在场所有人目瞪口呆之际,陈子昂便将自己的诗文作品分发给了在场的众人,就这样一场音乐会直接变成了读书会。

陈子昂的这一波操作让他冲上了当天长安城的头版头条,当时京兆司功王适读后,惊叹曰:“此人必为海内文宗矣!”,自此陈子昂成为了长安的热点人物,文坛大佬们对他也好评如潮。

几天后,科举开考,陈子昂的榜上有名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陈子昂进士及第后,便踏入了梦寐以求的大唐官场。

不久唐高宗病逝于洛阳,武则天执掌朝政,议迁梓宫归葬乾陵。陈子昂听闻后,便上书阙下加以谏阻,武则天看后,非常高兴,之后授以麟台正字,旋迁右拾遗。

公元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叛乱,陈子昂随建安王武攸宜大军征讨契丹。这次出师不利,大败而归,陈子昂多次觐见武攸宜都置若罔闻,还将陈子昂降职处理。就是在这时,陈子昂写下了被称为“千古第一叹”的《登幽州台歌》。

此次东征之后,陈子昂心灰意冷,后因父亲老迈多病为由辞官回乡,不久父死。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他的罪名,加以迫害。最后陈子昂冤死狱中,年仅四十一岁。

唐代初期诗歌,沿袭六朝余习,风格绮靡纤弱,陈子昂挺身而出,力图扭转这种倾向。陈子昂的诗歌,以其进步、充实的思想内容,质朴、刚健的语言风格,对整个唐代诗歌产生了巨大影响。

陈子昂在散文革新上也是有功绩的。他文集中虽然也还有一些骈文,但那些对策、奏疏,都用的是比较朴实畅达的古代散文,这在唐代,也是开风气之先。

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

今天,我们来欣赏初唐诗人陈子昂的十首古诗,体会他文字之中的妙处。

1、《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唐代〕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春夜别友人二首》

陈子昂〔唐代〕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3、《感遇诗三十八首》

陈子昂〔唐代〕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4、《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唐代〕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5、《度荆门望楚》

陈子昂〔唐代〕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

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

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

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

6、《春夜别友人二首》

陈子昂 〔唐代〕

紫塞白云断,青春明月初。

对此芳樽夜,离忧怅有馀。

清冷花露满,滴沥檐宇虚。

怀君欲何赠,愿上大臣书。

7、《晚次乐乡县》

陈子昂〔唐代〕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

8、《酬晖上人秋夜山亭有赠》

陈子昂〔唐代〕

皎皎白林秋,微微翠山静。

禅居感物变,独坐开轩屏。

风泉夜声杂,月露宵光冷。

多谢忘机人,尘忧未能整。

9、《送客》

陈子昂〔唐代〕

故人洞庭去,杨柳春风生。

相送河洲晚,苍茫别思盈。

白蘋已堪把,绿芷复含荣。

江南多桂树,归客赠生平。

10、《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

陈子昂〔唐代〕

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

王师非乐战,之子慎佳兵。

海气侵南部,边风扫北平。

莫卖卢龙塞,归邀麟阁名。

更多文章

  • 全史人物评鉴-李德裕 字文饶

    历史解密编辑:素意花开标签:李德裕,节度使,宰相,侍郎,唐武宗,尚书

    李德裕字文饶李德裕(787年-850年1月26日),字文饶,赵州赞皇县(今属河北省)人。李德裕出自赵郡李氏西祖,父李吉甫。初以父荫补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元和十五年(820年),唐穆宗即位,擢翰林学士,再进中书舍人、御史中丞。牛党人物李逢吉、牛僧孺、李宗闵等当权,以衔恨其父吉甫,屡次摈斥德裕出外。唐敬

  • 李德裕主政:中古门阀政治最后的辉煌

    历史解密编辑:嗑普吉尼标签:裴度,宰相,皇帝,诗人,唐朝,李德裕,唐王朝,中古门阀,国防部门,五代十国

    文|过春天经历安史之乱打击的唐王朝,虽然暂时抚平了河朔军人集团垄断地方税收与官位的要求,但周边地区依然是危机四伏。东北的塞外是契丹人连番犯境,西南则有吐蕃和南诏频繁进兵,甚至两次攻入长安,闹得唐朝皇帝丢下皇宫落荒而逃,狼狈至极。在唐王朝内部,地方藩镇与中央部分朝官、宦官等相互交结,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利

  • 李德裕的传奇人生:贵为一朝宰相,食万羊而殒命?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李德裕,宰相,唐穆宗,唐宣宗,唐武宗,节度使

    不知你是否听说过“食万羊”的经典故事,曾经有一位宰相,因改朝换代而遭到贬黜去做地方官,欲找一位僧人探求自己未来的处境。当他询问僧人能否回归朝廷之时,僧人说道:“相公命中注定要吃一万只羊,现在还差500只,因此可以回归。”正当宰相庆幸之时,有一日一位官员来探望他,奉送他500只羊。他便深知自己命中注定

  • 民间故事:李德裕的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有史标签:李德裕,宰相,知县,头领

    李德裕是唐朝的宰相。据说,他被贬崖州后不久,就到黎寨南加纳村定居。他到了黎寨,身穿黎服,口操黎语,人民都把他当作自己人。他天天和父老们一起,砍山种山兰、织鱼网捕鱼,非常勤劳。他还有神奇的本领。有一天,他来到长岗道旁的大榕树底下歇息,找不到可以垫坐的东西,便举手往大榕树一指。那粗大的榕树干一下子便弯了

  • 唐宣宗号称“小太宗”,为何不用贤才,还将李德裕贬死?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唐宣宗,李德裕,宰相,唐武宗,宦官

    李德裕是唐朝后期的一代贤相,梁启超将他与管仲、商鞅、诸葛亮、王安石、张居正称为中国古代六大政治家。唐宣宗李忱是唐朝后期的明君,被后世称为“小太宗”。假如唐宣宗能够重用李德裕,君臣齐心协力,唐朝还是有希望的。然而,唐宣宗非但没有任用李德裕,反而将其贬死,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一、贬死崖州846年三月,唐武

  • 晚唐良相李德裕的起伏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李德裕,唐武宗,唐文宗,宦官,宰相,皇帝,唐宣宗,国防部门,中国军事制度,国防部副部长,唐朝

    自安史之乱后,大唐早已没有了唐玄宗时的盛世,尤其是之后的皇帝,更是一代不如一代。眼看大唐江河日下,李德裕站了出来,近乎以一己之力挽救了大唐的颓势,在历朝历代都享有高度的美誉。李商隐誉之为“成万古之良相,为一代之高士”,范祖禹称赞他“李德裕之相武宗,皆有功烈,为唐贤相”。李德裕是如何一步步登上人臣巅峰

  • 晚唐宰相李德裕——与诸葛亮、张居正并列,被后人忽视的千古能臣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李德裕,诸葛亮,张居正,宰相,宦官

    序言李德裕,字文饶,河北赵郡赞皇人,是唐朝时期著名政治家、改革家。公元840年李德裕出任宰相,此时正值晚唐,国力衰微,外有藩镇割据,内有宦官专权,政治腐败,社会黑暗,帝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李德裕凭借杰出的政治才能改革积弊,整顿吏治,打击藩镇,北击回纥,一扫往昔颓势,使大唐国力重新振作,因其执政时期处

  • “中国六大政治家”之一的李德裕,凭的是什么能跟张居正等人并列

    历史解密编辑:礼记读史标签:宰相,宦官,皇帝,唐朝,诗人,李德裕,张居正,唐武宗,科学家,官宦世家

    在古代社会有很多王侯将相,他们个个才华横溢,足智多谋,为朝廷的发展贡献了自己毕生的心血,但对他们的功绩后人一直没有定论。直到近代以来,作为思想家的梁启超,提出了中国六大政治家的说法。其中,包括我们熟悉的管仲、商鞅、诸葛亮、王安石、张居正,但有一位唐朝的宰相也被列入其中,他到底是谁呢?他有怎样过人的本

  • 作为李德裕的政敌,牛僧孺为何长期以来饱受诟病?

    历史解密编辑:小英子历史专栏标签:宦官,唐朝,诗人,李德裕,牛僧孺,牛李党争,国防部门

    作为古代中国最辉煌的朝代,唐朝的荣光直到现在似乎还在影响着整个世界。不仅仅是在文化上有突出贡献,唐朝时期奠定的各项政策也在以百年尺度影响着后来的中国。如科举制等,更是多个国家选拔人才所用的妙招。但是,盛唐终究还是没了。造成唐朝灭亡的原因很多,但是公认导致盛唐灭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分别是党争、藩镇、宦

  • 晚唐宰相李德裕-与诸葛亮、张居正并列,被后人忽视的千古能臣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宦官,李德裕,诸葛亮,张居正,晚唐宰相,国防部长,国防部门

    序言李德裕,字文饶,河北赵郡赞皇人,是唐朝时期著名政治家、改革家。公元840年李德裕出任宰相,此时正值晚唐,国力衰微,外有藩镇割据,内有宦官专权,政治腐败,社会黑暗,帝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李德裕凭借杰出的政治才能改革积弊,整顿吏治,打击藩镇,北击回纥,一扫往昔颓势,使大唐国力重新振作,因其执政时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