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曾想越子传位给侄子武承嗣,若武承嗣登上皇位,他能坐稳吗

武则天曾想越子传位给侄子武承嗣,若武承嗣登上皇位,他能坐稳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李大脚 访问量:3377 更新时间:2023/12/11 11:12:27

“贞观之治”后,朝臣们认为大唐会顺着原本规划的路线继续稳步发展,但是武则天的出现,打破了朝臣们的认知,也打断了大唐原有的发展道路。从后宫到朝廷,武则天完成了以前后宫嫔妃们完全不敢想的事情:从侍奉皇帝到自己成为皇帝,由此足见武则天的雄心壮志。

继承李世民留下来的盛世后,武则天用自己的方式,对这个庞大的帝国加以改造,无论是革除弊政还是采用新人,武则天都试图继续维持着这个朝代本该有的盛世。因为她知道,从名义上,自己并不能服众。若想要收获朝中众人的肯定,那就必须做出功绩,以此来向旧朝老臣们证明,她武则天并非篡权恶人,而是力挽狂澜,重振盛世的女皇。只是,武则天上位后,不仅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并且在朝中任用一大批新人,这些举措在旧朝元老看来,无异于篡权夺位。因此,他们内心怀着对武则天的不满,时刻寻找机会,推翻武周政权。时间来到武周统治的晚年,武则天与其他皇帝一样,面临着立储君的问题。也就是在此时,武则天身为女皇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首先,身为李氏的皇后,武则天的儿子终归为李氏,若是将储君之位交给自己的儿子,这便意味着皇权又交还给了李唐。而与武则天血缘关系最近的两个武氏继承人,一个是武三思,另一个则是武承嗣。明明有这两个选择,为什么武则天不愿意将皇位传给这二人,而是交给了李氏呢?若武承嗣登上皇位,他能坐稳吗?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共同了解武则天这一选择背后的原因。千古女帝,稳坐皇位作为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与历史上其他嫔妃是完全不同的。究其原因,大多要源于她自身坎坷的入宫经历了。出身于开国功臣世家的武则天,原本可以像其他贵族家的大小姐一样,找一个门当户对的人家,与另一个家族显赫的公子成婚,生儿育女安享一生。

可是,命运往往就是这么有趣。在武则天十二岁时,他父亲武士彟不幸去世,原本平静的家庭突然陷入了争斗之中。武则天的几个堂兄为了争夺利益,多次骚扰武则天一家的正常生活,甚至于对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动手动脚。杨氏难以忍受他们的无礼行为,于是就带着武则天,从武士彟任职的荆州搬回了长安。两年后,武则天十四岁。这一年,唐太宗李世民听说武氏有一个十四岁的女子,体态优美,容貌姣好,便想要召她入宫。武则天得知这一消息后,向自己的母亲汇报。杨氏虽然不舍女儿进宫,但帝命难违,杨氏无奈只能不舍落泪。但武则天却毫无难过之态,她对自己的母亲说:“能够侍奉陛下,这其实是我的福气,怎么还需要哭哭啼啼呢?”就这样,武则天别过自己的母亲,入朝服侍唐太宗李世民。尽管武则天是受到李世民钦点才进入后宫的,但她并没有得到李世民的特殊对待,她与其他刚入宫的妃子一样,等待着皇帝有幸看到她的那一天。

但当时的李世民,在长孙皇后去世后,对另一个妃子宠爱有加,甚至几度想立这个妃子为皇后。只是在众大臣的劝阻下这才作罢,但这位妃子也为李世民生育了一个皇子。了解到这些的武则天知道,自己想要受到皇帝宠幸,这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于是武则天就开始在宫中韬光养晦,等待时机成熟的那一天。所以,原先积极寻求机会的武则天,在宫中好像突然变了一个人,从锋芒毕露到不露锋芒。但武则天明白,她必须要寻找一个机会,一个能让自己出人头地的机会。之后,武则天在宫中默默做了十余年的才人,这十余年间,她一直坚持做的只有两件事:完善自我和另寻出路。正因如此,在宫中其他妃子勾心斗角,地位起起落落之时,武则天仍然只是地位较低的才人。后来,李世民驾崩,依据宫中规矩,未育有皇子的部分妃子要被迫进入寺庙,削去头发,做一个尼姑。但正是在寺庙中的这段时间,武则天被当时的唐高宗李治看上,两人之间慢慢有了感情。

随着两人感情逐渐浓烈,李治的皇后王皇后自然也察觉到了两人关系的密切,但当时的王皇后正与宫中的另一个妃子萧淑妃斗争,于是王皇后提出了将武则天纳入宫中的建议。李治听到后,自然是满心欢喜,很快武则天便再度进宫,成了李治的爱妃。进宫之后的武则天自然备受宠幸,不仅很快就夺走了皇上对萧淑妃的宠爱,更让原本就不受宠爱的王皇后更受冷落。说到王皇后,当时的王皇后是被当时的朝中重臣长孙无忌指定与皇帝成婚的。说到底,这桩婚姻的本质还是与政治博弈有关,李治自然不喜欢。正巧碰上武则天入宫,李治就一直在想,能否让武则天取代王皇后,成为新的皇后。武则天自然也知道李治的想法,于是暗地里挑起了与王皇后的斗争。斗争的结果显而易见,为了表示对武则天的宠爱,王皇后被废,武则天顺理成章当上了皇后。

蛰伏十几年,从小小的武才人变成武皇后,在许多人看来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但在武则天看来,这还不够,她的内心,已经开始渴求更大的权力。一朝天后,终成一代女帝一个妃子入宫后,能够取代正宫最终成为皇后,这在一般妃子看来已经算是巅峰了,但武则天并不满足。掌管后宫并不是她的理想,或者说,她想要掌管的,不仅仅是后宫。于是,每当李治宠幸武则天的时候,她都会有意无意地抱怨,名为希望陛下能够给予她更多地宠爱,实则希望能够执掌朝政。李治为了表达他对武则天的宠爱,最终加封她为天后,允许她与自己一起处理朝政。

但李治这么做,也有自己的原因。他害怕以自己的能力,难以与朝中诸多老臣所组成的势力相抗衡,于是他让武则天与他一起执政,表面上是对武则天的赏赐,实际上也是为自己留一条后路。但武则天并没有察觉到这些,当她手握朝政的那一刻,她的内心兴奋而又不安。兴奋的是,自己蛰伏了十几年,终于等到了掌握大局的这一天;不安的是,作为历史上为数不多处理朝政的皇后,她担心大臣以及后世人的评头论足。于是,武则天暗地下了决心,处理好每一件政事,不予后人评头论足的空间。于是,武则天在后宫内,积极打压以萧淑妃和王皇后为代表的嫔妃,以保证自己地位的稳固,另一方面积极处理朝政,与李治协商后最终将长孙无忌等人贬黜,保证大权在二人手上。

此时的李治,只是将武则天作为自己在朝廷中的得力助手,所以对武则天也越来越放心,这也给了武则天更多进入朝政的机会。但李治没想到,自己的种种行为,竟会给自己的儿子,乃至整个李唐都带来危险。在李治二人处理掉朝中老臣的第二年,李治突然发病,病情严重难以处理朝政,于是武则天顺理成章地接过了朝政大权。但在那个时候,武则天对朝政的处理意见尚且还需要李治同意,二人在这一阶段多有分歧,但对于大事的最终决定权还是掌握在李治手上。在处理朝政的过程中,二人分歧越来越多。就在此时,李治突然发现,武则天从原本的沉默少言、温良恭俭逐渐变得作威作福、处事果断。那一刻,李治担心皇帝位置不保。正逢宰相上官仪上疏谏言请求废除皇后,李治采纳宰相意见,由宰相起草诏书,想要废除武则天的皇后位置。

正在二人准备之时,此事忽然传入武则天之耳。得知此事后,她果断来到李治面前哭诉,一字一句表明自己的忠心,李治担心武则天会做出什么出奇的举动,于是哄她道:“我从来没有这么想过,这都是宰相上官仪的主意。”在这之后,武则天意识到:朝中的官员已经对她有了戒备之心。此时正逢李治病情加重之时,为了保住自己的大权,武则天垂帘听政,对大小朝政都要仔细过问。几年以后,李治自知命不久矣,想要将皇位禅让给皇后武则天,这一想法自然被当时的许多大臣否决了。武则天听闻此事后,对朝中许多大臣都心怀不满,于是借修书为名,逐渐分割宰相等人的大权。

做完此事之后,武则天自知,此事若成,自己就将成为千古第一女帝,若此事不成,自己便会被安上祸国殃民的骂名,永世不得翻身。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武则天还是决定,既然走上了这条路,那便一条路走到黑吧。在这之后不久,唐高宗李治驾崩,太子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李治遗诏中还写到,若军国大事不能决断,则由太后武则天负责。虽然诏书如此,但朝中大臣都知道,如今的朝堂早已被武则天一手掌控,她终于成为了至高无上的统治者。

现在的武则天,离成为皇帝,事实上就只差了一个名分。武周十四载,最终重归李唐没过多久,武则天刻意安排了一系列奇异事件,而其目的十分简单:向全天下证明,我武则天才是顺应天意的天子。于是,在武则天的一手安排下,唐中宗李显“自请”改姓为武,由皇帝变为皇嗣,武则天顺理成章登上皇位,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成为皇帝之后,武则天的改革更加大刀阔斧,不仅任用新人,并且革除弊政,在诸如科举的许多方面采取了更为合理的政策,整个国家不但没有陷入混乱,反而更好的继承了“贞观之治”以来的盛世。

即便功绩如此,武则天仍担心人们对她的评价。为此,她采取了许多措施:重修明堂、登嵩山封岳、铸九鼎等。在这些措施下,人们对武则天的评价越来越好,许多人都认为她虽然皇位来路不正,但功绩仍然值得肯定。时过境迁,武则天的晚年面临着一个皇帝们都要面临的问题:立储君。由于武则天身为女皇,自然不能像其他皇帝一样立皇子,那么她的选择就只有两个,一是自己与李治的儿子,二是自己的两个侄子。若是立李氏,这无异于将辛苦获取的皇位拱手相还,但若是立自己的侄子,二人与其并无过多血缘关系,并且二人的能力不足以承担皇位。正在武则天为此事烦恼之际,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秘密进言道:“自古以来,皇帝之位没有传给异姓后代的道理,武家的皇位自然应该传给武家的后人。”武则天深以为然,决定立武承嗣为太子。

这一消息很快遍布朝中,朝中分为两派,一派决定以兵力要挟,强制武则天将皇位还给李氏,而另一派则积极向武则天进言,希望能够让武则天主动立太子李显。其中,狄仁杰对武则天上谏道:“李显是您的儿子,如果您立李显为皇帝,他可以将您以母亲的身份供奉在庙堂,但如果您执意要立武承嗣为皇帝,自古以来还没有听说过侄儿给姑姑立牌位的事情。”

武则天听完后,认为此言不虚,再加上她对这两个侄子的能力实在相信不过,最终武则天立诏,封李显为太子,这意味着皇位回到了李氏的手上。在这之后,武则天不再过问朝政,直到她生命结束的那一刻。写在最后后人对武则天的评判与诟病,大多意在抨击其取得皇位的不正当手段,而对于武则天的赞扬,也来自于她在位期间的英明决策。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直到皇帝制度结束,历史上也仅仅只有武则天这一位女皇帝,足可见武则天的能力。如今的历史学家们对于武周的统治,大多会用一句话来描述:上承“贞观”,下“开元”,而“贞观”和“开元”分别指两个盛世,将武则天时期的统治与这两个盛世相提并论,也可以品味出后人对于武周统治的赞誉。

尤其是到了暮年,面对如何立储的问题,武则天更多还是从国家大局出发,选择了更有能力的李显,而不是自己家族的武承嗣。若是最后由武承嗣即位,我们无法推算原本的盛世会变成怎么样,但站在后人的角度来看,这绝对不是面对储君问题的最佳答案。无论武则天是通过了怎样的手段取得了皇位,我们仍应该客观看待武则天的功绩,从而对这位千古第一女帝做出完整而全面的评价。

标签: 武则天武承嗣李治皇位王皇后

更多文章

  • 魏王武承嗣:则天亲侄,大周开国功臣,图谋太子位失利,郁闷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武承嗣,魏王,武三思,李旦,武皇,太子

    魏王武承嗣,是热播剧《风起洛阳》中晋王武慎行原型武三思的堂兄,也是则天圣人的亲侄子,因为过早亡故,并没有在《风起洛阳》中获得露脸的机会,反而是他的跟班小弟梁王武三思,在剧中担当反派杠把子。由于武则天的缘故,武承嗣、武三思等诸武,在史料中一直都是打击异己、祸国殃民的邪恶大奸臣形象,但透过表象去勘察历史

  • 武则天欲传位给其侄武承嗣,狄仁杰奋力阻挠,最终天下还是李姓

    历史解密编辑:人间灯火情标签:李显,唐朝,武承嗣,狄仁杰,太平公主,女皇武则天

    谁给你的胆子来管我的家事?武则天想要立自己同姓氏的侄子武承嗣为储君,狄仁杰奋力劝阻,却使得武则天大发雷霆,吓得一众朝臣瑟瑟发抖......众所周知,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承认的女帝,武则天上位后,将国号改为“周”,创立了武周王朝。然而,作为一位女性,在“一家一姓,万世不移”的思想深入人心的封建

  • 唐朝名将李光弼,为治军怒斩御史,唐肃宗也只好默默认可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李光弼,唐肃宗,宰相,郭子仪

    唐朝名将李光弼,一向骁勇善战,屡建奇功,刚直不阿,治军严明,与郭子仪齐名,有“李、郭”之称。有关他严于治军的故事颇多,今天来讲讲他怒斩御史的事情。李光弼所斩的御史崔众,不是一般无名之辈,而是一个以皇帝作靠山的大人物。此人仗着得到唐肃宗和朝廷一些要臣的青睐,在军中狂妄自大,不可一世。见到与自己官职相当

  • 大唐一代名臣李光弼,穷奢极欲难掩赫赫战功!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李光弼,郭子仪,平定,战功,节度使,光弼

    李光弼(708年-764年8月15日),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唐朝名将,左羽林大将军李楷洛第四子。李光弼(708年-764年),中国唐代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李光弼于唐天宝十五载(756)初,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乾元二年(759)七月,任天下兵马

  • 李光弼弃守洛阳却成叛军大患,河阳之战斩俘2万,避免唐朝崩盘

    历史解密编辑:小小的雨大大我标签:李光弼,叛军,史思明,河阳,唐军,安庆绪

    安史之乱中期,在安庆绪弑杀安禄山后,叛军局势逐步被动,史思明假意降唐,坐视唐王朝于安庆绪厮杀至筋疲力竭,最终在相州之战时,史思明为了避免安庆绪败亡后,自己成为下一个打击目标,趁机再度反叛唐朝,僭称大圣周王,率部南下救援安庆绪,一举击溃数十万唐军,叛乱再次被史思明推向高峰,唐肃宗想要一举平定叛乱的计划

  • 地图上的战争:唐朝江淮之地燃起战火,猛将李光弼兵败邙山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李光弼,史思明,节度使,仆固怀恩,唐军,史朝义

    上元元年,李唐王朝的万里山河再次显露出土崩瓦解之势,因为江淮税赋重地有人叛乱了。本来洛阳地区已经被史思明弄得鸡飞狗跳,可是如今江淮之地燃起战火,对于李唐王朝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大唐王朝的局势开始越来越低迷,不仅往日的盛世繁华一去不复返,反而还呈现出一种行将就木的没落姿态。叛乱者叫做刘展,他还有一个好

  • 郭子仪和李光弼,同为兴唐名将,功勋不相上下,结局却相差很大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图鉴标签:郭子仪,李光弼,平定,宦官,节度使,安史之乱

    郭子仪和李光弼同为兴唐名将,功勋不相上下,而人生结局却相差很大。郭子仪在85岁那年安详离世,真正称得上是一个奇迹;而李光弼却在57岁那年抑郁而终,心中始终有些遗憾。如此的反差,怎能不让人唏嘘不已。若论在安史之乱中的战功,郭子仪是逊于李光弼的,李光弼在史书上被认为“战功推为中兴之一”。而且就前半生的人

  • 古代名人智慧:李光弼巧施马计弱敌人

    历史解密编辑:闲读与苦读标签:李光弼,唐军,史思明,叛军,骑兵,古代名人智慧,唐朝,军事制度,五代十国,中国军事制度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唐代“安史之乱”时,大将李光弼带兵与叛将史思明对阵,两军互有胜负,相持不下。但史思明骑兵颇强,因为它有从塞北带来的良马千匹在军中服役。这些马都是公马,个高劲大,跑得快,冲力大,对起阵来对唐军威胁颇大。史思明也视这批马为宝贝,没有战事,便让人赶这批马去河边洗浴,放牧。日久天长,

  • 李光弼为自保而拒绝皇帝征召给人拥兵自重之感,故结局惨淡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李光弼,皇帝,郭子仪,宦官,平定,节度使

    郭子仪和李光弼同为兴唐名将,功勋不相上下,而人生结局却相差很大。郭子仪在85岁那年安详离世,真正称得上是一个奇迹;而李光弼却在57岁那年抑郁而终,心中始终有遗憾。如此的反差,怎能不让人唏嘘不已。若论在安史之乱中的战功,郭子仪是逊于李光弼的,李光弼在史书上被认为“战功推为中兴之一”。而且就前半生的人生

  • 李隆基麾下名将:哥舒翰、李光弼、郭子仪,还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邮寄雪兔标签:唐玄宗,李光弼,郭子仪,哥舒翰,高仙芝

    李嗣业,唐朝名将,力大无穷,擅长使用陌刀,每次战斗都身先士卒。747年,高仙芝征讨小勃律,吐蕃十万兵马增援。李嗣业率先冲杀,手持陌刀闯阵,吐蕃伤亡数万人。757年,香积寺之战,10万“燕军”严阵以待,李归仁出阵挑战,唐军箭雨射击,然后乘势冲杀,却被“燕军”反杀,阵脚大乱。关键时刻,李嗣业脱掉盔甲,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