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名将李光弼,为治军怒斩御史,唐肃宗也只好默默认可

唐朝名将李光弼,为治军怒斩御史,唐肃宗也只好默默认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旧闻故史 访问量:909 更新时间:2024/2/11 21:14:01

唐朝名将李光弼,一向骁勇善战,屡建奇功,刚直不阿,治军严明,与郭子仪齐名,有“李、郭”之称。有关他严于治军的故事颇多,今天来讲讲他怒斩御史的事情。

李光弼所斩的御史崔众,不是一般无名之辈,而是一个以皇帝作靠山的大人物。此人仗着得到唐肃宗和朝廷一些要臣的青睐,在军中狂妄自大,不可一世。见到与自己官职相当的人,就盛气凌人,不理不睬;见到比自己官职低的人,更是又欺又压,动辄骂人。

太原节度使王承业被解职后,由崔众前往接任。在两人办理交接手续时,崔众蛮横无礼,出口伤人,指着王承业的鼻子说:“你真是枉生一世,愚蠢至极!好端端的太原被你搞得如此之糟,叫我今后如何治理?接你所任,真是倒了大霉!”王承业见崔众如此欺人,甚为不满,于是回了几句后,随即离开现场,返回住地。然而,崔众并不就此罢休,又带人裹甲持枪,闯入王承业的住处,闹得很不像话。

军中对崔众如此戏弄一个离职将领,非常愤慨,并感到让崔众这样骄横下去,势必伤害将领间的和气,妨碍军队的建设和打仗,但看到崔众朝廷有人,只好敢怒而不敢言。

李光弼对崔众仗势欺人、侮辱人格的言行,忿忿不平,曾经对左右说:“军中岂能容忍这类事情出现,以后如有机会,当教训教训他才是,免得今后坏了事情。”时隔不久,李光弼奉命出任户部尚书,兼太原尹(管理太原的行政长官),接替崔众镇守太原。崔众对李光弼也是傲慢无礼,还借故迟迟不交军权。李光弼几次派人去催,崔众却避而不见。

面对这种情况,李光粥发起火来,感到如此违抗军令的行动实属少见,已经耽误调整太原驻军的布防,妨碍了军队的行动。

李光弼为不致于贻误军机大事,便亲自前去崔众面前责问。此时,崔众仍然漫不经心,说什么:“不要急嘛,我又不能把这么多将士吞到肚子里带走,到时会交给你的,放心好了。”

李光弼听罢,怒不可遏,大声吼道:“你为何这般无礼,视军令为儿戏?我今天宁可解甲归田,也要在你这个太岁头上动土!”

崔众仍不服输,顽固地说:“你敢拿我怎样?不要以势压人嘛!”

李光弼未等崔众把话说完,就以飞快的动作,从崔众腰间夺下青龙宝剑,并令侍从将这个家伙捆绑起来。崔众虽然被绑起来,但气焰并未收敛,还暗暗思忖:目前最多不过吃些皮肉之苦,自己一直得到朝廷器重,到时定会有人为自己说话的,谅你李光粥对我也不敢怎么样!

在崔众被绑押的第二天,朝廷信使飞马来到李光粥的帅府。使者下马行过军礼之后,即将皇帝晋升崔众为御史中丞之令展现在李光弼面前,并问:“崔御史现在何处?”

光弼看罢诏令,沉思片刻,略带气忿地说:“崔众有罪,我已将他投入监狱了。”

使者问道:“这皇上的诏令……”

李光粥答曰:“今只斩侍御史,若宜制命,即斩中丞;若拜宰相,亦斩宰相。”(《旧唐书李光粥》)

使者本想提醒李光弼由此可能要承担违抗朝廷命令的罪名,但看到李光弼性情刚烈、执法如山、说一不二的样子,只能是无可奈何。

次日早晨,李光弼令副将集合附近驻军,当众以违抗军令罪,斩崔众于碑堂广场,并令其亲属尽快临吊收尸。

在御史崔众被斩之后,信使悻悻然登程回朝。朝廷公卿得悉李光弼未奏先斩御史,骤然掀起大波。历来袒护崔众的一些要臣,大为愤慨,有的甚至声嘶力竭地道:“这还了得!如此目无朝廷,独断专行,草菅朝廷命官,实在是今古奇闻。如果听之任之,王法何用,朝纲必乱。”

素知崔众劣逃的大臣,则持另外看法,有的说:“斩后才奏,实有不妥。但为严肃军纪,李光弼斩杀有令不行的罪官,正是兴王法、振朝纲的需要。如果将领都象崔众那样飞扬跋扈、无视军令,还谈得上什么抗击敌人,保卫疆土!”

两种看法各异的争论,很快就反映到唐肃宗耳里。唐肃宗尽管开始对李光弼未经请示就杀掉一个诏令提升的将领大为不快,但想到治军需严和李光弼是举足轻重的名将时,也只好默默认可、不了了之了。

李光弼斩杀御史之事不胫而走,全国上下反响强烈,三军受震。一些昔日受崔众欺压的将士,扬眉吐气,拍手叫好;更多的将士则从中受到教益,认识到军令不可违,骄将必自毁。

标签: 李光弼唐肃宗宰相郭子仪

更多文章

  • 大唐一代名臣李光弼,穷奢极欲难掩赫赫战功!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李光弼,郭子仪,平定,战功,节度使,光弼

    李光弼(708年-764年8月15日),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唐朝名将,左羽林大将军李楷洛第四子。李光弼(708年-764年),中国唐代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李光弼于唐天宝十五载(756)初,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乾元二年(759)七月,任天下兵马

  • 李光弼弃守洛阳却成叛军大患,河阳之战斩俘2万,避免唐朝崩盘

    历史解密编辑:小小的雨大大我标签:李光弼,叛军,史思明,河阳,唐军,安庆绪

    安史之乱中期,在安庆绪弑杀安禄山后,叛军局势逐步被动,史思明假意降唐,坐视唐王朝于安庆绪厮杀至筋疲力竭,最终在相州之战时,史思明为了避免安庆绪败亡后,自己成为下一个打击目标,趁机再度反叛唐朝,僭称大圣周王,率部南下救援安庆绪,一举击溃数十万唐军,叛乱再次被史思明推向高峰,唐肃宗想要一举平定叛乱的计划

  • 地图上的战争:唐朝江淮之地燃起战火,猛将李光弼兵败邙山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李光弼,史思明,节度使,仆固怀恩,唐军,史朝义

    上元元年,李唐王朝的万里山河再次显露出土崩瓦解之势,因为江淮税赋重地有人叛乱了。本来洛阳地区已经被史思明弄得鸡飞狗跳,可是如今江淮之地燃起战火,对于李唐王朝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大唐王朝的局势开始越来越低迷,不仅往日的盛世繁华一去不复返,反而还呈现出一种行将就木的没落姿态。叛乱者叫做刘展,他还有一个好

  • 郭子仪和李光弼,同为兴唐名将,功勋不相上下,结局却相差很大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图鉴标签:郭子仪,李光弼,平定,宦官,节度使,安史之乱

    郭子仪和李光弼同为兴唐名将,功勋不相上下,而人生结局却相差很大。郭子仪在85岁那年安详离世,真正称得上是一个奇迹;而李光弼却在57岁那年抑郁而终,心中始终有些遗憾。如此的反差,怎能不让人唏嘘不已。若论在安史之乱中的战功,郭子仪是逊于李光弼的,李光弼在史书上被认为“战功推为中兴之一”。而且就前半生的人

  • 古代名人智慧:李光弼巧施马计弱敌人

    历史解密编辑:闲读与苦读标签:李光弼,唐军,史思明,叛军,骑兵,古代名人智慧,唐朝,军事制度,五代十国,中国军事制度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唐代“安史之乱”时,大将李光弼带兵与叛将史思明对阵,两军互有胜负,相持不下。但史思明骑兵颇强,因为它有从塞北带来的良马千匹在军中服役。这些马都是公马,个高劲大,跑得快,冲力大,对起阵来对唐军威胁颇大。史思明也视这批马为宝贝,没有战事,便让人赶这批马去河边洗浴,放牧。日久天长,

  • 李光弼为自保而拒绝皇帝征召给人拥兵自重之感,故结局惨淡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李光弼,皇帝,郭子仪,宦官,平定,节度使

    郭子仪和李光弼同为兴唐名将,功勋不相上下,而人生结局却相差很大。郭子仪在85岁那年安详离世,真正称得上是一个奇迹;而李光弼却在57岁那年抑郁而终,心中始终有遗憾。如此的反差,怎能不让人唏嘘不已。若论在安史之乱中的战功,郭子仪是逊于李光弼的,李光弼在史书上被认为“战功推为中兴之一”。而且就前半生的人生

  • 李隆基麾下名将:哥舒翰、李光弼、郭子仪,还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邮寄雪兔标签:唐玄宗,李光弼,郭子仪,哥舒翰,高仙芝

    李嗣业,唐朝名将,力大无穷,擅长使用陌刀,每次战斗都身先士卒。747年,高仙芝征讨小勃律,吐蕃十万兵马增援。李嗣业率先冲杀,手持陌刀闯阵,吐蕃伤亡数万人。757年,香积寺之战,10万“燕军”严阵以待,李归仁出阵挑战,唐军箭雨射击,然后乘势冲杀,却被“燕军”反杀,阵脚大乱。关键时刻,李嗣业脱掉盔甲,手

  • 原创李光弼和郭子仪同为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名扬后世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风牛马不相及标签:皇帝,唐朝,郭子仪,李光弼,节度使,唐肃宗,安史之乱,军事制度,五代十国

    李光弼绝对是可以和郭子仪相提并论的历史人物,而且史书上的普遍观点,无论管理才能、军事才能,李光弼都是优于郭子仪的。郭子仪混得比李光弼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郭子仪活得比较久。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个人,不论有多伟大,在许多时候,也是非常脆弱的。至少寿数这种事,真心说,实在是可遇不可求的。李光弼57

  • 平定安史之乱,明明李光弼是第一功臣,为何人们就记住了郭子仪?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李光弼,郭子仪,安史之乱,史思明,仆固怀恩,唐代宗

    如果单论平定安史之乱的功劳,第一功臣不是郭子仪,而是李光弼。郭子仪从相州之战后,受到鱼朝恩、程元振等宦官的陷害,被剥夺了兵权,由李光弼接替郭子仪,出任天下兵马副元帅,全程领导了平定安史之乱,被誉为“中兴第一功臣”。但是李光弼最终也难逃宦官陷害,安史之乱平定后,他鉴于郭子仪的教训,在徐州拥兵自保,拒绝

  • 安史之乱之河阳大战,李光弼尽显中兴名将才能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李光弼,史思明,河阳,元礼

    安庆绪由于缺心眼,最终死于史思明之手。这时,大燕帝国的接力棒交到了史思明的手中,也让这位著名丑男享受了一番山寨版皇帝的尊崇。话说,此时的唐军刚刚经历大败,稳住脚跟的史思明怎么可能善罢甘休呢,过了一把万岁瘾,仗还是要打的。于是乎,史思明集结大军,准备南下,兵锋直指汴州(也就是现在的开封一带),在这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