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王武承嗣:则天亲侄,大周开国功臣,图谋太子位失利,郁闷而死

魏王武承嗣:则天亲侄,大周开国功臣,图谋太子位失利,郁闷而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秀才吃瓜 访问量:1785 更新时间:2023/12/11 12:13:23

魏王武承嗣,是热播剧《风起洛阳》中晋王武慎行原型武三思的堂兄,也是则天圣人的亲侄子,因为过早亡故,并没有在《风起洛阳》中获得露脸的机会,反而是他的跟班小弟梁王武三思,在剧中担当反派杠把子。

由于武则天的缘故,武承嗣、武三思等诸武,在史料中一直都是打击异己、祸国殃民的邪恶大奸臣形象,但透过表象去勘察历史真相时,就会发现,史官对诸武的评价,其实只是介于立场问题,对政治斗争失败者的习惯性抹黑而已。

武承嗣并没有那么庸碌不堪,也不是私德糜烂、就会狐假虎威的奸佞小人,反而是他姑妈武则天的辅弼贤臣、大周开国的得力功臣,当然,也不能无视他对待李氏皇室的心狠手辣以及不择手段。

大周故特进、太子太保、赠太尉、并州牧、魏德王武承嗣(649—698),字奉先,是大周太祖无上孝明高皇帝武士彟之孙,天册金轮大圣皇帝武曌之犹子,魏德王武元爽之嫡长子,正儿八经的大周宗室亲王。

武承嗣生于贞观二十三年(649),童年时期还是享过福的,但随着姑妈武皇后的崛起,和她关系不睦的娘家人开始倒霉,武承嗣的老爹武元爽,和哥哥武元庆同时被贬黜,武承嗣也跟着老爹武元爽一起被贬到濠州。

乾封元年(666)八月,武皇后毒杀外甥女魏国夫人贺兰氏,归罪于堂兄武惟良、武怀远兄弟,赐死二位堂兄后,远在濠州的武元爽、武承嗣一家,也受牵连被流放振州,武元爽忧死,家属旋即又被流放岭南,18岁的武承嗣就在其中。

从乾封元年(666)到咸亨四年(673),武承嗣等诸武子弟在岭南待了8年,终于被姑妈武皇开恩召回。

回到神都的武承嗣已经25岁,被授职尚辇奉御,没多久就承袭祖父武士彟周国公的爵位,随即又迁秘书监,开始他的腾达之路。

咸亨五年(674)四月十二,尚辇奉御、周国公武承嗣为宗正卿,寻检校太子左卫率。

嗣圣元年(684),36岁的武承嗣迁春官(礼部)尚书;同年闰五月,除司礼卿、同中书门下三品;八月罢政事,又被授春官尚书,改封恒国公。

垂拱元年(685)二月二十九,37岁的春官尚书武承嗣,与秋官尚书裴居道、右肃政台御史大夫韦思谦,同凤阁鸾台三品;三月十六,武承嗣再次罢政。

永昌元年(689)二月,41岁的武承嗣除天官(吏部)尚书,三月二十,授纳言。

载初元年(690)周历春壹月(即夏历正月)初九,42岁的武承嗣,代替苏良嗣出任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兼知凤阁事、监修国史。

同年九月初九,武皇革命,建国号为周,改元天授,大赦天下;十二日,武皇加尊号圣神皇帝,皇帝李旦被降为皇嗣。

九月十三日,武皇在神都立武氏七庙,追尊祖宗,封赠宗室,身为武氏当家人、又是武皇亲侄子的武承嗣被封魏王,亲堂弟天官尚书武三思封梁王,武皇其他堂侄子如武懿宗等十余人,均封郡王,诸姑姊为长公主,堂姊妹为郡主。

如意元年(692)周历八月十六,44岁的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武承嗣罢知政事,授特进;他的堂弟纳言武攸宁也同时被罢,除冬官(工部)尚书。

长寿二年(693)周历正月(即夏历十一月)初一,武皇享万象神宫,以魏王武承嗣为亚献,梁王武三思为终献。

天册万岁二年(696)周历腊月(即夏历十二月)十一,武皇登封中岳嵩山,大赦天下,改元万岁登封,大酺九日,由48岁的武承嗣充任封神岳大使,十四日,封禅少室山。

万岁通天二年(697)周历六月二十四,49岁的特进武承嗣和堂弟春官尚书武三思,同凤阁鸾台三品,但在七月初三就同罢政事。

圣历元年(698)周历三月初九,武皇召废帝庐陵王李显一家回神都;七月,武承嗣特迁太子太保,此时的武承嗣已经是“疹积膏肓”,遂于八月初十,薨于神都行修里私第,年50岁。

武皇对最得力的侄子武承嗣之死,表示很悲痛,为之罢朝七日,“痛伤之甚,今古莫俦”。

八月二十四,武皇赠侄子太尉、并州牧,诏令营缮大匠刘仁景监护丧事,守雍州司马苏珦为副,丧事所须,并令官给,还赐东园秘器、朝服一袭,武皇还遣内史吊祭,并亲自为之书写祭文,赋悼亡诗一首,追谥号“宣”,陪葬顺陵。

随即,在给侄子办完丧事后的九月十九,武皇就册立儿子庐陵王李显为皇太子,大赦天下,赐酺五日。

次年(699)周历正月(即夏历十一月)初六,皇嗣武旦封相王;周历腊月二十五,皇太子李显赐姓武,再次大赦。

武皇有五个亲侄子,大哥武元庆生武审思、武再思、武三思,二哥武元爽生武承嗣、武承业,其中武审思、武再思、武承业早亡,只余武三思和武承嗣哥俩。

为何出身二房的武承嗣更被武皇倚重?出身长房的武三思,反而要跟在二房武承嗣屁股后头混呢?

个人以为,原因有二:

其一,是武承嗣比武三思年长;其二,就是武承嗣在处事上,比武三思更凌厉、更决绝、更有行动力,很适合充当武皇冲锋陷阵的刀子,所以,圆滑聪敏、不爱当出头鸟的武三思在武承嗣活着时,就只能屈居其下。

那么,武承嗣对武皇开国有什么具体贡献呢?

鉴于大周立国是建立在篡夺大唐天下的基础上,周唐更替之间没有出现战争,所以,武承嗣对大周开国并没有征伐之功,究其具体功绩,还真没有能拿到桌面上说的正面事迹,反而都是些阴谋诡计。

比如武承嗣经常委婉地劝说武皇自己称帝,还劝谏武皇“尽诛皇室诸王及公卿中不附己者”,更是四下奔走,为武皇称帝摇旗呐喊、擂鼓助威的造声势,努力提高武氏家族的社会地位,削弱李唐皇室以及世家大族的力量。

文明元年(684)九月,在武皇废中宗立睿宗临朝之后,武承嗣就请太后追封武氏祖宗为王,并立武氏七庙,尽管宰相裴炎竭力劝阻,武皇依旧追尊五代父祖为王,并在老家文水建立武氏祠堂。

垂拱四年(688)四月,由雍州人唐同泰进献的洛水瑞石宝图,就是由武承嗣负责伪造的,找一块好看又奇特的石头,上刻“圣母临人,永昌帝业”,扔到洛水里,再让人捞出来,由唐同泰进献,促成武皇革命。

长寿二年(693)九月初九,又是武承嗣发动五千余人上表,请武皇加上尊号金轮圣神皇帝”,提高自己的权威。因此,武皇亲临万象神宫接受尊号,并大赦天下,作金轮等七宝,还给他家的父、祖、曾三代帝后追加谥号。

综上可知,武皇登基前后的不少隐私秘事,都是由武承嗣主持完成的,就是武皇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就由武承嗣负责操作流程,再由武皇正面拍板实施;武皇有些说不出口的话,就由武承嗣代为提出来。

可见,武承嗣就是武皇掌控朝政、实施各种计划的马前卒、杀人的刀,因此,武承嗣的所作所为,对大周开国自然算是有不容小觑的贡献,称他一声大周开国功臣也是够格的。

武皇对侄子的功劳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但要像史书所说的那样,武皇曾经有意立侄子为太子,那就是扯淡话了,是不可信的,武皇压根就没有立侄子为太子的想法。

要死扣史书记载,坚持认为武皇有立武承嗣、武三思为太子想法的人,可以想想武皇对武家的态度。

不管是武承嗣的爹武元爽,还是武三思的爹武元庆,都是被武皇贬黜流放忧死的,武承嗣诸兄弟还被流放岭南8年,不是贺兰敏之作死,恐怕诸武子弟要在岭南终老了。

以武皇睚眦必报的性格,她对武氏子弟能有多少香火情?要是有一点姑侄情义,在贬黜哥哥们的同时,也不会把诸武子弟一锅端了,更不会让外甥贺兰敏之改姓,过继到武家来继承周国公爵位,足见武皇当初对武氏子弟的讨厌。

一直到贺兰敏之死后,武士彟的香火没人继承了,武皇才想起侄子们,同时,也是为她自己夺权培养骨干,这才召回诸武子弟,观察几年后开始重用。

更重要的是,武皇革命后,大周帝国可是一直有皇嗣存在的,就是那位大唐文明帝、被赐姓武的李旦。

人家武旦可是大周帝国的东宫皇嗣,板上钉钉的第一继承人,如果武皇突然崩殂,也是皇嗣武旦即位,根本轮不到当侄子的魏王武承嗣即位啊!

试想,武皇那么恨异母兄长们,她会把皇位传给异母兄长的儿子,让兄长获得追尊吗?

试想,武皇能相信侄子会忘记他们姑侄之间横亘着的间接的杀父之仇吗?武皇会不担心她死后被侄子复仇清算吗?

可以说,武皇根本没有立侄子为太子的想法,而武承嗣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他更知道凭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注定无法与李唐子弟和平共处,所以,没有退路的他必须去争这个太子之位,因为不争就是死,争了或许尚有可为。

是以武承嗣在明知不可为的情况下,还两次谋求太子之位,第一次是在天授二年(691),第二次是在延载元年(694),均以失败而告终。

天授二年九月,凤阁舍人张嘉福指使洛阳人王庆之等数百人上表,请求立武承嗣为皇太子。

文昌右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岑长倩,以皇嗣武旦在东宫、不能更立承嗣为太子为由,反驳王庆之的上书,并恳请武皇“切责”上书者。

武皇命人驱散王庆之等人,又询问地官尚书、同平章事格辅元和纳言欧阳通的意见,两人也“固称不可”。

武承嗣听说后非常怨恨,找机会联合酷吏来俊臣诬告岑长倩、格辅元、欧阳通等人谋反,十月十二,武皇下诏诛杀岑长倩、格辅元、欧阳通。

延载元年,在武承嗣的授意下,张嘉福再次让王庆之纠集地痞混混们出头,请求武皇立武承嗣为太子,武皇说:皇嗣是我的儿子,怎么能无缘无故废了他?

王庆之说:皇嗣是李氏的儿子,将来即位只会祭祀李氏的祖宗,怎么会祭祀武氏的祖宗呢?

武皇对他的话不置可否,只是传谕让王庆之散去,王庆之却跪着不起,大有你不答应我就不走的架势。

武皇为了打发他走,就给王庆之一张通行证,允许他可以随时觐见,武皇的态度让王庆之越发来劲,屡次在宫门求见,让武皇烦不胜烦,就命凤阁侍郎李昭德去传令杖责王庆之,对李唐忠心耿耿的李昭德,趁机杖杀王庆之,跟风者吓得一哄而散。

两次谋求太子之位,都因为大臣的反对而不了了之,武皇的态度看上去很暧昧,但实际上立场很坚定,根本不可能同意用武承嗣换掉武旦。

特别是在武承嗣第一次谋太子位后,他还是执政大臣,李昭德密奏武皇给他上眼药:

承嗣是陛下的侄子,又是亲王,就不应该让他再担任执政,自古帝王,亲父子之间为了皇位还闹得跟乌鸡眼似的,何况姑侄呢?怎么能让承嗣担任执政呢?

武皇“矍(jue)然曰:我未之思也”。

随即在次年(692)八月十六,罢武承嗣执政,授特进,特进是位在三公之下的散官,没有实权。

就从这一年开始,到武承嗣死那年,他再没有担任实权职事官了,通天二年的同凤阁鸾台三品,仅九日就被罢免。

在武承嗣临死前一个月,武皇又给他一个太子太保的身份,让他负责教习太子(皇嗣武旦),此时武皇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侄儿啊!不要再妄想太子之位了,去好好地做一个辅佐太子的师傅吧!

武皇的举动对武承嗣来说简直就是扎心一刀啊!因此,他在次月就死掉了,很可能是气闷攻心、郁卒而死,通俗点说就是太子梦破灭,气死了。

其实,武皇对他的功臣还是很慷慨的,虽然不能立武承嗣为太子,但她也想努力保全为她出过力的侄子,

垂拱四年(688)十一月初六,武皇处死驸马都尉薛绍,就考虑把爱女太平公主改嫁给已经39岁的武承嗣。

但不巧的是,武承嗣突然生病,武皇大概担心年轻美貌的闺女才嫁过去就守寡,遂“罢昏”,后来杀了堂侄武攸暨的妻子,把太平改嫁给他。

即便武皇后来罢免武承嗣的执政,但他的政治地位并没有丝毫的降低,封禅中岳时,武皇还让武承嗣充任封神岳大使,就足以证明武承嗣在武皇心中的特殊。

尽管武皇没有降低武承嗣的待遇,他依旧是武家的领头羊、朝廷的显贵官,但政治上的失意,谋求太子的无果,还是严重的打击到武承嗣,让他一蹶不振,继而郁闷死。

武承嗣的身后事是极尽哀荣,单从他的墓志看,就是现已发现的唐代墓志中规格最高、形制最大的之一,在中唐以前仅小于虢庄王李凤墓志与淮安靖王李神通墓志,略大于金仙公主墓志,和尉迟敬德墓志、永泰公主李仙蕙墓志略相当。

还有武三思为他书写的墓志铭,各种追功颂德,洋洋洒洒写得是花团锦簇。从他的身后事看,武皇也是真心地抬举他,当然,在武皇心里,她能打压猜忌侄子,别人却不能不尊重武承嗣。

武承嗣为人果决,行事不择手段,绝对称不上是正人君子,但对大周朝廷、对武皇来说,武承嗣的确是功臣、能臣,毕竟他曾经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以及整个武氏集团的利益,采用残酷手段去打击异己,去冲锋陷阵。

但大周毕竟不是最终胜利者,李氏子弟反周复唐了,对大唐来说,武承嗣就是妒贤嫉能、残害忠良、祸害朝廷的大奸臣,是万事不能翻身的大反派,得亏他死得早,不然也会被清算的。

而后世人看到的武承嗣,正是大唐史官书写出来的糟糕形象。

他没有武三思的圆滑,却比武三思更有野心,因此没有给自己留后路,带着一种无法言说的孤勇,去为自己的野心拼搏,去当姑妈杀人的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最终希望破灭,孤寂而终。

其实,武承嗣的结局,正是武承嗣们的宿命,就像电影里的恶毒配角一样,只能默默地死在角落里,任路过的人随意唾弃。

就是这样。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曹建强《唐魏王武承嗣墓志考略》、《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

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诉说个人见解,谢绝脱离人文环境的过度解读和阴谋论。有喜欢辽夏金元以及宗庙迁祧、后宫八卦的朋友可以关注猴格。

标签: 武承嗣魏王武三思李旦武皇太子

更多文章

  • 武则天欲传位给其侄武承嗣,狄仁杰奋力阻挠,最终天下还是李姓

    历史解密编辑:人间灯火情标签:李显,唐朝,武承嗣,狄仁杰,太平公主,女皇武则天

    谁给你的胆子来管我的家事?武则天想要立自己同姓氏的侄子武承嗣为储君,狄仁杰奋力劝阻,却使得武则天大发雷霆,吓得一众朝臣瑟瑟发抖......众所周知,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承认的女帝,武则天上位后,将国号改为“周”,创立了武周王朝。然而,作为一位女性,在“一家一姓,万世不移”的思想深入人心的封建

  • 唐朝名将李光弼,为治军怒斩御史,唐肃宗也只好默默认可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李光弼,唐肃宗,宰相,郭子仪

    唐朝名将李光弼,一向骁勇善战,屡建奇功,刚直不阿,治军严明,与郭子仪齐名,有“李、郭”之称。有关他严于治军的故事颇多,今天来讲讲他怒斩御史的事情。李光弼所斩的御史崔众,不是一般无名之辈,而是一个以皇帝作靠山的大人物。此人仗着得到唐肃宗和朝廷一些要臣的青睐,在军中狂妄自大,不可一世。见到与自己官职相当

  • 大唐一代名臣李光弼,穷奢极欲难掩赫赫战功!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李光弼,郭子仪,平定,战功,节度使,光弼

    李光弼(708年-764年8月15日),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唐朝名将,左羽林大将军李楷洛第四子。李光弼(708年-764年),中国唐代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李光弼于唐天宝十五载(756)初,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乾元二年(759)七月,任天下兵马

  • 李光弼弃守洛阳却成叛军大患,河阳之战斩俘2万,避免唐朝崩盘

    历史解密编辑:小小的雨大大我标签:李光弼,叛军,史思明,河阳,唐军,安庆绪

    安史之乱中期,在安庆绪弑杀安禄山后,叛军局势逐步被动,史思明假意降唐,坐视唐王朝于安庆绪厮杀至筋疲力竭,最终在相州之战时,史思明为了避免安庆绪败亡后,自己成为下一个打击目标,趁机再度反叛唐朝,僭称大圣周王,率部南下救援安庆绪,一举击溃数十万唐军,叛乱再次被史思明推向高峰,唐肃宗想要一举平定叛乱的计划

  • 地图上的战争:唐朝江淮之地燃起战火,猛将李光弼兵败邙山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李光弼,史思明,节度使,仆固怀恩,唐军,史朝义

    上元元年,李唐王朝的万里山河再次显露出土崩瓦解之势,因为江淮税赋重地有人叛乱了。本来洛阳地区已经被史思明弄得鸡飞狗跳,可是如今江淮之地燃起战火,对于李唐王朝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大唐王朝的局势开始越来越低迷,不仅往日的盛世繁华一去不复返,反而还呈现出一种行将就木的没落姿态。叛乱者叫做刘展,他还有一个好

  • 郭子仪和李光弼,同为兴唐名将,功勋不相上下,结局却相差很大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图鉴标签:郭子仪,李光弼,平定,宦官,节度使,安史之乱

    郭子仪和李光弼同为兴唐名将,功勋不相上下,而人生结局却相差很大。郭子仪在85岁那年安详离世,真正称得上是一个奇迹;而李光弼却在57岁那年抑郁而终,心中始终有些遗憾。如此的反差,怎能不让人唏嘘不已。若论在安史之乱中的战功,郭子仪是逊于李光弼的,李光弼在史书上被认为“战功推为中兴之一”。而且就前半生的人

  • 古代名人智慧:李光弼巧施马计弱敌人

    历史解密编辑:闲读与苦读标签:李光弼,唐军,史思明,叛军,骑兵,古代名人智慧,唐朝,军事制度,五代十国,中国军事制度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唐代“安史之乱”时,大将李光弼带兵与叛将史思明对阵,两军互有胜负,相持不下。但史思明骑兵颇强,因为它有从塞北带来的良马千匹在军中服役。这些马都是公马,个高劲大,跑得快,冲力大,对起阵来对唐军威胁颇大。史思明也视这批马为宝贝,没有战事,便让人赶这批马去河边洗浴,放牧。日久天长,

  • 李光弼为自保而拒绝皇帝征召给人拥兵自重之感,故结局惨淡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李光弼,皇帝,郭子仪,宦官,平定,节度使

    郭子仪和李光弼同为兴唐名将,功勋不相上下,而人生结局却相差很大。郭子仪在85岁那年安详离世,真正称得上是一个奇迹;而李光弼却在57岁那年抑郁而终,心中始终有遗憾。如此的反差,怎能不让人唏嘘不已。若论在安史之乱中的战功,郭子仪是逊于李光弼的,李光弼在史书上被认为“战功推为中兴之一”。而且就前半生的人生

  • 李隆基麾下名将:哥舒翰、李光弼、郭子仪,还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邮寄雪兔标签:唐玄宗,李光弼,郭子仪,哥舒翰,高仙芝

    李嗣业,唐朝名将,力大无穷,擅长使用陌刀,每次战斗都身先士卒。747年,高仙芝征讨小勃律,吐蕃十万兵马增援。李嗣业率先冲杀,手持陌刀闯阵,吐蕃伤亡数万人。757年,香积寺之战,10万“燕军”严阵以待,李归仁出阵挑战,唐军箭雨射击,然后乘势冲杀,却被“燕军”反杀,阵脚大乱。关键时刻,李嗣业脱掉盔甲,手

  • 原创李光弼和郭子仪同为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名扬后世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风牛马不相及标签:皇帝,唐朝,郭子仪,李光弼,节度使,唐肃宗,安史之乱,军事制度,五代十国

    李光弼绝对是可以和郭子仪相提并论的历史人物,而且史书上的普遍观点,无论管理才能、军事才能,李光弼都是优于郭子仪的。郭子仪混得比李光弼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郭子仪活得比较久。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个人,不论有多伟大,在许多时候,也是非常脆弱的。至少寿数这种事,真心说,实在是可遇不可求的。李光弼57